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嫌棄是什麼感受?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注意

2020-12-14 小貝育兒師

做父母的都盼著孩子長大,但實際上等待孩子長大的這一過程好像總是特別漫長,或者不知不覺間,原本抱在懷裡、牽在手上的孩子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小大人,開始表現出了自己的獨立意志,這讓父母們倍感欣慰的同時也有些悵然若失的感覺。

畢竟,孩子在小時候、學會獨立思考問題之前,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往往是最親密無間的時候。這時的孩子需要完全依賴家長成長,家長也從撫育孩子身上得到了無與倫比的自豪與成就感。但當這一時期經過時,父母們總是會感覺與孩子之間出現了某種隔閡,孩子隨之迎來了自己的青春期、叛逆期。

朋友小麗和我吐槽,說前兩天自己收拾東西正準備領孩子出門吃飯,結果快走的時候,孩子突然拉住她的手,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問了孩子好久,孩子才猶猶豫豫地說:「媽媽,要不你再進房間打扮一下?」

合著是孩子開始嫌棄自己了!小麗說給我聽完之後,自己也是一副哭笑不得的樣子,她說孩子不清楚大人世界的這些辛酸苦辣,不過聽孩子這麼說,確實有點不好受。

孩子的哪些表現,是嫌棄父母的開始呢?

1.總是提起別人家長

當父母的都有經驗,每當孩子的同學買了什麼新的文具、玩具,孩子總是要掛在嘴邊,暗示父母該有所行動了。這裡的孩子提起別的家長,目的還只是單純地想擁有新的玩具。但如果孩子突然說起那個哪個同學的爸爸真聰明,總是會幫孩子修理玩具,或是誰誰誰的媽媽好漂亮,像大明星一樣。

這時家長就需要有點「危機感」了,因為孩子雖然看上去是無意中的隨便一提,但實際上一次兩次的經歷並不會讓孩子印象深刻,只有次數多了,孩子記住了,才會下意識地作出對比,而這種對比很有可能就是嫌棄的開始呀!

2.不讓父母參加家長會

為了讓家長對孩子的在校情況有更多的了解、方便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聯繫,一般學校定期都會舉辦家長會,邀請家長出席。如果這時候家長觀察孩子的表現,其實會感到很有趣。

有的孩子唯唯諾諾,是擔心自己不好的課堂表現被家長知道了以來責罵;還有的孩子興高採烈,是希望家長能從別人口中聽到對自己的讚揚。而另一種孩子則比較直接了,他們會通過語言和行動的暗示或直接明示家長,表示不希望家長參加家長會,背後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嫌棄家長的談吐、風度,在外面給自己「丟臉」。

3.不願意父母來接自己放學

這一點的判斷標準會不太準確,因為孩子漸漸長大了,會希望有自己獨立自主的空間,不管在內心還是外面表現出來的樣子,他們都希望自己能以一個大人的標準出現在生活中。

所以孩子們會不希望家長來學校接自己,顯得自己還處於孩童時期。但有的孩子會對父母不打一聲招呼就到學校找自己對行為表示超出一般的反感。他們會用不樂意的口氣問父母的目的,也會儘量避免拉長談話,因為希望被更少的人注意到。

說到孩子對父母的嫌棄,不由得有點心涼。父母在外看上去是灰頭土臉的樣子,其實哪裡是不懂的打扮,化妝品要錢,打扮也要花時間呀。只是孩大不由娘,光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還不夠,為了照顧孩子的自尊心,父母還得多花心思在自己身上!

