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如今豐富多彩的夜生活,那他們晚上主要都幹些什麼呢?

2020-12-14 珊珊淚雨說美食

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適應了電力的存在,一般不會斷電,如果供電單位實在因工作安排需要斷電,都會提前幾天通知,居民也會為手機等各種設備充滿電力,一般斷電時間不會超過一天,可想而知,電力對人們的生活有多重要。

但古代根本就沒有電力,也沒有任何電器設備,特別是沒有手機、電視等供家庭娛樂使用的設備,天黑以後又要幹什麼?

廣舞大媽已走向世界,為世界所知,這是天黑以後中年人的休閒娛樂活動,而對年輕人來說則是玩手機、看電影、唱K等豐富的夜生活,雖然現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但許多人生活得並不幸福。

即使在沒有電的年代,仍有許多人幻想能穿越到古代去體驗古人的生活,也許只是單純受穿越電視劇的影響,想要體驗古人的生活,也許是真的嚮往古人單純快樂的生活,也也許只是出於好奇,無論什麼原因,感興趣的都可以了解一下古人天黑後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一、休息

古人的作息時間完全靠太陽,所以就有「日出日落」之說。在這裡,「休息」是指休息,普通百姓白天勞累了一整天,天黑了,什麼也看不見,自然回家吃完飯就可以休息了,白天的勞累已經使他們很疲倦,回到家裡只是想好好休息,所以也就沒有別的娛樂了。

休息是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活動,只有休息好了,才能保證第二天有足夠的體力繼續勞動,雖然古代有火炬、油燈、燭臺等照明工具,但這些照明工具所能照亮的範圍有限,加上價格較貴,老百姓自然不願意把錢浪費在用照明工具娛樂上。

古時候也有類似現代工廠的車間,工人白天上班,晚上下班休息,不像現在這樣經常要加班,所以生活在古時候的上班族比現在幸福多了,他們從不會遇見要求晚上加班的老闆。

二,聚會

老百姓不願意花錢去休閒娛樂,有錢的王紳貴族卻有一大筆錢可以揮霍,他們白天不需要幹體力活,自然不會覺得累,不會像老百姓一樣早早休息,也不會關心燈油費。

對他們來說,天黑後常請友人共飲共樂,暢談所謂的遠大志向,所以流傳下來的詩句不計其數,白天王紳貴族不必向百姓那樣辛勞勞作,還有俸祿可拿,朋友也多。

不過大部分都是酒肉朋友,對於這樣的朋友長期不往來,遲早彼此不相識,所以晚上是和這些朋友聚會的好機會,也是保持表象關係的唯一途徑。照片:朋友聚會劇照

三、洗衣織布

天黑了很早就休息了,都是白天做體力活的男人,而對女人來說又要洗衣服,一般的洗衣時間都會選在有月光的夜晚,在月光的照耀下還能洗衣服,王維在《山居秋霞》中說:「月色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譁歸浣女,荷花下漁舟.」講到林中一片歡聲笑語的洗衣女,在月光下洗完衣服後回來的情景。

有人覺得洗衣服完全可以在白天進行,為什麼要等到晚上,古代條件有限,婦女白天還有別的家務要做,有的還跟著男人下地幹活,白天根本沒有時間,所以大多數婦女都是在有月光的晚上洗衣服。照片:洗衣女劇照

除洗衣外,婦女夜間織布,不分有無月光,而是每天晚上進行,有月光時乘著月光織布,無月光時點油燈織布,雖然點油燈要花很多錢,但織布的收入遠遠超過這些,所以婦女夜間織布。

