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A股!11連崩引發慘烈爆倉!股民人均巨虧191萬!有人自曝欠券商...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仁東控股十一跌停,目前約有30億融資盤瀕臨爆倉。有遊資向記者表示,該股遊資運作已久,券商也可能被坑成「接盤俠」。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者:孫煜 楊坪 )、野馬財經、證券時報、中國基金報、中國證券報、華爾街見聞、公開信息

12月9日,處於風暴中心的仁東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目前經營一切正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

公告發出前不久,仁東控股剛剛被按在第11個一字跌停板上,股價報收於18.88元/股,全天交易金額2200萬元,換手率0.19%。與交易量相對應,「賣一」位置封單量仍高達180萬手,金額超過30億元。

在連續不斷的跌停之下,仁東控股高達30.29億元的融資盤更是備受煎熬。

據《證券時報》8日晚間報導,其從一位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處獲悉,仁東控股確實為莊家操盤的個股,目前該莊家已被司法部門控制。這隻曾經的「牛股」緣何一夜之間開啟連環閃崩模式?背後到底是何方資金在運作?而深套其中的融資盤命運又將如何?

深交所暫停仁東控股融資買入,公司獨董已辭職

9日晚間,深交所公告稱,根據各證券公司報送的融資融券業務數據,截至2020年12月8日收盤後,仁東控股(證券代碼:002647)融資餘額和信用帳戶持有市值均達到該股票上市可流通市值的25%。依照《深圳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2019年修訂)》的規定,本所自2020年12月9日起暫停該標的股票融資買入,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12月7日晚,仁東控股公告稱,公司於12月4日收到獨立董事柴曉麗女士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其同時辭任獨立董事、薪酬與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

260億市值蒸發

股民人均巨虧191萬元

在十一連跌之前,仁東控股一度狂飆突進,是經典的大牛股,從年初至11月20日衝上年內高點期間累計漲幅高達289%,過去一年的漲幅更是接近330%,今年幾乎沒有任何回調。

然而,從11月26日開始,仁東控股一舉開啟了令人震驚的一字連跌。

截至9日,仁東控股股價較十一連跌前一日(11月24日)收盤價重挫近七成,總市值縮水至106億元,與年內最高位相比,逾260億市值蒸發。

在11月20日,仁東控股總市值一度高達355億元,據公司三季度末的統計數據,仁東控股股東人數為13090戶,以此估算,11月20日至12月8日的13個交易日內,其股東平均每戶虧損191萬元。

有股民稱已倒欠券商200萬

自仁東控股陷入持續跌停以來,不斷有投資者在股票投資社交平臺稱持股融資盤爆倉。

12月8日,一位投資者在仁東控股股吧表示,「融資已經爆倉了,欠券商200萬了」。

不過9日下午,這位投資者表示,「我還活著,但比去了還難受,我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為了家也要堅持下去,最近在變賣資產,可能要20年才能有好轉了,有好心人聯繫我讓我去講股市投資風險,謝謝關心我的每一個人,謝謝。」

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仁東控股融資餘額仍超過30億元。與高企的融資額相比,目前仁東控股的成交低迷,12月8日的成交額約為1052.57萬元,12月9日全天成交2000多萬元。

「富二代」實控人

Wind數據顯示,仁東控股自年初至11月20日年內高點的累計漲幅高達288.96%。如果再將時間拉長,去年11月時,仁東控股的股價一度低至14元/股。僅僅一年時間,其股價大漲327.22%。

回顧仁東控股近一年來的股價變動,伴隨其走成「慢牛」的是國資股東進出。

2019年7月29日,仁東控股原控股股東北京仁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東信息」)及其一致行動人霍東等多方與北京海澱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金集團」)籤署股份委託管理協議,仁東信息將其持有的21.27%的仁東控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等股東權利,委託給北京市海澱區國資委旗下的海科金集團進行管理。2019年11月15日,仁東控股股東變更為海科金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北京市海澱區國資委。

2020年11月14日,上述協議履行滿一年。11月17日,仁東控股發布公告稱,北京市海澱區國資委決定終止海科金集團對仁東控股為期一年的協議託管,公司控股股東正式變更為仁東信息,實際控制人重新變更為霍東,霍東將通過間接方式合計持有公司28.75%的股份。

