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81分上北師大,新高考選「純文」吃大虧?老師:不止這些

2020-12-16 贏在高中

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進行選課,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些組合中,哪些組合好,哪些組合不好?我想並沒有固定答案,一句話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對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要求都比較高,在不了解孩子學習能力、學科難度、競爭對手和大學要求的前提下,選擇一個適合的組合,並不容易。

在所有組合中,最不被大家看好的組合是哪個呢?很多人都認為是政史地組合。而實際上,無論「3+3」模式還是「3+1+2」模式下,選擇政史地組合的學生,都是排名前幾位的。政史地組合,為什麼不被看好呢?選擇這個組合到底好不好呢?哪些學生適合選擇這個組合?我下面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一一分析。

一、「賽道」被搶佔,「文科生」更吃虧了!

有位家長在網上說:「山東實行新高考第一年,政史地組合吃了大虧!」,原來,他的孩子今年高考成績非常優秀,考了681分,但是只能上北京師範大學,按照往年,這個分數妥妥地上北京大學。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主要是因為新高考打破文理分科後,所有學生都是一起排名的,這個分數雖然看上去很高,但是其實留給「純文科」的專業並不多,而且這些專業,還會被理科生搶佔。比如有個選擇化學生物歷史的學生,雖然是偏理科,如果考出了690分以上的高分,為了能上北京大學,他也可能會選擇歷史專業,而不是理工科專業。

今年山東省高考情況看,選擇政史地純文科組合的學生,最高分排名到了1000名左右了,這個分數和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早已無緣了。

而在老高考文理分科時,有文理科兩個狀元,文科狀元一般在660分左右,而理科狀元,一般都要超過700分,所以文科650分以上,就有機會上北大清華了。

二、賦分模式下,分數的「水分」增加了!

那麼,這個學生真的吃虧了嗎?這倒未必!因為這個分數看起來雖然很高,但是其實和「賦分」有很大關係,這也讓這個分數,出現了很多「水分」。

在老高考時代,實行的是原始分,想文科的文綜,由於主觀性強,能考到240分左右就是「狀元級別」的學生了,也就是說各科平均在80分左右。但是,這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如果在新高考賦分模式下,政史地三科的平均分都會超過90分,所以每一科都會提升10幾分,那麼,這個681分的成績,如果按原始分看,其實也就是在650分左右,這個分數上北師大,也算正常了。

三、報考志願更難了,滑檔的學生更多了!

也正是因為上面的兩個原因,高考填報志願時,最難的就是「政史地」組合的學生和家長了,因為留給他們的選擇本來就不多,他們還不清楚自己的目標大學,是不是被其他學生搶佔了,自己的分數,看上去還行,但是到底縮水多少,自己都沒有數。

今年山東省本科線上,有4萬多學生滑檔,無緣本科,其中滑檔最多的,就是這個政史地組合的學生。

四、數學文理一張卷,對「文科生」的要求更高了!

其實,挑戰不只有這些!因為很多學生,因為理科學不了了,才選擇了政史地組合,這些學生的理性思維相對比較弱,數學自然也不是很好,只是沒辦法「扔掉」而已。

但是, 取消文理分科之後,所有學生使用數學一張卷,這樣不僅增加了數學的學習內容,而且提升了數學考試的難度,以前文科生,可以憑藉文科數學考出不錯的分數,而現在這個「待遇」取消了,很多學生的數學成績更差了,也嚴重製約了其他科目的發展。

五、哪些學生,適合選擇政史地組合?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要勸退學生選擇這個組合呢?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組合,只要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規劃未來,正確認識學科,就可以選,那麼,哪些學生適合選擇這個組合呢?

我的建議:中等生,如果對於文史類專業或者師範類專業比較感興趣,那麼可以優先考慮這個組合。

為什麼這麼建議呢?其實,對於喜歡文史類專業的學生而言,考上一個好大學更重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211、985大學,進入這些大學,就業的競爭力才能增強。所以,在專業優勢不大或者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考一個好分數,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的分數在550分到600分之間,學習能力自然是沒有問題的,語數外三科也不會差,這樣的情況下,選擇賦分科目,由於你的競爭對手比較弱,所以賦分就會更高,尤其是突破「肚子」,賦分到80+或者90+,都是有可能的,這樣你的分數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從一本院校,提升到211大學甚至985大學,這樣的選擇就是對的。

下面這兩類學生,不建議選擇政史地「純文科」組合:如果你的成績很好,必然超過600分,儘量選擇一門物理,這樣可以拓寬你的「賽道」,保證你大學的質量;如果你的分數在本科線之上,在550分之下,儘量選擇一門偏理科的專業,比如化學或者生物,這樣可以讓你更有機會上本科,如果選擇純文,即便分數到了500分,以很可能滑檔。況且生物和地理的難度相當,選擇生物,可以拓展「賽道」,避開純文科的學生。

