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萬的日本國寶,卻遭中國大媽打臉:「80元一個!我20年前做的.」

2021-02-07 InsDaily

InsDaily-每日lnstagram最新資訊

本文授權轉自開始吧旗下自媒體:有束光

ID:onelight01



如果能做成,

我們自己國家也有了,

不會跑到別人國家去了。



重返人間

Classical


這是真正的國寶!世界上第四件曜變天目碗!價值2500萬


當頭髮花白的日本文物專家嘴唇微顫著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電視內外的所有人都沸騰了。


一時間,「日本發現新國寶」「節目有史以來最重大發現」等標題迅速佔據了日本各大新聞頭條。



然而一年後,他們卻被一位中國大媽啪啪打臉。「嘿,這不是我做的茶碗嘛? 80一個!


記者瞪大了眼睛,一臉不相信的反覆確認著。「阿姨你看清楚了再說,這可是我們的國寶。」


「錯不了!花紋是我用畫彩畫上去的!底上的「供御」也是我親手刻上去的!」


來源:梨視頻截圖


這話一出,日本國內立即炸開了鍋,

文物界大佬們趕緊召集專家,

用最新的分子技術重新鑑定。

果不其然:這碗的確是假的,是現代的作品。

「羞恥!」網上對五位「磚家」罵聲一片。



但也有人受不了這過山車般的刺激,將矛頭對準中國。「你們中國就喜歡山寨、造假!連我們日本國寶都仿製!


好大的一頂帽子,這裡就不得不提曜變天目的歷史了。了解這段歷史,才會發現部分日本網友的言論絕對是顛倒黑白。


因為,這被稱為「日本國寶」的曜變天目碗原本就是中國的!



曜變天目碗是源於中國宋朝的一種黑釉茶碗,燒制於今天福建建陽一帶的建窯(生產的瓷器統稱為「建盞」)。曜變天目的產生概率只有千萬分之一,非人力可控,帶有極大地偶然性。


黑色的茶盞上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斑點,細細轉動,仿若宇宙星空在碗內徐徐展開,被人們稱為「碗中宇宙」。彼時,正在我國浙江天目山佛寺留學的日本僧侶們把曜變茶碗帶回了日本,稱為「天目盞」。


這星空般的美麗一下子徵服了日本貴族的心,而對茶道的狂熱則讓作為茶具的天目盞在日本大放異彩,成了貴族爭相瘋搶的奢侈品。



然而隨著宋代鬥茶習俗的消退,專為鬥茶而生的建盞也逐漸沒落,燒制技藝相繼失傳。此後700多年,再無人打造出真正的曜變天目。


如今,世界上僅存三隻完整的曜變茶盞都在日本,每十年才向公眾展示一次其中以藏於東京靜嘉堂美術館的曜變天目盞最為華麗,被譽為「天下第一名碗」。


其餘兩個則被分別保存在大阪藤田美術館和京都大德寺龍光院。


從左往右,依次是藤田美術館、靜嘉堂美術館、大德寺的藏品


而在中國,僅在2009年於杭州

出土了一個殘缺的「曜變天目碗」。



曜變的美,讓人看到自然造物的神奇;曜變的難,激勵了許多陶藝師以畢生精力破解謎題。中國、日本,多位陶瓷匠人都曾想重現經典。


而在中國,那位「欺騙」了日本專家的「大媽」李欣紅,就是致力於重現曜變天目的匠人之一。「不難不難,挺好燒的。」那句謙詞輕描淡寫,幾十年的辛苦在她歡快的福建嗓音裡,似乎波瀾不驚。



長於古窯遺址邊,打小玩的是散落鄉間的碎瓷片,聽的是關於建盞的傳奇。一切似乎順理成章,著名窯鄉的女孩,長大後,成為一個陶瓷工藝師。


然而她一上來,就給自己設置了困難模式——在朋友那兒親眼看到的建盞瓷片,幾百年前的流光溢彩,在破碎的小瓷片上閃爍,像一顆沙塵中偷偷保存住了星空的斑斕。在那一瞬間,她作了一個決定——「讓建盞重返人間」。



