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被稱為「機器人關節第一股 」、「機器人減速器第一股」的綠的諧波在科創板上市。綠的諧波本次在科創板上市,發行數量為3010.42萬股,發行價格35.06元/股。綠的諧波募集資金總額為10.5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為9.62億元,分別用於年產50萬臺精密諧波減速器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
曾經,諧波減速器市場被日本企業高度壟斷。國內廠商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採購成本遠高於國際同行,製造成本高企成為國產機器人企業發展的桎梏。然而,這種情況在2013年被本土民營企業蘇州綠的所打破。其創始左昱昱是一位技術型的企業家,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他讓諧波減速器價格下降了30%-40%,之後綠的還拓展了國外市場,成為該領域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的企業。
1、打破國際品牌在國內機器人諧波減速器領域的壟斷
綠的諧波的投資價值在於,其在國內率先實現了諧波減速器的工業化生產和規模化應用,打破了國際品牌在國內機器人諧波減速器領域的壟斷。綠的諧波提升了我國在諧波減速器領域的自主供給能力,並實現批量出口。
據官網介紹,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精密傳動裝置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包括諧波減速器、低壓伺服驅動器、交流伺服驅動器、機電一體化執行器及精密零部件。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數控工具機、航空航天、醫療器械、半導體生產設備、新能源裝備等高端製造領域。經過多年持續研發投入,公司在國內率先實現了諧波減速器的工業化生產和規模化應用,打破了國際品牌在國內機器人諧波減速器領域的壟斷。
2、今年上半年扣非淨利潤大漲174.38%
2017-2019年綠的諧波營收分別錄得1.76億、2.20億和1.86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771.02萬、6399.71萬和5775.58萬。2019年,綠的諧波實現營業收入1.86億元,同比下降15.32%;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5847.83萬元,同比下降10.1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973.84萬元,同比下降27.0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3247.74萬元,同比增長183.72%。
從2017-2019年綠的諧波主營業務收入來看,諧波減速器均佔據7成以上,三年佔營收分別為73.07%、79.05%及77.74%,而精密零部件和一體化執行器僅佔2成左右。
2020年1-6月,綠的諧波營業收入為8839.49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4.8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404.59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了159.9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01.40萬元,較上年同期上升了174.38%。截至2020年4月30日,諧波減速器產品尚未交貨在手訂單數4.34萬臺。2020年1-4月,諧波減速器新增訂單3.76萬臺,相較上年同期2.81萬臺有所回升。
3、公司與大型知名客戶形成穩定合作關係
據IFR相關數據預測,2020年國內精密減速器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36.51萬臺,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減速機是工業機器人中最核心的功能部件,在整個機器人製造成本中佔到33.3%~37.8%左右。一般來說,機器人齒輪減速機在工業機器人的製造中需要4-6個減速器,以RV減速機為主,諧波減速器較少。對國內企業而言,國產化發展仍任重道遠,未來可適當向諧波減速器傾斜,以實現彎道超車。
公司諧波減速器或機電一體化執行器的主要終端客戶包括新松機器人、新時達、埃夫特、埃斯頓、Universal Robots、Varian Medical System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及製造商。此外,公司也是ABB、通用電氣、阿法拉伐等諸多國際高端裝備製造企業的精密零配件供應商。
4、左昱昱是一位技術型企業家,綠的諧波是其第三家公司
左昱昱兄弟為綠的諧波實控人。本次發行前,左昱昱直接持有公司2,455.9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7.19%;左晶直接持有公司2,455.9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7.19%。據招股說明書,左昱昱,1970年出生,南京大學物理學專業,本科學歷,1995年至1997年就職於南京土畜產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至1999年就職於蘇州高新區外貿公司,1999年至2001年在恆加金屬任職,2001年至今任恆加金屬總經理,2011年至今歷任發行人執行董事、董事長。
左昱昱是一位技術型的企業家,綠的諧波是左昱昱創立的第三家公司。1999年,左昱昱加入從事金屬加工業務的恆加金屬,全面負責精密機械加工業務,帶領團隊成為ABB、通用電氣、那智不二越、阿法拉伐等國際知名企業的精密零部件產品的合格供應商。2003年,左昱昱決定在恆加金屬原有業務基礎上建立團隊,在赴日本調研之後,左昱昱看到了諧波傳動的廣闊空間,一步步實現了自研諧波減速器零的突破。目前,綠的諧波在國內自主品牌機器人市場佔有超過60%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