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詭筆記|清代名臣湯斌毀五通神祠竟遭遇「木偶報復」

2021-01-08 澎湃新聞

「五通神」是中國神話體系中最複雜的神祇之一,關於其來歷的說法林林總總:唐代時說其是出自柳州的惡鬼,宋代時說它是江南山地的神怪;明代學者田藝蘅在《留青日札》中的闡釋流傳最廣:「明太祖定天下,封功臣,夢陣亡兵卒千萬請恤,太祖許以五人為伍,處處血食,命江南家立尺五小廟。」其中供奉的就是五通神。

五通神到底是好是壞,是善是惡,也有不同的觀點,但到清初,社會上普遍流行的說法是,通過膜拜此神,可以獲得意外之財,且有些存心不良之徒以拜神之名誘惑和挾持婦女以姦淫之,使其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邪神。而官府一來畏懼其信徒人多勢眾,二來害怕驟然取締,觸怒神祇,給自己引來災禍,影響仕途,故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其不斷坐大,導致「民間家祀戶祝,飲食必祭,妖邪巫覡創為怪誕之說,愚夫愚婦為其所惑,牢不可破」,局面越發難以收拾。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譽為「國朝第一流人物」的名臣湯斌挺身而出,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毀五通神祠運動」。這一事件在當時影響巨大,不僅被很多清代筆記所記載,而且留下了一些詭奇的傳說。

湯斌

一、一張能驅鬼的考卷

湯斌出生於明熹宗年間,清順治年間考取進士,任潼關兵備道,後辭官專心向學,在程朱理學上有精深的造詣,康熙時被薦應博學鴻儒科,擢內閣學士,後任江寧巡撫。「毀五通神祠運動」正是他擔任這一官職時的所為。

湯斌在清代以正直廉潔而聞名,諡號「文正」。古人云「聰明正直謂之神」,所以大凡這類人物,總要給編排些真真假假的傳奇故事附會其身,湯斌亦不可免。清末學者陳恆慶在《諫書稀庵筆記》中說他未顯之時嘗在一間廟中讀書,「時逢大雪,登樓眺望,遠見一人倒地不起,急遣人往扶之,延入廟」。那人醒來後,自稱姓徐,京城人士,因貧投親未遇,饑寒難忍,故中途倒臥。湯斌給他飯吃,並生火取暖,留他在廟中住了幾天,才贈送路費,送其歸家。

幾年後,湯斌因為河南鄉試的取中名額太少,便進京準備納貢入北闈。有一天正在飯館買飯,有輛高車大馬路過,車中人忽然下車,握住湯斌的手連稱恩公,湯斌認出他就是曾經在大雪中救過的那位姓徐的朋友。徐某問他來京何事,湯斌把緣由一說,徐某告訴他,皇上剛剛下旨,廢掉了納貢捐例,所以讓他還是抓緊回河南應鄉試,「計期尚不誤,敬送資斧百金,明日速行」。

湯斌嫌他給的盤纏太多,徐某笑著說,今時不同往日,莫說百金,就是數萬自己也可輕鬆拿出,然後告訴湯斌:「恩公今科必中,明年再次來京時,記得來某某胡同找我,我再款待你。」湯斌將信將疑地回河南去了。

話說徐某的發跡乃是託了女兒的福。當時有權相當道,極其好色,穢聲天下皆知。徐某的女兒「美而豔,送相府為妾,為專房之寵,故徐姓暴富」。徐某辭別了湯斌,跑到相府跟女兒一說,當夜其女便求權相為湯斌開一關節,權相道:「你不早說,昨天河南主考官已經出京了。」其女不依不饒,權相豈敢掀倒葡萄架,趕緊剪了一尺紅緞,上書「湯斌」二字,封好了快馬加鞭齎交兩主考。主考一見紅緞,「將湯斌一卷暗記之」,定為解元。

湯斌一開始並不知情,等到再次進京拜見主考官時,主考官問他與權相有何交誼,湯斌一頭霧水地說沒有,主考官這才告訴他能被取中解元的「關鍵」。湯斌一聽深以為恥,「即潛行出京」,直到後來權相敗落,才重新參加會試,並再次得中。人們找來他第一次的試卷,發現水平極高,「即無關節,亦不作第二人想」。

不久,有人三伏天夜臥村外乘涼,聽見兩個鬼在聊天,一鬼說:「這個村子裡已經有半數村民感染瘟疫了,咱們到前面那個村子再去散疫如何?」另一鬼說:「不可不可,昨天我偶至前村,聞書塾中正在讀湯斌的考卷,正氣沖天,不敢再往。」

