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被曝出「批量」清退 博士生為何難畢業?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頻現「批量」清退,博士生為何難畢業

近日,多所高校被曝出「批量」清退不合格博士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公告清退33名未聯繫到的博士生,最久的入學時間長達15年;北京交通大學清退59名博士生;上海師範大學對125名超過學校規定學習期限不能畢業的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

自2019年以來,國內多所大學對包括博士生在內的研究生念起「緊箍咒」。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計算得出,2019年我國博士生的延期畢業率高達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時間為一年,20%的延期時間為兩年。南京大學校長呂建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就曾表示,2012年時,我國博士生有40%的人無法按期畢業,目前這個比例可能達到了65%。

博士生為何畢業難?

在大多數人眼裡,博士生是經過大浪淘沙後走到高等教育金字塔尖上的人才,怎麼會頻遭「清退」?

「去年開始在學術圈出現『清退』博士生和碩士生的情況,其實清退制度早就存在,只是各大高校拖著沒有實行。而被清退的一批人,很多也早就不在學校做科研了,只是檔案還放在學校。」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後候選人劉威表示。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學業成績未達到學校要求或者在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學校可予退學處理。

博士生教育的學制是3年,但近年來,各大高校紛紛調整了博士研究生學制,不少學校已經把博士生學制延長到4年。根據各大高校的學籍管理規定,通常6年沒有畢業就會被清退學籍。

劉威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3年畢業其實是非常難的。

首先,中國高校對博士生發論文設置的硬性指標很高。

劉威所在的研究所對博士生畢業的要求是發英文的SCI(科學引文索引)期刊,累計影響因子過4,這就意味著發1~2篇論文,而很多期刊從投稿到最後文章出來時間長達9~12個月。「在博士期間首先需要半年時間完成課程,畢業還需要提前3個月提交材料,完成1~2篇論文的架構到撰寫,還要準備畢業論文,時間非常緊張。」劉威說。

並且對於劉威這種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博士生來說,科學實驗更具有不確定性。

「像我們這種偏自然科學的研究,需要去野外、做實驗,要有一個自然年的數據,但一年也很難保證數據採集完整,可能還要來年再補數據,時間就更緊張。」劉威表示。

在劉威求學的研究所,今年30多個博士生按時畢業的只有6個;而在劉威所在的課題組,上一個按時畢業的博士生可以追溯到2018年,再往前是2012年。

除了理工科博士生畢業難外,人文社科類博士生畢業也不容易。

今年剛取得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博士學位的何心怡就花了4年時間。

「雖然博士生學制是3年,但這幾年來,真正3年畢業的博士生只有2人。上外的畢業條件還算比較寬鬆,除畢業論文答辯通過外,需要發表一篇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期刊或學校認定的同等級期刊。而綜合性大學裡的人文社科博士生更難畢業,因為它們的指標通常一刀切,但實際上,人文社科發高水平期刊比理工科難多了,尤其是外國語言文學類的CSSCI期刊數量非常少,即使是教授、博導也不容易發。」何心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其次是導師的權力過大,往往招生熱情很高,但培養起來精力不到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章玉貴對第一財經稱,目前在很多「雙一流」大學,博士生導師依託項目招收博士生和博士後,容易形成馬太效應,項目越多,招的學生越多,申請課題就多,項目因此就越多。

「有時候一名導師帶幾十個學生,導師成為帶博士生專業戶,實際上,老師並沒有足夠精力去培養那麼多學生,就會導致惡性循環,學生成為論文GDP和項目GDP生產環節中的一個環節。」章玉貴表示。

章玉貴認為,一些重大創新是由導師的研究興趣產生的,招收博士生不能依託項目,要看老師的研究興趣,學校也一刀切,沒有項目就不讓招博士生。

此外,導師對博士生能否畢業擁有太大的話語權。「學術圈還存在一種現象,即導師把手下的博士生當作科研助手,即使學生已經達到畢業水平,導師也會找藉口拖延學生畢業,學生有苦說不出。」章玉貴說。

劉威也表示,有些學生因為太優秀而面臨畢業難問題,原因是導師想把學生留在身邊多幹活。「博士生就像廉價勞動力。在研究所,一個博士生一年工資3萬多元,而在高校就更廉價了,大概只有2萬元。」

