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上找工作誤入歧途獲刑,畢業季警惕求職陷阱

2020-12-27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5月22日訊(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向昱璇)兩大學生網上找兼職,誤入色情行業,從事協助賣淫相關活動,法庭上兩名大學生悔不當初。今日,記者從武漢市洪山區法院獲悉,經審理,法院判決兩人犯協助組織賣淫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王某和張某是武漢某高校的在校大學生,兩人為同校同學,兩人想在畢業前找個接待或服務員的兼職來增加工作經驗。去年12月某天晚上,王某在網上看到一則招聘接待的廣告,日薪200元。在與對方聯繫見面了解了這份「工作」的情況和收入後,王某答應在12月18日前去報到,並將這份「工作」介紹給了同學張某。

王某對張某說,只要幫忙帶一個客人上樓就能賺10元,工作很輕鬆,收入也不錯,「而且我們只是接待來嫖娼的客人,帶他們上樓,不會被抓的。」在王某介紹下,12月20日,張某也從事了這份「工作」。12月27日凌晨,該團夥被公安機關抓獲。

今年5月14日,此案開庭審理,武漢市洪山區法院採用遠程三方開庭的方式,使用簡易程序公開審理了此案。

檢察機關指控道,兩名大學生可能在應聘時不了解情況,但在開始工作後,王某和張某是明確知道自己在從事協助組織賣淫活動的。但他們仍然按照場所經營人的微信指示,接待嫖娼人員上樓並代為收取嫖資,他們的行為應當以協助組織賣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面對上述指控,王某和張某都表示沒有異議。

該案當庭宣判,經審理,法院判決被告人王某和張某犯協助組織賣淫罪,分別判處兩人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王某和張某兩人當庭悔過,表示願意認罪認罰。

「你們還很年輕,要注意吸取這次的教訓,從此走上正途,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宣判後,承辦法官隔著屏幕語重心長地對兩人說。

