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王若峰主持新聞發布會
王若峰: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
受強寒潮影響,從今天開始我市將出現劇烈降溫和大風天氣。為切實做好防範和嚴寒天氣的應對工作,提醒廣大市民增強防寒保暖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今天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有關部門介紹這次強寒潮相關情況以及應對嚴寒天氣所採取的措施,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濟南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紘,濟南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郜銀成,濟南市城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韓軍,濟南市氣象臺臺長尹承美,濟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衍波。
首先,有請市氣象臺尹臺長介紹這次強寒潮的有關情況。
濟南市氣象臺臺長尹承美
尹承美:
市氣象臺介紹一下6~8日影響濟南的寒潮情況。
強冷空氣是今天(6日)上午自北向南開始影響濟南,受其影響,今天中午到夜間,我市北風較大,平均風力4~5級、陣風7級,今天11時市區龜山觀測站氣溫-5.5℃;隨著冷空氣的影響,氣溫會持續下降,過程降溫幅度10~14℃,明天(7日)早晨氣溫降至最低,山區-24℃左右,北部的濟陽、商河-22℃左右,市區-17℃左右,其它區縣-19℃~-16℃,明天白天最高氣溫全市在-7℃左右。
1951年以來市區1月1~10日期間的極端低溫-16.1℃(1970年1月5日),預計明天(7日)早晨市區的最低氣溫可能會突破1月1~10日期間的低溫記錄,但是不會突破市區歷史極端低溫記錄-19.7℃(1953年1月17日)。
明天晚上逐漸轉南風,但是由於冷空氣勢力較強,導致升溫比較緩慢,8日早晨氣溫仍然比較低,山區-19℃,北部的濟陽、商河-17℃,市區及其它區縣-12℃左右,8日白天最高氣溫-2℃左右。
9~11日氣溫繼續緩慢回升,白天最高氣溫3℃左右。
本次寒潮過程只是帶來劇烈降溫和大風,寒潮影響期間以及後面幾天不會出現降雪。
王若峰:
感謝尹臺長的介紹,下面,請王局長介紹相關情況。
濟南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紘
王紘: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謝媒體朋友一直以來對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對師生健康安全的關注和關愛。針對突如其來的極端寒潮天氣,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迅速行動,全面摸底,提前部署,做好極端寒潮天氣安全防範應對,全力保障學生安全溫暖過冬。主要採取了以下五項措施:
一是「預案先行」。市教育局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極端寒潮天氣安全防範應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結合市情域情校情,研究制定極端寒潮天氣下取暖及安全防範應對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做到防範在前,保障到位。
二是「供暖達標」。極端寒潮氣溫驟降,教室內溫度不能降。近幾年,教育系統在學生冬季取暖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各學校供暖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宜氣則氣、宜油則油,採取多種形式加強供暖,確保了師生在學校溫暖過冬。這次應對極端寒潮天氣,我們要求各學校要全力保障學生冬季取暖,安排專人專責供暖日常管理,學生到校前提前啟動供暖設備,讓師生在符合供暖標準的室內從事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足額保障取暖經費支出,嚴禁壓縮供暖時間、壓減供暖成效,做到供暖所需人、財、物科學配置,保障有力。
三是「應急到位」。針對惡劣天氣下可能出現的次生風險,自1月4日起,各學校已經迅速行動起來,啟動了一系列應急防範:一是迅速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對學校校舍、院牆及周邊場所進行安全檢查檢修,對老舊房屋、臨時工棚、消防設施、活動設施、水電暖氣設備和線路以及校車安全運行等重點部位和管理環節不留死角逐一排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立即整改到位。提前做好校園自來水管道的防護措施,防止出現管道凍裂,導致聯電、結冰等次生災害發生。對其他線路設備設施及時查漏補缺、堵塞漏洞,確保萬無一失。二是合理安排教育教學活動。市教育局明確,學校可根據當地天氣情況動態調整上下學時間,合理安排體育課及課間、課外、升國旗、課後延時服務等活動,必要時可暫停戶外活動,開展線上教學工作。需要停課的,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備後可停課。三是切實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加強師生雨雪寒潮天氣防冷防護工作,特殊天氣下不對穿著校服(運動服)作硬性要求。持續開展道路交通、校車管理、用電用氣用煤、防滑冰溺水、防煤氣中毒、防火災、防冰凍災害等安全教育,特別是加強對學生的防溺水教育,教育學生不到冰面玩耍,防止破冰溺水事件發生。要求寄宿制學校增加一定數量的幹部和教師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及時解決學生訴求,防範化解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
