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為什麼叫「哈爾濱」?

2021-02-16 看鑑

蒼茫遼闊的神奇大地,白山黑水之間的富饒沃土,向來以大東北集裝出場的東三省對我們而言,既親切而又神秘。親切的是生長在這黑土地上飽滿圓潤的東北大米與熱情似火的東北人民,神秘的是這片北大荒中有著一批與中原大地風格迥異的城市。


他們不僅有獨特的城市景致,更有著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名。在這些奇特城市中,曾經的共和國長子——哈爾濱,便是其中獨樹一幟的代表。

從女真到滿洲

由於特殊的氣候環境,清代以前的東北大地一直是漁獵民族的天堂。中原王朝除了對遼河平原一帶進行郡縣化管理之外,其他大部分區域則只能保持羈縻統治。哈爾濱所在的松花江(黑水)流域,長期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化外之地。

東北惡劣的氣候條件決定了當時漁獵部族為主

的女真各部落掌控著這塊肥沃的土地


不過,金子總是會發光的。由於哈爾濱地處三江平原西緣,臨松花江與呼蘭河、拉林河三水交匯之所,無論是向西沿嫩江進入大興安嶺林區,還是順江東下進入黑龍江與烏蘇里江流域,亦或者南下經依蘭縣溯牡丹江進入長白山區,都可謂水陸通達之所。


松花江與呼蘭河、拉林河三水交匯之處


公元12世紀初,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便在今天哈爾濱市東南阿城區建立都城,號為上京會寧府。會寧府的建立,也標誌著以女真族為主的金國政權正式建立。

今天重新修繕過的上京會寧府邸遺址


當時的女真人並沒有將國都建立在今天哈爾濱主城區所在的松花江兩側,而是選擇了偏東南方向,更靠近張廣才嶺餘脈的阿城區,其主要考量則是憑藉山嶺之險來保證都城的防衛力量。

蒙古滅金之後,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重新回歸部落形態,哈爾濱的土地上重歸寂靜。然而,短暫的韜光養晦並非屈服,而是為下一場崛起積蓄力量。

明末清初的亂局中,女真人再次雄踞東北,不過,這次坐上頭把交椅的建州女真是遼東山區的新力量(祖上同樣來自於元代松花江流域的「五萬戶」)。曾經的金朝上京府故地此時雖然不復當年的繁榮,卻依舊被滿清王朝當作北疆要地,在原址的基礎上增設了阿勒楚喀城。

清朝時期阿勒楚喀城石碑前玩樂的孩子們


該城因臨阿勒楚喀河得名。這條河流在魏、晉至唐代稱「安車骨水」,金稱「按出虎水」,明稱「金水河」,清初稱「阿勒楚喀河」。

從東北少數民族歷代音韻的傳遞以及漢語的意譯就可以得知,這條源自張廣才嶺深處的河流應該是一條出產金沙的「寶河」,而女真人的國號「金」則與該河有著莫大的關係。

這條著名的金水河,對後來哈爾濱之名的確立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學者提出,清朝時期,同樣因水得名的古村落——阿勒錦(位於阿勒楚喀城附近,今阿城附近),對後來哈爾濱地名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後來的哈爾濱就是阿勒錦一詞的不同發音。

清朝時已經繁榮不在的阿勒楚喀城郊


在女真語之中,「阿勒錦」一詞有「榮譽、榮耀」的意思,將這個名稱與本身就是女真故都,且位於產金之河畔的哈爾濱確實十分匹配,是一種值得參考的說法。

江心洲的故事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哈爾濱這一地名已經開始出現在黑龍江當地的清朝史料之中。據《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記載:1862年,松花江北岸佐領報稱「他爾渾處江之北岸原有渡船一艘.對面江之南岸哈爾濱亦有渡船一艘」。

