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能在中國有著大批的球迷,而且大齡球迷居多,這和魯能以往的輝煌戰績有著很大的關係,99年的雙冠王有多麼的來之不易相必很多老球迷都清楚,那時魯能也積累了很多的球迷基礎,只是隨著現在成績的不穩定,球迷輸入漸漸減少。4次奪得中國頂級聯賽冠軍、5次問鼎足協杯冠軍、亞冠大比分輸球和經典逆轉、足協杯超級逆轉奪冠等等,魯能給了球迷太多難以忘卻的時刻,也讓很多球迷愛著他恨著他,卻始終忘不了他,魯能的動向他們時時刻刻關注著。然而魯能球迷增長速度最快的那段時間,應該就是在2006年前後,因為那時的魯能和現在的恆大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
2006賽季的魯能提前6輪奪冠,在球場上強大的統治力不言而喻。那幾個賽季的魯能在國內的實力首屈一指,在中前場進攻線上,他們有著當年的金靴李金羽,助攻王日夫科維奇和那個賽季的最佳球員鄭智。而主教練圖拔科維奇以他們為核心把魯能的傳控體系打磨成型,那時的魯能放在亞洲也絕對是一支強隊,不過隨著圖拔的離開和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魯能並沒有把傳控足球繼續發揚光大。
雖然在隨後的幾個賽季裡魯能也獲得過中超冠軍,可吃老本的做法始終堅持不了多久,魯能也漸漸地離聯賽冠軍越來越遠。之後的魯能主導過攻勢足球,提倡過防守反擊,可始終沒有收到太好的效果。在2018賽季,李霄鵬接任主教練之後,球隊又開始了在傳控足球上的復興之路。
2016賽季的魯能,在巴西人曼諾的帶領下,聯賽成績僅僅為倒數第三,剛剛保級。這也成為了魯能歷史上的最差戰績,隨後的2017賽季,魯能請來了德國教頭馬加特,在這位嚴厲的教練治下,球隊在那個賽季獲得了聯賽第6,球隊的精神面貌也有非常大的改善。
可是在2018賽季馬加特便被李霄鵬所代替,這一做法讓很多球迷都為魯能的前途更為擔憂,而在接任魯能後的李霄鵬被很多球迷認為是在吃馬加特的老本,其實不然,李霄鵬其實是在下更大的一盤棋。
代表魯能的首個賽季,李霄鵬延續了馬加特的帶隊風格,球隊以防守反擊為主。李霄鵬和馬加特同樣了解魯能,以球隊目前的實力,傳控足球顯然已經不適合魯能,放低姿態,以防守為主才能在目前的聯賽中站穩腳跟。
而接替馬加特之後,李霄鵬把防守反擊做到了更加極致,尤其在反擊中的質量更是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在反擊中不完全依靠兩個邊路的速度來突擊,而更多的是依靠傳球質量和球員之間的傳切配合,這也給後期打造傳控足球奠定基礎。
對於李霄鵬那個賽季的防守反擊來說,他要比馬加特做得更出色,2016—2018賽季的數據中我們可明顯的看到,魯能的控球率在逐步下降,馬加特和李霄鵬治下的魯能,徹底放棄了魯能的一貫風格,開始了防守反擊的策略。
在傳球次數方面可以看出,每個賽季魯能的傳球都在遞減,而在搶斷、解圍、攔截等基本防守數據方面,魯能的次數卻在增加,這個信號便更加明確了魯能的防守反擊戰術。
在上個賽季後半段,魯能的比賽開始初步向掌控節奏的方面發展,防守反擊不再是他們的主要手段,李霄鵬明白,要想在聯賽中取得冠軍,一味的防守並不能達到目的,只有掌控了進攻節奏,才能更多的掌握場上的局面,形勢有利時怎麼掌控,形勢不利時怎麼掌控,要想讓局面更好的往自己這邊發展,掌握球權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在後半段傳控體系的深入,魯能在傳球次數和傳關鍵球次數上也慢慢地有所增加,從2018賽季和2019賽季的傳球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出,魯能已經開始逐步向更深層次的傳控體系邁進。
在這一個賽季中,魯能逐步的在傳控體系中摸索,由於打法的過於複雜,球員不能很好的按照教練的要求完成體系裡面內容。在李霄鵬打造的傳控體系裡,對於球員的要求也比較高。其中包括以下幾點:
1、後場球員拿球後要能準確的觀察到中場球員的空檔,找到位置最佳的隊友進行皮球的輸送。
2、中場球員之間要有默契的傳切跑位,前場隊友沒有很好的機會還要及時的回傳,而且對中場球員的傳球視野也有著比較高的要求,球要及時的轉移到防守弱側,轉移後還要快速的前插搶點。
3、邊後衛的前插要及時,而且要和邊前後形成呼應,邊前衛和邊後衛要有一定的傳中能力。
