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罷工結束,可能給大豆製成品價格帶來壓力
外媒12月30日消息:阿根廷工會和行業消息人士稱,在持續20天的罷工在周二晚上結束之後,阿根廷的大豆加工廠在周三已經恢復生產。周二,在阿根廷勞工部主持下,罷工工人和代表壓榨企業的阿根廷植物油行業協會CIARA舉行了長達10個小時的談判,達成了結束罷工的協議。協議內容包括將2020年的工資提高35%。
-
豆粕基本面供應端—周三阿根廷罷工繼續
12月23日消息:周三,阿根廷大豆現貨市場價格上漲,外部市場上漲帶來支持。 阿根廷油籽工人以及港口穀物檢驗員的罷工導致大豆壓榨廠停產,廠家停止提供豆粕和豆油報價,港口的裝船也受到影響。周三工會表示聖誕節期間照常罷工。
-
豆粕基本面—阿根廷價格下跌
大豆現貨價格下跌 1月7日消息:周四,阿根廷大豆現貨市場下跌,跟隨外部市場下跌。阿根廷穀物檢驗員罷工結束,港口的農產品出口有望恢復正常。
-
阿根廷遇罷工潮,港口癱瘓,大豆對華出口受阻,美國將成大贏家?
阿根廷遇到了罷工潮,農產品出口交易幾乎陷入了癱瘓的的狀態,有著超過100艘的貨船停靠在港口沒有辦法裝載貨物,我國作為阿根廷大豆進口的主要國家,面對著這樣的情況,也是束手無策,沒有辦法只好選擇了與美國進行合作。
-
阿根廷罷工持續到周末 穀物和油籽出口受到影響
原標題:阿根廷罷工持續到周末,穀物和油籽出口受到影響 周五阿根廷油籽
-
阿根廷罷工進入第13天,豆粕出口停滯
2020-12-23 10:11:08 來源: 布瑞克農業數據 舉報
-
【收評】阿根廷港口工人繼續罷工 油脂集體上漲
阿根廷港口工人稱聖誕節將繼續罷工 國內油脂集體上漲 馬來西亞BMD棕櫚油期貨周四上漲近2%,國內油脂集體漲超3%。 阿根廷油籽工人和穀物檢驗員周三稱,他們將在罷工中度過聖誕節,使得農業出口進一步癱瘓,此次罷工行動於12月9日開始。豆油加工商和出口商商會CIARA-CEC在周二晚些時候提出了最新的方案。
-
最新,1.49萬噸俄羅斯大豆抵達中國!阿根廷欲卻再加3%大豆出口費
據悉,這也是中俄開展雙邊大豆貿易以來,俄羅斯首次以萬噸規模對華出口大豆。據報導,去年7月,我國對俄羅斯大豆全面開放市場,允許進口商以各種運輸方式進口俄羅斯全境大豆。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即便全球處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時期,中國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
阿根廷100艘貨船禁運,大豆對華出口或受阻,美國或成最大贏家?
根據有關媒體,12月22日發布報導,阿根廷國內12月9日開始罷工,因為長時間罷工導致大量農產品出口陷入癱瘓,有超過100艘貨船被禁止在當地運載產品。大量貨船滯留在港口,也影響了聖馬丁等多個港口運輸,值得注意的是,現如今阿根廷有80%的農產品都在這些港口裝運。
-
豆油庫存連降六周,處於低位;大豆壓榨量維持高位,價格頻繁震蕩
不過,南美大豆產量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且2021年初收割可能延遲仍為美豆出口提供支撐,全球大豆供應預期收緊,繼續支撐美豆價格。總的來看,預計美豆短線或偏強震蕩為主。原料供應充裕,國內大豆壓榨量維持高位,而水產養殖逐步進入淡季,油廠脹庫停機現象增加,部分油廠繼續催提,且國內豆油庫存持續下降,油脂基本面繼續支撐豆油價格。市場「買油賣粕」套利邏輯依然成立,也抑制粕價。
-
駐阿根廷大使:阿根廷牛肉、豬肉、大豆、紅酒等明星產品將在中國...