第三個原因是有一部分在讀博士並不適合搞科研,但其在選擇讀博前並沒有認清自己。

「很多人沒有科研基礎,受身邊人的影響趕工讀博士,沒搞清楚自己是否真心熱愛科研,後來才發現讀博士並不是像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所以放棄了。」章玉貴說,在職博士生在清理的對象中佔比不少。

劉威也認為,很多人很不適合讀博士,有時候迫於社會壓力,或者為了推遲就業壓力,或者導師希望讀而讀。「實際上,在現在博士候選人的體系中,真正適合讀博士的可能只有三分之一。」

「唯論文」亟待破除

不僅在國內,國外高校博士生畢業的延期率也非常高。

王運歆在法國國立應用科學學院(INSA)熱力學系統專業攻讀博士學位,花了39個月畢業。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法國理工科博士學制一般是3年,文科博士一般是4年。「按時畢業比較難,80%左右會延期畢業,一般延期在3~6個月,延1年以上也比較少。」王運歆說。

雖然畢業難是國內外博士生面臨的共同難題,但國內外對博士生畢業的考核標準有著明顯的不同。

王運歆說,法國博士生畢業的要求是在符合要求的雜誌上公開發表一篇論文或者在國際會議上有一次公開的演講,除此之外需要博士畢業論文和論文答辯。

「法國非常看重論文答辯,需要從法國各個學校找評委,組成評委團,把論文發給評委團的兩個人,經過幾輪修改後再進行答辯。答辯時間大約在2~3個小時。」王運歆說。

章玉貴表示,歐美以及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的高校都非常看重學位論文和論文答辯,相比之下,國內一些高校則比較重視在知名期刊上發表文章,希望學生有產出。

「國外比較好的大學一般沒有對博士生公開發表論文的硬性要求,比較看重課程和畢業論文做得有沒有創新和突破。而國內考核體系看重產出,能不能在知名期刊發表文章成為重要考核標準,這就導致最近幾年中國論文發表量突飛猛進,很多論文的撰寫主體就是在校學生,包括博士生。」章玉貴表示。

「唯論文」是中國學術界長久以來的弊病。克服學術評價中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是學術界面臨的挑戰。

在7月29日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表示,加強導師隊伍建設,針對不同學位類型完善教育評價體系。

據悉,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之後,《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和3個配套文件將陸續下發,分別聚焦嚴格規範質量管理、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和系統規劃專業學位發展等方面。

清華大學博士生培養的指導性文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明確稱,鼓勵依據學位論文以及多元化的學術創新成果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唯一依據,激勵博士生開展原創性、前沿性、跨學科研究。

「清華是全國第一所把博士生能否畢業與學術論文是否公開發表脫鉤的大學,但拿掉緊箍咒並不意味著放鬆對學生的培養。我認為,重要的是提高博士論文本身的質量,在博士生期間,如果能夠把前瞻性、補位性的選題做成一篇高質量的學位論文其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預計後續很多大學將向清華大學看齊。」章玉貴表示。

對於如何把學位論文做好,章玉貴認為,要發揮教授治校、專家治校的作用,讓第三方去評價畢業論文,在開題、預答辯、答辯環節,學生的導師均不能參加,以降低導師在學生論文能否通過中的話語權,摒棄學生只靠指導老師的思想。

「這方面國內高校已經有所改變,比如在預答辯前後要送給外部專家評審,公開獲得國內同行專家的認可和加大論文盲審是極為重要的,這一點國內一直在向國外看齊。」章玉貴說。

此外,章玉貴認為,導師在選博士生時要對學生負責,抱有寧缺毋濫的態度,不一定要把名額招滿,而要看學生有沒有培養的潛質。「導師不僅要把學生當成科研助手,還要當作科研夥伴,不能剝削學生。」

章玉貴建議,學生要認清形勢、擺正位置,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攻讀博士,也要拋棄「考名師、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功利思想。

「學術就是學術,與功利無關。如果你真的想做博士,就要做好扒幾層皮、掉幾把頭髮的準備。博士本身不是一種炫耀,它實際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章玉貴說。

(應受訪者要求,劉威系化名)