陳恆慶說,湯文正公後來當上江寧巡撫,「驅五通,毀淫祠,毅然為之而不怯」,實在是有道德文章的基礎的。

二、兩個浮出水面的木偶

湯斌毀五通神祠,在很多清代筆記中都有記述,但往往將此事作為單一事件列出,卻忽視了一點,那就是此舉能夠得以推進,實在是湯斌此前已經有了「民眾基礎」的緣故。

據汪詩儂所撰筆記《所聞錄》記載,湯斌任時,恰逢順治皇帝南巡,兩江總督打算拆毀民房修建御道,湯斌堅決攔阻,使此事未能得逞。等順治皇帝來到江寧,對湯斌說:「是事頗合朕愛民之意」,並撤御饌賜之——此事實為杜撰,因為湯斌撫蘇是康熙二十三年的事情,且順治帝並未南巡到過江寧,但由此可見湯斌在世人心中是個為了百姓利益敢於抗上的硬骨頭。而《嘯亭雜錄》中的記載則驗證了這一觀點:康熙初次南巡時,湯斌引御駕從盤門進城,因為那一帶當時是南京比較貧窮的地方,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要讓皇上覺得南京富庶,生了盤剝之心,「又請免漕糧數千百石,吳民至今感之」。又有一年菱芡豐收,下官奏報說援例應該收稅,湯斌生氣地說:「今年菱芡豐收,明年也一定豐收嗎?這怎麼能援以為例?而且小小菱芡能收上來幾個錢?不過供老百姓稍微餬口而已,你們都要橫徵暴斂!你們天天大魚大肉,難道老百姓連喘口氣都礙了你們的眼嗎?」然後下令從此取消菱芡之稅。

正是由於上述舉措,江寧人民對湯斌十分敬愛,在後來的毀五通神祠的過程中,極大地減少了阻力。

筆者比較了記錄毀五通神祠事件的《堅瓠集》、《所聞錄》、《遜志堂雜抄》和《儒林瑣記》等筆記,發現相比之下,《儒林瑣記》比較翔實,這裡便引述此書中的記載,來講述此一事件的全過程。

《儒林瑣記 雨窗消意錄》

當時,蘇州上方山有座五通神祠,被傳有靈異之效,「民歌舞賽祝,趨之若狂」。湯斌發現其乃邪神,且祠丁有種種為非作歹之舉,「淫掠婦女,以術祟人,世無敢擢其鋒者」,便上奏請求毀之,得到了批准。消息傳開,五通神祠裡的巫師假傳五通神語,說湯斌居然敢毀我的祠堂,我定要置他於死地!蘇州人既信仰五通神,又十分敬愛湯斌,便紛紛前去勸告他放棄,湯斌不聽。拆祠那天,很多百姓「奉香攔道,跽而請者數百千人」,湯斌笑著對他們說:「感謝父老鄉親們的厚意,此事已經得到皇帝的準奏,不得中止。」然後「逕往毀之,火其像」。汪士鋐在《湯潛庵先生墓表》中說:「當公之毀五通神也,吳民皆驚愕不敢出聲。」湯斌嚴肅地說:「邪不勝正,必不殃禍於民也!」而拆毀五通神祠之後,久之無事,老百姓才相信,原來所謂的五通神根本就不存在。當然,新的迷信馬上又被編造出來:「先是土人掘地得碑,曰肉山酒海,遇湯而敗,由是始驗。」緊接著,吳地的很多五通神祠也都被拆除,由此帶來社會風氣的好轉,「湯不媚神禱鬼,蘇州師巫為絕,玄妙觀罕婦女足跡,奢淫之風,為之一變」。

然而,五通神的報復,終究還是來了。

據清代學者陸烜著《梅谷偶筆》記載:湯斌毀五通神祠幾天後,有一天坐船過石湖,「有木偶二自水底躍入舟中」,船上的人都嚇得渾身發抖,但湯斌氣定神閒,不為所動,命令左右人等「守伺各處湖口」,不久,報告說抓住了兩個從水底泅渡上岸的人,他們供述,自己是受了巫師的指示,潛伏水底,俟船經過,把木偶扔上船,「冀驚公以圖復興,於是眾皆釋然,所以成大事必貴有膽有識」。