當前中國全國各地在實施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各行業陸續復工復產。醫療衛生、電子信息、新能源以及棉紡等產業率先出現復甦,線上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不斷拓展。中方有信心把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並繼續推進擴大對外開放,各國開放合作、共克時艱、攜手發展。
-
阿根廷大豆漲至全球最貴後,中國轉向北美大豆?11月進口256萬噸
來源:金十數據隨著國際大豆的價格出現劇烈波動,中國的大豆供應格局也在發生變化。眾所周知,2018年,中國加大進口南美國家的大豆,比如阿根廷和巴西,但從中國市場獲益後,近來南美的大豆價格開啟了一路上漲,最近阿根廷大豆還成為全球「最貴」的大豆。
-
拉尼娜陰影下 南美大豆產量不確定性仍存
2020年上半年以來,市場對於年度內拉尼娜預期不斷增強,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預計拉尼娜因素影響的強度將在2021年1月達到極值。但拉尼娜對阿根廷的減產影響並無明確指引作用,需關注它影響的時間點及區域範圍是否覆蓋主要產區。
-
阿根廷天氣偏幹 美豆三連漲
原標題:【農業期市數據】阿根廷天氣偏幹,美豆三連漲 12月21日CBOT01月美大豆
-
阿根廷榨油工廠罷工延長,豆粕價格行情短期難有下跌
國內夜盤豆粕低開收漲,盤中受CBOT市場大豆急漲拉動,需求方面變化不大,庫存下降是因大豆壓榨量下滑所致;主力5月開盤3274,最高3309,最低3262,最新3303,漲0.58%。巴西今年大豆出口的最後一艘船已經完成裝載,接下來的大豆裝在將在 1 月下旬。產量方面,巴西大豆種植戶協會將巴西大豆產量調低至 1.27 億噸,比早先預測值低 200 萬噸,主要是由於無規律的將於導致了幾個地區的單產下降。昨日,巴西全國穀物出口商協會(Anec)預估12 月巴西大豆出口量將達 120000 噸,比前一周預估的 88989 噸高出近 13.5%。
-
大豆供應趨緊 油脂上行驅動仍強
產量:11月馬棕產量下降13.5%,SPPOMA稱12月前15日馬來產量環比下降10.9 %,減產延續,預計本月單產達到近期最低值;當前南美大豆種植進度正常,巴西南裡奧格蘭德州和阿根廷大部分地區墒情仍不樂觀,需關注後續大豆生長情況;USDA本月供需報告僅上調壓榨量,期末庫存降至1.75億蒲,高於預期的1.69億蒲,庫消比低至3.86%,預計後續將上調美豆出口量。
-
阿根廷100艘貨船「禁運」,大豆對華出口或受阻,美國卻變最後贏家?
罷工潮的影響 之下,阿根廷100艘貨船禁運,外貿損失嚴重 12月9日阿根廷內部掀起了一場罷工浪潮並且延續至今,在這場罷工潮的影響之下,阿根廷的對外農產品出口貿易遭受了極大的打擊
-
NOPA壓榨報告前瞻:11月份大豆壓榨量預計為490萬噸
美國全國油籽加工行業協會(NOPA)計劃在下周二(12月15日)美國中部時間上午11點發布月度壓榨數據,分析師們預計11月份NOPA會員企業的大豆壓榨量很可能低於10月份的歷史最高紀錄。
-
2021年第二周美國大豆壓榨利潤繼續下滑 同比減少三成
外媒1月17日消息: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壓榨周報顯示,過去一周美國大豆壓榨利潤繼續大幅減少,比去年同期低了29.8%,主要因為豆油價格較一周前下跌。 截至2021年1月14日的一周,美國大豆壓榨利潤為每蒲式耳1.34美元,一周前是1.64美元/蒲式耳,去年同期為1.91美元/蒲式耳。
-
美豆不斷上漲,需求良好,大豆新高,豆粕完成換約,將何去何從?
雖然USDA將美豆出口及壓榨均維持上月預估不變,但美豆大豆單產降至每英畝50.7蒲式耳,較上月下調1.2蒲式耳;大豆產量預計降至41.7億蒲式耳,較上月下調9800萬蒲式耳。 今年生豬等養殖業快速恢復,豆粕需求持續改善,帶動著大豆需求快速上升,國內進口大豆數量同比大幅擴大。據海關總署統計:10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為868.8萬噸,較9月進口量978.98下降110.18萬噸,環比降11.25%;較去年同期的618.11增250.69萬噸,同比增40.55%;2020年1-10月共累計進口大豆8321.7萬噸,同比增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