1866年,巡查松花江渡口的清朝士兵報稱「江之南岸、四方臺、哈爾濱、大岔溝等處設有渡船五隻,擺渡往來行人」。這兩處記載表明當時在今天哈爾濱市松花江南岸地區已經出現了名為哈爾濱的地名,並且應當是類似於村鎮、渡口的地點(或兼而有之)。


當時這一名為哈爾濱的村鎮地區的大概位置處於今天的香坊區與南崗區馬家溝之間。隨著清政府解除「柳條邊禁令」,大量滿漢人口在這一水陸要衝之地集聚,哈爾濱及周邊區域的人口也逐漸增多。

今天的瀋陽柳條邊遺址


到1898年時,今哈爾濱市轄境地區的在籍人口就達到了5萬人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時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的《黑龍江輿圖》之上,除了哈爾濱以外,還出現了位於東南阿什河畔的大哈爾濱與小哈爾濱兩個地名,這兩個地名恰巧就出在前文提及的阿城區。


這種哈爾濱名稱的泛化使用說明,這一詞語是在該區域內具有較高辨識度和通用性。對於這一名稱,有精通滿語的學者提出了頗有見地的解釋:「哈爾濱」系「哈勒費延」口語,意為「扁」 ,是一種對長扁狀地形的統一稱呼。

縱觀今天的哈爾濱松花江沿岸與阿什河沿岸,由於河流蜿蜒曲折所形成的長扁狀江心洲可謂不計其數,依據這些江心洲來進行地名表示也恰巧符合大量外來人口流入擴散而簡易化的命名規律。

許許多多的長扁狀江心洲

從今天充滿俄羅斯風情的哈爾濱街景中,我們不難得知哈爾濱與遠方的莫斯科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故事。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赴歐洲訪問的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沙皇籤訂《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即《中俄密約》。

這份密約的籤訂為俄羅斯滲透東北開了綠燈,當年九月,清政府與華俄道勝銀行籤訂《中俄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

沙俄代表團與滿清政府達成密約


墨跡未乾,沙皇便迫不及待派出「皇家考察隊」沿松花江流域進行地質考察。為了溝通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大鐵路與太平洋的海參崴港口,俄羅斯便計劃藉此機會從中國境內修築鐵路,在達到「裁彎取直」的交通效果的同時,順便對東北北部進行進行實際佔領。

1898年夏天,在經歷了多次考察之後,俄羅斯人最終決定將中東鐵路建設局以及未來中東鐵路行政中心設立在當時清朝的吉林省濱江縣(今天的哈爾濱)。

在隨後的俄國官方的文件裡,俄國人已經這個他國的城市當成了自己的後花園,並把這個構想中的未來的都市定名為「松花江市」。

從當年開始,俄羅斯人就帶著大量的人員與材料在松花江碼頭上(今九站公園附近)裝卸,並向香坊地區進行對向鋪軌,開始鐵路基礎設施建設。

1898年中東鐵路開工典禮各國政要前來「慶賀」


在俄國人的中東鐵路規劃中,鐵路北線自西從滿洲裡入境,沿向東穿越哈爾濱,經綏芬河出境,而南線則由哈爾濱為起點,向南穿越長春、瀋陽直抵旅順,南北縱貫東北大地。在「T」字型的鐵路樞紐的刺激下,哈爾濱的東北核心交通地位得到了無限加持。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沙皇俄國借八國聯軍侵華之機揮師南下,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全面佔領東北三省。當時的中東鐵路哈爾濱段已經初步竣工。