公開信息顯示,霍東出生於1987年9月,碩士學位,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

2010年,23歲的霍東入職中國慶華集團,歷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慶華集團為內蒙古大型民營企業,董事長為霍慶華。2015年的胡潤排行榜中,霍慶華家族以140億元排名內蒙古第一。但是,近年來慶華集團「爆雷」,目前霍慶華夫婦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據仁東控股在一份公告中透露,霍東母親霍秀珍女士家族早年在寧夏、內蒙古等地長期從事能源開發、加工等業務,具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其嶽母張淑豔女士長期參與國內大中型房地產開發項目,目前控股某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此外還投資了境內多家公司,同樣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

2019年,在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上,霍東以27億元排名全國第40名。

消息公告後,仁東股價拉鋸多日,最終在11月26日開啟連跌模式。

理性看待國資介入

海科金集團入股之所以能帶給股民「鼓舞」,最為重要的原因在2018年6月,其以同樣幾乎零成本(1元)的方式拿下了金一文化的控制權,隨後又通過100億資金援助幫助金一文化化解資金鍊危機。

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對比海澱國資對金一文化、三聚環保等上市公司的「態度」,發現其對仁東控股並不「用心」。

2018年,海科金集團以1元價格收購金一文化控股股東碧空龍翔73.32%的股權,進而掌握上市公司控制權。當年8月31日,金一文化對外發布關聯交易公告,海科金集團將向公司提供30億元借款;10月10日,公司對外發布海科金集團將為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綜合授信提供擔保,金額40億元;10月16日,金一文化再次對外發布公告,稱海科金集團控股股東北京市海澱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將為金一文化提供30億元綜合授信擔保。

同期,另一家海澱國資北京海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拿下三聚環保控股權後,也給其帶來巨額資金支持,2018年中,北京市海澱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便與上市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直接以現金受讓三聚環保的債權及應收帳款,總金額為60億元至80億元。

但海科金集團卻在入主一年後終止了委託協議,2020年11月披露《關於公司權益變動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指出仁東信息方與海科金集團終止股份委託管理關係和一致行動關係的協議。

其稱主要原因是:「受各方面因素影響,雙方合作進度低於預期,一方面是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雙方戰略合作部分約定事項無法實施;另一方面受國企相關政策影響,有關項目落地和實施受到一定限制,也影響了雙方合作進程和相關資金支持的到位。綜合來看,雙方不再具備進一步合作的基礎和條件,從而導致本次委託協議一年期滿後不再續籤。」

「我們判斷,仁東集團(仁東信息方)那邊根本就沒有打算賣殼,今年年初,仁東集團還想拿下*ST華訊,又怎麼會放棄仁東控股這個殼呢?國資方也沒有足夠的動力支持上市公司發展。」滬上一家券商投行負責人對記者指出。

2020年1月22日,*ST華訊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華訊科技及公司實控人吳光勝與仁東集團籤署了框架協議,仁東集團擬通過增資華訊科技、受讓華訊科技股權等方式取得華訊科技不低於51%的股權,達到控股地位。

在部分市場參與者看來,雖然沒有帶來實質性的業務合作或資金資源,但海澱國資的託管在一定程度上為仁東控股股價「炒作」提供了契機。

不過,有觀察者指出,歸根結底,坐莊行為仍然是引發仁東控股二級市場大幅波動的主因。

「莊家只是借用了國資介入的一個機會,作為炒作的藉口。但是公司股價定價是不理性的,有人為操作的痕跡,這不是國資委的原因,投資者心裡也應該都明白,有一定的賭博心理,一個企業並不一定會因為國資的介入就做大做強、脫胎換股。投資者應該理性看待國資的介入、控制人的更替,要有風險意識。」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

A股「第一莊股」

9月份已有網友預警崩盤

仁東控股股價崩盤後,一時間,該標的是「莊股」的說法四處流傳,股價「控盤現象很明顯」,之前網友甚至將其稱為「滬深兩市第一強莊股」。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瀏覽網絡股票投資社區發現,這一說法在仁東暴跌前已經出現。

