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2020走向尾聲 國羽官博回顧這一年起伏

2020-12-27 中羽在線網

近日,中國羽毛球隊官方微博發布國羽2020回憶錄,回顧了2020年疫情下的世界羽壇都發生了哪些大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月 國羽連續徵戰搶奪奧運積分

2020馬來西亞大師賽於1月7日-12日在吉隆坡舉行,國羽以3冠3亞的好成績迎來賽季開門紅。陳雨菲直落兩局擊敗戴資穎獲得女單冠軍,並收穫了跨賽季的20連勝;女雙方面國羽會師決賽,兩位小將李汶妹/鄭雨憑藉強大的意志力戰勝杜玥/李茵暉收穫冠軍;混雙依舊是國羽「內戰」,雅思不負眾望拿下賽季首冠,黃鴨取得亞軍。

1月14日-19日,世界羽聯super500印尼大師賽在雅加達舉行,雅思和黃鴨組合繼續包攬冠亞軍。此後,國羽部分主力返回北京,另外一部分隊員參加泰國羽毛球大師賽。

1月21日至26日,泰國大師賽於曼谷開賽,「凡塵」逆轉韓國組合獲得女雙冠軍。賽後,國羽全部回到北京進行封閉備戰。

1月31日晚,中國羽壇名宿、原中國羽毛球隊副總教練陳福壽先生因突發心臟病離世,享年88歲。

2月 國羽前往諾丁漢備戰

2月進入了高級別賽事空窗期,國羽在北京集訓一段時間後,又於2月16日分批前往英國諾丁漢展開海外集訓。

同時,2020年亞洲羽毛球團體錦標賽暨湯尤杯預選賽16日晚在菲律賓落下帷幕。國羽雖未能前往菲律賓參賽,不過中國男隊憑藉湯姆斯杯衛冕冠軍的身份已經拿到參賽資格;中國女隊也依靠世界前三的排名得以進軍尤伯杯。

3月 湯尤杯推遲、世界排名凍結

3月11-15日,國羽參加了在英國伯明罕舉行的全英公開賽。陳雨菲保持著穩定的發揮獲得女單亞軍;杜玥/李茵暉職業生涯第一次闖進全英賽女雙決賽獲得亞軍,並刷新了她們的最高世界排名紀錄。

北京時間3月20日晚,世界羽聯宣布湯姆斯杯和尤伯杯羽毛球團體賽將推遲到今年的8月15日至23日舉行;2020年亞洲錦標賽暫停舉辦。

3月31日,世羽聯發布聲明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的影響,世界羽聯世界排名以及世界青年排名將從3月17日開始凍結,解凍日期另行通知。

4月 賽事停擺,國羽抓緊儲備體能

從全英公開賽歸來,結束了14天的隔離和10天的過渡期,國羽在成都雙流訓練基地進入到封閉訓練階段。隔離期間,教練組也對之前參加的比賽進行了復盤,在這段休賽期,針對隊員們暴露出的問題逐一予以解決。

同時,據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消息,2021年「蘇迪曼杯」將於明年5月23日至30日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賽程為期8天。

北京時間4月29日,世界羽聯宣布再次湯尤杯將推遲至2020年10月3日至11日舉行。

5月-6月 溫氏食品成為中國羽毛球隊官方供應商

雖然世界羽壇賽事全部停擺,但為了展示集訓成果,更好的備戰東京奧運會,在中國羽協的努力下,隊員們於5月6日,與四川羽毛球隊舉行了交流賽,最終國羽3-2獲勝。石宇奇、陳雨菲、劉雨辰、賈一凡、李茵暉、鄭思維、黃雅瓊、王懿律等大牌球星悉數登場,為廣大羽毛球愛好者獻上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比賽。

5月15號是國際家庭日,溫氏食品與中國國家羽毛球隊的籤約發布會上,正式官宣中國國家羽毛球隊與溫氏食品籤約為合作夥伴,溫氏食品成為中國國家羽毛球隊官方供應商。

5月27日,世界羽聯發布了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羽毛球積分資格的新方案,在保留運動員已獲得奧運積分的基礎上,明年2至4月的部分比賽將納入積分系統。