俄國人在哈爾濱南部的香坊設立火車站,當地居民因為香坊火車站恰好毗鄰哈爾濱村,便將整個火車站附近稱為哈爾濱(老哈爾濱,今香坊區)。

而在香坊與九站碼頭之間的南崗,當時同樣出現了大量居民建築(新市街),當地民眾便將這片地區稱呼為新哈爾濱(今南崗區大部)。


香坊與九站碼頭之間的南崗新市街


當時已經取得實際統治權的俄羅斯人,便將老哈爾濱、新哈爾濱外加九站碼頭所在的埠頭區合併組成他們心目中的所謂「松花江市」。

俄國人修建的九站碼頭所在的埠頭區


如果按照這個歷史語境發展下去,今天我們熟悉的哈爾濱市便不復存在了。幸運的是,當時的東北民眾對於這個俄國人制定的城市名稱並不買帳。

一來松花江市這個名稱是俄國人殖民佔領的強加之物,二來此名過於泛泛而無法體現城市自身的特色。於是,儘管人們暫時無法將侵略者趕出國境,卻就城市名稱掀起了不懈的鬥爭。

1903年4月,沙皇俄國拒絕執行《中俄收交東三省條約》規定的第二期撤兵,反倒加派兵馬意圖實際佔領東北。深感亡國危機的東北人民馬上掀起了山呼海嘯般的起義運動,乃至於對即將通車的中東鐵路造成了極大威脅。

正在檢閱鐵路的俄國官員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保障中東路的順利通車運行,沙俄政府被迫同意了哈爾濱人民的訴求。1903年7月14日,隨著東清鐵路(中東鐵路中方稱謂)全線通車並正式營業,「松花江市」也順利更名為「哈爾濱市」,俄國人命名的「松花江車站」也改稱「哈爾濱車站」。

至此,哈爾濱之名終於塵埃落定。

隨著哈爾濱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這個榮耀之城再次從幕後走到了時代的臺前。在經歷了偽滿濱江省、民國松江省的曲折發展後,1954年8月,新中國政府決定撤銷松江省建制,與黑龍江省合併為新的黑龍江省,省會也由西面的齊齊哈爾市遷往哈爾濱市,哈爾濱市也正式成為黑龍江省省會。


在開發北大荒的凱歌中,哈爾濱帶領著東北大地成為了中國的糧倉。今天,這個曾經的東北名城的光輝雖然有所黯淡,但是我們有理由堅信,這座偉大的城市,將在東北老工業城市全面振興的旋律中,重新書寫出屬於亞歐大陸橋明珠的輝煌篇章。