如9月12日,即有網友發帖預警,稱仁東控股是「典型的莊家,崩盤時間不遠了,散戶別當接盤俠」。該網友表示,莊家左手賣,右手接,股價炒上天,就等脫手找接盤俠。一旦崩盤,就會斷崖式下跌。

「很久前是溫州幫接盤,運作很長時間了,至於裡面更複雜的關係,看有無業內挖了。」一家遊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如是稱。

「運作很長時間」的仁東控股,幾乎完美契合網友總結的「莊股」特徵:沒有機構持倉、日內波動極小、K線非常完美。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數據發現,近一年來仁東控股的日內換手率大多在1%左右,股價一直緩慢爬升。去年11月至今年股價崩盤前,仁東控股僅在去年12月單月收跌1.59%,其餘月份均維持漲勢。雖然今年累計漲幅(截至11月20日)高達278.73%,但在開啟暴跌前,仁東控股年內未曾登上一次交易龍虎榜。

曾是四倍大牛股

主營業務或涉支付黑灰產

閃崩之前的仁東控股,也曾風光過,股價一年四倍,然而在節節攀升的股價背後,公司基本面到底如何?梳理仁東控股今年業績,公司今年增收不增利,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虧損。

財報數據顯示,仁東控股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7.54億元,同比增長89.77%;但淨利潤卻虧損2192.30萬元,同比下降144.50%。

此外,仁東控股目前還面臨流動性危機。截止2020年9月30日,仁東控股流動負債合計23億,其中三個月內到期的流動負債高達21.42億元。

公司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中稱,「不排除存在到期債務無法如期償付的風險」。截至2020年10月25日,仁東控股貨幣資金合計13.65億元,其中受限的貨幣資金13.14億元,未受限的貨幣資金0.51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股東質押比例高企。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仁東控股前十大股東中,已有六大股東合計質押1.96億股。控股股東仁東信息質押佔其直接持股比為67.63%,二股東和柚技術質押佔其直接持股比為100%。

公開資料顯示,仁東控股前身為成立於2007年的宏磊股份,公司於2011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此後的9年中,公司多次更名易主。

「德御系」柚子資產(現已更名「和柚技術」)曾在2016年入主宏磊股份,並將公司更名為民盛金科。2018年2月,在民盛金科中小股東股權轉讓與表決權委託下,仁東信息成為控股股東,霍東成為實控人。公司再度易主後,民盛金科更名為仁東控股。

仁東控股原為國內大型綜合性漆包裝產品供應商之一,原主營業務為漆包線、高精度銅管材和其他銅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6年,宏磊股份以14.79億元的價格剝離公司主要資產,同時以14億的價格併購廣東合利金融科技服務有限公司90%股權。自此,仁東的主營業務轉型為第三方支付,通過旗下子公司合利寶開展第三方支付(跨境支付)、徵信、大數據、普惠金融、供應鏈、保理、資產管理等業務。

「它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可以做第三方支付,同時也有老的POS機業務,可以做收單,也有硬體。它的定位跟一般的小收單機構是一樣的。」一名支付產業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合利寶在行業內「屬於比較末端的,去年有18個億的營收,只能盈利兩千多萬,規模體量很小。」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兩年合利寶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和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等原因,數次吃到地方監管罰單。

2019年1月,人行廣州分行對合利寶處以警告,合計罰沒816099.83元;2019年11月14日,人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對合利寶罰款7萬元;

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人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兩度處罰合利寶,合計罰款金額為29萬元;

2020年4月,人行長沙中心支行對合利寶處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11750.01元,並處70萬罰款。

「是因為對公帳戶管理的問題,還有給高利貸、偏黑灰產的做支付通道被罰款」,前述支付產業人士對記者解釋稱,「他們(在被仁東收購)之前就在做。(仁東)重組以後其實基本就是依託一張支付牌照在做偏黑灰產的收單和放貸,網貸、盜刷、假商戶真POS這些基本要素都有。」

