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 信用債違約有什麼影響?

2020-12-14 新浪財經

原標題: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 受信用債違約影響企業債淨融資同比減少2468億 來源:華夏時報網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北京報導

12月9日,央行披露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

從貨幣供應看,11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餘額2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2.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1.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個和6.5個百分點。

另外,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3.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近期受信用債違約衝擊影響,企業債券融資有所減少。數據顯示,11月企業債券淨融資862億元,同比少2468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近期信用債違約事件對市場形成了一定衝擊,流動性分層導致信用資質較弱的民營企業、中小金融機構壓力有所增加。「臨近年末,市場資金需求較為旺盛,預計央行將繼續通過加大逆回購和MLF操作力度,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滿足跨年資金需求。」

信貸擴張拐點已現

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

分部門看,我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534億元,其中以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為主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5049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7812億元, 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3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887億元,票據融資增加804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042億元。

另外,11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71.49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11月份我國人民幣存款增加2.1萬億元,同比多增7933億元。

中金固收研報指出,整體來看,11月信貸支撐主要依靠企業中長期貸款和居民端投放,消費鏈條復甦延續,出口等推動製造業貸款需求仍偏強。信貸增速本月繼續放緩至12.8%。後續來看,緊貨幣向緊信貸過渡仍將延續,12月信貸增速可能會進一步小幅回落。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則表示,當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和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規模均明顯收縮,除受年末信貸額度制約外,也與近期商品房銷售邊際降溫態勢相一致。「整體看,11月末貸款餘額增速連續第二個月小幅放緩,進一步確認本輪信貸擴張拐點已現。」王青補充道。

對於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仍有多增,但同比增量也在下滑。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產能利用率仍處高位,資本性開支相關融資需求仍存;近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有所上行,信貸條件有收緊跡象,令信貸改善幅度下滑;11月並非政府性基金支出大月,基建投資帶動的信貸或減少;銀行在負債端來源相對受限的情況下更傾向投放中長期信貸。

經濟活力回升

在貨幣供應方面,11月末,M2餘額2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2.5個百分點;M1餘額61.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個和6.5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8.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當月淨投放現金557億元。

相比於上一個月,M1、M2同比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中信期貨研報認為,11月M1增速回升,主要因為經濟的修復使得居民收入和企業盈利增加,相關活期存款也趨於增加。M1增速的回升從側面印證了經濟的活力。

同時,「M2表現超預期,顯示國內貨幣信貸環境保持寬鬆格局,這與央行呵護中長期流動性、我國外貿表現整體超預期與人民幣升值、國內經濟活動度上升、貨幣派生能力增強等因素有關。從M1、M0同比增速均好於預期來看,顯示國內消費、投資活動度明顯提升。」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稱。