正值畢業季,法官提醒廣大即將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在求職時警惕不要被一些五花八門的虛假宣傳或一時的高薪所迷惑,要注意提高求職風險防範意識,讓自己步入社會的第一步邁得更穩。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工作6天後辭職被索賠10萬元?求職季要當心這些陷阱!
    畢業找工作,這八大求職陷阱請繞行陷阱一:借招聘騙取個人信息現在有很多販賣個人信息的中介公司,為了獲得更多更精準的信息,往往會在網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職者前來。從求職者遞交的海量簡歷中,精準獲得求職者的個人信息。如何避免:畢業生在看到招聘信息時,一定要查詢該公司相關信息,判斷公司的真實性。
  • 說案|@少年的你,警惕「高薪工作」,莫入求職陷阱
    說案|@少年的你,警惕「高薪工作」,莫入求職陷阱 2021-01-12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學生找工作難?人生導師李開復的3個技巧,讓你走出求職困境
    大學生找工作難?人生導師李開復的3個技巧,讓你走出求職困境不是找工作難,是你找工作難!人生導師告訴你怎樣順利拿到公司offer。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科技的進步,社會對於勞動力的要求可謂是日益多元化。義務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推廣,大學生的人數逐年增多,一些求職崗位的競爭壓力也在逐年攀升。
  • 畢業商機:應聘服裝低價租給求職大學生
    畢業商機:應聘服裝低價租給求職大學生 2013-01-22 13:59:45 來源:網上輕紡城 又是一年求職季。
  • 大學生畢業季,許多人找不到工作,應該怎麼辦?
    又是畢業季,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非常多,趕上疫情時期,工廠企業倒閉、創業失敗負債的眾多,在現實情況下,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參考。找不到工作前幾年說找不到工作是一個偽命題,現在說找不到工作是真實的存在,為什麼?的確是沒有那麼多的崗位,以前是挑挑揀揀的選擇,自己心裡不如意的不去,要麼待遇不好要麼覺得沒有發展前景,再要麼是專業不對口,去哪裡工作的問題。
  • 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避開這3種黑心公司!都是陷阱!
    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避開這3種黑心公司!都是陷阱!每個人在學生時代都是家裡的心頭肉,在學校裡面學習知識和技能,畢業時到社會上大展宏圖,實現自己的抱負和夢想。但是現如今找一份工作並不是很容易的。影響它的東西有很多。
  • 大學生畢業該怎麼找工作,找工作需要提前準備些什麼呢?
    大學畢業找工作是人生首份工作,對以後個人職業發展非常關鍵,因此要做好充分準備。那麼作為應屆畢業生,找工作前應該準備些什麼呢?筆者結合個人經歷談談看法。接下來,我將圍繞應屆生「怎麼找工作」、「找工作注意事項」展開論述,論述結果可作為類似問題的參考和借鑑。一、從找什麼樣工作來說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人生首份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職業的發展。
  • 抖音直播助力畢業生求職,疫情下打造2020陽光招聘季
    疫情下的「最難就業季」中,抖音積極幫助畢業生搭建線上求職渠道,通過針對性的乾貨分享和招聘專場提振積極就業信心。據統計,教育部、人社部、團中央在抖音分別開設求職課程,共計獲得300萬+大學生關注。人社部在6月上旬專門針對「三區三州」和湖北省高校畢業生集中推出8場就業指導網上直播課程。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也在4月下旬聯合廣東人才服務局,在抖音展開針對湖北籍學生的援鄂招聘專場,有針對性地助力大學生就業,獲得廣大高校畢業生好評。
  • 疫情打亂的畢業季 大學生如何突圍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疫情打亂的畢業季 大學生如何突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內各地高校開學時間一再推遲,對於本該從2月就馬不停蹄完成畢業課題、找工作或出國留學的874萬名大學畢業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場意料之外的考驗。
  • @求職者,這些招聘陷阱要繞開
    名為招聘實為騙錢、錄而不用、不籤勞動合同——  【就業招聘季法律問題面面觀③】@求職者,這些招聘陷阱要繞開  閱讀提示求職者應聘時,應如何防範招聘陷阱?  「工作沒找到,反背了近兩萬元的債,到現在還沒還完。」近日,回想起4年前初入職場的培訓貸遭遇,重慶姑娘張婷仍覺教訓慘痛。  以就業推薦為由對培訓者辦理借貸、錄而不用、不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招聘市場上騙局花樣翻新,令人真假難辨。
  • 《法制今報》就畢業求職問題採訪我院教師
    在5月24日出版的《法制今報》新聞觀察版,《大學生盲目求職易入「虎口」》一文就大學生畢業生該如何正確地尋找工作問題採訪我院就業指導中心吳琳老師。 全文轉載如下: 大學生盲目求職易入「虎口」 專家建議選擇正規渠道發布的就業信息 本報記者 黃杰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即將來臨,多數大學生都在為找工作犯愁,覺得什麼工作都可以找,只要能找到就行。一些不法分子抓住畢業生急於求職這一心理,在一些顯眼地方張貼招聘廣告,吸引大學生上當受騙。
