轟動一時的《北京人在紐約》:鄭曉龍對「美國夢」潑出的一盆冷水

2020-12-23 電影歷史飯醉團夥

「如果你愛一個人,請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請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

這樣一段富有詩意的表達貫穿了中國的90年代,在中國迅速發展的一個十年當中,一直保守的人們開始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

在此之前,一些時髦青年們開始穿喇叭褲,燙爆炸頭,戴蛤蟆鏡,沉溺在所謂的靡靡之音當中無法自拔。

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

經過十年的醞釀,我們對於西方文化的好奇已經到達頂點,人們想要近距離感受地球另一端的魅力,正是我們腳下的那座城市,它噴濺出了迷人的流行文化。

九十年代初,中國興起了「出國熱」,作為社會當中一個新現象,許多文藝創作者們開始把目光聚焦在這些相關題材上面。

對社會變化的感知極為敏銳的馮小剛與鄭曉龍在1992年就以此創作了電影《大撒把》的劇本,該片由夏鋼擔任導演,葛優、徐帆擔任主演,在當年引發了很廣泛的討論。

《電影》大撒把

作為第一步反映「出國熱」現象的作品,影片把篇幅主要鋪設在了因出國引來眾多普通家庭發生變故的故事當中。

儘管影片達到了主創人員一開始想要達到的熱點效果,但鄭曉龍卻仍然覺得不夠過癮,因為影片始終將故事設定在「出」與「不出」,「離別」與「重聚」當中,總體來說是一個懸崖勒馬,但如果影片能夠將視角拓展到國外的生活當中,成為一部展現「外面的世界」的作品,想必這部作品就承載了很大的開創性。

恰好那時候鄭曉龍看到了一部小說,名字就叫做《北京人在紐約》,他用一夜的時間翻完了這部小說,第二天他便心血來潮,開始籌備《北京人在紐約》的準備工作。

鄭曉龍

貸款拍電影的瘋狂導演

此前鄭曉龍的妻子,著名編劇王小平有過在美國生活的經歷,紐約對於她來說並不陌生,但擺在鄭曉龍面前最棘手的問題其實是資金的來源,顧名思義,《北京人在紐約》是一部講述北京人在紐約的故事,電視劇全部要在紐約取景,此前鄭曉龍所在的「北京電視臺藝術中心」拍攝的作品《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等作品大部分都是室內劇,成本都相對很低。

鄭曉龍

而這一次電視劇在美國紐約取景,無疑會大大提高成本,有人建議鄭曉龍可以把所有的外景在美國拍完,然後再回到中國拍室內的場景,這樣觀眾們看不出來,可以節省一大筆成本預算。但鄭曉龍還是當即否定了這項提議,他還是想給觀眾們帶去一個原汁原味的,真實的紐約。

《北京人在紐約》拍攝現場

在當時那樣一個年代,電視劇的發行還沒有在中國摸索出一種固定的盈利模式,這導致大部分電視劇其實都不能賺錢,哪怕是《渴望》、《編輯部的故事》這種現象級的電視劇也都是賠錢的。《渴望》成本102萬隻收回來50萬,《編輯部的故事》成本150萬,只收回來90萬,而《北京人在紐約》的預算成本卻要150萬美金,足可見鄭曉龍身上的壓力。

為了能夠啟動《北京人在紐約》的拍攝,鄭曉龍跑了許多家銀行,到處求人,最終貸下了這筆款項,在拍攝之餘,鄭曉龍還得去見一些大老闆,找他們拉贊助。

鄭曉龍

而正當鄭曉龍在美國的片場忙得四腳朝天的時候,北京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自己的父親因急症而告病危。鄭曉龍第一時間坐上飛機回了北京,看到父親虛弱地躺在床上,鄭曉龍心裡非常愧疚,他有些後悔,自己沒有多留些時間陪伴父親。他緊緊抱著父親的手,說不出任何話。

而堅強的父親卻讓醫生把自己嘴上面的氧氣管拔掉,他用微弱的聲音對兒子說了讓他至今都難以忘記的三句話:「把戲拍好,把錢還上,把身體保護好」。說罷,父親好似用完了最後一點氣力,閉上眼睛睡下了。