參考資料

阿勒錦村——哈爾濱地名考 . 關成和  

黑龍江輿圖與哈爾濱地名 . 紀鳳輝

「哈爾濱"地名考 釋  . 黃錫惠

哈爾濱地名由來與哈爾濱城史紀元 . 紀鳳輝

哈爾濱地名的含義 . 趙阿平

「天鵝說」——哈爾濱地名新探 . 王禹浪

相關焦點

  • 哈爾濱紅腸簡史 說一說哈爾濱的紅腸往事
    1900年一個叫伊萬·雅闊列維奇·秋林的俄羅斯商人來到哈爾濱,創建了著名的秋林洋行。在他的洋行裡,有一位立陶宛員工。因香腸呈棗紅色,故又稱紅腸,更因產地在哈爾濱,更多人叫它哈爾濱紅腸。之所以「紅腸」用引號,因為自中東鐵路修建歐式灌腸傳入哈爾濱,一直到1960年代初,「紅腸」都叫「裡道斯」。哈爾濱紅腸的原料選用黑龍江這片寒地黑土的優質純綠色的豬肉或牛肉,加入黑胡椒、大蒜等多種調料,經過醃製、拌餡、烘烤、煮熟、煙燻等多道工藝,特別是在烘烤時,一定要用大小興安嶺上樹脂少的柞木、椴木、樺木、榆木作為烘烤燃料。最後的煙燻過程也要在12小時以上。
  • 被火車拉來的哈爾濱人基本都是來自哪裡的嗎?哈爾濱是什麼意思?
    第一名非哈爾濱話莫屬。哈爾濱和上海、香港、青島、以及廈門等城市一樣都是近代以來才發展起來的移民城市,其城建史不過百餘年。另外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大批猶太人從俄國、東歐和其他國家陸續遷居哈爾濱,他們大約有2萬人之眾。猶太人在哈爾濱開工廠、辦商店、建學校、修教堂……,哈爾濱幾乎成了一個猶太小社會,這也是為什麼哈爾濱會成為音樂之都的一個重要原因。(後續大部分遷移到上海,然後返回自己的國家)1920年時已經擁有了30萬人口,儼然北方巨鎮。
  • 哈爾濱,為什麼這麼洋氣?
    亭亭玉立在中國北方80秒讀懂哈爾濱。來源:哈爾濱市委宣傳部▲來源:@孫崢琦▲眾志成城 護佑盛世中華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來源:@侯慶濱▲來源:哈爾濱極地公園▲說到這裡互動贈票20張極地館免費門票(截止2021年1月31日前有效)一鍵三連 轉發分享並在本圖文下方留言說出你和哈爾濱動人故事或青春印象截至1月4日中午12時我們將依據話題相關度以及點讚量抽取幸運粉絲
  • 這個夏天約會哈爾濱
    不過哈爾濱的老人,還是習慣把果戈理大街叫做奮鬥路,當年為了紀念毛主席題詞 " 奮鬥 " 二字而稱奮鬥路,這也是為什麼你看有的店鋪,寫的是奮鬥路店的緣故了。這條路上有歷經百年的老建築,至今保持完整。改造後幾十年前時興的老式郵信筒再次重現,俄羅斯河園、有軌電車等歐式景觀,更為這條老街增添了 " 懷舊 " 韻味。
  • 老哈爾濱人的甜蜜記憶:說說哈爾濱麵包
    友人劉連珺是一個對哈爾濱食品有著濃濃情節的老哈人,現將他所寫關於哈爾濱麵包文章轉發於美食地圖博客,讓我們一起細細回味。——宋興文,《哈爾濱美食地圖》作者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歷史,也可以說是哈爾濱麵包的發展歷史。
  • 哈爾濱工業大學為什麼又叫做聖馬家溝職業技術學校?
    985高校,211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較高A類的哈爾濱工業大學被稱為聖馬家溝職業技術學校,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帶一個「聖」體現了學校與俄羅斯的淵源關係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前身是1920年5月開始籌建的,當時的校名是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10月17日招生。
  • 哈爾濱,曾經的「東方小巴黎」,現今的「冰城夏都」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以前以「東方小巴黎」聞名世界的國際名城哈爾濱突然被稱為「冰城夏都」,這個稱呼,一開始覺得不好意思也答不上來,現在在各大媒體的煽動下被哈爾濱自己的稱呼所取代了。為什麼叫「冰城」?你不覺得這是個冰冷的城市或冰冷的城市吧?哈爾濱真的很冷嗎?
  •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傻傻分不清
    今天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是位於哈爾濱的三所高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與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C9聯盟高校。
  • 哈爾濱市同城高校,哈爾濱師範大學和哈爾濱學院
    哈爾濱師範大學和哈爾濱學院兩所學校都位於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市,而且兩所學校事實上都是以文理為主的高校,並且兩所學校都是以師範為主的高校,只是早期針對的範圍不同而已。哈爾濱師範大學主要是為了引領黑龍江全省師範人才建設的高校;而哈爾濱學院更多是針對哈爾濱市而已。
