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臺軍視為「精神象徵」的金門大擔島開放 將陸客拒之門外

2021-01-19 環球網

金門大擔島長期以來都被臺軍視為「精神象徵」(聯合報系資料照)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金門大擔島(臺灣方面稱為「大膽島」)長期以來都被臺軍視為「戰勝共軍」的精神指標,在維持其「神秘面紗」超過60年之後,今天(26日)起正式對公眾部分開放,提供事先申請的團客登島參訪。不過,有臺媒曝光,開放參觀人士申請的範圍裡就並不包括陸客。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26日報導,大膽島目前一半區域仍是軍事管制區,由臺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派遣一個「加強連」駐防,執行所謂的「固安作戰計劃」等反登陸任務,即使是在臺軍軍官精簡的人事壓力下,島上最高指揮官仍然是較為高階的「中校」。臺軍方表示,目前未接獲金門縣政府允諾讓陸客申請登島的訊息,而軍方至今也反對陸客申請登島。

位於金門西側大膽島距離大陸的廈門港只有4400米,1950年臺軍曾在大擔、二擔戰役中擊敗準備登陸的解放軍,長期以來都被臺軍方大書特書。1954年的「九三炮戰」、1958年的「八二三炮戰」與1960年的「六一七炮戰」,大擔島曾承受解放軍炮擊數萬發,曾創下平均每平方米落彈60發的紀錄,落彈密度之高在世界戰史上前所未見。因此,遍布島上的地下工事也為外界所好奇。而金門縣政府也急欲藉此發展觀光,向臺當局「行政院」提出開放大擔島觀光。

報導稱,這項開放政策數年前由臺灣《聯合晚報》率先披露,政策傳出後一度曾引發臺防務部門的反彈。因為金門縣政府一度曾要求大膽島原守軍應繼續留駐,成為島上戰地特色與觀光資源;但防務部門則反對讓官兵成為觀光對象,索性應「行政院」要求,揚言自大擔、二擔島全面撤軍。

兩相僵持之下,各方經過協調後達成妥協方案。金門縣政府首先允諾不讓陸客登島,同時島上只開放北山營區,南山營區則仍列為軍事管制區。

臺軍方稱,大擔、二擔島位於金門防衛作戰的戰鬥前哨,具軍事價值,依防衛需求,兩島現均留駐必要兵力,以因應突發狀況處置,確保安全。

目前,大擔島除了有臺陸軍「駐防」外,大擔、二擔島也駐有海巡部隊負責犯罪偵防、走私偷渡及安全維護等治安、守備與岸際巡邏的任務,臺「海巡岸巡部隊」派遣6人登島長駐,平日3人執勤、3人休假,主要負責安檢任務,未來將視民眾登島狀況,希望能增兵至11人。

大擔島距金門島約12000米,距廈門島約4400米,目前隸屬小金門,與二擔合稱「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大擔群島包括大擔、二擔、三擔、四擔、五擔等小島,總面積不到1.5平方公裡,島上沒有居民,只有大擔、二擔有百餘名臺軍駐紮。由於高度的戰略地位,幾十年來,大擔見證了兩岸關係的風雲變幻。兩岸軍事對峙時期,臺灣已故領導人蔣經國到大擔視察時,下令將大擔島改名為「大膽島」。陳水扁主政時,也曾藉機在大擔島宣示兩岸政策。如今,每年都有上百萬陸客搭觀光船前往「海上看金門」。

