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英國鬼馬設計師Paul Smith: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2021-01-14 摩爾小姐



Hi,智白嗲們,


最近,有位時尚界重量級人物大駕光臨,那就是聲名赫赫的英國鬼才設計師Paul Smith。


摩爾受邀參加了在藝倉美術館舉行的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大展的開幕式,也有幸和鬼馬老爺子Paul Smith本人坐下來聊聊天。



說到Paul Smith,大家會想起他家精良的剪裁、經典的花色條紋和帶有一點小悶騷的設計感。曾有媒體評論說,Paul Smith的衣服可能是你家衣櫥裡壽命最長的,因為他的設計永不過時。


Gary Oldman和Colin Firth都為PS帶貨


但第一次見到老爺子本人時,真的很難把他和「改變英倫男士著裝」、「最會賺錢的設計師」這樣的頭銜聯想起來。因為,那會兒他正站在臺上金雞獨立,迎賓入場。


Paul Smith的舉手投足讓我覺得他像個元氣少年,心態只有20歲。他見到我的時候,先指著「摩爾小姐」的logo「喵」地叫了一聲。然後非常熱情地招呼大家和他合影,連打燈小弟都沒落下,這種罕見的熱情和親切感讓我們受寵若驚。



鬼馬爺爺還有話要和智白嗲們說:



我也沒有忘了正事——獲得了老爺子的言傳身教,悟出了Paul Smith大展的正確打開方式。


老爺子說,以「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命名,就是希望大家能夠通過展覽認識他。所以,我今天就準備先來給大家說一說有關這個看著不正經、特別接地氣的設計師和他的怪癖,作為看展前的開胃菜。其餘的,就等待大家自己去展覽中發現了!



哦對啦,摩爾還將繼續承包整個美術館,讓智白嗲們一次玩個夠。千萬不要錯過文末的福利哦~





保羅   ·  鬼馬紳士   ·  史密斯




不可複製的成功

畢竟不是故意的

 


別看現在的PaulSmith是個標準的成功人士——擁有一個爵士頭銜和一個屬於自己的服裝帝國,全世界範圍內超過300多家店,每年營業額高達2個億英鎊,還以一己之力改變了腐國男士們的衣柜子。



他剛起步的那會兒卻是一個標準的「三無人士」——沒背景、沒文憑、沒經驗。

 

成長於諾丁漢,還不是爵士的Paul Smith連高中都沒讀完,年紀輕輕就輟了學。15歲那年,他開始在服裝廠當起了跑腿boy。


 

說實話,當時的Paul對這份零工挺滿意。因為,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職業自行車手。這份工作能讓他整天騎著車穿梭於城市,簡直就是公費訓練呢!

 

但好景不長,不久之後他遭遇了一場嚴重的事故,葬送了他的職業車手夢。

 

在住院的幾個星期裡,他和那些病友小夥伴們混熟了。他們整天討論著包浩斯啊,Andy Warhol啊,在Paul耳朵裡都是些天書的東西。



「你們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 Paul Smith

 

原來,病友們都來自於當地的藝術學校。漸漸的,Paul也開始關注起了設計和服裝,還給自己報了個夜校開開眼。

 

不過,老爺子最大的幸運是遇到了改變他命運的女人——妻子Pauline。科班出生的Pauline是皇家藝術學院的校友,是她一點一點教會了他縫紉,剪裁,和設計。


Paul Smith說,沒有妻子Pauline,他可能至今還是個跑腿工

 

在她的幫助下,Paul的服裝事業從一個3平米的小店開始了。


起初,他們沒什麼錢,只能買素色的布料做襯衫。可年輕的Paul Smith卻問自己,這樣的衣服滿大街都是,為啥人家要來買他的呢?


結果,他找到了一種「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法,沒錢動大刀,可以從細節裡玩心機啊~比如,鮮豔的縫線啊,乖張的紐扣啊……



結果,沒想到顧客們還就偏偏特別喜歡這種悶騷的小心思。這也奠定了Paul Smith日後品牌的調性--經典中的小叛逆,簡單裡的小玩笑。



曾有時尚媒體評論說,Paul Smith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畢竟從一開始他就是個「意外之才」。



老爺子自己都說,他真的沒多大野心。從一開始,就是妻子Pauline問他要不要開個店,然後又問他要不要設計屬於自己的服裝線......