那時的李欣紅,不過是在瓷器廠裡給老師傅打下手的普通女工。


她卻省吃儉用,把錢都用來收購農民手裡的建盞瓷片,只要聽到誰手裡有建盞瓷片,總要想辦法買到手,要不然,就看一眼,都是好的。


周邊窯廠的老師傅都記得那個女工,他們隔三差五在李欣紅的問題中,不斷掏出積累一生的經驗。


1988年通貨膨脹,別人拿著錢排著隊買黃金,李欣紅花了800多元,從臺灣人手裡買到一本《宋元陶瓷大全》。



左手一本《宋元陶瓷大全》,

右手一本《新華字典》,

小學肄業的李欣紅用上了最笨的方法。


這本書已經被她翻得殘破

恢復建盞,最難的是配置釉水,方法早已失傳。只聽得老師傅們說製作建盞所用的釉水全部由天然礦物質配置而成。


那段時間,人們常常在林間、地頭看到她背著許多塑膠袋,那裡裝著含各種礦物質的原材料,時常被人當成撿破爛的。


回家後,則是漫長的釉水配置和掌控燒制溫度的實驗,所有的泥料都只能用手來攪拌,她的手上布滿了開裂充血的口子。


和兒子外出尋找合適材料

 

每天要花費50多塊的電費實驗。

沒錢?那就借。

記錄窯溫的筆記本有厚厚一大摞,

不斷計算,不斷紀錄,

一點點溫差,這一爐與上一爐的區別。



距離開燒,幾年就這麼在失敗中過去了。


而李欣紅現在都還記得1993年的那個夜晚,「那天又下雨,又響雷。」


她記得那個半夜三更,記得雷聲轟隆,記得雨在窗外溼漉漉地織起簾幕,記得爐火通紅,她打開爐門的時候,看到一隻美麗的,算是成功的「兔毫」建盞。


就像百年前,屬於大自然意外的一時興起,釉色在瓷面上流淌出鬼斧神工的花紋。


憑著這份鑽研的勁兒,

油滴盞、珍珠斑盞、鷓鴣盞……

一個個建盞精品,接踵而至。


李欣紅的建盞作品


在那個人人尚不得溫飽、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多數人對建盞一無所知。李欣紅乾脆帶著兒子,挑著100多斤的擔子輾轉全國做宣傳。


「有一次天很冷,火車停了7,8個小時。所有人身上的東西都吃光了。有個女的送飯到工地,挑了一挑那些人吃的剩飯來賣,20一碗,大家搶著買……」說完這話,她就像講了個別人的笑話一樣,樂得不可開支。


如今,她再也不用東奔西跑,往往是一爐未出,客戶已等在家中。


李欣紅2013年燒出的作品「萬山可染」,拍出2600萬人民幣高價


但在她心裡,始終藏著一份「不甘心」。

「一定要燒出來可以媲美靜嘉堂的曜變天目盞,

沒有燒出來就不死心。



39歲,她自費去上海學日語,準備到日本查看尋訪。就連一對兒女,也被送去學習日語。


兒子盧毅曾經在東京的市集上,無意中看到母親的作品。驕傲的語氣裡有掩飾不住的心疼。


而那隻鬧出烏龍,從2500萬跌落成80元的「曜變天目盞」,在盧毅的眼裡,「那是母親學藝時的作品,我有幸見過日本靜嘉堂那隻曜變天目,那種美是照片上體現不出來的,在它面前完全會被震撼。被日本鑑定為'國寶'的那隻盞跟真正的國寶比完全不值一提,我母親研習建盞近30年,後期確實也燒出了幾隻最像「曜變天目」的油滴盞,但那也僅僅是僥倖,僅僅是『像』。



把一切輔助條件做到完美,也並不能保證你能被上天眷顧,「只能靠試,一遍遍地嘗試,別人試幾十次幾百次,我母親要試上千次,上萬次,甚至幾十萬次.」


在家人眼中,李欣紅不過就是一個樸實勤勞,地地道道的本分人。也正因如此,她才會在復原「曜變天目」上有著一種偏執的執拗。


如果能做成,我們自己國家也有了,不會跑到別人國家去了。



在她心裡,那些相似的曜變天目,

距離真正的國寶還差著呢,

但也許,不停地試下去,

會有那麼一天,像1993年的那個風雨之夜一樣,

宇宙在她的作品中,

突然加上了靈感的花環。



這麼多年,李欣紅燒出和「曜變天目」最像的一隻盞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其所有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因為某種眾所周知的原因,改名了

