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入梁氏大家庭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梁」,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梁姓梁氏」,再點擊「關注」,即可成功加入中華梁氏大家庭祠堂是認祖歸宗,是傳統中國人心中血緣崇拜的聖殿,是靈魂皈依所在,是宗族血脈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標誌。它以血緣為基石,以親情為紐帶,穿越漫長的時空隧道,使後人保持著與祖先心靈的溝通。在以血緣為坐標的宗族關係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聯結點。讀懂了祠堂,也就讀懂了宗族文化的真諦。10月18日,博白縣亞山鎮大禾村鑼鼓聲聲,龍獅共舞,鞭炮齊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原來,這是博白縣梁氏宗祠重建25周年慶典大會的好日子。這一天,來自博白、陸川、玉林、欽州、浦北、靈山、合浦、南寧以及廣東等地梁氏後裔上萬人(包括秦氏俵黨代表團1000多人),齊聚亞山鎮大禾村梁氏宗祠,共同慶祝這一梁氏盛事。本次慶典大會還表彰特別獎勵了一批為博白梁氏宗祠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當天最為精彩的就是,
300多臺雄獅和雙龍共舞,
舞出了慶典大會的新高度,
特別是博白傳統角獅的表演,
讓人大開眼見,大呼過癮!
再來一組航拍相片,
看看人山人海的壯觀現場!
由此可見梁氏族人的精誠團結!
慶典大會開始前,
300臺雄獅出魚貫而出,
在村口迎接各位宗長和嘉賓的到來。
以下為慶典大會流程
↓↓↓
慶典大會由梁旋副會長主持。
博白梁氏宗祠理事會副會長、博白康伯獎學協會會長梁海濤宗長宣布慶典大會開幕。
全體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梁氏會歌。
全體梁氏宗親向梁門堂上的列祖列宗三鞠躬。
博白梁氏宗祠理事會會長梁餘敏致辭。
廣西梁氏宗親聯誼總會會長梁森宗長講話。
深圳市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兼監事長、深圳市泰濠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博白梁氏宗祠榮譽會長梁家育宗長講話。
廣西梁氏宗親聯誼總會常務副會長、玉林梁氏大宗祠理事會理事長梁有強宗長講話。
秦氏俵黨代表團團長秦振天講話。
在祠堂建設中,包括祠堂公路建設和廣場建設,維修祠堂,祠堂重建25周年慶典捐款和祠堂重建時部分老宗長為祠堂建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特此給予表彰獎勵(本次慶典捐款總額達上百萬)。
為了建設好祠堂,宗親們踴躍捐款,團結一致,出謀獻策,解決祠堂建設過程中的各種困難,處理方方面面的關係。參與祠堂建設的宗長宗親,精誠合作,不講報酬,無私奉獻,刻苦耐勞,籌集資金,盡職盡責,為祠堂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功德無量!彰顯了梁氏家族,團結協作,不忘初心,繼往開來的進取精神和無堅不摧眾志成城的力量。
此次慶典大會現場,出現了一位109歲的梁氏老人,來自玉林沙田,其祖先也是從亞山遷出的。老人身體健康,得知梁氏宗祠要舉辦重建25周年慶典,特意捐款500元並親自前來祝賀,無不讓人動容!
博白梁族是一支旺族,包括遷居外地居住的宗親有20萬人左右,自古以來,人才輩出,繁榮昌盛,各行各業都湧現出不少人才。舉辦這次梁氏宗祠重建25周年慶典大會,也是為了弘揚梁氏族風,繼承祖先遺志,宣傳祖宗功德,發掘梁氏文化,辦好梁族事業,培養和團結梁族後代,使梁族更加興旺發達,更加繁榮昌盛,於國於家都是一件大好事。特別需要提到的是,秦氏俵黨代表團1000多人參加了本次宗祠慶典,並帶了50多臺雄獅前來祝賀,顯示了梁秦一家親!
博白梁氏宗族,系出中原安定郡。史載:晉朝邑境綠蘿村是美女梁綠珠出生地。隋朝末,武將梁崇牽曾據博邑反唐。唐初舉科舉,本邑梁恩、梁忠昆仲聯袂雙中進士,僻博邑文風先河。宋代有梁氏七兄弟從福建朱子街瓦子巷遷來,粵葵公族志載:二兄、三兄遷六河山(綠峨山),五兄遷二坡地(雷公坡,舊江坡),大兄遷河山(鴉山,今亞山),四、六、七兄三人往通津堡雙桂街。據頓谷紫陽觀銅鐘銘文載:元朝至正初有梁善通,梁進兄弟系頓谷地方首富名仕。明朝宣德四年(公元一四二九年)世居鴉山(現亞山)的梁鴻遠中舉,後派至文昌縣(今海南文昌縣)任教諭。明朝嘉靖三年(公元一五二四年)有廣東大埔縣梁子享攜一子一侄到博邑富田鄉(今八壁地)落業。嘉清年間,又有從江右(今江西省)遷至今松旺鎮定居……由上可見,博白梁氏在博邑土地上生息歷史久遠。
清乾隆五十五年間,以貢生梁粹文、廩生梁浩倡首全邑梁氏共議,於城東懈坡建博邑梁氏聯宗大祠,眾議尊唐進士梁恩為太始祖。嘉慶二年落成,此祠共九間三進,佔地近廿畝,祠前有四棵榕樹,毎樹蔭地面約三畝餘,為博邑最雄偉建築。新中國成立後,該祠被徵為公用。改革開放後,本邑各支系梁族人士,籌資於現址復建博梁氏宗祠,取名:「梁氏宗祠」。祠成首祭,各地湧來千餘眾及百獅賀祠,因祠前祭場不足,未能展示我梁族尊宗敬祖,崇文尚武祠精神。
近年來以飲馬江梁玉武、頓穀梁家林兩鄉賢倡首捐巨資購得祠前土地三千四百平米,由此築建祭場,以便我族裔眾每歲祭拜,功德無量,有碑為記。
皆因水有源樹有根山有脈人有祖,
因此才有後人的尋根祭祖修譜建祠,
在這個和平昌盛的新時代,
弘揚傳統文化也顯得更加有意義。
趕緊傳給身邊的梁家人看看吧!
梁氏宗親請點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