在《孔雀東南飛》中,作者寫道:「雞鳴入織,夜不閉戶。」正如一句名言所說,古代女人每當雞鳴便進房織布,古代雖然講究女子無才即德,但女子無才則生活更加艱辛。

如果家裡沒有男丁,或者家裡的男丁正在刻苦學習,他們的生活來源主要是家裡女眷織布賺的錢,而白天女人們又有別的家務要做,所以只能晚上織布來維持生活。圖:女織布劇照

四、成家

古代家家戶戶的孩子都比較多,雖然許多家庭連飯都吃不飽,冬天也沒有棉衣穿,還得生幾個孩子,有些人為了生存甚至不惜賣掉孩子,究其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天黑以後沒有別的休閒娛樂活動。黑夜過後什麼也看不見,因此無法下地幹活,只能早早躺下休息,夫妻間難免有失眠之感,此時正是發展壯大家族的絕好時機,再加上古代避孕方法有限,有些方法窮苦人家根本無法使用,所以許多家庭有幾個孩子。照片:躺在床上休息劇照

5,讀書

正所謂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中舉,古代老百姓想要過上好日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考科舉,但科舉制度很嚴,考題很難,所以讀書人為了珍惜讀書的時間,大多會秉燭夜遊。

就像顏真卿在《勸學》中所說的:「三更燈五更雞,正是男人讀書的時候。」這個說法就是古代讀書人,在三更午夜雞叫的時候就起來讀書,有月光的就在月光下讀書,沒有月光的就借別人家的燈讀書,這樣就會有「鑿壁偷光」的典故流傳到今天。照片:小男孩秉燭夜讀劇照

雖然現代人對古人的生活充滿好奇,都想穿越到古代去體驗生活,但如果真能穿越過去,那麼極數人可能無法適應古代的生活,畢竟古代沒有手機、電視,也沒有任何娛樂設備,而且飲食單一,不像現在那麼多美食,還能遊遍世界,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時光。

