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棲霞百名教授(博士)將任民企科技副總 助推技術研發和轉型升級

2020-12-18 中國江蘇網

5年內,南京棲霞區將組織100名教授(博士)走進民營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助推民營企業技術研發和轉型升級,為提升民營企業創新、大學生創業、實體經濟創造插上「騰飛翅膀」。這是記者近日從該區「戰疫情促發展民企進高校」活動暨「南工院棲霞區總商會實訓基地」揭牌儀式上獲得的消息。

據介紹,「百名教授(博士)進民企」活動主要由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本科)聯合棲霞區科技局和區工商聯等部門共同進行。活動現場,棲霞區相關負責人為該校首批教授(博士)代表頒發了科技副總聘書。

對於大學專家、教授進企業搞科技研發,參與企業普遍表示歡迎。南京雲思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雲曙先說,公司很早就和學校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共同開展技術開發、項目開發、專利轉讓等。「未來,我們將加大公司的研發投入,讓科技驅動、校企融合發展更上新臺階。」他說。

「以軟體開發專業為例,專業教師一定要和網絡企業有不同方式和程度的接觸、實踐、融合,才能真正提升實踐能力。因此職業院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非常重要。」南工院副教授許莫淇表示,教授、博士進民企,不僅是在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方面作貢獻,實際上也會反哺教學,有利於結合企業實際需求提升學生培養質量,實現校企雙方共創共贏。

會上,南京力曠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年達爐業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搬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雲思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產學研合作單位還設立了南工院教授(博士)工作站,江蘇捷順達物流集團、南京冠佳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欣華恆精密機械製造集團棲霞知名民企還分別與南工院部分二級學院籤訂校企就業實習合作協議。(融媒體記者 查金忠 通訊員 彭中華 李媚)