  • 關於「失業季」成為「大學畢業季」代詞的原因
    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一個流行的說法「大學畢業就失業」,這也意味著「失業季」變成了「大學畢業季」的代詞。為什麼大學畢業就等於失業?首先,雖然學校安排了實習期,但我們確實去實習並籤了三方協議。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三方協議的籤署並沒有得到認真考慮,為了應付學校的任務,大多數人找了一家公司籤了字。三方協議的籤署意味著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實習期內在本公司實習,在實習過程中,我們實習生會不適應,在工作中會遇到一些麻煩,間接地,我們會發現我們未來的發展存在一些障礙,或者公司存在實習生權利的隱瞞和欺騙。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導致應屆生在實習期間不滿意,在實習結束後辭職。
  • 警惕辦理「模特卡」背後的求職陷阱 合肥警方摧毀一特大電詐團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戴陳軼 中青報·中青網 記者 王海涵 王磊)不論學歷、不需要工作經驗,不論年齡和身高等,辦一張「模卡」,就能開啟專業模特生涯……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瑤海分局摧毀了一個跨11省16市的特大電信詐騙團夥,查扣涉案電腦、手機數百臺(部),抓獲犯罪嫌疑人170名,涉案金額達數千萬元
  • 大學畢業找工作,校園招聘好還是社會招聘機會多?聽過來人怎麼說
    文/妮妮每年到了大學生該畢業的時候,找工作也一直困擾著大家。同學們當然都想找到各方面都適合自己的滿意工作。比如單位地址、薪資待遇等,但現實又怎麼會那麼容易。而社會招聘面向的群體就不只是大學生,也許還會有往屆生,或者是有工作經驗的人,可以從網絡上、人才市場等獲得招聘信息,自己投簡歷找工作。那麼,兩者比較起來,哪種招聘的機會更多呢?顯而易見的是,校園招聘經過學校,安全性更高一些,而且招聘也較為容易一些,但是也很容易受到限制。
  • 網上找工作就是雲就業,在家上班恰逢其會,去夜市創業不如雲擺攤
    進入職場先得從學校畢業,拿到那本被謂之「敲門磚」的畢業證,在就業市場上的招聘學歷是個基本考核的條件。找工作,看學歷;談待遇,靠學歷;不服不行的事實。好的學歷才能和好的工作掛鈎,只有特殊年代才有可能識字不多端著鐵飯碗,現在沒有學歷求職是很難的事,就像我當年進電子廠人家先問你26個字母是否會讀會寫。
  • 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很迷茫,該何去何從?
    讓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體會到了什麼叫就業難。中國民間有句俗話,站的越高,看的更遠,所以很多大學生在求學期間,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從而讓自己站的「更高」,但是如果自己沒有強大的心理準備的話,可能會發生「站得越高,摔得更慘」。
  • 「雲」上找工作 踏入新風口 應屆畢業生求職有一個「正確打開方式」
    製圖 田蘭芳杭州日報訊 「受疫情影響,我感受到就業環境可能會發生變化,很難通過實習轉正的方式找工作。」為了能在春招裡拿到滿意的offer,1月以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大四學生祁鵬偉一邊完善簡歷,一邊關注招聘信息,他總共參加了10多場線上面試,並最終與華為達成了就業意向。
  • 【大學生就業專題】畢業生求職成功的原因總是相似的,找不到工作的...
    2013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自中央到地方,各種推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紛紛出臺,而另一方面,各高校的「籤約率」數據依然不樂觀。事實上,由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經濟景氣不斷變化而形成的大學生就業壓力,近年來在不斷累積。專家們早已指出,與增加就業崗位、提供就業機會的各類努力相比,正視並調整大學生就業中的結構性問題更為重要。
  • 別樣就業季 暖心找工作
    學院院長直播舉薦優秀畢業學生「看過直播下單、直播上課、直播晚會的人不會少。但是,看過直播找工作的人肯定不多。」北理工大四學生張世傑說,「萬萬沒想到,我竟然在直播間找到了工作!」為了找工作,寒假期間,程琪珉沒回老家,而是留在北京繼續找工作。針對全新的「雲招聘」,北工大每天都會隔空投送就業「雲輔導」。同學們的手機上,時常收到專為湖北學生推送的就業信息,微信群裡有就業指導和答疑,求職狀態和心理波動也有老師細心跟進。「決不能因為疫情,放棄找工作!」
  • 教育部發布通知,事關大學生畢業找工作的問題,學生們拍手叫好
    近年來,每到大學畢業季,畢業生找工作都會成為很多人熱議的話題,不少大學畢業生在找找工作的時候,都很難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尤其是那些從「雙非」大學畢業的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的次數可能相對來說會更多一些。為了讓大學畢業生早找工作的時候能夠更加容易一些,教育部發布了通知,畢業生迎來一個好消息,「唯名校論」或將不存在,學生們開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