《梅谷偶筆》

三、三枚深夜失蹤的寶貝

根據湯斌毀五通神祠,後人杜撰了很多傳奇故事,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記錄在《夜雨秋燈錄》和《客窗閒話》中的趙五官案件。

《夜雨秋燈錄》

五通神祠最盛時,吳地每年在暮春之際,都會舉辦盛大的廟會活動,「置辦彩衣,務極鮮豔」,遠近來觀者多達千萬人。其中最熱鬧的一項,是臨街的樓房會召集年輕婦女,把她們打扮得粉白黛綠,迷眩一時,然後憑欄俯矚,任人評點,說白了就是一場公開選美活動。於是少壯無賴,百十成群,在樓下大飽眼福,還要評出「美人狀元」,然後再打探其父母夫家,「皆有垂涎之意」,惹出了不少緋聞。

有個名叫趙五官的小夥子,十七八歲,已經訂婚,聽說今年評出的「美人狀元」就是自己的未婚妻,生怕被那些流氓騷擾,「惟欲速娶為快」。但他父親死得早,家貧無錢,難以成婚,便跟母親商量。母親告訴他五通神很靈驗,可以先去祈禱,然後搖骰賭博。趙五官便去五通神祠焚香禱告,之後上了賭場,「舉骰搖之,得三十六點,如願而歸」,終於有了娶媳婦的資本。

「遣媒訂期納採迎娶,花燭之下,婦果豔麗傾城。」趙五官十分高興,帶著新娘子去五通神祠叩謝,回來後剛要洞房,媳婦卻板起面孔說:「五通神將娶我為妻,法駕即臨,汝應速退,否則惹怒神靈,定遭惡報!」趙五官懷疑媳婦中了邪,便出外延請醫生,等帶著醫生回來的時候,媳婦已經死去,「異香滿室,遙聞音樂之聲」。趙五官悲痛不已,將媳婦入殮下葬之後,「以神奪民婦訟於邑宰」。縣令聽說他是告五通神,便「斥其誣妄,不準」。趙五官帶著狀子告到了知府衙門,知府「視其人神色悲忿,姑納其詞」,但人們從來沒聽說過凡人告神能告贏的,一時間議論紛紛。

「是時湯文正公撫江南,正直之聲震於遐邇,神亦畏之。」五通神聽說知府已經收了呈狀,便偷了藩庫內的三件價值連城的寶貝,然後穿庫樓而出,「神光燭天,巡守者皆誤為火起,鳴鉦高叫,方伯親臨,吏役俱集,開庫檢點,惟金寶三不知所之矣」。

丟失了寶貝是很嚴重的事情,官府上下人心惶惶。五通神當夜潛入撫院,託夢給湯斌的夫人說它被頑民妄控於府,「求為庇佑,願以金寶為饋」。夫人醒來,見妝檯上果然有金寶三枚,便把湯斌請來,「語以異事」。正在這時,兩司官員齊聚,請巡撫升座,然後把丟失金寶之事相告。湯斌笑著說:「金寶已經還回來了,不用驚惶。」然後問知府說是不是有人向你控訴神靈?知府說有,然後把事情講了一遍。湯斌立刻傳趙五官問案,接著命令地方官推倒五通神像,拆毀五通神祠,以懲其奪取民婦之罪。

令人惋惜的是,就像前文引述的,湯斌破除了一個迷信,便成為了新迷信的「主角」一樣,他拆毀了五通神祠的偶像,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成為了一個新的偶像。晚清學者俞樾在《右臺仙館筆記》上說,他的門生蔣澤山到崇明縣監考,完事後去文廟參觀,見兩廡供奉的先儒中缺少湯斌的牌位,便問學官是怎麼回事?學官說:「此地舊有五通神為祟,民間被五通之祟者,輒向學中門鬥言明將湯文正之位私自請去,供奉其家,則祟自去,歷來如此。」也就是說當地人民用湯斌的牌位來驅邪,「足以懾伏奸邪,是其正氣固長存天地間也」——也許在愚民的心中,能驅除神的必須是另一個神,能取代偶像的必須是另一個偶像,於是歷數百年之久,五通神依然作祟不已,湯斌的神主也依然頻頻出動,都不得消停。

