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學中心神經康復團隊在《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2020-12-23 瀟湘名醫

2020年11月,我院康復醫學中心高強教授團隊臨床研究成果「Cerebellar Theta-Burst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Physiotherapy in Subacute and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發表於神經康復領域頂級期刊《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華西臨床醫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廖伶藝為論文第一作者,康復醫學中心高強教授為通訊作者,我院為第一作者單位。

腦卒中後常伴有平衡及運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步行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生存質量。小腦在自適應學習和隨意運動的啟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卒中患者對簡單運動策略的重新學習相關。近年來,小腦無創腦刺激技術在卒中患者康復進程中的應用已成為相關領域研究中的重點和熱點。間歇性theta節律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iTBS)作為一種新興的神經調控技術,可促進卒中患者的神經可塑性,進而改善其平衡及運動功能。因此,為明確小腦iTBS對亞急性期及慢性期卒中患者的平衡與運動功能及皮質脊髓興奮性的影響,高強教授團隊設計並展開了一項單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共納入了30例卒中後偏癱受試者。

該研究結果發現小腦iTBS聯合常規腦卒中物理治療可在短期內有效改善卒中後偏癱患者的平衡及運動功能,且療效優於單一常規腦卒中物理治療,表明了小腦iTBS可作為卒中後康復治療的輔助幹預措施。本項研究不僅為推進iTBS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循證依據,也為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治療提供了新的診療思路。

《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雜誌為美國神經康復醫學會會刊,重點報導神經損傷、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的基於證據的基礎和臨床實踐與研究。該雜誌每年發文量僅100篇左右,其中我國研究者在該期刊年均發文量約2篇。