《北京人在紐約》拍攝現場

直到影片最後拍攝完畢的當天,有人給鄭曉龍傳來了兩個好消息:貸款還完了,二,父親痊癒出院了

如今回想起來,這大概是鄭曉龍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北京人在紐約》

下一站,紐約,「演員請就位」

在演員的選擇方面,手握150萬美金的鄭曉龍絕不會過於吝嗇,何況在那個年代當中,北京的演員恐怕也沒人比自己更貴了。

男一號王起明的第一人選便是姜文,那個時候的姜文可謂如日中天,他先後在《芙蓉鎮》,《本命年》,《春桃》等作品中大放異彩,和他合作過的導演都是凌子風、田壯壯、謝飛、謝晉這個級別的大導演。

姜文

然而令鄭曉龍也沒有想到的是,當自己的邀請發出去之後,姜文毫不猶豫地就決定加入劇組,整個過程順利得讓自己有些不敢相信。

其實在演藝圈當中,演員分兩種,一種是戲挑人,另一種則是人挑戲。姜文則屬於第二種,他對劇本的要求近乎有些吹毛求疵,但在沒得到太多劇本內容信息的情況下,姜文就應了下來。不得不說導演鄭曉龍的個人魅力以及他之前優秀的作品已經成為了他最好的銘牌。

王姬

在男一號的選擇方面鄭曉龍沒怎麼操心,但另一位角色「阿春」面臨的困難則要大得多,「阿春」在劇中作為一個在紐約有長時間生活經歷的成功人士,她和劇中的姜文有許多對手戲,顯然要從氣質和舉止上得和姜文這個愣頭青形成一定的反差。因此鄭曉龍需要將範圍縮小,要在從美國生活幾年以上的中國女演員當中尋找,而具體的選角工作鄭曉龍則交予了馮小剛。

通過了試鏡之後,此前在美國有過五年生活經歷的王姬進入了鄭曉龍的視野,其實從角色的貼合度上講,王姬是最合適的人選,尤其是她一副女強人的形象和多年在美國生活的經歷,但由於當時的王姬並沒有什麼名氣,且已經淡出演藝行業多年,馮小剛必須要為已經賭上身家的鄭曉龍負責,因此他還是保留了一些其他選擇,以便能夠向商業化方面進行傾斜。

片場的馮小剛

直到一直被晾在那裡的王姬實在壓不住自己的脾氣,給劇組打去了一個電話。而當時接起電話的人正是總導演鄭曉龍,這一次他算是見識到了刁蠻的王姬那一嘴的伶牙俐齒,鄭曉龍沒有生氣,反而欣慰的笑了,他確信自己找到了最合適的「阿春」。

有了這樣的陣容,鄭曉龍知道自己這把牌肯定「胡」了,如人們所知,這部作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獲得了金鷹獎,飛天獎,以及「爆炸」的收視率和觀眾們良好的口碑。你幾乎能從每家人的窗戶外面聽到裡面傳出劉歡的歌聲:「千萬裡,我追尋著你」

片場的姜文、王姬、鄭曉龍

一部超越時代的現象級作品

1993年的北京儘管已經變得有些時髦,但這座城市對於紐約來說仍然是陌生而閉塞的,這座城市裡最有開拓精神的人走出去也顯得短見薄識,猶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坐在車上的王起明望著燈紅酒綠的紐約街頭,大喊著:「看,這就是紐約,這就是曼哈頓!紐約,我王起明來了!」

片場的姜文

他伴隨著車中收音機的音樂狂歡,舉起雙臂做著指揮狀,陶醉在紙醉金迷的美夢之中,在霓虹閃爍的資本家樂園裡萬般惆悵。

自由女神,帝國大廈,摩天大樓,第五大道、中央公園、高挑而奔放的金髮姑娘,一切都是如此夢幻,如天堂一般。轉瞬之間,當姜文飾演的王起明推開了地下室的大門,他們卻又走進了屬於這座城市裡最灰暗的那個角落之中,更令人沮喪的是,他們屬於這裡,儘管這裡是地獄,但這裡更加真實。