值得關注的是,M1M2「剪刀差」從今年5月開始持續收窄,到11月降至0.7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王青表示,12月新增信貸、社融規模將略有下降,這將確保年內新增信貸總量控制在20萬億以內,新增社融達到35萬億左右,均比上年明顯多增。不過,在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帶動下,年末寬信用將持續處於「退潮期」,壓降房地產相關融資、支持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結構性特徵將進一步顯現。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 受信用債違約影響企業債淨融資同比...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 北京報導12月9日,央行披露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近期受信用債違約衝擊影響,企業債券融資有所減少。數據顯示,11月企業債券淨融資862億元,同比少2468億元。
  • 11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吳雨)中國人民銀行9日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  央行數據顯示,11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71.49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  分部門看,我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534億元,其中以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為主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5049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7812億元。
  • 央行:11月M2同比增長10.7% 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
    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53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48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049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781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3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887億元,票據融資增加804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042億元。
  • 央行: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 同比多增456億元
    央行: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 同比多增456億元 央行   2020-12-09 16:33 [摘要] 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
  • 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 M2增速連續9個月保持兩位數
    原標題: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 M2增速連續9個月保持兩位數(記者 姚進)中國人民銀行今天公布的11月份金融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2.5個百分點。初步統計,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至此,M2增速已連續9個月保持在兩位數水平。今年3月末,M2增速重回兩位數,創下2017年4月份以來的新高。
  • 11月新增貸款創同期歷史記錄 但市場預期社融拐點將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1月新增貸款創同期歷史記錄 但市場預期社融拐點將至雖有信用債違約影響,11月人民幣貸款仍創下歷年同期新高。12月9日,央行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大幅超過10月份,創歷年11月同期人民幣貸款新增規模新高。不過,因永煤信用違約事件衝擊,企業債券融資反季節性回落拖累社會融資規模。11月社融存量增速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為一年來首次回落。
  • 11月社融規模增量2.13萬億 企業債券融資同比減少2468億元
    原標題:11月社融規模增量2.13萬億 企業債券融資同比減少2468億12月9日,央行發布的11月主要金融數據顯示,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近期受信用債違約衝擊影響,企業債券融資有所減少。數據顯示,11月企業債券淨融資862億元,同比少2468億元。在多位專業分析人士看來,11月新增社融略超市場預期,主要是政府債券比去年同期增多,對社融形成貢獻。
  • 央行:11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1萬億 同比多增7933億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9日訊 央行網站今日公布2020年1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7%,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10%。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外幣貸款減少183億美元;人民幣存款增加2.1萬億元,外幣存款增加133億美元。
  • 11月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456億 資金向企業中長期貸款傾斜
    在經過10月季節性回落後,11月多項金融數據「回暖」。根據央行12月9日發布的數據,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
  • 央行:11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 對實體經濟發放貸款...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3萬億元,同比多增1676億元。截至11月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3.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
  • 信用債違約風波後,銀行都發生了什麼?
    高信用債券違約後,銀行作為債券市場的最大持有機構所受影響幾何廣受關注和討論。 受訪專家分析認為,作為一種無抵押的固定收益的債務工具,信用債性質上類似於銀行信用貸款。受整體經濟結構調整及今年突發疫情影響,部分債券出現信用風險是一件可以預料的事情。與此同時,從違約債券佔整個發行餘額的比重來講,仍遠遠低於銀行信貸不良,總體風險在可控之內。
  • 去年人民幣貸款增加近20萬億元,住戶貸款增加近8萬億元
    二、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外幣貸款增加802億美元12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17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5%。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72.7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
  • 央行: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8萬億 住戶部門增加8415億
    來源:觀點地產網9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0年8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到8月末,廣義貨幣增長10.4%,狹義貨幣增長8%;於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8萬億元,外幣貸款增加193億美元;人民幣存款增加1.94萬億元,外幣存款增加258億美元。
  • 央行:1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2.1萬億元,同比多增7933億元
    二、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外幣貸款減少183億美元11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177.44萬億元,同比增長12.6%。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71.49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
  • 深度|信用債違約風波後,銀行都發生了什麼?
    近期以華晨汽車、紫光集團、永城煤電控股集團等為代表的信用債違約事件連續出現,引發了一定的市場風波。高信用債券違約後,銀行作為債券市場的最大持有機構所受影響幾何廣受關注和討論。受訪專家分析認為,作為一種無抵押的固定收益的債務工具,信用債性質上類似於銀行信用貸款。
  • 央行:2020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
    中新網7月10日電 央行10日在官網發布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外幣貸款增加774億美元;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4.55萬億元,外幣存款增加206億美元。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3.11萬億美元。
  • 央行:11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3萬億元,同比多增1676億元。截至11月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3.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
  • 李超:11月金融數據:預計2021年一季度央行開啟緊信用
    ,同比多增456億元,社融增加2.13萬億,同比多增1406億,企業中長期貸款繼續多增、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企業對未來經濟前景存樂觀預期,增加資本開支意願較強,年內擴信用延續,維持信貸今年新增20萬億左右、社融新增超35萬億的判斷。
  • 2020信用債違約畫像 67家主體189隻1661.86億違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0信用債違約畫像 67家主體189隻1661.86億元債券違約,債市深層次改革亟需推進2020年,信用債違約數據出爐!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67家主體的189隻債券出現違約,涉及金額1661.86億元。
  • 2019年人民幣貸款增16.81萬億 外儲餘額3.11萬億美元
    中新網1月16日電 央行網站今日發布2019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報告指出,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6.81萬億元,外幣貸款減少79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5.36萬億元,外幣存款增加301億美元。資料圖:銀行工作人員正在清點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