相關焦點

  • 助力模具產業轉型升級!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組織開展百名博士河源行第...
    作者:記者皮澤紅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導 11月22-23日,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河源研究院負責人率領機電學院教授和博士團隊赴廣東省河源市開展「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百名博士河源行」第一期活動,活動圍繞「精密製造及河源模具產業發展」
  • 武漢4名專家教授到隨州企業任「科技副總」 開展技術攻關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王江威)7月30日獲悉,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省經信廳發出《關於選派高洵等首批中小微企業「科技副總」人選的通知》,選派武漢工程大學、武漢輕工大學研究高分子材料、食品技術研發、汽車輕量化技術和汽車電氣化領域的4名專家教授到曾都區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幫助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
  • 「科技副總」正式上崗 淄博柔性引才為企業「輸血注氧」
    在掛任山東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副總」期間,與公司共同承擔多項山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申請授權發明專利3項,並幫助企業申請獲批山東省工程實驗室和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通過校企合作,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也為企業解決了困擾多年的技術難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 戰「疫」情 南京棲霞民企各顯神通
    1月22日,江蘇果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先行將2萬隻口罩通過順豐快遞至湖北省衛健委,在得知江蘇醫療隊將在大年初一出徵馳援武漢之後,公司又與南醫大二附院、南京市第一醫院、逸夫醫院等取得聯繫,捐贈2.2萬餘只口罩跟隨赴疫區專列共同發往武漢。27日,該公司又通過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向鍾南山院士團隊捐贈5000隻KN95口罩。
  • 挖潛「造血」 棲霞打造南京東部地區增長極
    百億項目扎堆落地,穩固發展地基7月27日下午,梧升半導體IDM項目落戶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並舉行啟動儀式。該項目總投資30億美元,建成後將是我市僅次於臺積電項目的第二大晶片製造基地,將有力助推我市集成電路產業地標建設,為我市集成電路產業在「兩個循環」中補鏈、強鏈打下堅實基礎,推動南京晶片「智」造升級提速。南京經開區副主任沈吟龍告訴記者,該項目洽談、落地,幾乎都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 南京棲霞:科技型初創企業迎爆發式增長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紅楓科技園C2幢,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擁有這裡6層樓共2.5萬平方米的空間,1樓是生產車間,2至6樓用於研發、辦公等。記者在1樓看到,連走廊裡都擺滿了整裝待發的血清檢測試劑產品,樓上的會議室也被「臨時徵用」,同樣是滿滿當當。   「我們是科技研髮型企業,從沒想到會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一樣,要24小時連軸轉生產。」
  • 科創江蘇「科甄-中研在線」落戶南京 助推南京科創名城建設
    「科甄-中研在線」落戶揚子江畔的目的,「引進科學家經紀人,助推南京科創名城建設」。2018年成功經紀服務哈佛大學醫學院回國創業的科學家陳慧敏博士,幫助他的江陰司特易公司成功融資千萬元,在上海浦江智谷建立華夏司印生物3D列印實驗室,不僅幫助科學家融到項目早期關鍵的啟動資金,更促進滬蘇兩地融合發展。2019年以來正在經紀服務南京醫科大學周建偉教授和南京優邁生物科技趙勇博士等科學家創新藥研發項目,正在經紀全球首款全降解3D列印血管支架的北京阿邁特醫療器械項目。
  • 平安銀行發力「金融+科技」,助推能源行業轉型發展
    科技」特有的創新變革力量,切實助推能源行業轉型發展。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原主任李俊峰、中國能源研究會中能智庫主任方德斌教授以及平安銀行、平安證券的重磅嘉賓聯袂奉獻了7場專題演講,分別從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及能源金融交易、金融+科技服務方案、交易銀行創新驅動和產業互聯、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和債券投資、能源行業供應鏈金融創新等主題,為與會者獻上了一場關於能源「金融+科技」的饕餮盛宴。
  • 科技攻堅!華東公司首屆科技創新專項行動推進會在寧召開
    會上,南京百水保障房帶來《預製裝配式住宅智慧建造技術及科技創效》的分享,從裝配式建築、BIM技術、智慧建造三個方面介紹了預製裝配式住宅科技提升新思路。3初心不改,助推建築產業升級目前,工作室已衍生為多個方向的創新工作室:致力於鋼結構方向的新能源汽車廠房工作室、致力於全預製裝配式施工技術的百水保障房工作室、南京地鐵小鎮工作室、綠洲保障房工作室、G05人才公寓工作室、G20工作室。共計培養了500餘名工作室成員、1500餘名產業化工人。
  • 「眾頭條」中農創學院創始院長付文閣教授一行到訪眾農聯
    佔閩川博士與呂名禮董事長代表雙方籤約根據協議,雙方將結合各自優勢,共同為區域政府、農業行業組織、農業產業鏈核心企業等提供智慧灌溉、可控農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的綜合解決方案,助力農企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和產業升級。
  • 棲霞「獨角獸」、「瞪羚」奔跑再加速
    江蘇愛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魔迪多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仁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2020棲霞新增瞪羚企業(12家) 南京永為科技有限公司
  • 「百名海外博士江蘇行」正式啟動,海外博士點讚江蘇人才發展環境
    揚子晚報網12月16日訊(記者 楊甜子)12月15日,「百名海外博士江蘇行」活動在寧啟動。102名懷抱夢想的海外博士克服疫情影響來到江蘇,尋求創新創業的合作機會。不僅如此,還有150多名身在海外的博士攜帶項目,通過視頻方式與江蘇用人單位溝通交流,參與人數創下歷年新高。
  • 南京棲霞舉辦T20南京仙林國際創新合作論壇
    此次活動由中共南京市棲霞區委、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政府主辦,棲霞區科技鎮長團、棲霞區科技局(區科協)、棲霞區商務局、棲霞區僑辦、江蘇省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中心聯合承辦。活動採取線上 + 線下同步模式。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通信學會大數據委員會創始人和主席、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李頡,江蘇省科協副主席馮少東,市科協副主席莊文輝,市商務局一級調研員高翔,棲霞區委副書記尹軍,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榮譽會長趙鳳濟,德國中小企業聯合會(HS)駐上海辦事處主任何馬招,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中國校友會會長呂遊蒞臨現場。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國際合作代表,企業、眾創空間、孵化器代表等共計 60 餘人參加線下活動。
  • 龍巖學院「百名教授博士進基層」走進新羅區
    海峽教育報訊(通訊員 廖娟秀 邱秀雯 陳潔 賴錦洲)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校地、校企合作,推動科技創新,12月26日下午,龍巖學院「百名教授博士進基層」活動走進新羅區。溝通交流現場 學校供圖
  • 2020南京金洽會棲霞共攬53個項目 籤約超600億元
    9月17日下午,「城市轉型 加數前行」數字經濟紫東峰會暨重大項目籤約儀式舉行,作為2020中國·南京金秋經貿洽談會棲霞分會場,活動期間共籤約項目53個,投資額628.5億元。棲霞區將藉此東風,聚焦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數字經濟對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賦能升級,在南京數字經濟發展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市有關部門要一如既往地重視支持紫東和棲霞的建設發展,著力打造更優的營商環境,推動經貿合作不斷結出豐碩成果。
  • 南京棲霞:擘畫「紫東崛起」大美篇章
    全區產業轉型步伐穩健,預計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在全市各行政區中位列第一。高技術製造業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達62%,位居全市郊區組第一。主導產業加速增長,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等先進位造業主導產業營業收入達1200億元,同比增長18%。中國(南京)智谷新引進重點項目47個,建設全省首家人工智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人工智慧重點產業規模突破60億元。
  • 培育「獨角獸」 奔騰在棲霞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紅楓科技園C2幢,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擁有這裡6層樓共2.5萬平方米的空間,1樓是生產車間,2至6樓用於研發、辦公等。記者在1樓看到,連走廊裡都擺滿了整裝待發的血清檢測試劑產品,樓上的會議室也被「臨時徵用」,同樣是滿滿當當。    「我們是科技研髮型企業,從沒想到會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一樣,要24小時連軸轉生產。」
  • 奪專利、增創收……鹹寧8名「科技副總」入企解難題
    「成功研發的工業煙氣脫硫環保設備技術,不僅為企業增加了12項專利,還為企業新增了1000萬餘元的利潤。」近日,湖北華寧防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提起正在該公司擔任「科技副總」的鹹寧職院副教授蘭希園,心中充滿欽佩。
  • 從天香菊公司綠色創新實踐,看南京農創園產業升級之路
    南京天香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香菊公司」)於2020年4月在南京國家農創園成立落戶,由資深管理專家陳績峰、澳大利亞聯邦科學院生物技術方面的資深科學家許心青教授及其團隊創立組建,以天香菊研發改良種植為基礎,努力打造以天香菊為主體的全產業鏈的高端閉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