就連後來從男裝業務發展到女裝,也是因為美國版《VOGUE》的創意總監Grace Coddington一直問他借男裝給女模特穿~



最近的一次美麗意外,大概就是爆紅於Instagram的粉紅牆了。Paul回憶說,自家洛杉磯的員工有一天給他打了個電話說:老闆,咋們成了網紅啦!天天有人在我們店外搞自拍,染鵝,他們都不進店來看看:(



如果,你非要問Paul Smith有關事業、有關成功的經驗,他只會告訴你:慢慢來,給自己時間好好享受成長的每一步~





野路子才不可怕

停滯不前最尷尬



老爺子很喜歡拿自己開玩笑,說自己是半路出家搞服裝,基本是個「野路子」。



他還吐槽自己的話癆特質是出於工作需要。畢竟,他可不會畫驚為天人的設計稿,所以只能靠嘴皮子讓員工理解。


不過老爺子覺得野路子也挺好,可以活的沒有偶像包袱。想嘗試些新玩意兒,就邊學邊幹,挑戰自己最好玩~



比如,不少自家的廣告就是Paul Smith自己操刀拍攝的。雖然不是專業攝影師,但他會提前做好功課,找好參考,在攝影棚自己琢磨。



又比如,每一家Paul Smith店鋪的設計都是完全不同的,老爺子本人都會對內飾、陳列給出意見,客串一把室內設計師。



更不用說,這些年來,他玩過的跨界合作一個手都數不過來!


從飲用水到HP醬油。



從辦公用品到家具,甚至連萊卡相機也不放過。



還有老爺子自己的座駕自行車以及Mini Cooper。



Paul Smith本人也酷愛音樂,不少設計靈感都來源於搖滾。他就曾接受好友Davie Bowie的邀請,為他的新專輯設計了主題T恤,在音樂圈混了個臉熟。他還聯手Apple Music,建立了一個Paul Smith音樂列表,過了一把VJ的癮。



之前,老爺子就告訴摩爾,他每次給學生上課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世界不需要更多的時裝設計師。(This world doesn't need another fashion designer.)



想要在這個行業成功,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了解這個世界。學習新的事物、新的技術。除了做一個有才華的設計師之外,也要學著做一個商人,運營一個品牌,掌管一個服裝帝國。


就像Andy Warhol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有15分鐘做名人的機會。老爺子也告訴我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想要持續站在巔峰才最具挑戰。






不會搞怪的紳士

不是個好設計師



認識Paul Smith的人都說,他是自家品牌最好的代言。衣如其人:英倫紳士的外殼下,有顆搞怪、叛逆、年幼的心。


比如,他家看似簡練、帥氣的西裝下,有著可愛又狂野的內襯。比起他的其他成就,他卻更驕傲於他復興了男士的平角短褲,畢竟連Tom Cruise也是常客呢。



又比如,他會在自己的店裡放果女畫像,因為「我們是賣男裝的」;他每周都要抽空和孫子們玩遊戲、過家家,這是他保持Forever Young的秘訣。


如果手下員工在他出差的時候,還「逼」他工作超過14小時,他就會大聲宣布:我要去玩我的小火車了,你們別來找我!



老爺子一直覺得,高級時裝有點冷冰冰,所以他一直致力於把英倫幽默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中。他也想要給更多的人做西裝,做些「不挑臉」的好衣服。


即使已經成為了身價不菲的設計師,他還是會在每周六的下午去自己的店裡客串一把服務員。和顧客聊聊天,聽聽他們對Paul Smith出品的衣服的想法。



老爺子有一句名言:世間萬物皆靈感。如果你看不到,那說明你打開的方式不對。(You can find inspiration in everything. If you can't, then you're not looking properly.)


所以,他每周都會親自去倫敦的二手集市淘古著;每個周末都會從正兒八經的博物館溜達到橋洞裡的街頭藝術展。



不得不說的還有他位於倫敦的辦公室,絕對是看一眼真的要逼瘋強迫症。


從無數本書籍到從全世界收回來的小玩意兒......架子上堆不下了堆桌上,桌子上堆不下了就堆地上,直到大家無路可走。



每次妻子Pauline都會指責他的辦公室太亂,他還會狡辯說,東西都是別人送噠,我也很苦惱的:)


因為東西實在太多,他還是會定期送到儲藏室。不過,他給那個儲藏室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古怪雜貨鋪(Department of Silly)。



老爺子說自己可以算是收藏家。每去一個新的地方,都會先在網上查好攻略,然後去當地的市集、古董店淘淘小玩意兒。


他告訴摩爾,這次來上海,他就去了1933老場坊和多倫路文化街開發了一下,看到了不少有趣的小東西和古董。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Paul Smith位於倫敦的辦公室「朝聖」,好在老爺子通過自己的特展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複製黏貼了一個給你看。