相關焦點

  • 每年6成博士生遭延畢!再遇清退、分流後,畢業咋就這麼難?
    本文系募格課堂 作者:小餘關於「清退」那些事:「清退」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近日,又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的退學名單,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2013-2017年全國高校博士生延畢率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由此可見,大量博士研究生因各種原因無法在規定時間內正常畢業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關於「分流」那些事:不僅博士生畢業困難逐漸常態化,「研究生分流」更是出現在官方文件中。
  • 超期博士大清退,博士生按時畢業有多難?
    功虧一簣,直面清退。 今年以來,多所「雙一流」高校著手對部分博士生做出退學處理,在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成為清退的主要原因。 研究學問,慢工出細活,能夠按時畢業的博士生,其實還不到四成。「雙一流」高校相繼延長學制,博士四年制漸成主流。
  • 59名博士生遭211高校清退,國內博士生畢業比你想像的難
    就在去年,廣州大學對72名研究生做了退學處理,包括5名博士生、67名碩士生,即該校每40個博士、每70個碩士裡就有一個被退學。對此廣州大學表示:其實在廣東高校界,與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學校相比,我們這個淘汰率都不算高。
  • 讀博8年超期被清退,博士生畢業到底難在哪?
    ,在「臨門一腳」的時刻被所在高校清退。從去年到今年,包括清華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在內的多所高校都曾清退博士生,原因多為其未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完成學業。 與此同時,中國傳媒大學近日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舉措。其中,自2021級起,將博士生基本學制由3年改為4年,最長有效修業年限由8年改為6年。
  • 讀博8年超期被清退,博士生畢業到底難在哪?—新聞—科學網
    ,在「臨門一腳」的時刻被所在高校清退。從去年到今年,包括清華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在內的多所高校都曾清退博士生,原因多為其未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完成學業。與此同時,中國傳媒大學近日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推出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舉措。其中,自2021級起,將博士生基本學制由3年改為4年,最長有效修業年限由8年改為6年。這促使我們思考並提出一個問題:該不該給博士生設置畢業年限?如果該設,那又應當以幾年為宜?
  • 博士生「畢業難」,專家建議提供3方面支撐
    作者 |李鋒亮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今年已發生了多起高校清退研究生事件——不但博士生被清退,連碩士生都被清退。對於社會公眾而言,研究生的清退或者淘汰多少是一件新鮮事。但是筆者相信,在若干年之後,這將成為常態,很難再引發大規模的輿情。尤其是對於博士生而言,清退率或者說淘汰率會越來越高。那麼,為什麼近年來多所高校對研究生清退「動真格」?
  • 從高校大量「清退」博士事件,看博士畢業難!
    來源 | 募格學術原創,作者:憨憨編輯 | 學術君2019年以來,「清退」這個詞對廣大博士生來說並不算陌生,躺著畢業已是陳年往事。2019年以來,合肥工大清退46名研究生,清華大學勸退2名博士生,中南林大清退29名博士生,延邊大學清退博士14名博士,河北工業大學一次性清退143名博士生。清退逾期博士生的新聞不斷曝出。近日,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發布《關於處理超過最長學習年限博士生學籍的通知》。
  • 985名校清退52名博士!博士畢業那麼難?難怪博士生平均年薪30萬
    985名校清退52名博士!博士畢業那麼難?難怪博士生平均年薪30萬 可是,最近知名985高校東北大學的處理決定,直接讓52名博士研究生失去了這筆財富。原來由於這些博士研究生長時間沒畢業,學習期限太長,浪費公共資源,所以東北大學才做出清退52名博士研究生的決定。
  • 又有5所高校清退在讀研究生,上師大有125名,讀研難度大?
    文|冷絲欄目|研究生畢業6月份是全國各大高校畢業季,但是,很多超期的研究生未能按時畢業,5所高校發出清退公告。(本文文末附錄官網公布的清退名單)早在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一次性清退307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幾年,包括中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不少知名院校都發布了清退研究生的公告。這些被清退的學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沒有在學校規定的年限內取得學位並畢業。
  • 難進更難出,超15%延遲畢業,博士生的畢業究竟有多難?_騰訊網