7月 林丹宣布退役

為了滿足大家觀看比賽的需求,國羽又於4日舉行了隊內對抗賽,除了長達8小時的精彩對抗之外,隊員們還給大家帶來了新鮮的配對以及跨界解說。

7月4日,林丹發布微博宣布退役。

17日晚,東京奧組委公布了東京奧運會的全新比賽日程。羽毛球將於2021年7月24日,於武藏野森林綜合體育廣場開打,8月2日收官。男單項目壓軸,女雙金牌的角逐也放在最後一天。

8月-9月 羽超歸來,長虹成為中國羽毛球隊贊助商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的形勢好轉,國內體壇的賽事逐步恢復。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中國羽協於8月29日-9月14日舉辦了「羽愛同行·協手共進」2020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本屆羽超聯賽將採用五局三勝,每局11分、每球得分的賽制,並首次增加了體能測試。

最終,擁有陳雨菲、賈一凡、鄭思維、王懿律、黃東萍等國羽主力的青島仁洲奪得冠軍,黃雅瓊、李俊慧加盟的瑞昌碧源獲得亞軍,諶龍領銜的廈門特房獲得季軍。

本屆羽超,眾小將十分出彩,馮彥哲、林芳靈、魏雅欣、譚寧、韓千禧等「00後」小將都有著亮眼表現。

9月15日,世界羽聯宣布推遲在丹麥奧胡斯舉行的2020年道達爾世界羽聯湯尤杯決賽,具體日期目前還未決定。

9月16日,長虹與中國國家羽毛球隊在成都舉行籤約儀式,正式成為國家羽毛球隊的贊助商。

10月 羽毛球嘉年華暨湯尤杯模擬賽開賽

為了讓國家隊員增加實戰經驗,全面備戰國際賽事,國慶期間,中國羽毛球協會舉辦了羽毛球嘉年華暨湯尤杯模擬賽。

尤伯杯模擬賽,由陳雨菲、陳清晨/賈一凡帶領的鳳羽隊迎戰王祉怡、鄭雨/李汶妹為代表的新星隊,最終4-1獲勝。之後國青隊4-1戰勝東西南北中精英隊,這場對抗賽打破了專業和業餘壁壘,全國業餘羽毛球高手與國青眾將隔網競技。

湯姆斯杯模擬賽,是諶龍、李俊慧/劉雨辰率領的戰龍隊與趙俊鵬、韓呈愷/周昊東領銜的雄鷹隊的巔峰對決,最終戰龍隊以顯著優勢4-1獲得勝利。

10月29日,世界巡迴賽公布了2021年一月份的賽程安排:兩個超級1000賽——泰國公開賽,將於2021年1月12日-17日和1月19日-24日舉行,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則於2021年1月27日-31日舉行。

11月 國羽齊聚寶雞,全錦賽精彩紛呈

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中國羽協決定10月28日至11月10日在陝西寶雞舉辦2020全國羽毛球錦標賽,賽事分團體賽和單項賽。包括國家隊隊員在內的眾多國內羽壇高手齊聚寶雞,這也是繼羽超聯賽之後,國內羽壇的又一個重頭戲。

同時,本屆團體賽的成績還將與全運會資格賽掛鈎,引起各隊高度重視。

男團決賽,湖南隊男團險勝奪冠熱門鄭思維、王懿律坐鎮的浙江一隊,首次獲得全錦賽男團冠軍;女團決賽,韓悅、黃東萍、譚寧所在的福建一隊3-1擊敗上海一隊贏得桂冠。遼寧、浙江分獲男、女團季軍。

單項賽中,陳雨菲苦戰王祉怡以4-2勝出,繼2016年後再奪全錦賽女單冠軍。小將翁泓陽4-2力挫黑馬顧俊峰問鼎男單;劉雨辰/馮彥哲、陳笑菲/馮雪穎分獲男雙、女雙冠軍,鄭思維/黃雅瓊毫無懸念拿下混雙桂冠。

12月 國羽陵水冬訓備戰奧運

全錦賽結束後,隊員們享受了幾天難得的假期後,全體前往海南陵水進行冬訓,並於17日進行了國家羽毛球隊調賽。

「每一個舊年都值得回憶,每一個新年都值得期許。」2020年,你的回憶錄裡都有哪些事兒呢?

