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12月10日報導 對話熱門人物,了解新聞背後的故事。一人一面,還是一人千面?開腔,不只是語言的交流,更是靈魂的觸碰。在這裡,新聞主角變得更加立體。
陳銘終於獲得了今年《奇葩說》的BB King。這個「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的武漢大學老師,最終「封神」。
圖片來源:《奇葩說》官方微博
和其他辯手不同,陳銘有一套自己的風格。他邏輯嚴密,情話說得溜到飛起。
在馬薇薇看來,陳銘是個「標準人」,「父母慈愛,夫妻恩愛,孩子可愛,所以打辯論一年四季呼喚愛。我經常挖苦他雞湯王,可是這個世界啊,卻因為他這樣的人,才讓我看到一點點希望」。
近日,讓人充滿希望的陳銘回歸爸爸身份,參加了一檔代際教育節目《考不好 沒關係?》,對此,他接受了中新網記者採訪。對於辯論和人生,他自有看法。
圖片來源:《奇葩說》官方微博
為何走上辯論之路?
「我走上辯論這條路的契機,完全是因為武大的辯論環境。過去二三十年的整個華語辯壇,武大一直都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5年,陳銘以專業和文化課雙第一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武漢大學濃鬱的辯論氛圍下,陳銘開始對辯論產生興趣。因為思維活躍,言辭犀利,他很快被選入院辯論隊,並成為首屆隊長。
在陳銘的帶領下,武漢大學辯論隊一度在國內高校辯論賽中「打遍天下無敵手」。
因為辯論,陳銘改變了很多。
他自認養成了「思辨理性的獨立人格」,這意味著面對任何觀點,都會先以一種批判視角來審視。同時他也對追求知識有了強烈的渴望,「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辯題是哪一個」,於是在好奇心的驅動下,陳銘非常享受獲取知識帶來的快感。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同時,辯論又給予了陳銘很多。
他的手機通訊裡存了很多辯友的電話,有武大的校友,也有《奇葩說》的嘉賓。不管這些號碼多久沒有響起,只要擺在那裡都會讓陳銘覺得踏實、安心。
「那是在和平年代與戰友情最像的情誼。」在陳銘看來,那是一群最值得信賴的兄弟,因為大家彼此經受過價值觀的碰撞與檢驗,經受過朝夕相處為了相同目標的全力以赴,經受過對彼此無條件地信任。
「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陳銘說。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辯手?
陳銘是從2015年開始加入的《奇葩說》。
作為頂尖辯手,陳銘在這檔節目裡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我應該怎麼表達,才能獲得現場一百個觀眾,還有屏幕前所有觀眾的認可」。
肯定不能用常規的打法,於是陳銘試圖在每個辯題背後,找到理論的落點,然後再深入淺出講述。
比如,有一期辯題是「如果婚姻的有效期是七年,你同不同意?」
陳銘的答案是:同意。
他先是分析社會婚姻的起源,然後延展開來講。
「我們每一個七年都有一個和彼此說再見的機會,可是我們都扛過來了,我們每一次都把手緊緊握在一起,這樣我們對婚姻的感覺,不是比以前要更強烈嗎?」
圖片來源:《奇葩說》視頻截圖
這段發言迎來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
但是,陳銘堅持這條理論+故事的路線並不容易,從第二季到第四季,開始有網友審美疲勞。第四季時他甚至連輸六場,人送外號「六叔」。
但是在《奇葩說》到了第五季,陳銘又連贏五場,他也不明白是為什麼,並猜測是輿論環境有了變化。
比如,他與詹青雲的「開槓」, 沒有絲毫故事抒情,全是理論乾貨,卻被網友奉為「神仙打架」。但這對陳銘而言,只是辯論臺上的小意思,不足掛齒。
「教練會給辯手推薦書單,開讀書會。量子物理是基本書目,還要看心理學、社會學、哲學、傳播學,知識的地基一定要打牢,這是做辯手的基本功。」
圖片來源:《奇葩說》視頻截圖
辯論臺上輸給老婆不是放水
馬薇薇說陳銘是雞湯王,後來大家又一致認為陳銘是「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
陳銘的婚姻一直被視為佳話,老婆是他大學老師,也是一直仰慕的女神。因此他從本科一直追到了研究生,又追到留校做老師。
「她不能接受一個學生,那我就讓自己變成她的同事,她覺得哪裡不合適,我就去把這個溝壑填平了。」
因此,幾季《奇葩說》看下來,除了被陳銘辯論功力折服,更多觀眾都被他的寵妻情話蘇到不行。
陳銘家庭非常幸福。圖片來源:陳銘微博截圖
比如,在「愛情裡需不需要有備胎」,陳銘的觀點是「需要」。
「因為我老婆那麼好,她身邊肯定有很多優秀的男性喜歡他。他們都是我的一面鏡子,找到我真正不好的地方,是我未來要修正的方向。」
又比如,他說,自己做高校老師,就圖每年有三個月假期。「我每年就能和老婆去兩個地方旅行,等到我們六十歲的時候,攤開世界地圖,會發現好多地方都去過,多幸福啊。」
私底下的陳銘,從來不與老婆辯論,「生活中我是一個很愛講理,但是不喜歡辯論的人。因為辯論很累,如果還要讓女人這麼極致,於人於己都是一個傷害的過程,何苦呢?」
但是陳銘也坦言,在辯論臺上自己不是老婆的對手,有人曾猜測他是「為愛放水」,他義正言辭地澄清:「輸就輸了,不要找什麼藉口,實力有限,心服口服,技不如人,沒有話說。」
陳銘 受訪者供圖
不想錯過孩子成長
陳銘曾說,至今都很後悔因為錄《奇葩說》,沒能到產房看著二女兒出生。工作對他來說,絕對沒有陪家人重要。
因此,最近陳銘一想到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就深感為難。
他坦率地算了下日子,在過去幾個月裡,在家陪伴孩子的日子屈指可數,有時一周也就一兩天。
因此他決定明年調整下繁忙的工作節奏,「我跟老婆一直在商量,要把陪孩子的時間加再多一點,家庭和工作還是要獲得一個平衡,因為孩子童年成長的過程,一旦錯過,真的沒法回頭」。
陳銘與女兒 圖片來源:陳銘微博截圖
鑑於對孩子教育的看重,陳銘在《奇葩說》後接了新的工作——西瓜視頻的《考不好 沒關係?》。節目中他將擔任監考老師,同時將一些涉及傳統文化的人文知識與典故,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分享給大家。
陳銘說,他之所以選擇這檔節目,是擔心以後自己變成那種陪孩子寫作業心情崩潰、雞飛狗跳的家長,「我兩個孩子,一個四歲半,一個一歲半,我希望我能為輔導作業積累經驗」。
蘇格拉底地曾說過,「教育的本質就是點燃火焰」。陳銘非常認同這句話,他認為一切會消磨孩子對知識好奇心的方法都不合適。
所以,孩子考不好真的沒關係嗎?陳銘笑著說:「沒有誰天生不是學習的苗子,總有適合他的一個方向,發揮那個部分就好了啊。」記者 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