相關焦點

  • 五通神傳聞
    每到這天前後,就有不少人從各地趕來借陰債,據說只要從五顯老爺那兒借到陰債,就可望財運亨通,家道興旺。 五顯靈順廟內供奉五顯為顯聰、顯明、顯正、顯直、顯德,合稱為「五顯」,又叫「五聖」、「五通神」、「五路神」、「五路財神」。傳說朱元璋做了皇帝後,一天突然夢見陣亡將士渾身血跡地來乞求撫恤,朱醒後,動了惻隱之心,批准五個亡靈為一伍,封為「五通神」,命家家祭祀,並在上方山上建立寺院。
  • 敘詭筆記|雪中虎:「罪人子」是怎樣逆襲成直隸總督的
    今天這則敘詭筆記,說的便是在清代多部筆記中記載的「雪中虎」,看似玄奇無比,其實仔細品味,卻大有深意。一、車笠之交:每年徒步萬裡遙先來介紹一下故事的主角——方觀承。方觀承字遐谷,安徽桐城人,他是清代雍乾年間的名臣,此人一生極為傳奇,稍作更改就是一部劇情曲折離奇的電視連續劇。
  • 敘詭筆記|古代筆記中的巨蛙出場與群蛙上路
    上一期「敘詭筆記」,筆者講述了百年前陶然亭傳出轟動全國的「大老妖怪叫」,最後發現,原來發出怪聲的乃是一種「比大雁腳高,長嘴,很像魚鷹」的珍異水鳥,因為正值求偶時期,所以發出響亮的鳴聲,搞得京師震動。近日在翻閱民國筆記《梵天廬叢錄》時,發現作者柴小梵對「南下窪水怪」之所以能「吼聲如巨鼓,聞數裡外」還有另外一種解釋,那就是——青蛙的齊鳴。
  • 敘詭筆記|韋小寶在平西王府看見的「奇物」只是三分之二
    今天這則「敘詭筆記」,筆者便趁著《鹿鼎記》的「熱播」來蹭個熱點,寫一寫清代筆記中記載的那個真實的吳三桂。在清代學者劉健所撰之《庭聞錄》中,有這樣的記載:「三桂巨耳、隆準,無須。瞻視顧盼,尊嚴若神。雞鳴即興,夜分始就枕,終日無惰容。」巨耳、隆準,在古代都是大富大貴的面相,而「尊嚴若神」是足以震懾三軍的軍威,只是他的鼻梁上有一道傷痕,「右高左低,中有黑紋如絲,非締視不見」。吳三桂畫像這道傷痕大有來頭,甚至可以說是吳三桂發跡的「資本」。
  • 敘詭筆記|姑蘇人參詐騙案:大型魔術一般的超級騙局
    清代學者黃叔燦在《參譜》中的這段描述,以翔實的數據為我們描述了一幅康乾百年人參價格暴漲的圖景。筆者在上一期的「敘詭筆記」中,亦曾經有云:從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到嘉慶十二年(1807年),人參的價格竟然增長了2240倍——無論導致這種情形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都足以令我們感受到:當時的人參市場上存在著多麼數額巨大的金錢交易,而也正因為這一特殊商品的珍貴與稀缺,加之檢驗標準的複雜性和評估標準的難以統一,導致圍繞人參的各種騙局花樣百出,屢禁不止:一方面是賣方利慾薰心,弄虛作假;另一方面是買方機關算盡
  • 敘詭筆記|楠木:一種欺軟怕硬的「神木」
    在參觀這座古寺的大雄寶殿時,導遊指著三世佛的雕像,用非常遺憾的口吻說,這些雕像在幾十年前被砸毀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後來重塑的。有人開玩笑問:「新的和舊的有什麼區別麼?」導遊白了一眼,用不無鄙夷的口吻說:「舊的是金絲楠木的,新的是黃花梨木的,這倆能一樣麼?」殿裡頓時響起了一片鬨笑聲。
  • 敘詭筆記|雪鬼為祟:清代發生的一起「閃靈」大案
    其實意思也很簡單:雪太大了容易成災,反而會為害在瑟瑟寒風中食暖不能的生靈……所以在世界各國的古代傳說中,往往可見在雪天出沒的妖魔鬼怪,比如日本傳說中的「雪妖」、「雪女」,而中國古代筆記中則多見於「雪鬼」。一、雪為鬼:凍殍易作祟「雪鬼」的由來,多是由風雪中凍死的人所化。
  • 《港詭實錄》全劇情內容分析 各人物相關信息說明
    港詭實錄劇情人物信息都是什麼?想來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清楚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港詭實錄各人物相關信息說明,需要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 敘詭筆記|丁戊奇荒中的幾個歷史細節