看了以上文章,你有什麼要補充的嗎?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孩子出現這4種表現,說明是在變優秀,家長要留意
    一個孩子將來能夠有多大的成就,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優秀的孩子身上總是有一些異於常人的表現,所以家長在帶養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孩子成長中的一些細節。當孩子出現這4種表現時,說明他們正在向優秀靠近1、孩子做事很堅持如果家長觀察到孩子平時做事的時候特別堅持,比如玩玩具或是玩遊戲的時候,即使孩子失敗了孩子也不會氣餒。孩子會一直研究和堅持,直到孩子找到解決的辦法。如果是這樣的話,家長應該開心,這說明孩子專注力和抗挫能力都特別強,將來只要孩子認準的事情,一定會做出一番成就。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青少年心理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會傾聽的孩子,往往缺少耐心、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6、嘲笑別人 嘲笑別人的孩子,往往缺少包容心和同理心,也容易給人留下沒有教養的印象,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不糾正會養出白眼狼
    比如孩子成長到一定年紀,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叛逆,很喜歡跟家長對著幹,尤其是當你教訓他的時候,孩子不僅不服氣,甚至還會對媽媽動手,小小的年紀就有了「白眼狼」的潛質了。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說到底是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不好的習慣。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出現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家庭已經不重視這種文化,人們對餐桌文化的要求也不那麼嚴格,非常的溺愛孩子,無論他們有要什麼,都會滿足,更別說要求孩子遵守餐桌禮儀。之前網絡上有段視頻特別火,一位老人帶著四五歲的孩子去參加鄉村宴會。每次上菜,奶奶都會把菜挪到孩子跟前,讓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 白血病多半是拖出來的,不管男女,孩子有這五種表現,要注意了
    其實白血病是可以提前排查的,在出現以下幾種情況的時候,請及早地看醫生。白血病多半是拖出來的,不管男女,孩子有這五種表現,要注意了1.2.發生貧血當孩子有貧血症狀的時候,一定要放到心上。貧血程度的不同所出現的症狀也有所不同。一般的情況表現為臉色蒼白無力,無精打採,精力不夠充沛,嘴角黏膜和手指甲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白。大一點的孩子會感覺到頭暈,渾身無力。稍微參加體育活動就會感覺呼吸急促。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的性格,跟父母平時說話語氣有關,家長要注意
    有的家長總是埋怨孩子的性格,嫌棄孩子膽小如鼠、嫌棄孩子金口玉言、嫌棄孩子不爭不搶。但是家長只知道埋怨孩子,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性格之所以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其實跟家長和孩子平時說話的語氣有很大關係。4.孩子願意成為父母的驕傲因為每個孩子都想成為父母的驕傲,不想讓孩子失望。但是有的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表現出對孩子的不滿。而且有的家長還對孩子表現出後悔生自己,如果你是孩子你會是什麼感受呢!
  • 「矮個子」孩子有這4種表現,證明是「晚長」體質,家長不用著急
    之後雖然長的沒有那一年快了,但孩子高中畢業時也長到了169cm,比班上多數女孩都要高,小清夫妻也非常滿意,沒想到孩子真的能成功逆襲,孩子身高能長到幾歲?其實,孩子的身高並不是一個「勻速」發展的過程,而是有急有緩。
  • 孩子有這3種特徵,在學校很容易被同學欺負,有一個家長要注意了
    聽見這樣的對話,一聽幾句知道,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了。其實現在的很多的學生都很講禮貌的,很少也要欺負人的時候,但避免不了幾個同學就會欺負瘦弱的孩子,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做不到與孩子共情的話,那麼孩子必然被欺負的事情得不到解決。
  •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要懂得正向引導
    丈夫看不下去了,「你兇他幹啥,讓他玩去吧,這能鍛鍊他的大腦。」過了一會兒,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兒子竟然把九連環解開了,小麗覺得很欣喜,意識到自己的兒子應該是智商比較高。果然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兒子都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智商天賦。所以說孩子有些怪癖,並不是孩子不聽話,相反這可能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
  • 孩子喜歡這幾個顏色,或成輕度抑鬱,家長要注意了
    這是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而我們的孩子,也有著他們喜歡的顏色。對於孩子喜歡的顏色,家長都覺得無關緊要,覺得這只是孩子的一種喜好,但家長們知道嗎,我們可以從孩子喜歡的顏色中,判斷出孩子的性格。
  • 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自私自利,家長要上點心了
    教育是一件很有彈性,要隨機應變,不可套用固執的事情,特別是家庭教育,孩子漫長欸都成長過程當中,父母不可能天天時時刻刻呆在孩子身邊監督孩子,孩子幹了什麼錯事,有什麼想法也不可能什麼都和自己的父母說。所以我們作為父母的就要防範於未然,從娃娃抓起,好好教育,當然也要及時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打罵孩子就像會上癮一樣,因為很多的教育家都說不要打罵和體罰孩子,可是孩子真的非常氣人的時候,家長跟孩子講道理都不管用,就直接用打罵來管教孩子,這招確實好用,所以家長以後就直接升級為打孩子
  • 孩子嫌棄父母:出現這幾種表現,如果不糾正易養出「白眼狼」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一言不合就開始和父母吵鬧、冷戰,甚至還有的孩子不承認父母,嫌棄父母丟人,這令父母們開始頭疼不已。相信很多父母都說過:「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白眼狼孩子!」如果孩子出現嫌棄父母的行為,一定要及時糾正。
  • 這幾類玩具已上「黑名單」,危害孩子健康,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這幾類玩具已上「黑名單」,危害孩子健康,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身為父母責任重大,因為從你懷上他的那一刻開始,未來的幾十年,都要對孩子負責任,畢竟那是你的心頭肉。但如今,很多家長因為寵愛孩子,所以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尤其是玩具,可是卻忽略了安全健康的問題。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天生就是「學霸」,父母一定要悉心培養
    獨立性強的孩子喜歡自己做事,不喜歡依賴大人。能自己解決問題,就不會去尋求幫助。這樣的孩子在面對事情時,會習慣性地先獨立思考,思考解決辦法,除非他們真的不明白什麼時候才會麻煩大人幫忙。因此,家長不應不願意讓孩子獨立。
  • 經常「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會出現這3種後果,家長要注意
    01經常「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會出現這3種後果,家長要注意趙女士的女兒四歲半了,長得活波可愛,天資聰穎,得人歡喜,但最近終於從繁忙工作中抽離的趙女士在日陪伴女兒時發現她很愛「咬指甲」經常把手弄出血,趙女士諮詢專家後不得不嚴加控制女兒的行為。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的情商是直接受父母教育影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那麼孩子就能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相反,如果父母沒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的情商必然不高。孩子情商不高的4種表現1.
  • 是什麼導致孩子不自信?家長反省下自己,有沒有這幾種行為
    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專家李玫瑾教授講過一個案例:一位從商的父親找到李教授非要請她吃飯,幫忙解決下孩子問題。李教授就問他:你家孩子是什麼問題呢?父親回答:我放在桌子上一塌錢今天少幾張、明天少幾張,後來了解到被自家兒子拿去請他同學吃喝玩樂了。李教授一聽就笑了反問道:你還要請我吃飯嗎?
  •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有這幾種特徵,小學成績很可能會差,家長要重視
    俗話說三歲看大,足以說明三歲這個時間段對孩子們的重要性,而三歲也是小孩要上幼兒園的年齡,因此孩子在幼兒園的這三年關乎到他們成長的黃金階段。 這時候如果在幼兒園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很有可能直接影響著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每當幾個家長坐在一起,討論的無非是自家孩子有多淘氣,帶孩子有多難。孩子淘氣什麼都想碰什麼都想玩,根本不顧有什麼危險,家長只好跟著孩子後面時時刻刻圍著孩子轉。有的家長就想孩子要是乖點、老實點就好了。不過,你們知道嗎?這些越是難帶的孩子,往往長大後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