相關焦點

  • 疫情中的2020走向尾聲 國羽官博回顧這一年起伏
    2020即將過去,由於疫情原因,中國羽毛球隊缺席了不少國際大賽,許多球員也難得和「球迷見面」,不過隨著中國疫情的逐漸穩定,國內賽事也逐漸恢復,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盤點國羽的2020。在女單項目中,陳雨菲直落兩局擊敗戴資穎奪冠,也給中國女單打上一針強心劑,與此同時,雨菲還收穫了跨賽季的20連勝;女雙方面,國羽也成功會師決賽,兩位小將「語文組合」李汶妹/鄭雨憑藉勇往直前的衝勁和不服輸的韌性,戰勝「暉月組合」杜玥/李茵暉,小將的成長大家也看在眼裡,混雙項目國羽依舊強勢,雅思組合
  • 2020進入尾聲 8個關鍵詞帶你回顧西安這一年!
    2020年已經進入尾聲,從宅家抗疫到復工復產,從暫停靜止到重獲生機,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有歡笑,也有淚水,有收穫,也有遺憾。每一份拼搏都是為了美好的明天,每一份堅持都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這一年,西安「乘風破浪」,勇往直前,解決掉諸多「深藏blue」的障礙,讓人不禁直呼「奧利給」!
  • 2020臺灣這一年|臺灣媒體這樣回顧這一年
    2020年即將走到尾聲,臺灣的媒體業則經歷慘澹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各種型態媒體帶來的衝擊,除了眼下的廣告收入銳減,更長遠的危機是不得不轉型升級的壓力。這樣的趨勢,讓時下的新一代記者已不再文字能力上精進,反而要練就拍片、剪帶、過音、錄像、直播的能力,但傳統的文字媒體也走向沒落。 如今,臺灣傳統報紙媒體只剩下中時報系、聯合報系、自由報系,以及港商蘋果日報等四大報系苦撐,而號稱臺灣最後一份晚報的 「聯合晚報」,也在咬牙苦撐半年後,於2020年6月1日 「向讀者道別」宣布停刊。
  • 年度回顧|在這不平凡的一年中,我們記錄了新興……
    年度回顧 | 在這不平凡的一年中,我們記錄了新興...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它像一隻悄悄遷徙的猛獸 讓所有的人措手不及~ 下面,跟著小編回顧
  • 2020兩岸關係回顧|這一年,從這九方面回看!
    一、前言 談2020兩岸關係,就不能忽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1日2日《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他的談話中最具有創意的,就是要大家來「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的看法,這不但是中共歷屆領導人裡第一位提到這個建議的人
  • 回顧2020,展望2021|我們的這一年
    回顧2020,展望2021|我們的這一年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 轉瞬即逝 驀然回首 已至年終歲尾 這一年來
  • 開言英語App年終總結,成人學英語流利說回顧2020年
    轉眼2020年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年裡開言英語的同學們堅持學習,等級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用戶達成流利說英語的目標。開言FM《潘吉Jenny告訴你》為大家盤點關於年度總結的詞組:01.Looking back
  • 我不相信算命這回事,但回顧了2020年太準了吧?
    今年過得實在是一塌糊塗,事業不順,感情被騙,身體現在還在調理中,真的是一地雞毛,抱著明年能有個好運勢的期望,就在剛剛去搜了下2021年屬馬全年運勢,說屬馬人害太歲,還有一年的坎坷期,天擼啊。。。。[流淚][流淚][流淚]其實在今年年初疫情期間閒著無聊就搜過2020年的運勢,顯示鼠年是屬馬人犯太歲最嚴重的一年。
  • 李開復回顧2020:過去一年疫情對AI的推動可能相當三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李開復回顧2020:過去一年疫情對AI的推動可能相當三年李開復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圖12月16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上提出上述觀點李開復表示,AI的核心是海量數據,而疫情帶來線上會議等工作形式產生了大量數據。數據產生之後,各行各業可以知道哪些重複性的工作能夠被AI取代。他還觀察到,由於社交距離的要求,餐廳、公寓和工廠等環境中出現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所以我覺得雖然對全球來說是一個災難,但是它(新冠疫情)帶來了數據化、IT化和AI化。」