【來源:四川華西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神經康復的「黑科技」!看霽達康復的康復機器人如何幫助中風患者
    霽達康復是勃林格殷格翰旗下康復品牌,2018年與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共建了中風康復中心,霽達康復以德國神經康復理念的治療方式為背景,採用國際化的設備,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專業有效的神經和骨科等領域的康復治療方案。
  • 惠州三院康復醫學中心義診健康行活動走進惠州信息產業園
    為提倡大健康理念,加強人民對健康的關注,提升人們對康復的認識,緩解企業員工的肌骨疼痛,2020年12月4日下午,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專家團隊走進惠州信息產業園,開展愛心義診活動。此次活動共吸引了近百名惠州企業人員前來諮詢及就診。
  • 家門口就能做康復訓練 南潯區中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啟用
    「來,張阿姨,你慢慢地跟著我念,嘴巴這樣發聲,yi,對,再來……」12月24日,在南潯區中醫院康復醫學中心
  • 灌雲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正式啟用啦!
    在現代醫學體系中,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保健醫學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為滿足廣大康復患者需求,經過半年的緊張籌備,6月2日,灌雲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正式啟用。
  • 中國康復醫學會重症康復專科培訓基地落戶濱醫附院!
    根據《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醫學培訓基地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和《中國康復醫學會重症康復專科培訓基地評審標準》,經單位申報,專家評審,總會審定,近日,中國康復醫學會正式發文批准41家醫院成為中國首批康復醫學會重症康復專科培訓基地,濱醫附院是山東省唯一獲此殊榮單位。
  • 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中醫科團隊分獲上海康復醫學科技獎、抗擊...
    2020年8月21日,第十屆上海康復醫學科技獎勵大會舉行,我院杜青主任、馬碧濤醫生領銜的團隊有一個項目獲上海康復醫學科技獎
  • 無錫康復醫院_無錫康復中心__無錫國濟康復醫院
    (醫院大門實景圖)無錫國濟康復醫院是經無錫市衛計委批准,按照國家三級專科康復醫院標準設置的,集康復治療、康復護理、康復教學於一體的現代化康復醫院,是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政府2017年醫療康復重點招商引資項目
  • 全省首家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嘉興
    近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第三批浙江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名單。由嘉興市第二醫院申報的「浙江省肢體功能障礙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功入選,成為全省首個在地級市開展建設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也是全省首家康復領域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 首個康復醫學中心成立,竟然這麼專業!
    11月20日,龍泉市殘疾人聯合會成人康復站、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成立,這也是龍泉市成立的首個康復醫學中心。  「左邊腳抬高一點,慢慢地走上去」「兩隻手也動起來,像騎單車一樣」在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不少患者及其家屬早早地來到這裡體驗各種醫療服務。
  • 康復好書推薦:神經損傷康復手法
    點擊↑↑↑藍字 關注康復醫學網校 ID:cnkfwx
  • 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完善康復醫療 做運動康復的踐行者
    紅網時刻10月7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說起康復,也許很多人理解的都是神經方面的康復,而對於脊椎類疾病的功能康復卻不甚了解。康復醫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是20世紀中期出現的一個新的概念。如果說臨床醫學是幫助改善人體生理功能異常的狀態;而康復醫學則是幫助人恢復作為一個社會要素應當具有的能力。位於長沙的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是湖南首家現代中醫疼痛康復醫療連鎖機構,為各類傷病引起的功能障礙者提供康復治療,並為全市殘疾人提供健康體檢,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訓練等工作,在湖南省內處於領先地位。
  • 河北省兒童醫院神經康復科主任嶽玲榮獲「優秀康復醫師」稱號
    為表彰獎勵先進,發揮調動廣大康復醫學工作者積極性,激發創造性和工作熱情,中國康復醫學會每年都會組織開展全國年度「優秀三師」及「優秀青年三師」評獎活動。今年全國獲獎的優秀康復醫師58人,河北省兒童醫院神經康復科主任嶽玲名列其中,也是我省唯一獲獎的康復醫師。
  • 治傷,治「未傷」,運動康復有多「神」?鄭大體院運動醫學與康復中心...
    : 要點早知道 舉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黃暉  1月9日,河南省運動醫學與康復中心暨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表現與康復中心揭牌儀式在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隆重舉行
  • 河南省運動醫學與康復中心在鄭大體院揭牌
    1月9日,河南省運動醫學與康復中心暨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表現與康復中心在學院教學樓北廣場揭牌。省教育廳總督學李金川、省體育局副局長黃家明、鄭大體院黨委書記張紹通、院長楊國安,深圳好家庭集團副總裁張佳興等出席儀式。
  • 康復醫學考試重點
    康復服務的三種方式康復機構的康復、上門康復服務、社區(基)康復康復醫學具有基礎理論、評定方法及治療技術的獨特醫學學科,是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促進病、傷、殘者康復的醫學。它研究有關功能障礙的預防、評定和處理(治療、訓練)等問題。是醫學的第四方面。與保健、預防、臨床共同組成全面醫學。
  • 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教授賈傑成立雲南省第一個康復醫學專家...
    在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華山)、附屬華山醫院領導和科研處的支持下,經由雲南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定批准,10月19日,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賈傑教授的專家工作站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正式揭牌成立,該專家工作站是雲南省第一個建立的康復醫學專家工作站。
  • 康復醫師與康復治療師的雙核運行模式——慈愛創新康復大講堂
    他們在康復實踐中,從不同的視角,以科學的精神,展現了康復醫學對促進人類健康與社會發展的意義。 他們用成功的案例來詮釋康復醫學的本質,他們用客戶價值來界定康復醫學的價值。
  • 深度解讀運動醫學、運動康復、康復醫學!就業方向你了解嗎?
    圖片來源於Pixabay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各方面骨骼、神經肌肉功能都在慢慢衰退,從而引發關節炎、韌帶老化、ACL損傷,不僅影響到日常生活,並且增加了跌跤、髖部骨折和長期行動不便的潛在危害,所以,老齡化是推動運動醫學行業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 高級康復治療師,不如初級醫生,中國康復醫學二十年之怪現狀
    「數以萬計的倖存者成為永久性的傷殘人士,需要長期的康復醫療服務。」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何成奇在撰寫的論文中推算了地震的康復需求數據——僅僅骨折傷員就有6.8萬人。 上萬份骨折、脊髓損傷以及擠壓症候群等臨床病例,雖然讓何成奇帶領的康復團隊有了第一手的治療經驗,卻也暴露了康復醫學的短板。
  • 聊城市神經康復專業質量控制會議暨瑞哈海峽兩岸骨科運動康復培訓班
    、區)、市屬開發區衛生計生局、市屬醫療機構:為促進我市神經康復專業質量管理,加強學科建設,提高康復醫療質量,定於近期召開聊城市神經康復專業質量控制中心培訓會議。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一、會議內容(一)總結2018年神經康復質控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神經康復質控工作。(二)邀請山東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主任委員孫強三教授、山東省第三人民醫院康復科主任顧瑩教授、泰安市康復醫學質控中心主任委員鄭遵成教授、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主管治療師周越、李雯進行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