四是「溫暖傳遞」。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和孤殘、留守兒童少年等特殊群體學生,不折不扣地抓好已有資助政策的落實落地,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應享盡享。通過自籌資金購買、接受社會捐助等方式組織開展「送溫暖」活動,為有需求的特殊群體學生發放禦寒衣物,提前關愛到位。
五是「疫情防控」。針對惡劣天氣,要求學校加強設備檢修和防護,確保各種測溫設備正常運行,避免因低溫、強風、降雪導致測溫儀器等設備無法正常使用,把好「校門關」,確保入校人員健康。同時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切實做好教室、宿舍等室內場所的消毒工作,嚴防出現聚集性疫情。
辦好有溫度有品質的濟南教育,是我們一直的追求。極端寒潮天氣是對教育溫度、學校應急的重大考驗,各級教育部門、學校、教職員工將全力做好極端寒潮應對工作,確保師生溫暖過冬、安全過冬。謝謝大家。
王若峰:
感謝王局長的介紹,下面,請郜局長介紹相關情況。
濟南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郜銀成
郜銀成:
當前,保障特殊困難群眾安全度寒、溫暖過冬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緊急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睏難群眾和民政服務機構安全溫暖過冬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重視程度,紮實做好重點人員救助送暖工作,不斷加強民政重點機構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安全溫暖過冬工作責任。
二是發放取暖補貼和減免取暖費用。為81005戶城鄉低保家庭、特困家庭發放取暖補貼4444.26萬元。同時,對城市低保對象實行取暖減免政策,將集中供暖的低保家庭取暖費用由每平方米26.7元降到19.5元。目前以上補貼和減免已全部落實到位。
三是公布173個流浪乞討人員等臨時避寒點。確保我市範圍內流浪乞討、外來務工無著人員得到妥善安置。
四是加強養老救助機構供暖用氣設施管理。按照三級民政工作人員幫包工作機制,對152處養老機構供暖、用氣、用電設施進行排查,嚴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落實救助和兒童福利機構24小時值班值守,實行寄養家庭兒童「日探訪」制度。
五是開展散居獨居留守困難群體走訪摸排。下發《關於應對極端天氣加強獨居低保對象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探視關愛的緊急通知》,依託村(社區)工作人員、包村幹部、志願者等開展獨居困難群眾探視服務;通過「愛心敲門」、視頻連線等形式,及時掌握2090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取暖狀況。六是開展專項督導。市民政局成立11個督導組通過「四不兩直」隨機抽查、現場詢問等方式,實地督查福利機構、流浪乞討救助臨時避難點、特殊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工作情況,對發現問題及時處置、立即解決。
下一步,市民政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通知要求,以防範應對嚴寒天氣為工作重點,積極落實應對措施,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王若峰:
感謝郜局長的介紹,下面,請韓局長介紹相關情況。
濟南市城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韓軍
韓軍:
各位來賓,媒體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就濟南城管系統應對寒潮天氣所採取的措施,向各位作一介紹。
此次寒潮天氣過程降溫劇烈、氣溫極低、風力大、持續時間長,將出現較嚴重凍害。全市城管部門高度重視,嚴格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確保各項防範措施落實到位,切實保障一線環衛工安全作業,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衛生水平。
一、全面加強一線環衛工防護工作。一是優化調整人員崗位上崗時間,對年齡較大、有心腦疾病史的環衛工應及時調整作業時間段,早晚氣溫較低時段,可暫時停止上崗作業,加大機械清掃力度,以機械化代替人工保潔。對於在崗環衛工身體狀況進行全面巡查問詢,及時作出應對調整;二是各區各作業單位應及時補充發放棉服、棉靴、手套、帽子等防寒物資,防止出現凍傷情況;三是充分利用環衛工休息點,積極發動沿街單位企業設立環衛工歇腳點,讓環衛工有處禦寒、喝上熱水、吃上熱飯;四是有效落實免費早餐,採取發放早餐券、定點供餐、發放補貼等多種方式,讓更多的環衛工享受免費早餐,有效提高身體素質和工作效率;五是對環衛公寓及集中居住點進行全面安全排查,積極採取集中供暖或空調取暖方式,杜絕燃煤取暖安全隱患,切實保障環衛工安全過冬。