4、中鋒要回撤拿球、做球,禁區內必須吸引防守給隊友製造足夠的機會。
層層滲透打穿對手防線
從上面這張動圖中可以看出,魯能在傳控方面的優勢所在,通過層層滲透,兩個邊路的及時插上,邊中結合等多種傳遞方式完成一粒漂亮的進球。這粒進球經過了多達14腳傳遞,參與這次進攻的人數達到了8人,可以說是魯能這個賽季非常漂亮的一次團隊配合。
2019賽季客場對陣華夏幸福的比賽可以說是魯能那個賽季傳控最好的一場比賽,在各個數據方面魯能都遙遙領先,並且最終以3:0戰勝了對手。尤其是在比賽進行到第70分鐘之後,魯能完全掌握了場上的形勢,控制了整個比賽。
對陣華夏幸福魯能的控球率
那場比賽,魯能的傳球數達到了587次,控球率高達64%,但從比分上面來看,魯能的傳球並不是所謂的只以倒腳為目的,從進攻主導率的數據上面來看,他們真正的發動了多次有威脅的進攻,並且取得了一場大勝。
對陣華夏幸福魯能的進攻主導率
只可惜這是已經到了賽季後期,而且他們的這種傳控並沒有達到特別成熟的地步,2019賽季,魯能大多數的進球還是要依靠著反擊來完成。
魯能在蒙蒂略離隊之後,就再也沒有人穿上過10號球衣,上個賽季德爾加多接過10號球衣,但他的表現和10號存在的意義大相逕庭,隨後德爾加多也被租借了出去。
這個賽季,魯能的10號依然沒有主人,魯能在傳控的道路上看似會遇到一些問題。
從上個賽季來看,魯能在傳控方面還是有很多問題的,中路和邊路會經過長時間的頻繁的轉移,這樣他們很難在倒腳中找到傳威脅球的機會,多數進攻也會在邊路的傳中或者倒三角傳球中結束。雖然在後半段的賽季中,魯能以傳控為主,可是不成熟的體系也讓他們不得不經常以邊路的傳中完成進攻。這和其他中超強隊相比,就顯示出了魯能在傳控中的不足之處。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魯能在短傳方面的佔比要比其他球隊少,而傳中和長傳方面卻高出不少,這和魯能的戰術有一定的關係,在無法把球滲透到對方禁區的情況下,魯能還是要依靠著邊路的傳中和直接找前場的高點來完成進攻。
由此可見,魯能缺少一名可以持球快速推進的球員。如果在這個位置可以引進一名高水平的外援,魯能傳控足球會更加從容。
就拿曾經的蒙蒂略來說,在中前場有速度,能過人、能直塞,最重要的是有非常強的出球能力,這能讓隊友在比賽中節省很多沒必要的繁瑣過程。魯能在傳遞過程中還經常會遇到長時間無法撕開對手防線的時候,最後經常以傳中找佩萊而草草了事。如果有了蒙蒂略似的球員,對於現在的魯能來說,也可以省去中間大部分無謂的倒腳時間,蒙蒂略還有快速的啟動速度,節奏的變換,這都能給魯能的傳控足球帶來幫助。
蒙蒂略推動進攻
魯能本賽季共有5名外援,格德斯代表著魯能的未來,費萊尼剛踢一年中超,莫伊塞斯才踢半年,卡達爾更是魯能剛剛籤約的新援,甚至還沒有和隊友見面,表面上看,佩萊已經不適合現在的魯能,可如果在比賽中局面不利,佩萊才是最可靠也是最能進球的那個球隊員。
所以從外援陣容來看,目前還沒有不適合魯能的,要想引進新的外援幾乎不可能。
雖然缺少了那個傳統意義上的10號,但李霄鵬依然有往傳控方向發展的念頭,從最近的熱身中可以看出,魯能在場上依然尋求配合和傳控,雖然在缺少了主力的情況下比賽踢得慘不忍睹,但可以看出其他年輕球員的想法。
J聯賽球隊鹿島鹿角的進攻體系
仔細的球迷也許會發現,魯能在傳控方面雖然沒有那個快速持球推進的球員,可他們能做到人人成為接應為隊友做球,格德斯和金敬道等人都能扮演佩萊的角色,從禁區內回撤接球、做球,只不過其他人在為他們傳球後的前插、斜插、反跑、跟進、快速啟動等工作做的不到位,不然魯能的傳控還會提高一個檔次。
這種踢法有些類似於J聯賽的一些球隊,沒有大牌外援,沒有高中鋒,多數球隊是以這種踢法在聯賽裡和亞洲賽場上存活,然而他們能在不是快速的節奏中把傳控發揮的極致最終尋覓到得分的機會,這也是J聯賽球隊的高明之處。
現在的魯能也在向那個方向發展,可以說,新賽季的開始便是檢驗魯能的時候了。
結語:
魯能在新賽季的比賽中,如果繼續傳控體系,一定會遇到比較多的問題,那我們就要看看冬訓期間魯能有什麼樣的變化了,而且在沒有開賽的這段期間,他們還有充足的時間去完善自己的體系,不過,從魯能的熱身賽和人員的配置上面看,正常情況下的傳控體系是不適合目前的魯能的,但是,他們如果能進行默契的配合打出一些高質量的傳切,那麼新賽季還是很有讓球迷期待的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