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寫了一篇關於瀋陽市北陵公園(國家四A級旅遊景區冬天景色)的遊記,題目是《遊北陵公園》閱讀量達到了四萬多人;今天(2020年6月22日)我又拿起筆來打算再寫一篇關於北陵公園夏天的遊記以饗讀者。
昨天早上不到七點鐘我就來到了北陵公園(南門)廣場上,此時這裡早就聚集了很多人,整個廣場上熙熙攘攘全是人,然而放眼向西邊泰山路和南邊北陵大街望去,兩條大馬路上的人猶如兩條黑色的巨龍一樣仍然慢慢的往廣場上繼續湧來。
廣場兩側各聳立著一個古代高高的「下馬碑」(應該是古建築),意思就是無論你官職多大走到這裡也都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廣場東西兩側布置了兩個碩大栩栩如生的龍雕(是用鮮花雕刻而成的)五顏六色的鮮花吸引的大家紛紛拍照留影;公園大門和北京故宮設計的差不多,是由三座城門樓子組成,紅色的城牆,綠色的釉瓦建成的房頂,紅色的三個大門彰顯出古代皇權的高貴和威嚴(給人一種古色古香遠古年代的美感);中間大門左前角有一塊白色的石碑上書(清昭陵·世界文化遺產)九個黑色大字。
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筆直的大路直通皇太極陵園,從正門到陵園大約有1500米的路程,路兩邊都是奇形怪狀高大的垂柳伸出長長的枝條綠綠的,畢竟是夏天到處都是綠樹紅花的……;路上人特別多,有跳廣場舞的、有跳自由舞的、也有小帥哥小美女們跳鬼步舞的,音樂悠揚舞姿翩翩;讓我最感動的是,在這裡跳舞的大部分都是五十歲以上的叔叔和阿姨們,她們第一是為了鍛鍊身體第二是為了愉悅心情,我真實的看到這些永遠年輕的瀋陽大叔大媽們,她們都擁有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
往前走大概七八十米的路程往右轉彎,是一個非常美麗的荷塘,荷塘的周圍栽滿了高大的垂柳,垂柳青青泛出濃濃的綠意……長長的枝條伸進了荷塘裡,真的是水樹相連,樹水相通啊!恰巧今天颳了一點微風,水面上蕩起層層波浪,清澈透明清水下面綠綠的水草時隱時現,給人一種飄飄渺渺的感覺;往遠處看像蒲扇一樣大的荷葉鋪滿了整個荷塘,青青的、綠綠的、嫩嫩的……。
再往前走九百米就是「皇太極廣場」,這裡鍛鍊身體(跳舞)的人非常多,舞姿翩翩音樂震天動地特別熱鬧,廣場正中央是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一個高大的雕像,穿著戰袍垮著戰刀臉色黝黑黝黑的,讓人一看到就能聯想到他叱詫風雲的一生……。
順著大路向前再走500米就是皇太極陵園了,因為作者來的太早陵園還沒有開門(人家是九點鐘開始售票),於是我就順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向東邊走去,東邊猶如一片天然大森林,這邊有很多的古樹,大部分都是古松,也有古榆、古柳、古槐……樹技樹葉特別稠密你擠著我我壓著你遮天蔽日,即使是夏天在這裡也不會感覺到熱的。
走著走著樹林中閃現出一座小小的土地廟,這個廟叫「蛇神廟」;雖說廟很小(面積都容不下一個人),但是修建的卻很精緻是一個八角小房子,廟的前方有石頭供桌,上面放著橘子香蕉……還點燃著幾根香,香菸繚繞;此時正好有一位八十多年的老人也在觀賞小廟,於是我就和他攀談了起來,老人很健談他告訴我這個廟雖小但是年代很久遠,是清朝初期修建的;據說古時候有一條巨蟒,有人看到過這條大蟒頭比鬥大,腰比桶粗,眼如閃電,它經常從北陵公園這邊爬到渾河裡面去喝水,為了怕它傷害瀋陽的人民,所以就修建了此廟來祈求它不傷害人們並能保佑這一方的平安;時間久了後來這個廟就倒塌了,再後來少帥張學良又出資重新修建了這個蛇神廟。
辭別了老人我又往樹林深處走了走,裡面靜悄悄的一點聲音都沒有,此時太陽已經冉冉升起,陽光順著樹上枝葉的縫隙飄灑下來,樹林中飄起一點輕霧,光束和白霧猶如一條白色的絲帶飄飄緲緲,遠處的樹木怪石若隱若現給人一種蒙蒙籠籠的感覺;又過了一會可能還有愛好音樂的朋友吧,他在不遠處吹起了「葫蘆絲」,優美的音樂聲在樹林中飄飄蕩蕩……,此時我真的感覺自己是生活在畫中嗎?
再往前面走七八百米的樣子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湖,恰巧今天有一點微風,湖水蕩漾起層層波浪,陽光像銀子一樣撒在湖水中,真的是碧波漣漪星光點點啊……;湖的周圍栽滿了垂柳,長長的技條伸進湖水中,樹連著水水連著樹;湖邊上有很多漂亮的遊船,它們靜靜地待在湖水邊上,無形中也給湖面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目睹此情此景我恍如夢中:這是北方嗎?這不是江南水鄉的風光嗎?
北陵公園真的很美,瀋陽真的很美。
(完稿於202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