而現在,這個特展已經於10月登陸魔都的藝倉美術館。上海也是Paul Smith特展繼英國、比利時、日本和臺灣後,全球第五個展區。



Paul Smith還把他的部分藏品一起運了過來,超過500件照片、畫作組成了他的靈感牆。從Andy Warhol的作品到Banksy的塗鴉.....站在這面牆前,你可以試試能不能對接老爺子的腦洞~



當然,網紅選手粉牆也不能免俗地成為展覽的一部分,這面牆復刻了洛杉磯梅羅斯大道 (Melrose Avenue) 的   顯眼粉紅色專門店。


摩爾預感這裡即將成為朋友圈攝影大賽的主戰場。



老爺子還為上海量身定做了一面7萬多顆彩色紐扣組成的牆。摩爾還特地問了他有關這面牆背後的故事。


原來,這些紐扣代表著嘗試。任何想要踏入時尚行業的人,都應該從這些紐扣般的小細節開始,勇於挑戰、耐心積累。



最後,我也問了老爺子,觀展有沒有什麼小秘訣?他的答案是:給自己留夠時間,因為你很可能要在這裡呆上好幾個小時!



《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的大展中共有超過1500件展品,從每一個展品裡,你都能看到老爺子Paul Smith的幽默感、好奇心以及熱情活力。讓你忍不住愛上這個鬼馬老精靈!


本次展覽將會持續3個月,想要去Paul Smith的「仙境」一遊,可以通過掃描以下二維碼購買大展門票。



不過我聽說,開展的這周藝倉美術館已經人潮湧動。貼心的摩爾當然要為智白嗲們謀個專屬福利!10月底,摩爾將再次承包整個美術館,為大家帶來一場摩爾小姐 x Paul Smith大展的專場活動。



專場時間:2017年10月29日,18:00 - 20:00

專場地點:藝倉美術館


參與方式:

