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ji
近日,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杰分別走進上海市七寶中學和上海中學,進一步推進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緊密銜接。
快來跟小編一探究竟,
聽聽書記校長說了些啥?
校黨委書記方守恩赴七寶中學調研,推進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緊密銜接
12月4日下午,校黨委書記方守恩赴上海市七寶中學調研,與該校校領導共同探討如何推進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更加緊密銜接,並面向高中生介紹了同濟大學的辦學特色。黨辦、本科生院、招生辦公室、基礎教育合作辦學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中德工程學院「苗圃計劃」工作組負責人隨同前往。方守恩還向該校授予「同濟大學卓越生源基地」牌匾。七寶中學校長朱越、校黨委副書記胡嘉青等校領導班子成員對方守恩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雙方首先進行了座談交流。朱越表示,新高考改革實施以來,七寶中學的辦學質量和育人成效在持續提升,這離不開包括同濟大學在內的高校給予的關心和支持。七寶中學和同濟大學合作實施「苗圃計劃」以來,雙方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同濟大學是七寶中學學生非常喜歡的高校,每年七寶中學都有一大批學生考進同濟大學。為滿足越來越多學生對工科學習的興趣,學校正在籌劃學生工程院,希望能得到同濟大學的大力支持。當前,七寶中學也正在尋求新的突破點和發展路徑,希望今後與同濟大學開展更加廣泛深入的合作。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七寶中學的學生進入同濟大學深造。
方守恩表示,非常高興來到七寶中學。近年來,七寶中學是滬上中學考入同濟大學學生最多的學校。七寶中學的辦學質量穩步提升,非常敬佩學校領導班子勇於創新的精神。近年來,同濟大學各項事業有了很大進步,在各大榜單上的排名穩步向前。同濟大學非常重視基礎教育,已成立兩大基礎教育集團。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同濟大學希望與七寶中學今後在已有合作成果基礎上,深入探討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進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更加緊密銜接。同濟大學非常願意與七寶中學共同籌建學生工程院,將大學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向中學延伸、輻射。
座談交流結束後,方守恩為七寶中學近百名高三學生作了題為《巍巍學府,同學同濟》的報告。「今年是我離開高中、進入同濟大學40年,非常高興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給同學們講講同濟大學。」在報告中,方守恩講述了同濟大學的辦學歷史、學校概況、人才培養體系及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成就。他還向同學們介紹了目前在同濟大學就讀的七寶中學畢業生近兩年來的獲獎情況。報告大約持續了大約一個小時。報告結束後,兩位學生還就自己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提問。
校長陳杰再次走進上海中學,進一步推進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有效銜接
12月2日下午,校長陳杰赴上海中學調研,與該校校領導、班主任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推進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有效銜接。校辦、本科生院、招生辦公室、汽車學院、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負責人隨同前往。陳杰還向上海中學授予「同濟大學卓越生源基地」牌匾;向上海中學學生贈予2021年「同濟天下」記事本。上海中學副校長朱臻代表在外地出差的馮志剛校長,向陳杰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在上海中學會議室,陳杰一行與朱臻、教學處主任、高三年級組長及班主任進行了座談交流。
朱臻介紹了該校高水平人才培養視野下的大中學合作育人機制。他表示,今年5月26日,陳校長來到上中,為學生作了人工智慧的報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上中2020屆畢業生中,有14人考入同濟大學。時隔半年後,陳校長百忙中抽出時間再次來到上中,進一步推進大中學合作育人。實踐表明,大中學合作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學術志趣的聚焦。希望未來雙方深化合作,推進課程和創新實驗室建設,吸引更多學生加入同濟大學「苗圃計劃」基地,開展相關課程學習和創新實踐。
