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皆有規律,科學方的善終。
2018年4月22號,揚州馬拉松傳來噩耗,一位跑友不幸離世,深表惋惜。運動其本質是強健體魄,競技是其中的調味劑,讓運動更加令人著迷,然而一個個血淋林的教訓不斷的提醒我們量力而行,科學訓練,且不可本末倒置,讓所謂的PB,SB成為那根稻草。
此事我是在運動群看到的,大家深表惋惜的同時,跟我觀點不謀而合,科學訓練,心率區間,量力而行,健康至上。同時某大神提到了佳明手錶,恰恰前段時間研究了一下佳明手錶,也剛剛入手了一塊,不過還在路上,無法提供使用感受。本文且當作選購指南吧,分享我的運動手錶選購心路歷程。
為什麼選佳明手錶
運動手錶品牌可謂千千萬,佳明、松拓、華米等等。我個人購物的觀點是實用至上,首先明確你需要什麼,然後它能否滿足,最後決定買與否。
我選購運動手錶的出發點是受夠了天天拿著手機跑步,同時又想關注心率進一步科學訓練。這就是一個矛盾的命題,想要科學訓練就得依賴APP(咕咚、keep),想要擺脫束縛、去除外界幹擾就得放下手機,這時看到了一篇華米的曬單,這不正是我想要的嘛,一塊運動手錶就搞定了。作為一個理工男怎能不探個究竟就匆忙下單,因此就有了以下的對比 及個人抉擇。
如果你只是偶爾跑步對速度以及距離沒有太多要求,亦或者你喜歡帶手機畢竟現在離了手機很不方便,那麼從實用主義來看一條心率帶+APP就足夠了,這也是我目前的裝備,當然我對那個還在路上上SF快遞充滿了期待。
它能否滿足
這裡我只關注了三個運動手錶品牌即佳明、松拓以及華米。
華米
該品牌只關注了Amazfit 智能手錶2,論硬體水平絕對的性價比之選,該有的功能都有,別人沒有的它也有。如果你只想測測數據,大可以選它,價格相對便宜量又足,樣子個人認為還挺漂亮。它的硬傷在於軟體層面,沒有更好的拓展其功能屬性,佳明在這方面無出其右,這也是我最終放棄的原因。
松拓
該品牌可謂耳熟能詳,芬蘭國寶級戶外運動測試裝備製造商。或許正因為它的名氣,我一直將松拓=戶外,我的需求無非跑步、騎行以及還在計劃中的遊泳,感覺與戶外不搭邊,因此並未對該品牌手錶做過多的比較。後來淺顯的了解了一下該品牌的手錶支持多達80種運動模式,因此可以說是萬金油,然而最終讓我放棄的還是軟體層面,這個後面會介紹。
佳明
終於到了本文的主角——佳明。初次對佳明的了解是我的一塊碼錶EDGE 510,給我的感覺就是很普通,用著還算穩定,我一度覺得不值這個價,Garmin connect用的也不開心,一直後悔當初就該買百銳騰或者行者,畢竟人家便宜一大半而且APP兼容性還好。因此佳明在我心裡就是一個低性價比的存在。
又是一個偶然接觸到了「佳速度」,這才是佳明的殺手鐧,對佳明路轉粉也堅定了我購買佳明手錶的決心,因為這款軟體好比一位專業教練,可以為不同需求的你提供專業計劃,尤其對於我這種懶得自己做計劃的人簡直是福音。
買與否及品牌抉擇
最終我選擇買運動手錶,因為我希望扔下手機科學訓練,更夢想跑馬;各個品牌運動手錶均可滿足我的硬體需求,然而就跑步層面,佳明在軟體層面上的水平,積攢的用戶數據以及分享的專業訓練課程是其他所有品牌無法比擬的,最終我甘心敞開錢包,也就不那麼在意所謂的性價比。
最後我的選擇是Garmin Forerunner 735XT+RDP,下篇我將針對佳明各個型號手錶做對比,作為選購指南。
敬請期待,運動手錶選購指南(2)----Garmin大亂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