《北京人在紐約》

乍一出門,我們總有一種自卑感,拼命想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證明自己,天堂與地獄僅僅一線之隔,仿佛稍微用上點力氣對著這扇門踹上一腳就能登上通往天堂的階梯。

總有一股力量推著王起明不斷前進,眼前的夢境越發真實。但有如千千萬萬個已經實現紐約夢王起明,和正在通往紐約夢路上的北京人一樣,他們不停獲取,也在不斷丟失。

《北京人在紐約》

鄭曉龍為這一對懷揣著「美國夢」的年輕男女布下了天羅地網,儘管殘酷,但這就是生活的本質,我毫不懷疑鄭曉龍是一個永遠走在時代之前的藝術家,那一次他又賭對了,他拋給了那個時代的觀眾一個全新的思考課題:我們該如何審視遠走他鄉之後的逐夢之旅。

《北京人在紐約》

也許大部分觀眾從沒去過紐約,也可能永遠也不會去紐約,但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紐約,它是一個可以將所有夢想和欲望投射在裡面的容器。

但鄭曉龍用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我們心中的紐約可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而是一片永遠沒有贏家的戰場。

相關焦點

  • 27年前,為了姜文而來,被鄭曉龍和馮小剛圈粉
    27年之前,影帝姜文演繹了平生第一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叫做《北京人在紐約》,一經播出之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據當時的統計,在播出之後收視率達到了67%,完全可以媲美新聞聯播,可以說是萬人空巷這樣的盛景,30年以來都是很少會見到的。
  • 《北京人在紐約》,那些年在美國豪邁迷茫又不甘心的淘金人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地獄。」這是由鄭曉龍、馮小剛導演,姜文、顏曉頻、王姬主演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的片頭開場白。這部上世紀九十年代播出眾人追捧、萬人空巷的電視劇為我們講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第一代移民在美國生存拼搏的故事,它為我們揭開了在「出國熱」的那個年代,大洋彼岸遙遠美國的神秘面紗,讓我們看到在淘金年代裡那個豪邁又迷茫的、更是不甘心的自己。姜文飾演的王起明是一位大提琴家,為了淘金與顏曉頻飾演的郭燕懷揣著夢想從中國北京到了美國紐約,投奔他們在美國的姨媽。
  • 北京人在紐約的幕後故事,現在你還想去紐約嗎?
    1993年導演鄭曉龍貸款150萬美金,決心赴美國拍攝《北京人在紐約》,如果你不知道此時的鄭曉龍是誰,那你一定知道後來的《甄嬛傳》 《羋月傳》,而這些神劇的幕後導演都是大名鼎鼎鄭曉龍。當時陳道明也在劇組,一次在機場的偶遇,讓他推薦了剛從美國回來的北京大妞王姬去試鏡,然後就沒了下文,王姬重回美國經商,只是偶爾從報紙上看到《北京人在紐約》開拍的消息,本來已經不抱希望的她確突然接到劇組讓她演阿春的電話錄音,過段時間就再會聯繫她,王姬一等又是一個月,迫切需要知道結果的王姬拿起電話打給鄭曉龍,才得知人家劇組又打算把阿春換人了,氣的王姬劈頭蓋臉的把鄭曉龍罵了一頓,大意就是你們「今日對我愛答不理
  • 《北京人在紐約》:那些年,國人追逐過的美國夢
    一直以來,很多人對於美國夢是比較嚮往的。自1776年以來,世世代代的美國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九十年代初,有一部風靡全國的電視劇,點燃了國人心中的美國夢,這就是《北京人在紐約》。
  • 1994年,《北京人在紐約》爆紅全國,時隔26年,主角現狀天差地別
