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半的男孩,在上英語啟蒙課,對用點讀筆點讀牛津樹毫無興趣怎麼辦?
這幾年牛津樹的風太大,很多大號都在推,身邊有很多家長都囤貨了,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自身的差異性。
在最初養孩子的前兩年,有一個觀念給我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就是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
但是後來我發現,將孩子比喻成白紙,忽視了孩子天生會帶來的一些品質和傾向。孩子不是白紙,而是帶著滿滿都基因配置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嬰兒出生不久就可以觀察到特定的性格氣質表現,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一直穩定存在。
提這個的原因就是想表達,大號再推,說的再好,未必適合自己的孩子。
我自己也關注了一些大V,這幾年也跟著一些人買了不少東西,發現一個基本不踩雷,孩子也喜歡的秘訣,就是先看這些作者寫的關於自己孩子性格的文章,篩選出跟我兒子性格、習慣相似的那些孩子,這些孩子的爸爸媽媽推的東西,大多數也是我兒子喜歡的。
孩子不喜歡牛津閱讀樹的原因。
牛津閱讀樹系列,只是Kipper一家的故事,屬於虛構故事類閱讀。在孩子兩歲半開始,對世界的認知就到了一定高度,需要了解真實世界,因此在選書時要注意虛構與非虛構題材的比例。
另外,單純靠孩子用點讀筆自主學習,小年齡段的孩子很難堅持。
除了牛津閱讀樹,還有哪些推薦的英語啟蒙方式?
給孩子買書買多了,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家長自己給孩子挑選的圖書,就猶如媽媽們自己給自己囤的口紅是一樣的。看到好看的色號,買回來,上嘴一次,就開始進入落灰模式,也有一些是用幾次就不喜歡了。因此,我們可能需要接受:不是我們選的,就一定是孩子喜歡並且能堅持的。
01 Big Cat 大貓系列。
這個系列的出版社是國際十大童書出版社之一的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為了這套分級閱讀,柯林斯將很多知名繪本、插畫的作者納入麾下。
Big Cat 可以說是英國本土最暢銷,最權威的分級讀物之一,是英國劍橋大學國際考試中心CIPP項目推薦讀物,獲得過很多獎。
我身邊有朋友給孩子買過,她們家女兒四年級,兒子幼兒園小班,她給我的反饋是孩子很喜歡。
特點是,它是非常完整的學校教材體系,故事類和科普類的比例是5:5,內容包含詩歌、劇本、童話,還有報告說明、小說等多種題材,內容貼近生活,可讀性較強,適合孩子學習應用。
02 兒歌、童謠、動畫。
我家孩子是快兩歲的時候接觸電子產品的,在給孩子選擇動畫和兒歌的時候,我一般有兩點堅持:內容優質和沒有廣告。
我家孩子用的是小小優趣,這是一個付費的APP,最早使用的時候,只是想讓他看動畫片,沒想到卻成了一個英語啟蒙的好方式,這一點是讓我感到很驚喜的。
現在市面上很多英語啟蒙機構也都是用APP裡面包含的SSS中的歌曲來拓展啟蒙訓練,SSS在Youtube上的點擊量超過80億,有超過70%的國際幼兒園都用它來做課堂素材。
Super simple songs 集合了歌曲、動畫、情緒,全方位多感官調動孩子語言學習的熱情和動力,畫面和聲音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繫,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而小小優趣引進了Super simple songs全套版權,超過3000集的國內外正版動畫,涵蓋英語、情商、藝術、思維、科學、認知、紀錄片等,用起來很方便。
03 雜誌。
Cricket Media蟋蟀童書英文原版雜誌,有50年的歷史,全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忠實讀者,適合0-6歲孩子英語啟蒙。
文章篇幅小,但是包羅萬象,貼近生活,樂趣感足。
雜誌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優點就是時效性很強,獲取信息及時可靠。每一期都包含小遊戲,能很好的開發孩子的科學潛能和動手能力。
配套的點讀筆是毛毛蟲,與牛津閱讀樹相同,如果與牛津閱讀樹配套使用,剛好可以彌補科普這一方面的缺失。
04 英語原版數學啟蒙讀物。
男孩和女孩在學習上,是不同的,女孩對於情感的敏感性好一些,但是男孩對圖像、符號的敏感性更強。
推薦給男孩的家長:《Math start》,用英文數學教材,寓教於樂。
每本都是一個短篇故事,故事中包含一個數學概念,幫助孩子以地道美語,表達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知識,練就的不止是數學技能,還有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