    光緒初年這次發生在北中國——尤其是山西的大饑荒,應該是近代史上非常慘烈和嚴重的災難,但在晚清筆記中記錄並不算多,只在清末學者李慶辰的《醉茶志怪》和民初學者郭則沄的《洞靈小志》等少數筆記中偶有提及,但讀來格外悽惻。
  • 敘詭筆記|還原袁崇煥之死真相的「歷史碎片」
    筆者無意也無力對此妄加鉤沉,姑且從一個稀見的角度——古代筆記中對其細節的記錄——來給讀者做一特殊的展現。袁崇煥一、《嘯亭雜錄》中的「反間計」皇太極計除袁崇煥,是筆者幼時讀《上下五千年》就熟悉的典故,但這一新版蔣幹盜書是真是假,史學界爭議很大。
  • 敘詭筆記|《汪穰卿筆記》中的1910年東北鼠疫
    關於1910年的東北鼠疫,目前已經出版了不少相關的研究專著,但也許是當時國內的主要學者都集中在京滬和江南一帶的緣故,沒有多少人涉身疫區,所以在清末民初的筆記中很少見到記載。這其中,清末著名報人、學者和政論家汪康年的《汪穰卿筆記》(汪康年字「穰卿」)算是個例外。
  • 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順序 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順序是什麼
    提起南派三叔,就不得不說起最著名的小說《盜墓筆記》了。《盜墓筆記》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盜墓題材小說,講述吳邪、張起靈、吳三省等人進入古墓探險的故事,小說有很多系列,那你知道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順序是什麼嗎?
  • 還送「五窮」,指的是啥?
    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什麼是「破五」?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因漢族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這一天,有一種叫做「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的風俗。
  • 路神,也稱行神、道神、祖神,即旅遊之神,其真身是誰?
    萬物皆有神靈,古人對保護旅行者安全之神,稱之為路神、路頭神、五路神,也稱行神、道神、祖神,即旅遊之神。路神是民間傳說的神仙,並有祭拜路神的相關民俗。但路神的責職是不一定的,在南方吳地又為民間的一位財神,其生日為農曆元月初五。那麼,路神究竟是誰,說法不一,大體有三種說法。
  • 敘詭筆記|朱棣與明代「福爾摩斯」之死
    欲求真相,只能從明人筆記中尋覓,這方面錄之最詳的當屬明代學者黃瑜的《雙槐歲鈔》。《雙槐歲鈔》黃瑜之所以在《雙槐歲鈔》中以濃墨重筆敘周新事,原因之一是周新和他同鄉,都是廣東人。周新本名叫周志新,洪武年間入太學,先任大理評事,靖難之役後,他受到朱棣的賞識,改任監察御史,「彈劾不避權要,人呼為冷麵寒鐵」。朱棣奪權成功後,非常重視吏治。
  • 幽冥詭匠之壓勝
    幽冥詭匠之壓勝 木偶漫畫工作室原創恐怖漫畫作品 出自:嗶哩嗶哩漫畫 作者:三老爺轉輪手槍
  • 敘詭筆記|古代打鬼者的「獎金」,哪一種更豐厚?
    清代無悶居士(顧廣圻)所著志怪筆記《廣新聞》中寫一趣事:海門多盜,某翁多有積蓄,臨水而居,為防盜賊,經常獨自守在家中藏金之處。有一天夜裡他突然聽到窗外傳來聲音:「明天河邊有個淘米的婦人將要成為我的替身。」另一個聲音說:「恭喜恭喜!」老翁想這肯定是溺鬼要討替代。第二天來到河邊,看到一個婦人在淘米,百般攔阻。
  • 清代小吏賣鴉片發家,夜不歸宿,五通神作祟迷惑獨居少婦
    清代南方人崇信五通神,好比北方人崇信狐仙。清末有一個商人叫做萬佳,以販賣阿芙蓉(鴉片)發家,往來山東湖南之間,家財萬貫,於是就捐納了一個九品官,在籍候銓(在家候選官職)。他自稱是五通神中的四郎,憐憫你孤衾冷被,特來相伴,不知道愛卿知道我的一片痴情嗎?雍氏本來想把四郎推開,只覺四郎肌膚中有一縷幽香,透入鼻中;就這樣,很快心動神迷,聽其所為。雲散雨收,神清氣爽,四郎猶共枕。羞怯歡戀,頓覺天下男兒無逾四郎美。從此朝夕都來,來了就要飲酒,飲酒必醉,醉必盡歡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