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全市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生豬穩產保供的決策部署,壓實目標責任,落細政策措施,全市生豬生產呈現連續向好趨勢。
前三季度,全市生豬存欄為262.33萬頭,同比增長5.5%,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從去年10月份以來,我市生豬生產保持恢復性增長,是率先完成省下達2020年恢復生豬生產目標任務的三個省轄市之一。
強化政策支持保障。2020年申請中央補助資金支持規模化豬場新建、改擴建項目6個。對種豬場和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申請貸款4050萬元,對生豬良種實行補貼每頭補助40元。重新劃定了禁養區,使我市禁養區減少99個,面積減少330平方公裡。對生豬養殖用地優先安排,優先使用,對新建、改擴建的養豬場(戶)簡化程序、加快審批。
加快推進規模養殖。今年以來,全市新建、改擴建規模豬場53個,已建成規模養殖場42個,在建11個,建成場生豬存欄77萬頭。指導睢陽區、夏邑縣等畜牧大縣(區)做好糞汙資源化項目利用,將寧陵縣、梁園區非畜牧大縣(區)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列入支持範圍,助力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和提高。
加強防控體系建設。加強防疫、檢疫、監測等監督工作,建立健全市、縣(區)、鄉(鎮)、村四級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制定強制免疫等各項疫病防控措施,保障生豬養殖健康發展。今年以來,累計排查養殖場(戶)28.49萬場(戶)次,排查生豬865.52萬頭次,免疫生豬293.5萬頭,免疫率100%。
加強動物疫病監測。開展重大動物疫病疫情監測和常規監測,全市累計監測樣品106468份。今年投入1500多萬元資金對1個市級和9個縣級獸醫實驗室環境和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有力提升了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檢測能力。
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對全市113名動物疫控技術人員進行定期專業培訓。搞好技術服務保障,成立畜牧專家服務團,深入各地中小企業養殖場(戶)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引導小散戶,開展標準化養殖,科學有序補欄、增欄。
穩定當前生豬生產。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快將生豬生產恢復到正常水平。壓實政府、部門和生豬產業各環節從業者聯防聯控責任,全面落實好疫情監測排查報告、突發疫情應急處置、生豬運輸和餐廚廢棄物監管等現行有效防控措施,確保疫情不反彈,增強養殖信心,促進我市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健康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