古代的人可以做到「鑿壁偷光」學習,現在的物質條件各方面都比古代先進,更應該努力提升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從而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古時候沒有電,那他們一到晚上就睡覺嗎?不,古人也有夜生活
    夜生活現在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已經是必不可少的,有人在網際網路上馳騁,有人在酒吧裡紙醉金迷,可是我們知道,這些都是科技進步的結果。那麼在古代,沒有電,更沒有電燈可以照明,那麼古人一到晚上是不是就只能睡覺了呢?畢竟他們有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其實不然,古人也是有著夜生活的。
  • 古代的時候沒有電,晚上要幹什麼解悶呢?
    其實說到這裡,你還是覺得古代人們的生活簡直不能和現在比,但是其實到了宋朝以後,人們的「夜生活」就豐富多了,那時候人們晚上也是可以在外面隨便溜達的,宋代有夜市,通宵達旦,直到早上才會停,所以,人們經常回去逛夜市,那時候的夜市熱鬧無比,可是一個很好的消遣娛樂的地方,除了男人女人都可以去的夜市,有的男人還會去煙花柳巷中去享樂,夜晚也正是青樓生意最好的時候。
  • 古代宵禁制度,古代人們的夜生活,都是有什麼樣的規矩和特點呢?
    現在人們的夜生活是非常豐富的,不管是吃東西還是遊玩之類的場地也是非常的多。可是在古代時期,人們並沒有電這樣東西,所以到了晚上的時候,人們生活就會變得非常的單調。尤其是家庭之中,晚上就會變得非常的漆黑昏暗,人們也會選擇比較早地進入夢鄉。其實不僅僅只是因為古代時期人們沒有照明工具,而使夜生活變得非常的單調。
  • 古代沒有電,古人晚上都做些什麼?難道一天黑就睡覺?
    然而在古代時期,人們的照明方式多半都是用火光照明,畢竟古代時期沒有電。那麼這時候也就引發出了另一個思考,古代人夜晚沒有電,那麼古人難道是一到天黑時,就必須要睡覺嗎?其實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他們可以從眾人的智慧當中,提取一些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生活的亮點出來,也就形成了「古人要比現代人所想像的更快活」的現象。
  • 古代天黑了沒有燈,那古人都幹什麼呢?
    一般來說,現代人晚上在幹啥,古人也一樣幹啥,當然要除去那些古代所沒有的黑科技,比如手機、電燈及各種用電設備。人不管古代,還是在現代,都分個三六九,同樣的道理,古人在晚上的活動也要因人而異,比如皇室、王侯將相這些上層社會的古人,晚上的生活可就豐富了。
  • 古代的沒有夜生活?看看宋朝就知道,遠比你想像的精彩
    唯有古代,幾乎人人都遵循著這個規律,因為當時的照明設備十分落後,主要靠火把、油燈和燭臺,而這些都無法長時間照明,只能跟著太陽走。日落就休息,日出就勞作。那麼古人就沒有夜生活嗎?其實不然,今天就來帶大家回到古代,看看當時的夜生活,精彩到可能會讓你懷疑人生。說起古代的夜生活,除了照明不方便外,還有一個宵禁的問題。宵禁,顧名思義晚上不能自由出門。
  • 古代沒有電燈,那麼老百姓晚上都在幹什麼?難道天一黑就睡覺?
    古代人文情愫雖然比現代要高,但是從科技視角來看,還是相差了幾個檔次的。最大的一點就是古代沒有電燈,平民老百姓也沒有這麼多錢點油燈,所以一到晚上房裡就是漆黑一片,沒有絲毫燈光的。這樣的作息時間放到現代相信很多人都是接受不了的,不過在古代還是很常見。其實縱觀歷史,大部分朝代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夜生活」可言的。而且因為戰亂,宵禁制度十分的普遍。根據記載,從西周開始,中國就已經有了宵禁的制度,而且還有專門管理老百姓睡覺的官員主管。之後春秋戰國。
  • 古代人的夜生活是什麼樣的?沒有燈沒有電的他們不無聊嗎?
    現在社會飛速發展,現在是一個信息更新很快的時代,我們可以在家就能夠知道各個地方發生的事情,在晚上或者是閒暇之餘人們可以通過上網或者是看電視可以了解很多的事情,那麼對於古人來說,他們那個時候沒有電是怎樣度過夜晚的呢?古人夜晚都在幹嘛呢?我們了解到的像是打獵、飲酒、作詩、賞月還有打獵等等。那麼還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古人夜晚的生活吧。
  • 古代文人雅士閒情野趣,為什麼熱衷於聲色夜遊,都幹些什麼?
    ——蘇軾《前赤壁賦》那麼,為什麼古代文人雅士,都熱衷於結伴夜遊呢?古人的日常本就沒有房貸、沒有考勤、沒有快節奏的高壓生活。喜歡晚上觀景的古人多為有經濟基礎的文人墨客,比較注重養生。白天讀書養生,晚上便無所事事,約上幾位好友,幾個姑娘,夜間遊歷,觀景的同時切磋一下學識,拆一副對聯,賦詩一首,尋歡作東。一場聲色夜遊,增進了感情,娛樂了身心,盡顯文士風流。
  • 古代沒有電,古人是不是天一黑就睡覺?宋朝人表示反對
    眾所周知,電是在近代才運用到生活當中,家庭必備的生活用品——電燈泡,也是在近代才發明,古代是沒有電燈泡這樣的照明用具的。甚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古人都不知電為何物。那麼,沒有電的古代,古人的夜生活是怎樣的?是不是一到天黑,就上床睡覺?