該人士對記者表示,仁東收購合利寶之後,並未對其提供太多支持,「說白了,應該是仁東利用它來做相應的資本熱點炒作,這可能會更多一些。」

不過,該支付產業人士也同時指出,「仁東本次爆倉,我們感覺跟合利寶關係不大,應該還是仁東股東作妖的原因。」

圖/圖蟲

券商可能也當了接盤俠

值得一提的是,類似「仁東股東作妖」的觀點,前述遊資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曾提及。

「聽說一種說法,是他股票不要了,找券商質押了很多錢」,該遊資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最終是券商被坑,出不掉貨,質押出去的錢又收不回來。」

另一名投資人士也對記者分析稱,在仁東控股這個案例中,可能散戶「接盤俠」和券商「接盤俠」兩種情況都存在:「等於你把一個垃圾股票先價格炒上去,然後找券商質押融資,雖然是打了四折的融資,但是後續暴雷之後這個股票就一文不值了,券商接了盤。」

相比於被股票質押融資坑了的券商,廣大散戶可謂是老「接盤俠」。數據顯示,大量散戶在今年下半年開始「跑步」進場接盤。

仁東控股的股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其股東數僅為6638戶。進入下半年後,仁東的籌碼快速分散,截至9月30日的股東數高達1.31萬戶,較三個月前增長了97.20%。

仁東股份的融資餘額也節節升高。11月17日,在仁東股價頂峰時期,其融資餘額一度達34.76億。數度跌停後,截至12月7日,其融資餘額依然高達30.41億元,融資餘額佔流通市值比高達23.3%。

從成交數據來看,如今的仁東控股幾乎已經喪失了流動性。數據顯示,其10連跌停中,僅第一天市場資金有所博弈,成交額達4.23億,後面均為一字跌停,9天累計成交額僅為6634.34萬元。

股價連日跌停,多個網絡投資社區裡仁東股東均是一片哀嚎。不過在十數萬手賣單封死的情況下,券商強平也無法賣出。未來爆倉的融資客還將面對融資穿倉倒欠券商的慘烈情形。融資融券相關交易規則顯示,當信用交易投資者擔保物被全部平倉後,仍不足以償還對證券公司所負債務的,證券公司會向投資者繼續追償。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和散戶被套、30億融資瀕臨爆倉形成鮮明對比,涉身仁東控股資本局的幾家大資金早已開始起身離場。

在去年國資背景的海科金集團入主仁東後,隨著股價上漲,「牛散」景華系、德御系、京基集團等多方資本不斷減持仁東股份。

例如,仁東二股東德御系的和柚技術,自去年二季度開始連連減持,至今年三季度累計減持4500萬股,僅持股4831.21萬股。京基集團陳家榮在2019年8月13日至2020年3月23日間陸續賣出持有公司股票,個人累計減持2.10%的股份。此外,「牛散」景華在5月21日至8月12日期間,也合計減持公司3.37%的股份。