    博士生學制多為四年,2014年博士招生數為70713人,四年後即2018年,博士畢業生數為59503人(包括延畢的非應屆畢業生),也即是說,至少有11210名博士生延畢,佔當年招生人數的15.85%。 近幾年來,博士生延畢人數逐年上升,2018年預計畢業博士生數為165296人,實際畢業人數為59503人,差值為歷年最大。
  • 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最長讀博十八年,博士畢業太難了
    當下的碩士和博士無論是從錄取率還是報名率都是逐年遞增的情況,不過對於博士來說,一直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做博士進去容易出去難。形容的就是考博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但是想要畢業真的很難。近日,東北大學的官網上更新了一則《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是清退了52名博士生研究生的名單。
  • 大規模集中清退研究生此起彼伏,不下點功夫,想混學歷沒那麼容易
    可是這裡邊的水很深,很多人進去了,出不來,導致大規模集中清退研究生此起彼伏。一句話,不下點功夫,想要混學歷沒那麼容易!清退研究生此起彼伏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發布「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並附有33名未聯繫到的擬作退學處理的博士生名單。根據公告顯示,被「清退」的博士生中,最久的就讀時間竟長達十五年!
  • 西電清退事件引發思考:博士生到底該不該設置年限
    消息一出,引發全網關注,甚至有部分媒體發出「尋人通告」,顯得有些玩笑又心酸。其實自從官方出了政策明確博士要「嚴進嚴出」後,就有多家高校發布了博士清退公告。博士被清退不是什麼新鮮事2019年以來,高校清退博士生新聞不斷:清華大學勸退2名博士生,華中科技大學清退300名碩博研究生,河北工業大學清退143名博士生,西南交通大學清退857名博士生等等。
  • 多所大學退學研究生後續:混日子的該清退,高校更該在招生與培養...
    針對近期國內多所高校出現的清退研究生措施,有教育界專家今天接受海報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對相關高校的做法表示支持,同時寄望各高校更應該在招生與培養上下功夫,提高研究生學習質量。8月3日,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官網置頂了一則通告。根據有關規定,該校擬對16名研究生作退學處理。
  • 這所高校11名博士生將被退學(內含退學原因探討)
    今年已有近30多所高校退學研究生嚴出漸成研究生培養常態據@中國之聲報導,從今年1月份到現在,已經有近30多所高校公布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被高校勸退,這裡面還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對於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的情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1300多人被清退,和在校研究生數量相比,依然是一個小比例,但這也傳達出了研究生招錄及畢業情況轉變的信號。「按照高校正常的淘汰率,這個比例依然是一個小比例。
  • 東北大學清退多名博士生,最長已讀博18年,為何讀博畢業這麼難
    然而這位同學還不是一個特例,在東北大學的清退名單中,還有2名2003入學的博士研究生,2005年入學的研究生等等,而且東北大學此次清退名單只是集中在2012以前入學的博士研究生
  • 廣西多所高校多名學生被清退
    來源:廣西日報、南國早報日前,瀋陽農業大學對236名超期在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的消息引發關注。不少人認為,高校嚴進嚴出將成為新常態。在廣西,今年也有多所高校對多名學生陸續發出擬退學通知,涉及的學段有本科也有繼續教育,清退的理由或因學分不夠、掛科太多、超長學習等。10月12日,廣西民族大學在學校官網發布了該校2020-2021學年度上學期擬作退學處理的名單公示。
  • 多所高校發布通知,集中清退研究生,家長:痛心!
    很多的學生都努力考研,但是在讀研的階段,也就變得那麼的懶散,最終導致被學校清退。最近我國有多所的高校發布通知,對沒有完成學業的研究生進行集中清退,具體如下。,也沒有申請延期,最終依照學校的管理辦法,對學生進行清退處理。
  • 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 博士生研究生被清退是什麼意思
    對於一些超過學習年限的研究生、博士生,近日東北大學作出了處理,根據最新的消息報導,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同時,東北大學發布的這則公示裡表明,對此項決定有異議的同學可以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訴,在公示期結束之後,就意味著退學決定處理已生效。接下來,大家可以和小編一起詳細了解一下哦~
  • 四川大學清退28名研究生!今年已有超1300名碩博生被退學
    學業成績未達到學校要求,或者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之規定進行學籍清退處理。多所高校發布碩博清退通知近幾年,碩博生清退已經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經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