    導語:還記得26年前爆紅全國的《北京人在紐約》嗎?正是這部作品,讓跑龍套多年的王姬再次站在舞臺上,開啟了她「開掛」般的人生。姜文也因為這部劇快速被更觀眾認識,為他以後的導演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以為一帆風順,沒想到王姬在美國等了一個月,還是沒有等到通過的電話。應該可以放棄了吧!誰知道,鄭曉龍再次撥通了她的電話,讓她好好準備。可又等了一個多月,王姬卻聽說《北京人在紐約》已經開拍,作為主演的她,竟然還不知道。
  • 一盆冷水過後的清醒 該怎麼做還是需要去看李霄鵬的
    0比1,大連人的一盆冷水澆來,澆了所有魯能的擁躉者一個猝不及防。 不出預料的是,在這一場失利之後,不少「朋友圈教練」站了出來。 有說劉洋的。 的確,魯能的這位先發後衛表現得有些不著調。比賽第59分鐘龍東近距離的凌空抽射打高,來自於劉洋後點的漏人;本場比賽林良銘的進球,同樣是劉洋在後點盯人不緊的責任。
  • 鄭曉龍新作:《拼圖》合作王雷劉濤,《甄嬛傳》要拍電影版?
    鄭曉龍導演與孫儷已經算是老搭檔的,曾經的兩人合作的一部《甄嬛傳》可謂是霸佔螢屏,賺足了眼球,兩人合作的又一部新劇力作《北京人與紐約客》已經進入到觀眾的視線當中。新劇《北京人與紐約客》的另一個名字也叫《北京人在紐約2》,這個名字相信會讓人恍然大悟,曾經的經典看來又要再續精彩了,只不過男一號目前還未確定,有人說是靳東,有人則說是孫儷老公鄧超。
  • 給北京國安潑一盆冷水,捨得,這二字對參加足協杯的球員很重要
    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北京國安都以青年球員出戰足協杯賽事,這其中,北京國安的年輕球員表現得最讓人刮目相看,為此有很多北京國安球迷暢想,若干年後,他們能不能成為冠軍。對此,個人要給北京國安球迷潑一盆冷水,梯隊與一線隊銜接的問題,這是北京國安的老大難問題。
  • 川普策劃「選舉人政變」?結果當頭一盆冷水……
    然而,他請來白宮「共商大計」的密西根州共和黨領袖,一見面就給他潑了盆冷水。綜合《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美媒當地時間11月20日報導,川普當天在白宮約見了多名密西根州共和黨議員,試圖爭取他們的支持顛覆密西根選舉結果。但該州州議會共和黨領袖希爾基和查特菲爾德均表示將遵循選舉程序任命選舉人,不會改變選舉結果。
  • 泛美開發銀行行長位置,美國也要搶?!巴西媒體:美給巴西澆了盆冷水
    還有分析認為,IDB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最大的籌資來源,美國增強對該機構的影響力,意在遏制中國在拉美地區經濟影響力的迅速增長。據《紐約時報》17日報導,姆努欽在聲明中說:「IDB正處於關鍵時刻,因為美洲地區面臨著日益增長的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挑戰,特別是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時期。」
  • 詹姆斯欲再戰奧運,結果肖華卻潑來一盆冷水
    畢竟開賽時間一推再推,下賽季的賽程肯定會更加緊湊。不過,詹姆斯卻沒想那麼多,在他心中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再戰奧運。近日,美國籃球協會常務董事傑裡·科朗吉洛在採訪中表示:詹姆斯已經決定,時隔8年再次為國出徵奧運。
  • 廣東浙江打了一場精彩比賽,楊毅卻潑了一盆冷水
    北京時間11月12日,昨晚結束的一場CBA焦點戰相信大家都看了吧,即使沒有看直播也應該早已從各個新聞渠道了解到昨晚比賽的激烈程度,這裡就不再複述一遍比賽過程了。但是卻依舊有人對比賽提出了質疑,而質疑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楊毅楊先生,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國內籃球界第一解說都發表了什麼看法。
  • 鄭曉龍:讓你在《渴望》《金婚》《甄嬛傳》裡找到自己