  • 古代沒有電,漫漫長夜如何度過?這些畫告訴你古人的夜生活多豐富
    引言:在這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電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電,那麼工廠的機器就無法正常運作,工人就會失業。而我們的娛樂生活也就會消失,一切都會變得枯燥乏味,沒有電的生活你敢想像嗎?那麼在沒有發明電之前,古人的夜生活是怎樣過的呢?這些畫帶你走進古人的世界。
  • 超8成員工無力享受夜生活:被「精力不濟」毀掉的成年人
    那麼對於那些工作在朝九晚五的人或不用加班的人,他們晚上的時間都是怎麼花的呢?從此餅圖中可以看出,你沒看錯,有82.8%的白領選擇留在家裡,而只有5.2%的白領選擇去娛樂。不論年齡大,年齡小。他們說,經過一天的高強度工作,他們經過漫長而擁擠的通勤,到了家就已經沒有任何經理去幹其他的事情了。所以,他們更喜歡獨處,缺乏樂趣和社交恐懼,因此可以將他們與「外出」完全區分開。但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儘管他們住在家裡,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放鬆方式。
  • 古代的蠟燭那麼貴,天黑之後他們除了睡覺,還能做些什麼?
    現在的世界,由於科技的興起,許多事情和以前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就比如我們最常見的手機,特別是當智能機出現之後,所有人都不曾想到,這塊四分之一大小的板磚狀物體給未來帶來了多大的變化,如今的夜晚人們除了睡覺,還多了一樣東西——玩手機。
  • 古時候沒電,太陽一落山大家都在幹什麼?看後你就明白了
    古時候沒電,太陽一落山大家都在幹什麼?看後你就明白了說起來古代人的生活,可真不如現代人有電腦,有網絡,喜歡看穿越劇的人總是充滿著幻想,總想要穿越古代的美好想法,那裡生活節奏慢,壓力也不是很大,沒事種種田,鄉間散散步,非常愜意,當然也有人提出疑問,古代條件落後,沒有電到了晚上平時是怎麼生活的呢?一起看看吧!
  • 古代沒有午餐肉罐頭,也沒有壓縮餅乾,那行軍打仗都吃些什麼?
    但說實話,跟我們日常現燒現吃的炒菜比起來,午餐肉、紅燒帶魚、四喜丸子之類的罐頭食品,吃起來味道都不算好,即使是什麼紅燒肉罐頭,也比不上家裡面「媽媽的味道」。畢竟嘛,這些軍糧是行軍打仗時用的,量大、耐放才最重要,口味什麼的都排在其次了。
  • 溥儀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看看他小時候每天晚上在幹什麼就知道了
    溥儀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的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也具有悲劇色彩,世界上沒有任何皇帝能夠複製他的一生。他一共有5位老婆,可沒有留下任何子嗣,為什麼溥儀沒有留下子嗣,讓我們來看看他小時候都幹了些什麼就知道他為什麼沒有生育能力了。
  • 古代宮女有沒有休息日?她們休息的時候都做些什麼?如何管理?
    歡迎來到百家號(心中那一束陽光),今天的話題是(古代宮女有沒有休息日?她們休息的時候都做些什麼?如何管理?)說起古代的宮女,很多人都立刻會想起各種電視劇裡面的景象,比如公主如何虐待宮女,或者皇后隨意的棒殺宮女等等。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 古代晚上離不開的打更人,他們的工作人人受益,但危險程度也很高
    這種職業叫做更夫,也叫「打更的」,他們的工作就是為市民報時,方便老百姓在晚上掌握時間,安排自己的夜生活和晨間事務,同時提醒大家各種注意事項,讓社會更和諧、更安定。 我們知道古人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每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這12個時辰,從半夜的23點開始計算,至13點到1點為子時,1至3點為丑時,3至5點為寅時,依次往下遞進。
  • 寒冬已至,古代平民沒有羽絨被,他們蓋什麼呢
    這樣的被子最喜歡冬天了,大家晚上冷嗎?在今年這個扯蛋的年月中,你的被子破洞了嗎?只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真的有人蓋不起被子。現在不同了,大家的選擇多了很多。但不管什麼被子,在現今中國,已經沒有人感覺寒冷了。但是在古代呢?古代平民有被子嗎?對於那些達官貴人來說,在古代,他們依然吃得飽穿得暖,晚上也是不缺被子的。他們蓋羅衾,枕綾衾,擁青綾。寒冷是與他們無緣的。普通百姓可就不同了,他們特別怕過冬天。冬天就是平民百姓的催命天。人間有討債的,上天有低溫索命的。
  • 德國時差與中國差多少 德國夜生活是什麼樣子
    德國夜生活是什麼樣子?德國是一個西歐的老牌發達國家,和中國相距約有八千公裡,這其中差不多會跨過了七個時區。那麼和我們有著比較大的時間區別的國家,在夜生活上又是什麼樣子呢?德國時差與中國時差德國的大部分領土都在東一區內,首都柏林也在其中,德國的全國時間是以柏林時間為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