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適應了電力的存在,一般不會斷電,如果供電單位實在因工作安排需要斷電,都會提前幾天通知,居民也會為手機等各種設備充滿電力,一般斷電時間不會超過一天,可想而知,電力對人們的生活有多重要。
但古代根本就沒有電力,也沒有任何電器設備,特別是沒有手機、電視等供家庭娛樂使用的設備,天黑以後又要幹什麼?
廣舞大媽已走向世界,為世界所知,這是天黑以後中年人的休閒娛樂活動,而對年輕人來說則是玩手機、看電影、唱K等豐富的夜生活,雖然現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但許多人生活得並不幸福。
即使在沒有電的年代,仍有許多人幻想能穿越到古代去體驗古人的生活,也許只是單純受穿越電視劇的影響,想要體驗古人的生活,也許是真的嚮往古人單純快樂的生活,也也許只是出於好奇,無論什麼原因,感興趣的都可以了解一下古人天黑後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一、休息
古人的作息時間完全靠太陽,所以就有「日出日落」之說。在這裡,「休息」是指休息,普通百姓白天勞累了一整天,天黑了,什麼也看不見,自然回家吃完飯就可以休息了,白天的勞累已經使他們很疲倦,回到家裡只是想好好休息,所以也就沒有別的娛樂了。
休息是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活動,只有休息好了,才能保證第二天有足夠的體力繼續勞動,雖然古代有火炬、油燈、燭臺等照明工具,但這些照明工具所能照亮的範圍有限,加上價格較貴,老百姓自然不願意把錢浪費在用照明工具娛樂上。
古時候也有類似現代工廠的車間,工人白天上班,晚上下班休息,不像現在這樣經常要加班,所以生活在古時候的上班族比現在幸福多了,他們從不會遇見要求晚上加班的老闆。
二,聚會
老百姓不願意花錢去休閒娛樂,有錢的王紳貴族卻有一大筆錢可以揮霍,他們白天不需要幹體力活,自然不會覺得累,不會像老百姓一樣早早休息,也不會關心燈油費。
對他們來說,天黑後常請友人共飲共樂,暢談所謂的遠大志向,所以流傳下來的詩句不計其數,白天王紳貴族不必向百姓那樣辛勞勞作,還有俸祿可拿,朋友也多。
不過大部分都是酒肉朋友,對於這樣的朋友長期不往來,遲早彼此不相識,所以晚上是和這些朋友聚會的好機會,也是保持表象關係的唯一途徑。照片:朋友聚會劇照
三、洗衣織布
天黑了很早就休息了,都是白天做體力活的男人,而對女人來說又要洗衣服,一般的洗衣時間都會選在有月光的夜晚,在月光的照耀下還能洗衣服,王維在《山居秋霞》中說:「月色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譁歸浣女,荷花下漁舟.」講到林中一片歡聲笑語的洗衣女,在月光下洗完衣服後回來的情景。
有人覺得洗衣服完全可以在白天進行,為什麼要等到晚上,古代條件有限,婦女白天還有別的家務要做,有的還跟著男人下地幹活,白天根本沒有時間,所以大多數婦女都是在有月光的晚上洗衣服。照片:洗衣女劇照
除洗衣外,婦女夜間織布,不分有無月光,而是每天晚上進行,有月光時乘著月光織布,無月光時點油燈織布,雖然點油燈要花很多錢,但織布的收入遠遠超過這些,所以婦女夜間織布。
在《孔雀東南飛》中,作者寫道:「雞鳴入織,夜不閉戶。」正如一句名言所說,古代女人每當雞鳴便進房織布,古代雖然講究女子無才即德,但女子無才則生活更加艱辛。
如果家裡沒有男丁,或者家裡的男丁正在刻苦學習,他們的生活來源主要是家裡女眷織布賺的錢,而白天女人們又有別的家務要做,所以只能晚上織布來維持生活。圖:女織布劇照
四、成家
古代家家戶戶的孩子都比較多,雖然許多家庭連飯都吃不飽,冬天也沒有棉衣穿,還得生幾個孩子,有些人為了生存甚至不惜賣掉孩子,究其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天黑以後沒有別的休閒娛樂活動。黑夜過後什麼也看不見,因此無法下地幹活,只能早早躺下休息,夫妻間難免有失眠之感,此時正是發展壯大家族的絕好時機,再加上古代避孕方法有限,有些方法窮苦人家根本無法使用,所以許多家庭有幾個孩子。照片:躺在床上休息劇照
5,讀書
正所謂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中舉,古代老百姓想要過上好日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考科舉,但科舉制度很嚴,考題很難,所以讀書人為了珍惜讀書的時間,大多會秉燭夜遊。
就像顏真卿在《勸學》中所說的:「三更燈五更雞,正是男人讀書的時候。」這個說法就是古代讀書人,在三更午夜雞叫的時候就起來讀書,有月光的就在月光下讀書,沒有月光的就借別人家的燈讀書,這樣就會有「鑿壁偷光」的典故流傳到今天。照片:小男孩秉燭夜讀劇照
雖然現代人對古人的生活充滿好奇,都想穿越到古代去體驗生活,但如果真能穿越過去,那麼極數人可能無法適應古代的生活,畢竟古代沒有手機、電視,也沒有任何娛樂設備,而且飲食單一,不像現在那麼多美食,還能遊遍世界,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時光。
古代的人可以做到「鑿壁偷光」學習,現在的物質條件各方面都比古代先進,更應該努力提升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從而擁有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