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
一、話題由頭
筆者是通過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認識許子東教授的。原來只知道許教授,在《鏘鏘三人行》節目裡插科打諢地多次提到張愛玲,有的時候,就直接評價張愛玲。筆者並不以為然,以為張愛玲不過是個言情小說作者,或者色情小說作家而已。然而最近,許教授在一次講話裡這樣說:魯迅是座山,張愛玲就是一條河。就此做《魯迅是座山,張愛玲就是條河》的段子,發在《大平原》裡引起極大反響!
熟悉《大平原》的朋友紛紛電詢說,魯迅是座山,大家可以理解;說張愛玲就是一條河,為什麼?
是啊?為什麼呢?一時無語……。
帶著這個問題,筆者查閱了現代女性作家的作品和文學史。男性作家,魯迅為最大,這個沒有疑問;女性作家,能入流的也不過丁玲、冰心等。
我又查閱了相關的評論,當我看到:
作家賈平凹這樣說:與張愛玲同生在一個世上也是幸運,有她的書讀,這就夠了。
作家李歐梵: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像神話一般,經過一代代的海峽兩岸作者和讀者的愛戴、詮釋、模仿、批評和再發現而永垂不朽。
作家於青:張愛玲將女性意識的探索深入於歷史深處,深入於民族文化的深層去透視女性自身心理上的屏障,相對於五四吶喊時期便顯得更深刻和有力。
國內有不少作家模仿、學習她,如葉兆言、蘇童、王安憶和鐵凝等等更讓我無語,因為鐵凝中國文聯主席啊!都學習張愛玲的作品,可見文學成就之非凡。於是,筆者欲窮盡張愛玲的所有作品和評價。
二、這是怎麼樣的一條河
1.作品河。張愛玲的代表作《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燼餘錄》等小說40部,散文《遲暮》等60多篇,電影劇本《紅樓夢》等14部,翻譯作品《死歌》等5部、《紅樓夢魘》《〈海上花列傳〉學術論著2部。
改編為電影有李安的《色·戒》之前,張愛玲的小說已經四度被搬上大銀幕,依次是:《傾城之戀》(許鞍華執導,1984年,邵氏出品)、《怨女》(但漢章導演,1988,臺灣中央影業出品)、《紅玫瑰與白玫瑰》(關錦鵬導演,1994年,嘉禾出品),《半生緣》(許鞍華導演,1997年,東方出品)等等。改編為電視連續劇電視劇《不了情》、《金鎖記》、《半生緣(原名十八春)》《傾城之戀》等,很多電影電視劇都是張愛玲做編劇。深受香港臺灣、內地作家、讀者的喜歡。
2.傳奇河。張愛玲有著一個充滿傳奇色彩一生,她是所有中國現代作家裡面出身最「豪華」的。清朝大臣李鴻章第二個女兒李菊耦是張愛玲的奶奶,祖父張佩綸是大清「中央黨校」的教授,又做「中紀委」的官員。但她卻過著小市民一般的生活;雖然也有家庭,但沒有家庭溫暖。父母早年離婚,父親對她十分的嫌棄,甚至毒打過她,她就跑到姑姑家住,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8歲的張愛玲開始學習繪畫,英文和鋼琴,並開始讀《三國演義》《西遊記》《七俠五義》等古典文學作品。1938年張愛玲考取倫敦大學,卻因戰事激烈無法成行;最後進入香港大學。又因戰事,沒畢業就回到上海,開始在各家雜誌發表文章,很快聲名鵲起。
1944年初春,張愛玲因小說《封鎖》與胡蘭成相識、相知、相戀、結婚。這個婚姻只維持了兩年。這段沒有結果的婚戀,成為不尋常、飽受非議的一段經歷,給她的人生增加了變數和不幸。1956年2月,張愛玲搬到紐英倫州,遇見了美國劇作家賴雅後又結婚; 1967年賴雅逝世。1995年9月8日,張愛玲在洛杉磯西木區公寓內去世,7天後才被人發現,享年75歲。
張愛玲小說有四個最基本的原型:自己,父親,母親,當然還有胡蘭成。童年時代親歷封建舊家庭的衰敗過程,青年時期又在香港體驗到戰爭的恐怖,戀愛狂熱與婚姻的不幸,都是形成蒼涼悲壯藝術風格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