相關焦點

  • A股「最強絞肉機」!連砸13個跌停,投資者:倒欠券商200萬
    從11月25日到12月10日,已經連砸了12個跌停,市值縮水74%,股東平均損失205萬,僅12月10日一天就流出了2100.13萬元。真是跌的連親媽都不認識了。追溯之前的十幾個月,仁東控股也算是一隻慢牛,從15元一路漲到64元,走勢一直非常穩定。
  • 仁東控股13連跌 券商虧得底朝天
    虧光本金還倒欠為了照顧新同學,饒有興趣的行家,行家打算以仁東控股為實例,估算一下損失,順便科普融資的常識。比如,某位脫離了普通群眾的投資者,正好達到開通兩融業務的標準:50萬自有資金。按1:1比例,TA向券商借了50萬,合計100萬。(暫且忽略交易成本,以及融資成本)。假設這位一把梭哈,在11月24日收盤前,以收盤價60.17元全倉買入「仁東控股」,約有1.66萬股。補充說說融資擔保比例的概念。通俗的講,就是總資產/總負債。
  • 「最強絞肉機」仁東控股繼續跌停,投資者:倒欠券商200多萬,變賣...
    12月7日——上周有人開玩笑說仁東控股的股東人均虧損一輛奔馳S,到本周已經升級到人均虧損一輛奔馳邁巴赫,如果接下來仍不開板,估計要向人均虧損一輛跑車看齊了。12月8日——有投資者表示融資爆倉後,「還倒欠券商200萬元」。也有投資者表示,「平常百把塊錢的衣服都捨不得,現在已經虧損50多萬,老婆還不知道。」
  • 六連崩!「仁東式」爆虧再現 績優私募腰斬
    仁東控股迎第10個一字板有融資盤爆倉今日仁東控股迎來第10個跌停,值得注意的是,11月20日,仁東控股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時,該股的融資餘額也創下歷史新高,到12月7日,融資買入餘額仍有超過30億元。今日就有網友曬出自己的倉位稱,自己仁東控股的融資盤爆倉了,倒欠了券商200多萬。正所謂禍不單行,仁東控股股價閃崩背後,公司還面臨多重風險壓頂。
  • 六連崩!「仁東式」爆虧再現 績優私募益家聚美3號腰斬
    原標題:六連崩!「仁東式」爆虧再現 績優私募腰斬  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A股近期殺傷力最大的非仁東控股莫屬了!
  • 「連呼吸都是痛的!」13個跌停、人均虧損超過200萬!股民直呼扛不住了
    截止到本周周五,年度最慘跌停股誕生,便是13連板的仁東控股。這隻年內一度漲近300%的「明星股」,自今年11月25日便開啟了「一瀉千裡」的連續跌停。而截至目前逾萬名股東、30億融資盤,仍在等待逃亡止損的窗口。01上萬名股東人均虧損或超過200萬元12月11日,仁東控股(002647.SZ)迎來第13個跌停板,收報15.29元/股,從11月25日至今已有逾271億市值蒸發。
  • 爆倉倒欠券商200萬!仁東控股10跌停,投資者損失慘重 「妖股」四大...
    仁東控股10跌停:融資已爆倉,欠券商200萬12月8日仁東控股再度跌停,截至收盤,該股報20.98元,封單達172萬手。至此,該股自11月25日以來已連續十個交易日跌停,市值蒸發超200億元。有投資者表示,融資已經爆倉了,欠券商200萬了,求你別再跌了,賣也賣不出,非逼我離開這個世界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仁東控股持續上揚,並在11月20日創出64.72元的歷史新高,年內漲幅達279%。
  • 2021最慘A股來了:全新好今年連吃7個跌停 股東融資盤或面臨爆倉
    今年連吃7個跌停 去年還有2個… 來源:中國基金報A股開年最慘股票誕生,全新好變「壞」。開年7個交易日,全新好連續7跌停,成為新年最「慘」股票。而加上去年底的兩個跌停,最近全新好已連續9跌停,期間股價累計下跌52.21%,總市值縮水至14.24億元。上市29年,這家公司有17年都在保殼,2004年至今一直在保殼的路上奔波,期間累計虧損3億多。
  • A股「第一莊股」崩塌:連續11個跌停板 散戶融資倉...
    在仁東控股股吧中,曬出持倉比慘的帖子源源不斷湧出,甚至有投資者自稱融資盤已爆倉,倒欠券商200萬。   自11月25日閃崩跌停以來,11月25日-12月8日,仁東控股融資餘額減少了2.80億元,其中有2.50億融資資金是在11月25日當天的閃崩跌停中出逃,之後的9個交易日融資餘額僅減少0.30億元,在仁東控股連續「一字跌停」下,融資資金出逃無路。   30多億的融資盤等待出逃,大量在今年新增的融資盤已面臨虧損,其中不少融資客面臨爆倉甚至穿倉。
  • 閃崩!最狠狂跌36% 12萬股民懵了:多隻個股突然跌停
