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2020/12/24
扶貧是一份事業,每個扶貧地都是扶貧工作者的家鄉,所以他們願意為家鄉發光發熱,在那裡奉獻自己的力量。那些曾經為扶貧事業貢獻過力量的人,酣暢揮毫,書寫著屬於他們為社會提交的答卷。
12月23日,綏濱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石寶鑫和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付延海一行6人來到綏濱縣綏濱鎮中心校開展扶貧助學活動暨「心繫貧困兒童,情暖寒冬校園」暖衣捐贈儀式,為全校102名學生送去新的羽絨服,綏濱縣教育局局長宋海濱全程陪同。
擺脫貧困,不僅要和物質貧困告別,更要提高人的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如果說發展產業、易地搬遷等方法能有效幫助貧困群眾打通擺脫貧困的道路,那麼教育扶貧則更像是點亮了通向美好未來的路燈,照亮了無數家庭實現夢想的徵途。
充盈教育資源,讓「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理念深植當地群眾的心中,為奮力實現夢想的孩子創造了教育改變命運的契機。
石寶鑫院長進入啟智班後,一個有語言障礙的男孩一直緊緊拉著石寶鑫院長的手不肯鬆開,直到石寶鑫院長走出教室,這個男孩還在戀戀不捨地用眼神追尋著石寶鑫院長。
「知識改變命運」深深鐫刻在這些學生的心中,也隨著他們的努力變為現實,他們用自身的奮鬥,打破了貧困的局面,打開了更廣闊的天地。
隨後,石寶鑫來到四、五年級教室,孩子們不由自主地站起來說「叔叔好,謝謝叔叔」,孩子們的聲音清脆而飽含著深情,當他們接過羽絨服時,迫不及待地穿在身上,眼中儘是掩飾不住的高興和滿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扶貧更是如此。扶貧先扶智,得到了更好的教育,貧困家庭的孩子就有了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就能託起貧困家庭脫貧和發展的希望。教育扶貧帶來的切實成效,正在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貧困群眾,激活他們對教育價值的認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後,綏濱縣教育局局長宋海濱授予石寶鑫院長為綏濱縣綏濱鎮中心校「名譽校長」稱號。
在這個零下20度左右的冬天,一件嶄新的羽絨服,對這裡的孩子們來說,這件羽絨服是送到他們面前的一份溫暖和感動,更體現著綏濱縣法院對社會的擔當。
現在的中國,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勞有所得。
千萬萬的力量,因為同一個目標匯聚在一起,憋著一股勁,擰成一股繩,助力扶貧攻堅,步履不停,而中國的未來也將由這些茁壯成長的孩子們來創造。
【來源:綏濱縣人民法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