如果你對於選課還有什麼疑問,歡迎點擊上面的專欄查看!關注「贏在高三」,獲得更多方法指導。

相關焦點

  • 新高考「3+1+2模式」,怎樣選科成績更高?純文、理組合不受歡迎
    新高考的模式,其實早在之前就分批在某些地區實行過,比如說去年在北京、山東、天津就已經採用了新高考的模式。而2021年要採用新高考模式的8個省份已經是第三批開始新高考的地區了。新高考「3+1+2模式」,怎樣選科成績或可更高?純文、理組合不受歡迎組合一:純文科、理科組合盡然可以組合選科了,學生們自然希望可以將自己的成績提高,那麼之前純文科或者是純理科的專業,也就不再受歡迎了,並且也很難將成績提高。
  • 新高考選科「6選3」,新高一如何從20種組合選擇最合適自己的?
    新高考「6選3」跟傳統高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語數外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的成績構成。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3個科目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個科目中選擇。新學期到來,學生該如何選擇科目呢?
  • 新高考解讀,「走班制」是什麼?它對學生有什麼影響?
    我們都知道,新高考改革打破了之前傳統的文理科分科的現象,現在考試科目變成「3+1+2」(語數外3門必考+3門選考)模式,擴大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但是,走班制在實行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阻礙和問題,首先犯難的就是學校。學生選課該如何安排,走班教學如何分班,課程要怎麼設置,這些都是學校十分頭疼的難題。
  • 周筆暢高考分數681分,水木年華超600分,楊冪583分演員中學霸
    比如周筆暢高考681分,水木年華組合中盧庚戌610分、繆傑650分,李健則是保送清華,高曉松高考成績大約在600分左右。楊冪當高考拿到583分,堪稱影視演員中的學霸。周筆暢681分上廣州星海音樂學院絕大多數明星是通過藝考考入藝術類大學和學院,由於影視、音樂、美術等藝術行業有各自的專業考試,藝考對參考考生的文化課成績要求沒有普通考生高,因此娛樂圈明星的文化課成績普遍比較差,但也有少數明星也曾是學霸。最有代表性的明星學霸之一就是周筆暢。
  • 新高考來了!高一學生如何選科?你有自己的要領和方法嗎?
    2020年在讀的高一學生,很快面臨新高考的選科了,對於選科,你有自己的要領和方法嗎?首先必須了解「3+1+2」到底是什麼意思,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均為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歷史,任選其一;2是指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任選其二。總共加起來有12種選科組合。
  • 珙縣第一高級中學校2020高考喜報:理科最高分681,640分以上4人
    好消息珙縣第一高級中學2020高考喜報來了!>一、重本數量質量再上新臺階。2017級中考重本入口57人,全市前200名0人: 2020年高考純文化重本硬上線153人,其中理科600分以上21人,文科600分以上2人,合計23人。二、本科數量實現新飛躍。
  • 北京新高考改革科目「6選3」 選科成中學生新「痛點」
    2017年,北京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在「新高考」科目6選3的背景下,如何選科?大學學什麼專業?未來從事什麼職業?……「選科」已經成為事關幾乎每個中學生未來的焦點問題。而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為了進一步指導學生們選科、提前做出未來規劃,中學的生涯規劃教育已在校園悄然興起。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這也無疑成為教育改革的一道新命題。
  • 觀察者網:又是一年高考時,我們找一線老師聊聊新高考
    但是,第一次新高考結束後面臨了一系列問題,如高考賦分制的客觀缺憾,物理選科人數下降, 「走班制」管理問題,學生自由選科使師資、硬體難以均衡、綜合素質評價爭議大,高校招錄挑戰大等等,將高考改革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2018年,原定秋季啟動的新高考改革試點省份從18個減至8個,原本試點地區也已陸續針對細節進行局部微調。
  • 高考改革|每個高考生都應該關注的「新高考改革」都有哪些要求?
    2019年,廣東、江蘇、河北、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8省份作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市,採用了「3+1+2」方案,在2021年也將迎來新高考「首秀」。 新高考「3+1+2」模式除了統一高考的語數外三科外,還要加上自己選擇的三科學業水平測試的成績。
  • 新高考,明達中學引領高復教育新發展
    高考放榜,捷報頻傳。長沙市明達中學根據家長、學生的報喜成績統計(截止7月23日21:00),文化生參考人數2755,一本上線人數1453人,一本上線率52.7%;二本上線2355人,二本上線率85.4%。其中理科600分以上人數185人,一本以上線1075人,二本以上上線1690人,提升100分以上的有213人,最高分681分。
  • 新高考選科誤區:莫讓非主觀因素主導決定