但他還是每天分享lnstagram的最新資訊

長按添加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相關焦點

  • 日本發現「傳世國寶」,專家估價2500萬,中國大媽:我80元做的
    但對於鑑定古董來說,真假更是一個非常要命的關鍵。 在日本的鑑寶節目發現一件「傳世國寶」,專家估價2500萬,卻被中國大媽直言道:那是我80元做的。那麼這「傳世國寶」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一、「傳世國寶」的來歷此次受到爭議的物品叫「曜變天目茶盞」。
  • 日本現「傳世國寶」,專家:2500萬,中國婦女:我做的,只賣你80
    提起日本,大家無不恨的咬牙切齒,尤其是想到日本曾經對於中國的侵略行為,每一個中華民族的熱血兒女都會義憤填膺。然而,像日本這樣一個殘忍、無情的民族,曾經卻是偉大的中華民族最為忠誠的「粉絲」和「學徒」。
  • 失傳700年的國寶曜變天目茶碗,竟被中國大媽做出來了?
    近日一則日本鑑定世界上第四件曜變天目茶碗的消息,經過專家鑑定後給出了2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0萬元),結果出自中國大媽之手,不到200塊錢就能買到引起熱議。鑑定2500萬日元曜變天目茶碗為什麼一個仿製品會鑑定出2500萬日元?
  • 最尷尬鑑寶節目,日本專家估價2500萬國寶,中國大媽:這是我做的
    日本也有這麼一個「磚家」,他在鑑寶節目上鑑賞一個大媽送來的碗,開口就說碗是文物,而且價值高達2500萬!可沒想到大媽接下來的一句話讓整個日本都炸鍋了,讓那位專家羞得無地自容……2016年,12月20日,日本鑑寶節目《開運鑑定團》曾展出一件南宋傳世孤品曜變天目碗,這件寶貝全世界只有3件,都在日本,就連它的產地中國也只保存了一點碎片。
  • 中超升班馬又遭1誤判丟分!恆大和上港都逃過一劫,深足太無辜了
    日本發現曜變天目碗?鑑定價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元。日本一個鑑寶節目《開運鑑寶團》,開始1994年4月19號,當時收視率不高,真正大火起來是在2016年鑑別一隻碗以後,後來事實證明,專家們眼力真不怎麼樣。當時一個名叫橋本浩司男人帶過來一隻茶碗,被鑑定是曜變天目碗,堪稱國寶級別。
  • 國寶銀行為什麼曾遭起訴?華人勇於發聲不當替罪羊
    中國僑網3月5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雖然3年前已打贏官司,根據這場官司拍攝的紀錄片《國寶銀行:小可入獄》目前也已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不過, 孫啟誠表示,打官司的5年中,國寶銀行的業務受到了限制,訴訟結束後,終於有機會重新把精力投入到業務中,銀行貸款業務比低潮時增加了50%。
  • 比中國大媽更狠的日本歐巴桑
    好好的一個霓虹國,到了她們這裡畫風都被帶歪了。話說,在日本大阪出產的名物裡,有一種地球上最接近中國大媽的物種,差不多和章魚小丸子一樣有名。那就是大阪歐!巴!桑!甚至有人還做過一個調查,說東京的歐巴桑拿著糖走在街上的概率是9%,而大阪的歐巴桑拿著糖走在街上的概率是84%……她們不但自己吃自己享受,還把糖果作為和別人交流的手段,「給不認識的人糖吃」是大阪歐巴桑的特有表現……
  • 大媽街頭賣「獨特漢堡」,5元一個,出鍋就遭哄搶,一天賣上百斤
    大媽街頭賣「獨特漢堡」,5元一個,出鍋就遭哄搶,一天賣上百斤漢堡是大家都喜歡吃的,兩片麵包在夾上生菜,沙拉,炸雞排,這樣一份漢堡就製作好了,別看食材簡單,賣的還是挺貴的,最便宜的也要賣10元,但是我最近發現了一個「獨特漢堡」,只要5元一個,便宜不說還很奇特
  • 又一對「爺孫戀」:印尼百歲老人僅花2500元彩禮,迎娶了20歲女子
    在古代,80歲的北宋詞人、吳江知縣張先迎娶了18歲的小妾之後,蘇軾就曾賦詩一首,調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而之後,有關「爺孫戀」的話題就一直沒有斷過,不說古代的三妻四妾,帝王的三宮六院,就近20年來,也是層出不窮。
  • 日本收藏中國的十大國寶!
    日本收藏中國的十大國寶!近代以來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國國寶最多的,是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然而,我們都知道很多國寶在海外,真要數個一二三四,卻知者寥寥了,小編特此總結一下日本收藏的中國國寶。
  • 國寶之殤:盤點流失日本的中國文物