二、有效確保環衛設施安全運行。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間等環衛設施維護,對用水設備進行全面排查,防止水管上凍影響使用。加強公共衛生間保潔力度,避免公共衛生間地面積水。及時設置防滑警示標誌、防滑墊,確保市民如廁安全。對道路保潔機械化作業車輛進行逐一檢查,重點檢查防凍液、液壓油、水箱、油路、水路等易受低溫天氣影響的零部件,做好維護保養與防凍防護,確保車輛安全運行。
三、全面調整道路保潔作業方式。根據天氣氣溫情況,科學調整作業時間及方式,堅持「作業前看氣溫、看地溫、看路況,作業時不結冰、不積水、不揚塵」的「三看三不」原則,科學調配作業車輛。當最低氣溫低於0℃(含0℃)時,停止當日道路灑水、衝刷等溼式作業,實施乾式吸掃作業,防止路面結冰現象。如遇降雪,將按照《濟南市清雪除冰工作預案》要求及規範,及時啟動清雪除冰應急響應預案,及時清理積雪積冰,確保道路安全通暢。
四、加強日常值班和應急處置工作。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帶班制度,加強信息報告工作。針對突發性路面撒漏情況,以人工清理為主,確需灑水衝刷的,在灑水車中加入適量融雪劑,防止路面結冰,並在醒目區域設置路面溼滑警示牌,確保道路通行安全。因寒潮天氣造成的人員或事故情況,各單位應及時如實上報。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各區各部門應提前成立快速應急隊伍,紮實做好各項應急保障準備,確保寒潮應對工作萬無一失。
五、加強一線環衛工人健康保護工作。通過微信、美篇、融媒體等平臺,及時宣傳極寒天氣下如何預防凍傷、如何預防高血壓患者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如何預防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發生,普及急救常識,補充急救藥品,不斷加強環衛工人的健康保護措施,以良好的風貌和無私的精神堅守崗位,服務市民百姓,為扮靚城市大客廳、打造魅力泉城奉獻濟南城管力量。
為了讓環衛工人們在這個最寒冷的冬天感受到這個城市的溫暖,我們在這裡也倡議廣大市民朋友們:請自覺愛護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請各位司機朋友在開車時,不要車窗拋物,看到環衛工人減速慢行;請沿街店鋪、商家和單位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最大限度為環衛工人提供飲用水;請有能力的餐廳、飯館視情況為起早貪黑的環衛工人提供一份愛心早餐;請路遇環衛工人時,送上一個微笑,一聲問候或一個祝福,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您的雙手,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愛。
王若峰:
感謝韓局長的介紹,下面,請劉總經理介紹相關情況。
濟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衍波
劉衍波:
面對寒潮極端天氣,濟南能源集團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國資委要求,積極應對,提前安排部署,多措並舉全力做好供熱供氣保障工作,確保城市用暖用氣穩定安全。
一、迅速行動,全力應對。針對寒潮極端天氣,按照市政府緊急會議精神要求,從生產運行、安全巡查、服務保障、應急處置等方面全面部署準備,全員發動、上下聯動、氣煤聯調,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措施,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雙氣保供各項工作。
二、確保供應運行穩定安全。為積極應對此次寒流,我們制定應急預案,完善保供方案。繼續全力做好煤炭儲備工作,能源集團已儲備燃料33.8萬噸(其中煤炭27.1萬噸,水煤漿3.2萬噸,蘭炭3.5萬噸),目前日耗燃料1.15萬噸(包括水煤漿、煤粉、蘭炭),煤炭儲備可滿足一個月用量。加大外部熱源協調力度,黃臺電廠、章丘電廠已備足馬力,滿負荷運行;根據天氣情況提前做好負荷預測,及時調整運行參數,啟用備用熱源,保障運行穩定。加大多方氣源採購,在確保上遊氣源單位供應量的基礎上,已分別與中石油崑崙、中海油、新疆慶華能源籤訂採暖季供氣協議,充分利用自有LNG調峰儲氣設施、高壓管網進行氣源儲備,並啟動曹範LNG罐箱應急氣源儲備,保障民生用氣需求。
三、溫暖熱線,氣、暖服務管家24小時解決用戶訴求。我們的88812319、67812319、88612319、968111客服熱線24小時服務,詳細解答用戶用熱用氣問題,我們的800餘名供暖管家、300餘名供氣管家會在第一時間為用戶提供「一對一」專屬服務,隨時解決用戶訴求。
四、全面加強安全管理。一是針對重點崗位、重要環節,加強領導幹部和生產骨幹雙值班,24小時值守,履職盡責,團結協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二是各供熱、燃氣企業做好供熱設施、燃氣設施日常巡檢和隱患排查整治,特別是加強各廠站涉及補水系統的保溫防凍措施,確保設備設施安全運行。三是強化應急搶險力量準備,備足備品備件,59支專業化搶修隊伍24小時待命,隨時應對突發事件。
此次寒潮預計是今冬最重一仗,小寒勝大寒,我們將充分考慮困難,往最不利處想,往最好處做,發揚「一張網、一盤棋、一條心、一股勁」的能源鐵軍精神,務求決戰決勝!為省會濟南提供能源保障,為泉城人民送去能源溫暖!
