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兩句:色環電阻的識別方法不是隨便規定的,這個方法是科學的、嚴謹的,非常值得一學。同學們今後會知 道,它實際上是數學方法的演繹和變通;它和10的整數冪、乘方的指數具有密切的邏輯關係;它是國際上通用的 科學計數法的「色彩化」。因此,同學們今後深入學習下去,你一定會體會到,這個方法既是十分美妙,又是十分 巧妙!
關於電阻的單位:電阻的基本單位是「歐姆」,什麼叫「1歐姆」?假如一段導線,兩端的電壓是1伏,此時流過 導線的電流是1安培,那麼這段導線的電阻就是1歐姆,簡稱「歐」。1000歐=1千歐(KΩ),1000千歐=1兆歐(MΩ)。 歐姆的符號是「Ω」;千歐符號「ΚΩ」;兆歐符號「MΩ」。
1、顏色和數字的對應關係:首先我們向你介紹顏色和阿拉伯數字之間的對應關係,這種規定是國際上公認的識別方法,記住它對我們進一步學習很有幫助。
顏色
棕
紅
橙
黃
綠
藍
紫
灰
白
黑
數字
1
2
3
4
5
6
7
8
9
0
我們建議分兩段背誦,容易記憶:
棕 紅 橙 黃 綠
蘭 紫 灰 白 黑
此外,還有金、銀兩個顏色要特別記憶,它們在色環電阻中,處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數字含義,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對此,我們放在後面介紹。
「四色環」讀數規則
所謂「四色環電阻」就是指用四條色環表示阻值的電阻。從左向右數,第一,二環表示兩位有效數字,第三環表示數字後面添加「0」的個數。所謂「從左向右」,我們是指把電阻象圖中所畫的樣子放置——四條色環中,有三條相互之間的距離*得比較近,而第四環距離稍微大一點。如下圖:
但是說實在的,現在的電阻產品,你要區分色環距離的大小的確很困難,哪一環是第一環,往往憑藉經驗來識別;對四色環而言,還有一點可以借鑑,那就是:四色環電阻的第四環,不是金色,就是銀色,而不會是其它顏色(這一點在五色環中不適用);這樣你就可以知道那一環該是第一環了。
請看下面例子:
第一環:紅——代表2
第二環:紫——代表7
第三環:棕——代表1,但是第三環的「1」並不是「有效數字」,而是表示在前面兩個有效數字後面添加「零」的個數。
由此看來,這個電阻的阻值應該是270,單位是什麼?在色環電阻中,一律默認為「歐姆」(電阻的基本單位,符號是Ω)。
上述電阻的阻值是:270Ω
那麼,第四環又是什麼意思?第四環表示電阻的「精度」,也就是阻值的誤差。金色代表誤差±5%,銀色代表誤差±10%。對270Ω而言,±5%的誤差,意味著這個電阻實際最小的阻值是270*(1-0.05)=265.5Ω;最大不會超過270*(1+0.05)=283.5Ω。
在識別四色環電阻時,有兩個情況要特別注意:
1、當第三環是黑色的時候,這個黑環代表0的個數,幾個0?是0個「0」,也就是「沒有0」,不添加「0」。如:
阻值是:22Ω 而絕不是220Ω!
2、金色和銀色也會出現在第三環中: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第四環是表示誤差的色環,用金、銀兩種顏色分別表示不同的精度;而第三環表示「添加零的個數」,那麼當第三環出現金色或銀色的時候,又怎麼理解「添加零的個數」呢?你就這樣記住吧:
第三環——金色:把小數點向前移動1位;
第三環——銀色:把小數點向前移動2位。
舉兩個例子:
1、色環排列:橙灰金 金
阻值是3.9Ω
2、色環排列:綠黃銀 金
阻值是:0.54Ω
因為這種電阻的阻值太小了,在一般電路中幾乎不用,所以在電阻的系列產品中實際上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