  • 哈爾濱旅遊攻略哈爾濱旅遊疑問解答
    冬天已經迎來了下雪期,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哈爾濱的旅遊攻略,幫助大家解答一些疑問,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送給第一次去哈爾濱旅遊的寶寶呀,趕緊碼住,不要錯過~穿搭建議1哈爾濱已經進入降雪期,天氣寒冷,去那邊旅遊建議穿上防風保暖加厚羽絨服
  • 漫話哈爾濱沙曼屯
    當地居民悲憤地唱道:沙曼屯,沙曼屯,晴天三尺土,下雨兩腳泥;出門怕綁票,天黑就插門;夜裡聽狼叫,幾裡不見人;土屋靠墳圈,和鬼搭界毗。1918年7月10日 中東鐵路管理局決定先讓員工在懶漢屯自建路助67所土坯房(約1005平方俄丈)解決住房問題。
  • 哈爾濱等你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那個有著號稱東北最美冰雪旅遊之城的哈爾濱,冰雪王國的壯麗美景,深深的刻在了每個東北人的心中,對於每個在外拼搏的老哈爾濱人來說,哈爾濱既是一種奇蹟也是一種遺憾。建國初期的哈爾濱有著全中國乃至全東亞地區最強硬的重工業基群,曾憑藉著地理位置的優越,蘇聯老大哥的技術支持,一路高歌猛進,打造了哈爾濱經濟史上的霸主地位,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重工業的加速轉型,第三產業的興起,東北地區包括哈爾濱在內的重工業企業突然覺得自己不會玩了,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之慢,也是近些年東北地區經濟增長過緩的主要原因。
  • 吉林將軍正本清源,漢譯halba為哈爾濱
    本文章為系列文章,上接《哈爾濱曾叫哈爾巴臺》,文章原發雙城啟心文學,文章作者授權本平臺發表此文章。拉林阿勒楚喀八網之明珠稍微了解哈爾濱歷史的人,對網應不陌生。自民國以降,「曬網場」的那張網,就成為這座殖民城市顯示滄桑巨變的文化象徵,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被學者關成和先生糾錯,這種臆想才沒了市場。
  • 東方莫斯科—冰城哈爾濱
    哈爾濱,黑龍江省省會。別名冰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金、清兩朝發祥地,是熱點旅遊城市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哈爾濱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冰城哈爾濱的十大必打卡景點。特別是1997年的修整,使索菲亞教堂成為哈爾濱建築藝術風景中一個亮點,每當黃昏來臨,夕陽輝映在高聳的穹頂上,鴿群如雲,樂音如水,漫步在索菲亞廣場上,頗有心曠神怡之感。聖·索菲亞教堂現為哈爾濱建築藝術博物館。中央大街中央大街位於我國哈爾濱,作為東北三省裡面比較著名的發達城市,早在許多年前哈爾濱就成為了人們的必爭之地。
  • 哈爾濱的鈴鐺花 | 阿成
    到了清明時節,北方的城市哈爾濱才迎來了真正的春天,這與俄羅斯的遠東城市很相像。
  • 2022冬奧會在張家口舉辦,為什麼不在冰雪資源豐富的哈爾濱舉辦
    沒有用哈爾濱而用北京主要兩個原因,其實事上面說過的北京有了申辦並舉辦的經歷和經驗,並且北京在國際上名字是響亮的,申辦成功概率當然高。哈爾濱在國際上沒有什麼影響力,哈爾濱人別生氣,這是事實。第二就是舉辦條件。
  • 哈爾濱冰雪節(第二部)
    上周,我談到我和弗蘭克來到中國北方城市哈爾濱,參觀當地的旅遊勝地。這一次我會講述我們去參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並且獨一無二的哈爾濱冰雪節。今天我們會去參加美麗壯觀的哈爾濱冰雕節!但首先,你記得,哈爾濱在哪裡?你知道這個城市是俄羅斯人建立的嗎?
  • 哈爾濱旅遊景點推薦,去哈爾濱不能錯過的五個旅遊好地方
    黑龍江省哈爾濱,別稱冰城,是國家重要的製作業基地,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去哈爾濱旅遊,不能錯過的五個旅遊景點,一起來看一下吧。
  • 哈爾濱聖尼古拉教堂,哈爾濱的中心點現已拆除
    歷史保護建築肯定是有一定歷史意義才可以得以保留,它如果不被拆除可以當作是沙俄入侵哈爾濱的歷史見證。如果現在進行原址復建這個理由就說不清了,很容易被認為是崇洋媚外,並不值得提倡,特別是它所處的位置在哈爾濱這座城市的中心點,就讓它存在於回憶裡吧。
  • 一下雪,哈爾濱就變成了莫斯科
    哈爾濱是北方冬天的代表。 冬天的哈爾濱更加靜謐,更加純潔,也更加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