    中國基金報 江右年末,接連閃崩現象一再出現,昨天10分鐘內4隻股票閃崩跌停,今天上午10點左右,又有多隻股票閃崩跌停。昨日閃崩跌停的,今天又有一字跌停或跌停,其中更有榮科科技昨日閃崩20%跌停的,今日繼續跌停,非常嚇人!
  • A股驚現「熊出沒」,30億融資盤面臨爆倉,11跌停的仁東控股怎麼了丨...
    A股市場近期出現一隻跌幅極為慘烈的個股。12月9日,仁東控股慘遭連續十一個跌停,股價從11月25日的60元,連續跌停至今日每股18.88元。截至發稿時,仁東控股的跌停板上,仍有超過184萬手的拋單砸盤。仁東控股此前可謂是今年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大牛股,公司自年初至11月20日年內高點的累計漲幅高達288.96%。
  • 4倍牛股仁東控股崩塌6個跌停:人均虧超100萬 1萬多股民遭悶殺
    最牛「莊股」崩了:國資突然「不玩」,4倍牛股崩塌6個跌停!人均虧超100萬,1萬多股民遭悶殺!  近日,一隻股票吸引了市場的目光,曾經一年半暴漲四倍,結果股價崩盤,連續六個交易日跌停,股價腰斬,按1.3萬股東計算,人均虧損超百萬元!
  • 券商一哥去年人均49萬 今年公募基金經理冠軍拿...
    券商一哥去年人均49萬 今年公募基金經理冠軍被曝拿2000萬? 在券商業,向來都有「3年不開張,開張吃3年」的說法。這不,前些天中信建投被曝年終獎集中在85個月至250個月之間,拿600萬年終獎都不是難事兒。
  • 今日熱點:又見券商股爆發!全球市場漲聲一片 A股有望「牛抬頭」?
    兩市合計成交6874億元,行業板塊呈現普漲態勢,券商板塊強勢領漲。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65.89億元。央行、外匯局聯手發文 千億增量資金在路上  3、中一籤賺5萬?新股機會來了!(中國基金報)詳情>>>   4、股民驚呆!說好盈利2000萬結果巨虧3個億!
  • A股6連陽,卻有3296隻股飄綠!很多股民心態崩了
    這次真炸了這次真炸了,不僅虧錢的股民心態炸了,賺錢的股民在大呼不可思議。2020年末,2021年初,大A股創下罕見6連陽。但多數人依然是虧錢的。換個說法吧,多數股都是在虧損的,並且越來越多。上證A股有股民粗略算了下:整個股市大概4160隻在交易股票,其中市值1千億以上的股票有142個,這些股票的總市值達到了46.1萬億,市場總市值大約89.88萬億。換句話說,千億市值股票的數量佔整個市場的3.41%,而市值佔比卻是51%。滬深300指數和小盤股指數從去年12月以前至今的分化越來越嚴重。
  • 連拉3個20%漲停:巨虧的創業板妖股天山生物漲瘋了 網友直呼太可怕
    易方達範冰、中泰證券陸韻婷:詳解港股通下香港多元金融板塊的投資機會  信達證券王舫朝:更高格局看待券商核心增量  定向公開 | 廣發證券|糜韓傑:紡服下半年投資策略解讀  掘金周期|開源證券齊東連拉三個20%漲停,巨虧的創業板「妖股」漲瘋了!網友直呼太可怕…突如其來的「妖股」。剛剛,天山生物再度漲停了!這是天山生物連續第6個漲停, 至此,其最近6個交易日漲幅130%!這讓不少投資人目瞪口呆。要知道,天山生物過去六年連續虧損超20億元。
  • 明天A股又開盤了,經歷周五風大浪急之後,周末消息面再度不平靜!
    在將要過去的這一周時間裡,A股市場可以說是再度上演了由驚喜到驚嚇的一個過程,似乎歷史再度來了一次非簡單的重複,而這樣一根大陽線之後連續的陰跌,確實也是讓股民的心情跟著跌宕起伏。復盤過去一周的市場表現,大盤在周一的時候拉出的跟破位大陽線,讓股民似乎看到了「牛來了」的希望。不過令股民大跌眼鏡的是,周二之後,從創業板作為突破口,市場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來了個空頭大反撲,一下子讓多頭市場有些措手不及;而在周三的時候,創業板更是跌幅將近100個點,把市場的熱情降到了冰點。
  • 券商自查兩融,群妖還敢亂舞嗎?
    仁東控股的14連板引發了連鎖效應,散戶和基金被套牢是第一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仁東控股的股東戶數為1.3萬戶,以此計算,投資者人均虧損超過200萬元。其中損失最慘烈的張留洋、劉祥代等新進股東,分別持仁東788萬和607萬股。自9月30日至今,該股已從最高價下跌超過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