文末評論、留言,說一說你眼中的Paul Smith本人或作品。有效留言中,獲得點讚數最多的10位,將獲得摩爾送出的專場入場券2張。


智白嗲們,我們2周後不見不散哦~


- 內容原創,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聯繫公眾號 -


相關焦點

  •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UFC男子8個級別的守城人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成為冠軍後,面對山巔下各種頂尖選手的挑戰,想要守住打下的江山是很難的。今天小八就一起跟大家聊一聊,UFC男子各個級別中連續衛冕冠軍腰帶次數最多的冠軍選手。
  •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UFC男子8個級別的守城人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成為冠軍後,面對山巔下各種頂尖選手的挑戰,想要守住打下的江山是很難的。今天小八就一起跟大家聊一聊,UFC男子各個級別中連續衛冕冠軍腰帶次數最多的冠軍選手。
  •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特謝拉、米蘭達請求離隊,江蘇蘇寧難了
    到了下個賽季,江蘇蘇寧將會成為衛冕冠軍,俗話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就看江蘇蘇寧還有沒有雄心壯志了。
  •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廣東隊奪第10冠的背後和所付出的努力成正比
    廣東隊奪得本賽季冠軍的背後確實不容易,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常規賽都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一波連勝超以往。到季後賽越打越找不到常規賽的節奏,連勝29場的記錄也被終結!但最困難的時候全隊已經挺過來了,廣東隊連勝的記錄創造CBA聯賽新的一項難於逾越的記錄,並能再造十冠王實屬不易!
  • CBA開幕: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阿聯傷缺,十冠王慘敗!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強如10冠王的廣東宏遠隊,衛冕之路同樣危機重重!
  • Paul Graham:非典型攝影師,非典型英國人
    Paul Graham接受Pier 24 Photography採訪劇照1956年出生於英國斯塔福德,Graham在布裡斯託大學完成本科教育後,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紀實攝影創作——彼時,英國攝影領域的主流思潮依然認為嚴肅的紀實攝影必須是黑白的。
  • 冠軍中單Showmaker專訪:「義不容辭」梗很有趣,希望明年能奪冠
    冠軍中單Showmaker專訪! 對於今年的冠軍中單Showmaker,相信不少網友都是非常之熟悉了。在世界賽前夕不少人就是各種吹捧他,所以Showmaker人氣在各大賽區中都非常高的。不過事實證明DWG真正厲害的選手,是打野位置的Canyon。
  • 身在異鄉不是客 英國建築設計師:重慶是我的第二故鄉
    這樣一座布局獨特、風格明顯的城市,除了吸引大量海內外的遊客外,當然也少不了建設設計師的青睞。今天的《第1眼專訪》春節特別節目,我們帶您認識一位來自英國的建築設計師——馬修▪普林斯曼。馬修在重慶已經生活工作了六年,他說這裡是他的第二故鄉。
  • 馬龍想守江山必提防樊振東
    如今的馬龍,角色換成了守江山的王者,在張繼科因傷病乒超高掛免戰牌時,他的時代裡約達到巔峰後仍在繼續;雖然東京還太遙遠,但如果沒有意外,馬龍堅持四年的希望仍然存在,畢竟在奧運會的賽場上,至今還沒有人能實現男單衛冕這一超難度的挑戰
  • Paul Smith的設計法則
    第二堂MAM Class將走入英國鬼才設計師Paul Smith的經歷和故事,從1976年於巴黎飯店的套房開始小型服裝秀,到現在成為每季固定現身巴黎時裝周的品牌,甚至擁有兩組成衣系列、配件與鞋履產品。Paul Smith如何成為個人特色強烈的代名詞呢?
  • Paul Smith:74歲和50周年
    這位74歲的英國國寶級設計師說道,語調輕鬆,「這棟樓裡平時有 200 個人,但疫情期間一個人都沒有。所以我就在這裡進行社交隔離,這裡有我所有的書籍和參考資料。在樓下一層,有著各種色板和面料。16 個星期以來,我在這裡設計,同時也給每一個人打電話。」
  • 阿迪達斯 adidas Stan Smith 男女經典鞋
    不論在美國、中國,stan smith都是大家想盡辦法購買的搶手款,長期斷碼缺貨。有人說stan smith代表了摩登時尚,有人說stan smith是永恆的經典,還有人喜歡stan smith的乾淨,那份簡約與純粹。無論何種,stan smith都是一個跨時代的設計,超越了時間的束縛,代表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態度。為什麼這麼簡單的stan smith能火成這樣?!
  • 專訪Dezeen獎入圍設計事務所——倫敦赫斯維克華裔建築設計師佔晨
    一個是英國利茲瑪吉(Maggie)癌症患者護理中心設計項目,另一個是新加坡太古地產開發的(Eden)住宅空中花園項目。觀復文化獨家採訪了倫敦Heatherwick studio建築事務所項目設計師佔晨,探討了人、社會、自然與建築的關係和項目中的可持續發展設計理念。
  • 鬼馬潮牌Ader Error教你不幼稚的耍帥!伸手可觸的藝術?魅力難擋
    Ader Error鬼馬潮流來襲 融合了鬼馬搞怪、藝術感、大膽設計的風格,憑藉其趣味性的設計和搶眼的復古配色,短短幾年,就受到一大批潮人和明星的追捧,賣斷貨都是常態。
  • 美國手工吉他 ST.PAUL 聖保羅 品牌歷史介紹
    St.paul(聖保羅)品牌簡介Introduction of St.paul Company世界著名樂器公司st.paul(聖保羅)是深受歐美吉他愛好者的著名吉他品牌―― st.paul(聖保羅)也是國際上著名吉他品牌之一。
  • 竇驍攜手PAUL SMITH 共同彰顯率性的時髦態度!
    英國設計師品牌Paul Smith自1970年於英國諾丁漢創立以來,一貫秉承英倫紳士的優雅風情,同時於細節處精雕細琢,玩轉色彩,以幽默的姿態詮釋叛逆,彰顯率性的時髦態度。作為英國傳統精神的代表,Paul Smith爵士以其對英倫風格的獨特詮釋而聞名於世,對整個流行文化具有獨到的見解及影響力,不斷突破彰顯自我。而竇驍本人對待飾演的角色精益求精,生活中也在不斷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對細節追求極致,與品牌精神不謀而合。
  • St.paul吉他與吉他中國建立合作 共享驚喜與變化
    St.paul(聖保羅)品牌簡介Introduction of St.paul Company世界著名樂器公司st.paul(聖保羅)是深受歐美吉他愛好者的著名吉他品牌―― st.paul(聖保羅)也是國際上著名吉他品牌之一。一度被評為歐美地區的貴族吉他品牌!
  • 在紳士外殼下玩酷的Paul Smith再現經典,竇驍、黃宗澤也愛了
    在眾多英國時尚品牌中,有一個令大衛·鮑威、約翰·尼德普等巨星都為之著迷的存在——Paul Smith。今年,既有老派紳士的味道,又帶著一絲玩鬧童心的Paul Smith先生再次帶著他的同名品牌2020年秋冬系列於巴黎驚喜亮相。
  • 阿迪達斯stan smith 情侶款小白鞋 皮面春夏款 綠尾 藍尾
    不論在美國、中國,stan smith都是大家想盡辦法購買的搶手款,長期斷碼缺貨。有人說stan smith代表了摩登時尚,有人說stan smith是永恆的經典,還有人喜歡stan smith的乾淨,那份簡約與純粹。無論何種,stan smith都是一個跨時代的設計,超越了時間的束縛,代表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態度。為什麼這麼簡單的stan smith能火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