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MR+5G」全息投影遠程靜脈濾器植入術完成:實現北京宜賓...

2020-12-23 紅星新聞

2020年12月9日,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病學部陳韻岱主任團隊通過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和5G全息投影技術,遠程完成一例在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的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這是國際上首次將5G全息技術與MR技術相結合,遠程完成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陳韻岱主任(右1)和團隊成員在MR視野下與宜賓術者同臺手術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接受靜脈濾器植入術的患者為女性,48歲,因「反覆頭昏、頭痛6個月,加重1個月」,就診於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入院後因腦室囊腫行腦外科手術,術後出現右下肢明顯腫脹,超聲提示右下肢靜脈廣泛血栓形成。但患者腦外科術後有抗凝禁忌,治療存在矛盾,申請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心血管病學部陳韻岱教授團隊遠程會診。團隊會診後認為:為防止下肢靜脈血栓脫落造成嚴重肺栓塞危及生命,擬行可回收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陳韻岱(右1)通過全息投影與宜賓術者進行手術討論

陳韻岱介紹,因患者處於腦外科圍手術期,不便遠程轉運,考慮到患者病情,決定為患者應用團隊最新研發的MR聯合5G全息技術進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通過MR技術,無需造影劑及射線,即可使濾器精準釋放在腎靜脈與下腔靜脈交匯處下1~2 cm的位置。再經由5G全息投影技術,使北京及宜賓兩地術者實現異地同臺,實時交互,共同完成手術。12月9日上午,在國內知名的維卓致遠科技公司技術團隊及影像專家徐正揚的支持下,身處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病學部的陳韻岱主任通過MR+5G全息影像技術,指導在宜賓的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病學部朱航副主任醫師和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龔光副主任醫師完成了可回收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手術全程採用MR技術,將患者的血管影像與術野精準融合,術者全程佩戴MR眼鏡進行操作,無需造影即可清晰顯示患者下腔靜脈,手術過程僅用15分鐘,術中零射線、零造影劑。

▲陳韻岱(右1)在北京手術室指導手術過程

陳韻岱介紹,此次手術採取5G全息投影,將北京術者投影到宜賓,開啟心血管介入遠程診療的新模式,也是在全球疫情背景下的醫療革新。同時MR技術採用患者血管VR影像,與患者自身融合,術者只需佩戴MR眼鏡,無需造影即可完成介入手術,開啟了心血管介入影像的新時代。