相關焦點

  • 朱立倫跨海前進金門 大擔島講話有「深意」
    在金門823炮戰紀念前夕,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21)日去到金門,跨海前進大擔島。 在金門823炮戰62周年的前夕,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21)日來到金門,跨海前進大擔島,強調要效法「永遠奮戰到底」精神,被解讀為有挺身再起的涵意,讓這趟外島之旅受到臺島內相當矚目。
  • 金門戰役失敗後,葉飛將軍在大二擔島攻島作戰中,再次遭遇慘敗
    此役解放軍攻島部隊被俘252人,犧牲300餘人,不願被俘跳海失蹤150餘人……這場殘酷的戰鬥發生在1950年7月26日:大膽島、二膽島原名大擔島、二擔島,此戰後蔣經國將「擔」改為「膽」。該島地處福建小金門西側,大小金門與青嶼、浯嶼之間,和廈門隔海相望,是金門島西側的天然屏障。
  • 天下關廟│關公精神縈金門 天下關廟一家親
    所有參與活動的宮廟主委作為陪獻官,在莊重的三獻禮後,由陳福海先生將祈福令旗予山西解州關帝祖廟,並代表金門的父老鄉親,感謝關帝祖廟衛龍所長及兩岸所有的好朋友,感謝此次活動金門各承辦部門,他表示,感謝大家的付出,金門鄉親感念在心,關聖帝君是大家共同的信仰,是關公文化交流建立起我們交流的橋梁,關聖帝君讓兩岸更和諧,兩岸和平是我們的希望。
  • 金門619炮戰 臺軍240巨炮首發威
    金門的240公釐M1榴彈炮,曾於六一九炮戰還擊共軍。(記者程嘉文攝影)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立法院」日前修法,讓金門六一九炮戰與金馬自衛隊員取得榮民身份。臺灣地區防務部門明天(4月12日)將利用例行記者會,宣布相關人員的核認作業。    發生於1960年的「六一九炮戰」知名度不高,但卻是臺軍配屬在金門的240公釐巨炮,唯一一次對大陸開火攻擊。    「六一九炮戰」亦稱「六一七炮戰」,是因1960年美國馬英九艾森豪宣布,將於6月18日訪問臺北。
  • 臺軍今在金門前線進行實彈射擊
    金門烈嶼守備大隊是臺軍目前唯一仍配備M41A3輕戰車的單位,戰車部隊今日在駐地全裝實彈推進東崗海岸,進行實彈射擊,模擬阻殲「海上進犯敵軍」。島內媒體吹噓稱,服役近一甲子的戰車展現精實戰力,進行反登陸與灘岸殲敵操演。
  • ...臺軍正在將所謂「海鋒部隊」移防,在馬祖東引和金門部署反艦...
    2020-11-16 23:01:48來源:FX168 【臺軍部署飛彈有重大故障缺陷】臺媒披露,臺軍正在將所謂「海鋒部隊」移防,在馬祖東引和金門部署反艦飛彈和火箭炮。
  • 離廈門僅六公裡駐軍兩三萬 臺灣布重兵守金門(圖)
    用炮彈殼製成的「金門菜刀」享譽中外  環球時報張撥塵8月28日報導,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廈門灣口,共有大金門、小金門以及大擔、二擔等10多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約178平方公裡,其中大、小金門佔總面積的85%。金門與廈門之間僅相距6公裡。退潮時,金門馬山連營區距廈門角嶼島只有1800米,可謂近在咫尺。
  • 臺軍坦克金門翻覆一死一傷 當地300餘戶大停電
    臺海網10月9日訊 綜合臺媒昨日下午,臺軍金門防衛指揮部烈嶼守備大隊坦克連發生了一起嚴重事故,一輛M41A3「華克猛犬」輕型坦克在演習中疑因車速太快撞上電線桿意外翻覆,事故造成車上的兩名士兵一死一傷
  • 陳玉珍回嗆民進黨「立委」:我不是臺灣人,我是福建金門人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作為臺灣當局實際控制的外島,金門離廈門最近處不到2公裡,是兩岸相距最近的地方。金門的地位也非常特殊,很多大陸人稱之為「臺灣金門」,而臺灣人則稱「福建金門」。今天,大師兄就帶領大家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
  • 臺軍坦克在金門翻覆釀1死,嚴德發:新戰車優先調整至烈嶼
    臺灣軍方「金防部」一輛M41A3戰車8日在金門烈嶼鄉翻覆,造成車長林楷強「中士」殉職。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今天赴高雄慰問家屬、上香致祭。同時也指出,新式戰車規劃也已完成,將優先調整適宜戰車到烈嶼。
  • 金門臺軍訂閱報紙引陸媒消息被汙「統戰」,島內網友反應亮了
    金門臺軍訂閱報紙引陸媒消息被汙「統戰」,島內網友反應亮了 2020年12月24日 11:2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訊 臺軍「金門防衛指揮部」因訂閱報刊引用「中國臺灣網」「中青網」等大陸媒體消息,引發綠營不滿,綠營民代炮轟該報在島內搞「統戰」,要求臺防務部門檢討。