    2021年,第三批高考改革的八個省份將迎來改革後首屆高考,作為預演,下個月將進行的八省聯考,大概相當於一個「奧運測試賽」。新高考最引人注目的,和每個學生息息相關,甚至絞盡腦汁的,莫過於選科的事情。最大的好處,無疑是從理論上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在此之前大部分地區實行的文理分科,學生只能在政史地三科純文或者物化生三科純理之間進行選擇,大學招生也是完全區別開來。在一定程度上,這扼殺了學生的選擇自主權,為了升學你沒法選;從大學招生的角度講,有的科目實際上到了大學幾乎用不上。
  • 上海高考3+3模式來了!如何選課與高考錄取息息相關,千萬別大意!
    盛曉涵坦言,報考醫科專業要理化同加,身為物理課代表,他對自己的化學成績還不太放心,不過,他也堅定地告訴高老師,雖然還沒有完全確定今後的職業方向,但學醫絕對是最高選擇之一。 盛曉涵的事情,其實提示了很重要的一個點,那就是「新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終身了」。
  • 明星高考分數,周筆暢681分,繆傑650分,而他直接被保送北大
    又到了一年高考揭榜的時候,由於疫情因素,今年高考備受關注。「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高考分數揭榜時,可以說是每個父母和考生最激動時刻,都想能考出預期分數。對普通人而言,好的大學確實是最好的一條出路,不過相對於普通人,明星高考成績就不那麼重要,畢竟出社會靠才藝吃飯。不過娛樂圈同樣出現很多學霸人物,今天帶大家一起回顧下。
  • 升學e網通《新高考選科指導學校解決方案》出爐,助力新高考!
    自2014年在浙江、上海試點啟動以來,新高考改革正在全國各地分階段分地域穩步推進中。2017年,京津魯瓊作為第二批試點省市開始高考綜合改革,並在2020年迎來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2019年,廣東、江蘇、河北、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8省市作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試點省市,採用了「3+1+2」方案,在2021年也將迎來新高考「首秀」。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4個省市全面實施新高考,累計覆蓋1500多萬高中生,其他省市也將陸續加入。
  • 新高考下文理如何選擇
    新高考的目的是文理不分科,但其實目前的3+1+2還是文理分開的,關於新高考3+1+2學文還是學理,也就是選物理還是歷史的問題,我們暫且還是以理和文區分,有些家長和學生很糾結。學文還是學理,不能只考慮興趣和成績,還需適當參考一下文理每年的學校錄取比例和所報專業以及就業情況。
  • 純文組合「政治歷史地理」,學霸也可以選擇!
    純文組合「政治歷史地理」,學霸也可以選擇!先給大家舉兩個例子:1.我校今年高三一學生在全市統考的成績:語文132分,數學134,英語141.5,歷史賦分95.8,政治賦分98.9,地理賦分94.9,總分697.1,全市第8名,學校最高分,擊敗了一眾選擇理化生的學霸。
  • 泰安這些高考優秀學生分享備考經驗!
    現階段,高考錄取通知書進入發放高峰期,大批考生都收到了心儀高校的通知書,準備行囊開啟人生新徵程。眼下,2020年秋季新學期即將開始,新一屆高三學生正式進入備考狀態。日前,最泰安全媒體記者對話泰安一中新校區21名高考成績在677分以上的優秀畢業生,了解他們的高三是怎麼度過的,順利完成高考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經驗,高中選科對於高考報考學校和專業選擇上又有哪些關係。
  • 新高考3+3 | 選科怎麼搭配,高考6選3聰明組合是什麼?
    「新高考元年」已經來臨,上海和浙江率先實行了首次新高考,而北京的2017級新高一也將成為2020屆新高考的體驗者。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數學、語文、外語三個科目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這3個科目就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六個學科中進行選擇。其實前面的3是固定的,就是語數外三科,主要就是後面的三科怎麼選的問題。開弓沒有回頭箭,高考改革勢在必行,這也使得學生們在高一就要開始選科並「定終身」。
  • 高考是電腦閱卷,這些細節要著重注意,不然高考會吃大虧
    也希望同學們在高考之前能夠提前把高考的相關規則了解清楚,這樣在高考時才能不會出現意外影響考試成績。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高考關於電腦閱卷方面的細節。高考是電腦閱卷,這一點大家都清楚。主觀題是通過機器把試卷掃描到電腦上人工進行閱卷,而機讀卡就直接電腦閱卷。最應該注意的就是一定要用規定的筆答題。機讀卡要用2B鉛筆塗寫,不然機器無法識別。就可能被識別成「空選」,那麼選擇題上的分數都沒有了。
  • 明星高考成績:易烊千璽473,關曉彤552,楊冪583,而她681分
    都說高考是對過去十幾年學業的總結和考核,那麼大家想不想知道如今演藝圈當紅的這些明星,當年都考了多少分呢?要說高考誰分高,第一位當屬大冪冪!想當年楊冪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而且楊冪是童星出身,考前幾天還在忙碌拍戲。就是這樣的節奏,冪姐當年的高考成績竟然高達58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