  • 沒有人比我更懂2020?10個關鍵詞回顧2020這魔幻的一年
    2020年,很多人形容為魔幻的一年,疫情肆虐全球、澳洲大火、美國大選、英國脫歐、籃球運動員科比去世……這些事件或多或少對於社會的進程產生影響,讓2020年顯得與眾不同。汽車作為影響人類出行的必備工具,在2020年也被行業認為迎來「百年未遇之大變局」,新能源、智能、自動駕駛改變著傳統汽車的格局。今天,我們就用10個關鍵詞來回顧這魔幻又深刻的一年。
  •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回顧這一年樓市可謂跌宕起伏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回顧這一年樓市可謂跌宕起伏、魔幻重重。這一年,雖負重前行,但韌性十足,從變相鬆綁限購到城市再掀搶人大戰,從多地樓市躁動、萬人搶房到政府出拳、重申「房住不炒」……這一年,更有一大波關鍵詞貫穿且影響了中國樓市,諸如「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人才引進、三道紅線、長租公寓、房企赴港IPO」等。我們今天著重要提的樓市關鍵詞是「房企赴港IPO」。
  • 2020,成都國際學校這一年……
    「疫情影響」,「國際關係變化」,成為了今年選擇國際學校的討論主旋律。那麼2020年,這一年成都的國際學校迎來了多少新生,大家如何選擇,反映出什麼趨勢? 數據說明:總共統計了24所學校,30+項目。其中20所學校數據來自官方分享,其餘來自業內朋友、家長、同學多方數據比對。
  • 2020年的最後十天,一起回顧不平凡的這一年……
    你身邊的蚌埠共青團2020回顧不平凡歲末將至,歌敬冬綏凜冬散盡,星河長明不知不覺間雪已落,湖已封又是一年走到了盡頭寂然天地落雪間恍然回望原來2020年就要跟我們道別了啊>來時的路上落滿了雪在埋頭往前走時身後已經不甚分明然而時間記錄了一切一切的歡喜與悲傷一切的笑容與淚水2020提醒著我們偉大民族的前進之路
  • 2020財經大事件:全球股市的瘋狂一年後,疫情給市場留下了什麼?
    新冠疫情貫穿著2020年全球市場的始終。不僅是疫情確診曲線本身的起伏跌宕,在多米諾骨牌效應下它所引起的一系列事件——經濟萎縮、財政援助、貨幣刺激、經濟復甦、疫苗研發等等——無不牽動著市場的神經。溫故可以知新。
  • 回顧2020, 成都變色龍家居是如何走過這特殊的一年?
    2020年,註定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年。這一年我們與新冠肺炎抗爭,我們與時間賽跑,我們看到了為疫情奮不顧身的逆行者,我們也看到了積極復工復產的堅守者。這一年,新冠肺炎極大地改變的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讓我們重新審視居家環境,重視健康生活理念。回首2020,與健康生活有著密切關係的家居行業也迸發出了新的活力與發展方向。
  • 貝弗利曬照:2020真是起起伏伏的一年
    貝弗利寫道:2020真是起起伏伏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貝弗利今天更新的社交媒體動態並沒有開啟評論的功能,他上次更新動態還是兩周前。(Andrew)
  • 一組「熱詞」,回顧消防與你同在的2020年...
    一組「熱詞」,回顧消防與你同在的2020年... 2020-12-23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兩岸關係回顧:極不平凡的一年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殷亮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2020年,面對複雜嚴峻的臺海形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兩岸關係克難前行,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前進,兩岸經貿交流逆勢上揚,兩岸民間交往不斷
  • 一張圖,回顧我們這一年!
    一張圖,回顧我們這一年! 還有十幾天, 2020, 就將沒入歲月的年輪, 成為一個符號、一段記憶。
  • 盤點2020,你的關鍵詞是什麼?
    2020年正走向尾聲,這一年,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特別的一年,我們共同經歷疫情、攜手渡過難關,一起迎接著新的挑戰、新的希望。盤點這一年,你的關鍵詞是什麼?「我覺得2020的關鍵詞是暖。」南京一位大學生告訴記者,今年她所在的村子裡大家共抗疫情,志願者不知疲倦地奔走,讓她覺得特別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