    主要作品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金婚》《甄嬛傳》《紅高粱》《羋月傳》《急診科醫生》和電影《刮痧》《圖蘭朵》等,都是收視和口碑俱佳的作品。 鄭曉龍真正開始自己的「爆款製造機」生涯,是1990年在感情劇《渴望》中擔任製片人,隨後1993年因與馮小剛聯合執導《北京人在紐約》而獲得關注。
  • 積壓三年,鄭曉龍反腐大劇《拼圖》將襲,劉濤首次化身女記者
    積壓三年,鄭曉龍反腐大劇《拼圖》將襲,劉濤首次化身女記者2017年,一部反腐大戲《人民的名義》在全國掀起了一陣熱潮,讓觀眾看到了舉國上下「蒼蠅老虎一起拍」的決心。不過,最近也有一部反腐大劇也要播了,這部劇就是著名導演鄭曉龍的《拼圖》,從整體形勢上來說,並不輸前面幾部。首先,這部劇的出品方來頭不小,是公安部宣傳局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聯合出品。
  • 印度剛發射最強飛彈,杜特爾特卻潑了一盆冷水,莫迪又白高興一場
    如今,印度國內的疫情形勢異常嚴峻,已經成為第二個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的國家,印度一直在步美國的後塵。即使在這樣的形勢下,印度不顧國內民眾的安危,還想著自己的軍火大單,就在近日,印度剛發射最強巡航飛彈,杜特爾特卻潑了一盆冷水,莫迪又白高興一場,這次莫迪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 被潑了一盆冷水,iPhone12價格破發,64GB降價500!
    iPhone12目前也是在各大平臺預售之中,人氣之高讓友商很羨慕,可沒有想到的是,發布頭兩天一直在漲價的iPhone12,被潑了一盆冷水,iPhone12價格破發?64GB降幅500元!另外,某百億補貼平臺傳來消息,已經發放了好幾萬張價值300元的優惠價,可以用於購買iPhone12系列,果不其然最便宜的還是「夕夕」平臺,首銷才一周時間的iPhone12已經破發,而線下渠道更狠,從最新報價表來看,紅色版iPhone12更是跌至5780元,較6299元起步價來說降幅達到500元,不過價格會有浮動大家以實際為主!
  • 導演鄭曉龍和他捧紅的女人們
    後來才知道《甄嬛傳》的導演叫鄭曉龍,而非張曉龍。 年輕時追劇很少去注意導演的名字,才鬧了這麼個烏龍。不過翻閱了一下資料才知道,之前喜歡的《生死十日》、《金婚》、《北京人在紐約》都是出自他手。
  • 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流傳著這麼多北京爺們的故事-虎嗅網
    過了一陣子,一幫人來找姜文商量拍戲的事兒,這些人全是《編輯部的故事》劇組裡的。其中有個叫鄭曉龍的,他既是《編輯部的故事》的導演,也是他想讓姜文主演的新戲,《北京人在紐約》的導演。除此之外,跟鄭曉龍搭檔導演的是嶄露頭角的馮小剛,那時候他遠沒有現在有名,《編輯部的故事》馮小剛不僅參與了編劇,還客觀了角色,這次他又當上了導演。《北京人在紐約》的劇本,其實來源一個同名小說,寫小說的確實是個北京人,叫曹桂林。曹桂林從小在北京長大。
  • 中國又一美食火遍世界,紐約街頭用盆來賣,老外卻完全不在乎!
    中國又一美食火遍世界,紐約街頭用盆來賣,老外卻完全不在乎!最近中國又一美食火遍世界,紐約街頭用盆來賣,老外卻完全不在乎。相信大家一定也非常好奇,究竟是什麼美食有這麼大的魅力呢?其實,我們中國地大物博,而且中國人又特別注重美食文化,因此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八大菜系,不僅如此,還有各地小吃、零食供大家選擇。曾經中國的辣條、老乾媽就曾經讓外國人為之瘋狂,而這一次再度掀起美食狂潮的食物,就是麻婆豆腐。
  • 迎頭一盆冷水!波音被取消92架737 MAX訂單,才獲復飛希望
    原標題:迎頭一盆冷水!Shuttle ASA)表示,將取消波音公司問題纏身的737 MAX噴氣式飛機的92架訂單,這加劇了美國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