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廣西消防救援總隊發布信息稱,廣西登記在冊的電動自行車(以下簡稱「電動車」)1240.6萬輛,並且每天仍然以超3000輛的註冊登記量增加。依據電動車新國標,越來越多的電動車使用鋰電池。
近年來,電動車鋰電池火災多發,成為新的火災風險點,2017年以來,全區電動車引起火災396起,其中,鋰電池電動車火災103起,佔比26%,其中就包括今年8月5日,在百色市發生的一輛電動車鋰電池爆炸,造成6人死亡的火災事故。
而鋰電池電動車為何易發生火災?該如何預防?由全國知名火災調查專家林松領銜的廣西消防救援總隊「林松火災調查工作室」給出了意見與建議。
▲正常的鋰電池(最右側)和著火爆炸後的鋰電池。本文圖片均為南國早報記者 程浩楠攝
鋰電池爆炸引發「致命後果」
今年8月5日,百色市右江區太平街隆平巷79號民房發生火災,造成3人死亡、3人送醫搶救無效死亡。工作室成員羅期譯表示,該起火災的原因,是停放在一樓的電動車鋰電池爆炸引起,「發生爆炸後,鋰電池及電池箱嚴重變形。」
▲百色「8·5火災」的罪魁禍首——爆炸的鋰電池。
羅期譯表示,《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GB17761-2018)國家標準,於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實施,要求整車質量不超過55公斤。鋰電池體積小、重量輕、容量大、續航遠、壽命長,正好迎合市場需求。隨著鋰電池的快速普及,鋰電池電動車火災多發,成為新的火災風險點。
▲百色「8·5火災」中爆炸後的電池箱。
「鋰電池爆炸的威力大,後果嚴重,要引起足夠重視。」羅期譯說,部分市民習慣性或臨時性的採取室內停放充電、街邊快速充電等方式給電動車充電,若給電池過度充電、在雨天暴露充電等,電池就比較容易出故障進而爆炸。
「拼裝」與「增容」極為危險
據介紹,新國標實施以來,電動車非法改裝導致超速、超重的現象較為普遍。維持超速、超重運行必須要靠大功率電池,就會附帶出諸多消防安全隱患。合格的新國標電動自行車蓄電池為48V,可以滿足消費者日常的出行需求,但無法滿足作為快遞行業配送等用戶高頻率使用車輛的要求,按廣西登記在冊1240.6萬輛電動自行車來計算,約15%用作純謀生工具(快遞、外賣等),這部分電動自行車達186.1萬輛。
▲資料圖片。
電動自行車火災之困如何疏解
針對對鋰電動自行車調查掌握的情況,林松火災調查工作室研究人員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1.將推薦性轉變為強制性標準,將當前實行的《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從推薦性標準轉變為強制性標準,提高質量,減少發生爆炸起火事故的概率;來源丨南國早報記者 程浩楠 通訊員 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