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是一類很有意思的攝影小道具,利用球內形成的折射倒影與現實場景之間的相互關係,你可以創造出十分多樣化的視覺特效,讓原本平淡的場景變得富有趣味性和內涵。
如果你覺得「水晶球?有啥稀奇的,早玩膩了」,或許這正是因為你對水晶球攝影缺乏足夠的了解。
今天,技巧君為您整理了 7 種水晶球攝影的常用套路和相應的注意事項,看看您掌握了幾種?
1. 「標準」構圖
最「標準」的水晶球攝影構圖,是讓球略微偏離畫面中心,並佔據約 40% 的比例,把球內的折射影像作為主體,模糊的背景作為陪襯。有時,也會保留部分前景。
這類構圖往往需要把圖像倒轉過來,讓作為主體的球內影像變成正置,而作為陪襯的模糊背景倒置。
2. 球作為場景的一部分
和上一章節相反,你需要一個廣角鏡頭,先進行「無球取景」,把作為背景的圖像拍好——在這類構圖中,你需要一個清晰的背景;隨後,再把球貼近鏡頭進行拍攝。
球體和球內影像不再是唯一的主體,這類構圖追求的是實際場景與球內影像的對應,所以球體的畫面比例不需要很大——但也不能過小,以免球體關注度過低。放在畫面中心,佔據大約九分之一的比例(即填充九宮格的中央格子)是個好選擇。
以下是一些強化這類構圖的簡單策略:
3. 球體填充式構圖
當你使用微距鏡頭拍攝時,可以離球體非常,非常近,讓球內影像變大,填充整個畫面,甚至大到讓人察覺不到球體存在的地步。
這一種構圖類似於在你的鏡頭外部加裝了一個魚眼鏡頭,利用水晶球的強大畸變效果創造戲劇性的圖像。最需要你操心的是取景——你需要不停地尋找角度,讓球內影像變得有趣。
4. 分割地平線
當場景中存在顯著的地平線/水平面時,你可以把球內影像的地平線與現實場景中的地平線對齊,這樣會創造出「虛實分割」(球內影像的天/地對應現實場景的地/天,以同一條直線作為分界),類似太極陰陽圖般的趣味感。
這一技法的關鍵是要對齊球內與現實場景的地平線,否則照片會索然無味。另外,當分界線兩側存在色彩、明暗等方面的差異時,趣味性更強。
5. 利用畸變
並不是說場景中有地平線/水平面時就非得採用「分割地平線」構圖不可。你也可以利用水晶球本身如同魚眼鏡頭般的強烈畸變,把地平線放在圖像邊緣,形成強烈彎曲,創造創意效果。
如果天空色彩很鮮豔,球內影像可以多保留一些天空;反之,如果天空部分比較無趣,球內影像就多保留些地面景物。
同樣的辦法也可以應用於處理建築與人像上。利用水晶球強大的畸變效果,你可以用它把建築拍出一些超現實的氣勢,或者聚焦人身上具有高關注度的局部(如臉,手等),拍出類似哈哈鏡的滑稽效果:
6. 球面放大
水晶球後方的景物,在球體內形成的影像往往都是縮小、倒置的;但如果球體離背景很近,那麼球體內形成的影像就是放大、正置的——和放大鏡的光學效應類似。
當你的拍攝對象是一些有趣的圖案、紋理或規律的圖案(如網格,鵝卵石,毛毯等)時,可以把它放在這些平面上,從上往下拍攝。你會看到球體中形成放大的圖案影像,頗有趣味性。
7. 水晶球+倒影
平靜水面形成的和實景等大的倒影,是很好出片的拍攝對象,對水晶球攝影而言自然也不例外。
你需要把球放在地上,然後貼地拍攝,儘可能地讓拍攝方向貼近水面,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與實景等大的倒影。你可能需要裝載偏振鏡來減少反光,以增加倒影的強度。
另一種玩法是把水晶球本身也放在反射面附近,然後貼地拍攝。這樣球體本身和球內的影像都會成為倒影的一部分,看著也相當有趣。
如果球體周邊環境再有一些有趣的景物,就更完美了。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