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時30分,「奔跑中國」系列賽事、世界田聯、中國田協「雙金」賽事——2020廣州馬拉松賽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鳴槍起跑,2萬名跑者參加全程馬拉松賽事,成就疫情以來世界最大規模全馬賽事。
今年共有約2萬名選手參賽,比賽只設馬拉松項目。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國內選手賈俄仁加一馬當先,以2小時15分08秒的成績奪得男子冠軍,但未能打破董國建去年在廣馬創造的2小時09分的中國籍選手賽會紀錄。女子選手方面,丁常琴以2小時35分21秒的成績奪得女子冠軍。
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廣馬立足於打造賽事品牌,提升賽事品質和專業化程度,高標準推進賽事各項工作。今年的廣馬在賽事服務及宣傳推廣方面等方面提質升級:
一是堅定築牢疫情防線。保障選手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以來都是賽事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首要目標。廣馬組委會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賽事籌辦工作的首要位置,積極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制定了嚴格、周密的賽事疫情防控方案。如只接受來自中國大陸低風險地區選手報名;選手領取參賽物資及號碼布時,選手需提交本人賽前5天的核酸檢測陰性紙質證明,並提交本人籤字的紙質版《健康安全責任承諾書》;比賽當天採用分區集結,集結區將按照1米的距離打上點位,拉開選手之間的間距;賽事活動區域使用前,採用噴淋地面方式進行消毒,使用時保持通風;在賽事起點、賽道沿途、終點等多處地方配備足量防疫消毒物資,供參賽選手們使用等。細緻落實從賽事報名開始,直至賽事舉辦結束的各個階段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紮實推進賽事各項工作,保障賽事安全。
二是競賽專業氛圍濃厚。今年廣馬仍然保持了與往年一樣的獎勵辦法——名次獎獎金不變,保留破賽會紀錄獎,吸引高水平運動員參與今年的角逐,鼓勵選手創造優異成績;賽前一周通過簡訊的形式給每位參賽選手推送精準的氣象預報,方便選手及時了解廣州最新的天氣變化,幫助選手做好充分的賽前準備;賽道沿途設置30餘個音樂加油站,每個站點均設置不同主題的表演節目,最大程度帶動觀眾情緒,為給參賽選手創造輕鬆愉悅的賽事氛圍;選拔40名廣馬寶貝,她們活躍在賽事起點、終點及賽道沿途,通過舞蹈等形式迎接每一位奮力前行、不言放棄的跑者,為每位選手吶喊助威。
三是選手服務溫暖貼心。今年廣馬招募了來自10所高校和4個社會團體共近5000名志願者參與到廣馬的服務工作中;賽道沿途設置42個公裡牌展示崗位,80名「小木棉」志願者為每位跑友舉牌提示公裡數、加油打氣;廣馬選手「專屬禮遇」繼續升級,體驗項目更多,優惠力度更大,讓來自全國和全世界的跑者在暢享馬拉松盛會的同時,共同暢遊「花城」之美;普及科學跑馬知識,為跑友編印了2萬冊《科學跑馬100問》、製作科學健康跑馬視頻在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傳播科學跑馬知識,倡導健康跑馬理念;比賽當天利用AI人臉識別技術,在賽道沿途設置多個機位全程拍攝,完賽選手在賽事當天即可生成專屬的廣馬「微電影」。
四是宣傳推廣深入人心。聘請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廣東支援荊州醫療隊副總指揮朱宏,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廣東第二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隊長、姚麟,奧運冠軍、桌球大滿貫得主鄧亞萍擔任宣傳大使。用宣傳大使的人物精神,來傳遞廣州這座城市的馬拉松賽事文化和全民健身的跑步氛圍;通過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廣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平臺進行賽事直播,全方位、多角度、更立體地為廣大市民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馬拉松賽事,全景展示了大美廣州形象及個性跑者風採。
五是醫療保障穩妥可靠。採取「固定+移動」的模式,全力築牢賽事醫療保障工作。成立廣州馬拉松賽臨床救治專家組,5名業內專家負責現場指導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沿賽道布局36個固定醫療站,確保參賽選手最快速得到救治;來自25家廣州急救醫療網絡醫院的50名急診科醫生擔任騎行移動救護員(AED)沿途值守;260名廣東救援輔助隊員和近700名廣州醫科大學志願者組建救援志願者隊伍,全程覆蓋賽道及起終點,發現傷員及時上報;組建醫師跑者隊伍,及時發現身邊的危險跑者、及時啟動應急反應的作用;設置負壓救護車在起終點待命,負責體溫複測等醫療保障工作;設置分級管理後送醫院,應對當天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情和危重傷病員的救治。
六是配套活動豐富多彩。設置抗疫方陣,組織約160名參加抗疫工作,且符合廣馬報名要求的醫務人員參加2020廣州馬拉松賽,致敬抗疫英雄,傳遞廣州馬拉松賽在運動、健康等方面的正能量;舉辦主題為「同心抗疫,大愛廣馬」的動漫大賽。參賽者通過漫畫與動畫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以豐富的角度、細膩的情感、精妙的藝術水平,定格下一幅幅壯美的抗疫畫面,展現了廣馬的精神與魅力;舉辦攝影大賽,用如實的照片記錄廣州馬拉松賽事的精彩瞬間與成長過程,全方位展示羊城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民俗風情,致敬抗疫英雄;加入了「跑遍中國」線上賽系列活動。廣馬線上賽於12月13日與賽事同日起跑,並將延續至12月20日,全球跑友可雲端報名參賽,通過「兩人成團、三人為眾」等多種互動玩法,共同點亮廣州版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黃維、楊敏、孫嘉暉、張喆、徐暉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憂子、蘇俊傑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