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特殊」的創作土壤,韓國電影近幾年來崛起的速度很快,其中最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韓國犯罪題材的影片。
韓國的電影創作者喜歡將目光對準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案件,再加以藝術改編,這會形成一種直抵觀眾內心的強大力量!
這類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韓國電影有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諸如:《殺人回憶》、《追擊者》以及甚至直接影響到韓國法律的電影——《熔爐》。
男主角孔侑在影片最後說的那段話,至今仍讓人難以忘懷。
沒錯,韓國電影中總會出現這種既能揭露社會問題又不乏藝術性的傑作。
除了以上列舉的幾部作品之外,還有一部同類影片也給觀眾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就是《素媛》。
這部電影同樣取材於真實發生的案件,而且現實中的兇手至今還在獄中服刑。
觀感就是讓人無比憤怒、乃至絕望最後又重新燃起一絲希望。
本片顯然已經將那個殘酷的案件進行了非常藝術化的處理,但仍會讓觀影者感受到一種刻骨銘心的寒冷,這種「寒冷」卻是來源於人性。
和其他同類型影片相比,《素媛》把劇情的重點更多的是放在了「受害小女孩素媛如何康復」的這個過程中。
而案件發生場景卻都是模糊化處理,但依舊讓人脊背發涼。
所謂「康復」,當然不只是針對於身體上的康復,更多的是在於小女孩心理上的康復。
這也正是本片的高明之處,它讓所有人都了解到此類案件受害者在餘下的人生中將面臨著怎樣的艱難與折磨!
除了表現出受害者本人遭受的摧殘,還表現出了一個家庭經歷這種不幸後的種種無奈。
特別是由薛景求塑造的「父親」,他用精湛的演技詮釋了一個男人所要擔負的責任,以及面對家庭中突如其來的厄運之後所做出的付出與努力。
可以說,讓人看著無比的心疼。
生活真的要遠比電影來的殘酷多了!
因為《素媛》中的兇手原型——趙鬥順,明年將會被得到釋放。
他在2009年犯下這樁慘無人道的案件,被判12年有期徒刑。截止到今年,已經過去了11年。
而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根據趙鬥順最近的心理測試顯示,他出獄以後再次犯罪的機率極高!
既然出去後還有很大可能犯罪,為什麼要把他放出去呢?
沒辦法,根據現行的韓國法律,已經無法再對其進行延長刑期。
此事引發了巨大的關注,人們都在爭論這個犯下不可原諒之罪的趙鬥順究竟應不應該被釋放。
但法律就是法律,韓國法務部將計劃對其增加100小時的額外心理治療。
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我們一同理應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