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看嗨哥之前的錄像,釣旗魚的那一段真心覺得很帥
視頻中涉獵很多技巧我們平時的時候不會接觸到
在馬來西亞船長的講解下
我們會了解怎樣更加正確地釣旗魚
今天,請跟隨HUNTER LEE
一起獵獲一條旗魚吧
▼
▼
▼
旗魚Sailfish 屬於鯖亞目(或寫「鱸形目」Perciformes)旗魚科,又名芭蕉魚,亦稱平鰭旗魚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大洋性魚類,遊泳速度可達170公裡/小時,是公認的短距離內遊泳速度最快的魚類。旗魚全年均有產量,一般市面常見的有雨傘旗魚(芭蕉旗魚)、立翅旗魚(白旗魚)、黑皮旗魚(黑旗魚)、紅肉
多半分散在開闊的大洋中,為洄遊魚類,在夏秋季時產卵;喜歡吃烏賊、小魚。是大海中最勐壯的魚,最適水溫約在24~30度。黑皮旗魚棲息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之暖水海域,而在赤道流及赤道反流海域中洄遊量較多。大致而言在10-3月之間,南緯10°以南海域 洄遊量較多;4-9月間,則洄遊於北方海域,在亞熱帶收斂線以南海域產卵,稚魚洄遊範圍甚廣,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馬來西亞雲冰。
旗魚 在日本料理店最常見的生魚片之一,白中透肉色、味道甘美的旗魚讓許多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肉白多筋,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適宜作上等生魚片、煎食及作煉製品,具有祛寒除溼 補虛養氣 強身健體的功效
旗魚個頭大,力氣足,遊行速度極快, 曾經創下最高時速190公裡/小時的記錄,所以,釣旗魚是能夠激發所有海釣者冒險精神的一項挑戰,伴隨著刺激就是高難度,如何準確釣到旗魚,充分考驗海釣技術。
在馬來西亞釣旗魚通常情況下採用 活餌放流釣法,將活餌魚掛在魚鉤,氣球充當浮漂,從而吸引旗魚攻擊的釣魚方法。釣餌一般選用鮮活的真鰺、室鰺、飛魚、烏賊、魷魚、秋刀魚等,亦可使用塑膠製的烏賊、小魚、大蝦等擬餌。但根據當地法律規定,釣到的旗魚必須放生,但是海釣就是這樣,你不一定要佔有它,尤其是旗魚,那是一個榮譽的化身,釣到就已經足夠。
餌魚掛鈎時,不要傷到神經,保證活餌的遊動性,刺激旗魚掠食
採用氣球當做浮漂能夠將釣組固定住並固定到一定的深度,讓餌魚保持在旗魚活動的深度內,便於激起攻擊
用波扒(假餌)拍打水面,製作水波,更容易吸引旗魚接近目標
進行拖釣時,一般應使用正式的專門拖釣艇,並且應有專門的裝備。釣竿應經得起80-30磅的拉力,最好選用專門的拖釣投竿。需配備大型繞線輪,並要預先卷上40號(直徑約1毫米)的優質尼龍線300~500米,作為母線。在母線下端通過大型返捻環連結「飛機」(即「鴿子」),其作用是使釣組飄浮於水面。「飛機」下端亦通過反捻環連結鋼絲子線3~3.5米。子線末端裝擬餌或堅固的釣鉤。這種裝備與釣獲金槍魚的拖曳釣魚具基本相同。
進行拉釣時,也必須使用專用漁船。一般多採用"釣切"的方法,來釣獲旗魚。所謂"釣切",就是先在船的兩邊各伸出一根拉力大、韌力強的大竹竿,竹竿的長度應為6米左右。並在其前端用不同粗細的線繩將母線捆在竹竿上,通常捆三道:最前端的捆線要細一些,第二道捆線稍粗,第三道捆線最粗。一般母線用堅固的棕櫚繩充當。子線亦用鋼絲製作。母線末端拴縛直徑為20釐米左右的球形浮漂。每條母線的長度為500米左右,分別盤繞在兩個筐子裡。
【聲明】本文為深海獵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