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陶欣然】民進黨當局一再宣稱臺美關係進入「史上最佳狀態」,但臺「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不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他的表述與民進黨的一向說法迥異,此言是說給誰聽?目的何在?引起島內諸多猜測與解讀。
自稱不追求「建交」
中時電子報28日稱,臺美關係今年「突飛猛進」。5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議員麥考爾聲稱,「承認臺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就是對北京最嚴厲的懲罰」,接著美國在兩個月內接連派出衛生部長阿扎、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並宣布對臺多項軍售。本月16日,美國眾議員蒂芬尼還拋出共同決議案,「建議美國應恢復與臺灣正式外交關係」,並呼籲美國總統放棄一中政策,洽籤自由貿易協定。
不過,臺「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在接受美國全國公共電臺採訪時稱,「我們也看見中共比過往更具威脅性,且比先前更具實力……對臺軍事行動的風險增加,讓臺灣可能成為代罪羔羊」,不過臺灣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而是一直希望能和美國進一步加強經濟、貿易、政治甚至安全關係。他還稱,「一旦臺海發生衝突,不會依靠美國介入」。臺「外交部」發言人稱,臺美關係處於「史上最佳狀態」,雙方會專注於深化實質夥伴關係。臺「行政院長」蘇貞昌29日也稱,這幾年美國對臺灣助力很多,「我們要一步一步有效跟美國加強關係,這是要奮鬥的目標」。等於是在呼應吳釗燮的說法,也沒有提到所謂「臺美建交」。
遭諷「小三地位比較高」
藍營一片驚愕。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直言,吳釗燮的說法是不是表明以前說的可能都是騙人的,事實上臺美關係並沒有那麼好,所以要達到「建交」是做不到的,「他嘴巴上說不想和美國建交,就像一些男生說他不打算追林志玲,但其實根本就是自己追不到」。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挖苦道,民進黨當局一直強調臺美關係友好,「既然如此為何不以推動恢復雙方邦交為最終目標?讓人不解」。前「立委」孫大千在臉書質問,民進黨不是一再對全民宣傳,暗示如果大陸對臺灣使用武力,美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管,肯定會介入臺海衝突嗎?為什麼現在面對美國時,又表示「臺灣不會依靠美國幹預」?是不是打從一開始,就知道美國根本不會伸出援手?他諷刺說,吳的說法讓臺灣人民再一次見識到民進黨的懦弱和虛偽。
綠營內部也質疑吳釗燮的動機。「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28日稱,吳釗燮的談話代表的是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的立場,「但他那番赤裸裸的表白,動機令人費解」。「臺獨」團體「喜樂島聯盟」發言人施正鋒稱,吳釗燮的論調有點像馬英九的「外交休兵」,「好像當小三地位比較高的意思,這種主張自廢武功的外交部長應該下臺」。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分析認為,這就跟「國防部」放棄「第一擊」的說法一樣,「臺灣在收斂了」。
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聯想到宜蘭蘇澳漁船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艦衝撞後,民進黨當局的做法「相當克制」。他以「對美不建交?對日不抗議?」為題發文稱,若是被大陸或菲律賓的船艦撞擊,態度還會不會這麼軟?他呼籲當局講清楚幾個問題,包括「是不是為了維持臺日關係,漁民以後就不要再去釣魚臺(釣魚島)海域了?(跟日本換到什麼)」「是不是為了維持臺美關係,所以臺灣民眾就勉為其難,接受萊豬(含瘦肉精美豬)進口了?(跟美國換到什麼)」等。不少網友諷刺說,「對美只提升友好關係,對日只能低聲下氣,對陸就耀武揚威,這就是現況呀」。有人說,「維持臺美關係——路人皆知!不跟美國建交的理由——誰說了算!政府已擺明心虛嘴硬罷了」。還有人自嘲道,「我們的地位就好比小三,如果可以被動扶正最好,但若吵著要扶正,當心被人家拋棄,另尋一個聽話的小三」。
美國「心有餘,力不足」
有分析認為,吳釗燮的論調充分顯示蔡英文嗅到了火藥味,所謂「臺灣不尋求與美國建交」,意在告訴北京,「即使川普總統為了拉抬選情,做出十月驚奇,臺灣也不會輕易跟隨美國觸犯中共底線」,而「臺灣不會依靠美國幹預」則是告訴北京,「臺灣不會讓美國介入兩岸事務,以避免中共以『外國勢力介入臺灣』為由,引用《反分裂國家法》對臺動武」。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前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直言,從美國一些舉動能看出「臺美建交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需要付出非常重大的代價;美國制定一系列友臺法案,看似讓關係不斷升溫,到底是口惠還是實際作為?《旺報》29日發表社評稱,兩岸緊密的文化與經濟聯結,不是民進黨一時所能顛覆的。文章說,臺灣科技仰賴美國,固然不能違逆美國核心利益,但臺灣傳統製造業又依賴大陸市場,過去30年兩岸經濟已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萬萬不能一刀切,「臺灣不能一味聽從美國,要有自己的判斷」。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29日撰文稱,臺海危機一天天加深,許多民眾對美國援臺的想像似乎仍停留在1996年,「事實是,美國今天縱使心有餘,卻已經力不足」。30年的「無敵歲月」已讓美軍疏於與時俱進,眼看大陸一直演練攻臺劇本,其「航母殺手」飛彈已經看得到、打得準、穿得透,但美軍依然不動如山,沿用舊的作戰方式及武器系統。美國國防部9月公布的「中共軍力年度報告」,首次提到美國在「軍艦數、陸基傳統飛彈及巡航飛彈、空防」三個領域,都輸給大陸,「三者都是中共抗美奪臺利器,意義不言自明」。文章說,今天美國絕大多數專家實際上已經默認,如果大陸動武,美國只能眼睜睜看臺灣變天,然後才考慮是否翻轉這個既成事實,「證據如此壓倒性,臺灣為何要玩危險遊戲?不能學學日韓更謹慎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