王若峰:
感謝劉總經理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請提問。
山東交通廣播記者:
寒潮天氣,家長最關心就是學校教室、宿舍這些主要學習生活場所的室內溫度能不能保證。請問市教育局王局長,學校冬季供暖問題是如何保障的?
王紘:
讓學生溫暖安全過冬,是教育「溫度」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中小學,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冬季取暖工作力度。
2018年,應對國家環保督查和省、市節能減排要求,針對部分農村中小學以燃煤方式取暖問題,市教育局在足額安排公用經費的基礎上,預撥市級取暖專項資金2000萬元,按照「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宜氣則氣、宜油則油」的原則,專項支持鼓勵中小學校,特別是經濟薄弱區縣農村學校實施鍋爐改造,新配置空氣源熱泵、電蓄熱鍋爐、燃氣鍋爐等電代煤、氣代煤清潔能源取暖和飲水設施配置,當年,全市中小學實現清潔取暖全覆蓋。
2019年,立足「精準提升」,安排3000萬元市級取暖專項資金,對排查發現的電取暖設備配套用電線路老化、變壓器超載運行、設備陳舊影響取暖成效和校園供暖管網實施專項改造,對生均經費較少的小規模學校撥付取暖運行經費補貼。濟萊區劃調整後,2020年,再安排市級取暖專項資金4000萬元,用於部分區域、學校實施取暖設備整體更新,進一步加大小規模學校、寄宿制學校取暖運行經費補助力度,統籌提升全域一體化供暖保障水平。
市教育局將取暖保障工作納入教育督導範圍,每年取暖專項抽查堅持「三個必到」,即:經濟基礎最薄弱縣區必到、最偏遠鄉鎮必到、最偏遠農村學校(教學點)必到,確保中小學取暖工程落實落細。
天下泉城記者:
市民政局在防範應對嚴寒天氣對流浪乞討人員採取了哪些措施?
郜銀成:
為積極應對災害性天氣,加強救助管理,確保我市範圍內流浪乞討、外來務工無著人員得到妥善安置,防止發生凍死凍傷事件,市民政局面向全市公布173個臨時避寒點,市民可通過濟南發布APP查詢臨時避寒點具體地址。除此次臨時救助外,173個避寒點將常年開設,幫助更多流浪乞討、外來務工不著人員安全度過極寒天氣。
同時啟動流浪乞討人員寒冬應急救助模式。實行「三個第一時間」(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崗、救助物資第一時間置辦、救助現場第一時間到達),建立返鄉流浪乞討人員臺帳和易走失人員資料庫,繪製極端天氣街面巡迴救助地圖,對市區重點地域開展全天候巡查,依託6400餘名村居救助聯絡員對地下通道、待拆遷房、橋梁涵洞等進行每日巡查,購置棉衣800餘套、棉被600餘條,確保應急救助及時到位。
濟南交通廣播記者:
請能源集團的領導介紹一下,現在我們的熱源能否滿足寒潮天氣情況下居民的用熱需求?
劉衍波:
為積極應對極為罕見的降溫幅度大、持續時間長的低溫天氣,能源集團充分發揮「一張網」優勢,綜合考慮雙氣供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按照「煤氣轉換、能量平衡、安全運行」的原則,建立供熱用煤用氣計劃調度機制,實現燃氣企業與供熱企業的統一調度、聯動互通。優化細化運行方案,24小時應急值守,做到「時溝通日分析」,與上遊熱源、氣源蹲點對接。
目前,集團已啟動了45臺燃煤鍋爐,37臺燃氣鍋爐,11臺供熱機組,136處空氣源、餘熱回收等新能源熱源,提前升溫蓄熱,熱源可滿足負荷需求。同時在確保上遊氣源單位供應量的基礎上,分別與中石油崑崙、中海油、新疆慶華能源籤訂3200萬方採暖季供氣協議,充分利用自有LNG調峰儲氣設施、高壓管網進行氣源儲備,日調峰能力可達100萬方;啟動曹範LNG罐箱應急氣源儲備120萬方。加強管網互聯互通,緊急情況下同城資源可互相調配,為應對極寒天氣穩定供應做好了充分準備,完全能夠保障能源供應,請市民放心。
王若峰: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發布人,也謝謝記者朋友們的光臨!
來源|濟南發布
編輯|孔雪
責編|鄭富強
發布濟南權威資訊
與您一起,見證濟南發展!
原標題:《濟南做好嚴寒天氣防範應對工作新聞發布會圖文實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