  • 臺軍戰備大揭秘:空軍有模有樣 海軍略具雛形
    越是逢年過節,臺軍越是大搞戰備;越是兩岸關係緩和,臺軍越是緊張,這是臺軍當前戰備公開的秘密。今年春節如此,不久前「小三通」開始後更是如此。那麼,臺軍的戰備狀況究竟如何呢?根據金門臺軍軍官透露,金門的防衛主力仍是火炮,其中獅子山炮兵陣地部署的是1958年金門炮戰期間美國軍援的M115型203毫米榴彈炮,據說這老掉牙的玩意由於保養有方而仍是「威力十足」。
  • 新媒:「廈門金門門對門 手情足情情系情」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2日發表題為《廈門金門門對門》的報導,從記者遊歷的視角體會廈門與金門「手情足情情系情」。與金門隔海相望,在「兩岸對峙」的年代,廈門是大陸對臺「鬥爭」的前沿,當時留下的兩岸關係歷史印記,如今已成為旅遊資源。在環島路一帶的海灘邊上,帶隊的導遊小郭繪聲繪色地向團友們講述兩岸當年持續數十年的「廣播戰」,解釋金門炮戰的「單打雙不打」,講述經濟學家林毅夫不懼「投敵罪」,從金門遊泳到廈門的傳奇故事。
  • 遊記:金門延平郡王祠位於金城西南郊
    吃完中飯,就開始騎車遊金門啦!百度小百科:金門縣,古稱「浯洲」、「仙洲」等,於1915年設縣,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海域廈門灣內,屹立於臺灣海峽西部,與中國大陸最近處僅2310米,現行政區劃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實際由臺灣當局管轄,是臺當局「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所在地,轄區由金門島、小金門島(烈嶼)、大擔島、二擔島、東碇島、北碇島等十二個島嶼組成
  • 揭秘丨炮擊金門始末(二):猛烈打擊金門國民黨軍,揭露美軍侵略行徑
    8月20日,毛澤東在北戴河會議上作出炮擊金門的最後決定。他指示:立即集中力量,對金門國民黨軍予以突然猛烈的打擊(不打馬祖),把它封鎖起來。8月21日,毛澤東約見葉飛,聽取葉飛關於福建前線部隊炮擊金門作戰準備的匯報。當天,中央軍委命令福建前線部隊於8月23日開始,對大、小金門島實施一次大規模的炮擊。
  • 澎湖戰略地位超越金門馬祖!臺軍方智庫:若失守臺灣陷困境
    針對澎湖的臺海軍事戰略角色,臺灣防務安全研究院指出,澎湖戰略地位已超越金門、馬祖,更是反制大陸軍隊登陸臺灣本島重要屏障,且擁有偵測範圍達300公裡以上雷達站,一旦失守,將弱化臺灣西部防守,面臨無險可守的困境。
  • 金門太武山發生火災 臺軍黑鷹直升機首抵救災
    (金門縣消防局提供)    華夏經緯網2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金門太武山蔡厝山頭8日下午忽然竄出濃煙,消防局立即前往滅火;但由於火點地形不佳,在請求空勤總隊黑鷹直升機救災下,火勢在下午消防局同步橫向請求林務所4車30人,鏈鋸6臺、背負式滅火器5組、金門公園管理處18人、臺軍金門守備大隊30人共百餘人上山協助滅火;林務所所長葉媚媚、金管處處長謝偉松、金門守備大隊副大隊長陳天詠都到現場指揮救災。     雖然各單位快速動員合作救災,但火點位於山壁,地形不佳,有向上蔓延的危險;而且在颱風莫蘭蒂過後樹木橫倒雜亂,增加搶救困難度。消防局立刻請求空勤總隊黑鷹直升機救災。
  • 金門鋼刀:兩岸情仇藏於刀鋒
    吳增棟說,打造的這把刀,是臺灣原住民的勇士刀,也代表臺灣島嶼的精神此行還有金門縣長陳福海、金門縣議會議長洪麗萍陪同。 泛藍背景,去年臺灣「九合一選舉」,以無黨籍身份當選的金門縣長陳福海曾表示,將同大陸方面商洽,從大陸廈門引水一事。此事,民進黨歷來杯葛。張志軍此行,應可大力推動此事進展。 陳福海就職時承諾,將於2015年7月開放大擔島、二擔島的旅遊觀光。
  • 演習又玩新花樣 臺軍「以武拒統」成笑料
    不過由於臺軍的戰備跑道位置信息公開,戰時生存能力同樣堪憂,因此有臺灣軍方人士建議,可以將戰機轉場到衝繩,從而讓大陸「投鼠忌器」。除了在公路上進行起降操演外,臺軍還試圖將戰機藏匿起來,以保存實力。據報導,臺軍一輛中型輪式戰術車途徑湖口營區時,突然撞擊圍牆,造成15人受傷,駕駛員竟然聲稱撞牆的原因是「陽光太刺眼」。今年的「漢光」演習除了在臺灣本島展開之外,臺軍還在與大陸近在咫尺的金門和馬祖等地進行了登陸演練。據悉,金門與馬祖群島是臺軍距離大陸最近的據點,與大陸沿海距離僅為20公裡左右。
  • 臺軍害死人的古董武器:戰機舊到可丟廢棄場 坦克被諷戰場打火機
    據統計,過去44年間,臺軍F-5E共發生30次重大事故,造成24名飛行員喪生。作為對比,新加坡引進F-5E的時間與臺灣相差無幾,但該機型卻僅發生過兩起飛行安全事故。這種差距反映出臺軍受島內政治風潮影響,只注重政治影響大的先進武器採購環節,而忽視後續的日常維護。殊不知後者才是武器裝備發揮正常戰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