陳杰表示,非常高興有機會與上海中學高三年級班主任見面交流。他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指出,高三年級班主任在學生成長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明燈。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大學教育要向高中延伸,要進一步推進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一體化。希望上海中學的班主任、學生及其家長對同濟大學的辦學特色、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有更多了解,讓更多真正喜歡同濟大學相關學科專業的上中學子進入同濟大學學習,同濟大學能選拔到真正適合自己培養的優秀學生,從而使學生在大學獲得健康成長。
陳杰還介紹了同濟大學的六大特色:一是具有西方文化、東方文化交融交織的優秀基因;二是具有優秀的學科專業與完善的人才成長良好環境;三是具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和鼓勵個性發展特色成長的培養方案;四是具有涵蓋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獎助學金資助體系;五是具有一流的學習之餘高素質人才全面發展的環境條件;六是具有一支有著高尚情操、博大情懷、充滿愛心、業務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你們把學生送到同濟大學,相信會讓『中學老師知心、學生家長放心、新生學生開心、社會群眾舒心』。我們大學一定能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棟梁、專業精英,將他們打造成為頂天立地的擎天柱。」
本科生院院長、新生院院長黃一如介紹了學校本科人才培養體系改革。他表示,為適應寬口徑、厚基礎的拔尖人才培養需求,學校近年來推出一系列舉措,著力構建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和大類管理聯動的人才培養新體系,以進一步夯實一流本科教育基礎。如今,這一創新探索已初顯成效。
汽車學院院長張立軍介紹了學院與上海中學開展「苗圃計劃」合作的情況及未來設想。從早期在節能創新車隊方面開展合作,到如今合作已擴展到同濟大學土木工程、車輛工程、軟體工程、智能製造4個特色優勢工科專業。希望未來雙方能更好推進「苗圃計劃2.0」。
參加座談的多位班主任表示,聽了相關介紹,對同濟大學增進了了解,對學校有了新的認識。他們還以幾位往屆考入同濟的上中畢業生為例,說明這幾位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和特長來報考同濟大學,而後在大學都獲得了不錯的發展。
與此同時,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何斌,在上海中學圖書館為部分學生作了有關人工智慧的報告。他介紹了當前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指出了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中五大智能技術新方向,鼓勵同學們積極投身人工智慧事業。
座談交流結束後,上海中學近20位對人工智慧感興趣的學生在教學處主任、高三年級組長帶領下,來到張江人工智慧島,參觀了依託同濟大學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師生們興致勃勃地聆聽了科學中心研究方向和部分代表性成果的介紹,觀看了無人機書法展示,還在人工智慧餐飲實驗室體驗了人臉識別、智能自助點餐、沉浸式包間等智能化的餐飲流程。
隨後,從外地剛剛返滬的上海中學校長馮志剛來到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了解科學中心最新進展,參觀了科學中心代表性成果。陳杰與馮志剛就進一步推進大中學教育一體化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作為推進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有機銜接的一大創新舉措,同濟大學於2011年底開始探索實施「苗圃計劃」,讓中學生有機會了解大學文化、大學學科專業,走進大學校園,走近大學教授。我校教授從高一開始進入「苗圃基地」育苗,舉辦各類講座,指導中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引導其興趣特長發展。中學生利用假期來到我校,參加苗圃夏令營等各類學科活動。經過為期兩年半的「過程培養」,我校對每一位苗圃學生進行「過程+結果」的全面評價。「苗圃計劃」實施近10年來,已與全國11個省份的31所重點中學攜手合作,受到了中學、學生及其家長的歡迎和好評,也得到了各級教育主管單位、兄弟高校、中學校長等社會各界的支持與認可。我校已有23個學院參與到這一計劃中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苗圃計劃」的理念與新高考背景下的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不謀而合。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相關精神,2019年11月,我校發布「苗圃計劃」的升級版——「苗圃計劃2.0」。學校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面向國家緊缺人才,重點實施「7個1」,打造一批適合中學生的在線學科科普課程教學和實驗實踐教學,為每所苗圃中學定製個性化的培養計劃,並且全過程滲透思政教育,全面提升中學生綜合素質,努力實現可借鑑、可推廣的大中小學貫通式培養的新模式。
END
文:黃艾嬌
圖:江平、週遊
原標題:《加強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緊密銜接!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走進中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