紅星新聞記者 張炎良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陳韻岱教授團隊完成Mixed Reality +5G全息投影技術指導下遠程靜脈...
    12月9日,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病學部陳韻岱主任團隊通過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和5G全息投影技術,遠程完成一例在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的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這是將5G全息技術與MR技術相結合,遠程完成的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 縣人民醫院 成功開展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2020年8月27日,在院長鄧素勤主任醫師的大力支持下,由湖南省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康超文教授進行指導,我院普外科醫師與外周介入團隊共同協作,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該例患者為79歲老年女性,因「大便習慣形狀改變1月餘」入院,既往有「高血壓」病史。
  • 崇州市人民醫院運用MDT模式成功開展崇州地區首例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28日訊 近日,崇州市人民醫院運用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為一例老年患者成功開展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有效預防了致死性的肺栓塞,患者已康復出院。該技術為崇州地區首例,填補了崇州市外周血管介入的空白。7月11日,崇州市人民醫院老年呼吸科收治一例不明原因出現單側下肢腫脹、疼痛不適的高齡患者。經老年呼吸科主任孫林了解患者病情後,考慮到患者起病較急,加之臥床時間久,可能存在下肢深靜脈血栓。經急診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證實患者的確存在髂內靜脈、髂總靜脈多處血栓,堵塞了下肢的靜脈回流。
  • 全國首例!協和醫院為七旬新冠肺炎患者完成隔離病房內濾器植入術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吳立志 陳有為)2月21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王維慈副教授團隊穿上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內,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在床旁為一名無法脫氧的新冠肺炎合併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成功實施了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
  • 全球首例!解放軍總醫院5G+全息遠程診療順利完成/科技晚訊
    今日關注: 全球首例!解放軍總醫院5G+全息遠程診療順利完成 炣燃科技9月10日訊,9月9日,全球首個5G+全息遠程診療系統正式在中國江蘇泰州發布。同時,全球首例5G+全息遠程診療順利完成落地。
  • 朔州市首例下腔靜脈濾器置入+髂靜脈溶栓術在我院成功完成
    朔州市首例下腔靜脈濾器置入+髂靜脈溶栓術在我院成功完成 2018-08-07 10:4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星沙醫院完成首例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
    星沙時報訊(記者 李俊偉 通訊員 郭蘋)近日,長沙縣星沙醫院放射科楊偉傑主任與湖南省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孫林教授聯手完成醫院首例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填補了醫院在外周血管介入領域的空白。記者獲悉,患者為54歲男性,尿毒症患者,行左手動靜脈內瘻吻合術、右側股靜脈臨時置管術後,雙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右側股靜脈臨時置管處局部皮膚發紅,彩超檢查結果顯示:右側股總至大隱靜脈有血栓形成。為防止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醫院決定為患者置放下腔靜脈濾器,以保證後續進一步治療。在醫護人員的全力配合下,歷時1小時,濾器順利置入患者血管中。
  • 5G+全息遠程醫療順利落地登熱搜,微美全息(WIMI.US)等相關公司引發...
    據悉,全球首個5G+全息遠程診療系統,由301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在「5G遠程診療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全息影像展示及全息直播互動技術,實現的遠程全息醫療影像實時傳輸技術,還可以為遠程患者展現更真實生動的診療畫面,並且使醫生和病患在幾乎零時延的環境下實時互動。
  • 三亞哈醫大鴻森醫院完成海南省首例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
    彩超室鄭敏主任發現該患者血栓位於髂總靜脈,容易脫落造成肺栓塞,肺栓塞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隨即鄭敏主任立即告知血管外科醫生韓志陽博士,相關醫務人員立即展開討論。經過系統的問診、查體及檢查,診斷為:左下肢深靜脈血栓。提到血栓,無論醫者還是患者都畏之如虎,因為血栓一旦脫落,可進入心臟射至肺動脈,導致肺動脈栓塞,死亡率極高。此外患者纖維蛋白原為0.7g/L,是抗凝溶栓治療的絕對禁忌症。
  • 全息投影技術實現了沒,全息投影技術的原理
    因此分別從全息投影技術的基本原理、發展現狀及未來應用前景等方面對全息投影顯像技術展開綜合性論述。全息投影全息投影技術是顯示領域一直以來研究的熱點之一。運用全息投影技術,人眼能直接看到空間中的三維圖像,被認為是裸眼3D顯示的最佳解決方案。
  • 慎重放置下腔靜脈濾器
    圖2 靜脈造影顯示深靜脈血栓但實際上臨床情況是複雜的,少數患者不能接受抗凝治療,或充分抗凝治療後效果差,抗凝治療出現出血等嚴重併發症,這些情況可以考慮放置下腔靜脈濾器。01 腔靜脈濾器植入術的發展歷程1967年靜脈入路隔絕下腔靜脈技術開始臨床應用,腔靜脈濾器於1973年投入市場應用。目前已經有多款經皮置入的下腔靜脈濾器,包括永久性濾器和可以取出的臨時濾器研製成功並臨床使用。起初下腔靜脈濾器作為新生事物的應用既十分廣泛,但又相當泛濫。具備掌握這種技術的單位和醫生傾向於放置靜脈濾器治療大多數靜脈血栓,放置靜脈濾器治療靜脈血栓依然爭議很大。
  • 世界首例頸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在西安完成
    12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再創奇蹟,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頸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醫生,我愛人才四十多歲,怎麼就腦梗了?肺栓塞了?你救救我們吧」。
  • 當5G碰撞3D,會實現什麼新功能?遠程手術、VR看房、全息投影…
    客觀來說,如果3D攝像頭想要完美地重現原始圖像,仍需要一定的後期處理過程,但由於大多數人的手機終端並沒有強大的GPU以支撐3D圖像的優化拼接、渲染等等,因此很難實現實時處理。 而5G的到來將會使3D圖像「動起來」。
  • 鄒城市人民醫院首例上臂輸液港植入術成功實施
    7月7日,鄒城市人民醫院腫瘤科與乳甲外科合作成功開展了該院首例上臂靜脈輸液港植入術,此手術可免除患者長期反覆輸液、抽血、扎針的痛苦,被患者稱為「看不見的生命線」。這標誌著該院靜脈輸液治療水平邁上新臺階。
  • 馬雲「全息」現身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引熱議,全息技術領頭羊「雲視圖...
    就在三天前的7月9日,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今天在上海召開,大會上用到了一系列新技術,包括人工智慧、全息投影技術等,本次會議馬雲正式通過全息投影方式現身會場並發表演講。比起講話議題本身,馬雲全息的出場方式反倒引起行業的一陣熱議。不過除了熱議之外,行業也存在不同的聲音。
  • 從「偽全息」到「真全息」,全息投影技術何時才能為我們所用
    提到全息投影,一般會想到在舞臺表演和展覽展示等商業活動中使用的技術。但我們平時所了解到的全息往往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全息投影,而是使用珮珀爾幻像等方法實現3D效果的一種類全息投影技術。佩伯爾幻像的特點佩伯爾幻像其實是偽全息投影。因為它必須在固定的舞臺上,且要在黑暗當中才能實現,而且觀眾必須要從特定的角度進行觀看。如果角度有偏差畫面就會產生變形。只需要有手機和塑料片,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出簡單的金字塔式「全息投影」。
  • 浙二團隊用國產經股靜脈二尖瓣瓣膜夾系統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體...
    在全球領域,二尖瓣的介入治療仍是一大挑戰,目前國內採用微創不開刀方式治療二尖瓣疾病的醫學中心數量極少,手段有限。7月23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以下簡稱「浙二團隊」)應用經導管二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體臨床應用。
  • 3D全息投影技術知識梗概
    3D全息投影技術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充滿新奇、趣味性,從室內的小型展示展覽到室外的大型戶外投影秀都有著非凡的影響。很多人對3D全息投影很陌生,甚至不能理解。科藝光影致力於為客戶解決和落地投影秀問題,分享幾點小知識,讓你一秒讀懂3D全息投影秀。1.應用原理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通過設計收集地域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等信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並通過互動技術的融合,完成創意視頻。
  • 栩栩如生的黑科技 解析3D全息投影技術
    大家把這項技術稱之為「全息投影」,關於這個黑科技你了解多少?栩栩如生的黑科技 解析3D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技術是一種記錄被攝物體反射(或透射)光波中全部信息(振幅、相位)的照相技術,通過不同方位觀察都可以看到被拍攝物體的不同角度,因此可以實現立體效果
  • 全息投影演唱會 讓惠妮休斯頓活過來
    5月傳出視覺效果公司Base Hologram擬利用全息投影,為已故巨星惠妮休斯頓辦巡迴演唱會,圖為她2000年在洛杉磯表演。古老的魔術 登上葛萊美全息投影始於一種「視覺陷阱」的技巧,原本這些視覺相似之處還不算是全息投影,但當光線投射到一片薄玻璃上後,會出現像鬼魂般的影像,這種技術在維多利亞時代雜耍表演中被稱作「佩珀爾幻象」( Pepper’s Gh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