    在全球47個國家200多座博物館中,中國文物不下百萬計,而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它們大多是在舊中國時流失海外的。加上建國以後,盜掘走私出境的文物,可以推測,在全球,我國至少有數百萬件文物流落異域。就甲骨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國家,在流失海外的近3萬片甲骨中,日本有近13000片。
  • 疫情下,日本國寶這樣從中國「回家」
    與鑑真和尚有淵源的日本國寶「金龜舍利塔」回到了日本。這件國寶2019年底運到中國展出,但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滯留在當地。
  • 日本2ch網民:20萬日元可以在中國待一個月嗎?
    20萬円で中國1ヶ月って餘裕? 20萬日元在中國待一個月夠不夠?
  • 土豪任性的中國大媽大舉攻佔日本年度流行詞——爆買い
    其他入選詞語包括,形容2020年東京奧運會徽設計因被指抄襲而遭撤銷的「白紙撤回」,以及日本推行的人口政策「1億總活躍社會」等。。然而!!!每逢中國節假日,「爆買」都被日本商家視為樂事。根據日本國家觀光廳的統計,中國人遊客在日消費額平均達到23萬日元(約1.45萬港元),比其他國家的遊客高出數倍,成為日本消費市場的第一外地人買家。
  • 中國民樂一尺八寸,卻在日本被當成國寶,真讓人惋惜
    走進日本的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八支相貌奇特的管狀樂器自然而然地映入遊客眼帘。這種樂器據說是日本的國寶,名曰:尺八。如果真的了解樂器,就會知道尺八原本是中國的,正倉院的尺八是正宗國貨「唐氏尺八」。既然是中國的樂器,為何會流入日本,難道是?
  • 中國大媽又上日本電視,日本「夏威夷」成為垃圾場,這麼做太丟臉
    這些年來,隨著中國遊客數量的增多,出國旅遊也成為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而日本既是中國的鄰國,又是亞洲一個經濟非常發達的國家,因此也受到了中國遊客的歡迎,中國遊客最常去的國家前三名,就有日本。日本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旅遊國家,首先在文化上,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非常深,又有自己的突破和發展,本土化做得比較好,對於日本的文化,中國遊客既不會感到完全看不懂,也有新鮮感;而日本的自然景觀也是不錯的,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海景非常美;除此之外,日本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去日本購物,是許多遊客都會做的,而日本人在服務態度上也做得比較好,很少出現宰外國遊客的事情。
  • 老漢挖到一筐黃金,銀行估價2500萬,專家聞風而至,結局大跌眼鏡......
    萬。事後,劉老漢也因為保護文物有功,獲得了文物局20元的獎勵!四、日本日本這點同法國非常類似,不過多了一個六個月的失物期限。而我國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國家的文物流失實在是太嚴重了,無數珍貴國寶流落海外看著令人痛心!
  • 3年前因家境不好,遭那英淘汰,今32歲憑實力打臉那英!
    3年前因家境不好,遭那英淘汰,今32歲憑實力打臉那英!娛樂圈的「風風雨雨」一直是90後、00後網友討論的話題,雖然娛樂圈的各種壞毛病一直被大家詬病,但是娛樂圈也還是有那種不需要靠炒作努力奮進的明星。艾怡良早期做音樂時曾經因為出身不好被前輩嫌棄,最終因為出身問題被淘汰。照理說音樂這個事情看才華和能力就好了,可是艾怡良卻被不公平對待了。當初因為出身問題「嫌棄」艾怡良的前輩就是那英。那英出道後也有一段低谷時期,後來才漸漸憑藉幾首歌混出了名聲。那英自己當年也是靠著模仿蘇姓歌手。那英雖然在唱歌方面確實是大師,但是她的人品一直在遭到各界的質疑,很多優秀的歌手都被那英給淘汰了。
  • 日本「娘系」男偶像當道,大媽砸800萬支持,只希望偶像做這件事
    不管是中國帥氣的小哥哥,還是韓國好看的小姐姐……再加上這幾年選秀節目興盛,茶餘飯後看節目時,總會看到自己想要pick的人。日本的偶像文化十分發達,不管是男偶像還是女偶像,都深入在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謂「大眾追星」。而最近比較興起的「娘系」男偶像,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
  • 一個中國老人,在日本皇宮前掩面而泣
    1908年日本海軍掠走了鴻臚井刻石碑亭藏入日本皇宮1908年,國寶唐鴻臚井碑和碑亭一起被侵佔旅順的日本海軍掠奪到東京。4月30日,以日俄戰爭「戰利品」名義藏入皇宮。時至今日,沒有一個中國人見過唐鴻臚井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