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揚商宣 記者 孫炎 陳高君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七屆十次全會、全市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攻堅動員大會和「推進開發園區『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12月21日-22日,我市舉辦專題招商培訓會,通過專家授課、集中「充電」方式,幫助一線招商骨幹拓寬招商視野、創新招商思路、提高招商能力。培訓會上,來自全國的多位業內大咖分享了關於招商引資的經驗、思路和心得。
「招商引資要向『挑商選資』轉變,第一個方向就是具有替代性技術的科創行業,這是未來招商的重中之重。中國製造有些關鍵零部件生產在國外,國內如果有新興科創企業的產品能替代這些關鍵零部件,那就需要重點關注,這樣的科創企業被稱為『母體工廠』,企業一旦落戶,就是『搬不走的企業』。」上海社會科學院區縣研究中心主任陳建勳表示,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大飛機產業、生物基因等,都應是招商的「主攻」方向,這些行業「龍頭」的落戶,會引來上下遊配套企業,形成產業集聚的「葡萄串」效應。
對於如何精準找到招商對象,陳建勳現場傳授了自己的心得,並且結合揚州實際,給出了建議:「如今,『揚州是個好地方』傳遍全國,揚州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但我們熟知的水產品是『農夫山泉有點甜』,揚州就可以在『好水』上做文章,用產業化來支持『揚州是個好地方』,找對應的企業來帶動產業化。」
「在客商眼中,什麼是好的營商環境?」上海社會科學院外國投資研究中心主任李小鋼介紹,一個好的營商環境包括政策的穩定性、法律的公平性和過程的透明性。「地方政府應落實『放管服』,當好『店小二』,打造更加『低稅負,寬管制』的差異化營商環境,方能吸引更多項目和資本的進入。」
「有了專家的指點迷津,我們招商的目標方向更加清晰明確。下一步,開發區要把招大引強作為培育產業鏈的核心、招商引資的重點,瞄準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央企、行業領軍企業,加強對其產業布局、投資趨向的跟蹤研究,選擇有投資可能的主動上門對接,對一批重點企業,實施攻堅突破。」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局局長李俊表示,一線招商人員就需要這樣的「乾貨」。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面對今年複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引領下,我市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我市11個園區在建的91個重大工業項目中共有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10個、高技術項目23個、智能製造項目33個。
副市長方桂林出席開幕式並作開班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