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聯盟如何「聯」起來?
漁業裝備科技創新聯盟供圖「有聯盟與沒有聯盟時究竟有什麼區別?」「以聯盟為主導的亮點工作是什麼?」「是否真正實現把各成員單位的心凝聚在一起,共同辦大事、辦難事?」近日,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對下屬的60餘個子聯盟進行了一場「現場考試」。
-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人民網裡約熱內盧12月18日電(記者吳傑)12月18日,中國和拉美多所農業科技院校組建的「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舉行成立大會。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藍虎、委內瑞拉科技部副部長杜郎,墨西哥駐穗總領事希拉爾特,哥倫比亞前環境部長、公立和私立大學校長委員會主席、佩雷拉科技大學校長加維裡亞·特魯希略,中國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韋正林、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劉雅紅等中拉13國、46所大學和科研機構的100多名代表,以線下和雲端的方式出席。藍虎大使說,中拉合作是「一帶一路」與南南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白銀聯絡辦揭牌
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白銀聯絡辦揭牌 每日甘肅網12月4日訊據白銀日報報導(記者李琴琴 喬麗霞)12月3日,白銀市政府與蘇州硒谷科技公司、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籤訂了三方合作框架協議。
-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在當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關鍵時期,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的建設,可以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人才強的通道,加速先進適用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長期以來,鄉村產業集群由於缺少科技支撐,現代化程度低,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都不強。
-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華南農業大學等15所高校...
新快報訊 記者 王娟 通訊員 陳芃辰 蒙麗 攝影 夏世焱12 月 18 日,由華南農業大學牽頭髮起,中國、拉美 46 所涉農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組建的 " 中國 - 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 " 在華農正式成立,15 所中拉高校籤署校際合作框架協議
-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並致辭
12月18日,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藍虎以線上方式出席由華南農業大學發起組建的「中國—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協議籤署儀式,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文化參贊朱曉燕陪同參加。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式延伸至拉美,中拉合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雙方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科技人文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拉農業高度互補,農業合作前景廣闊。聯盟成立將對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產生重要推進作用。劉雅紅校長表示,華南農業大學作為中國111年歷史的重點大學,先後與五大洲百餘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聯繫與合作。
-
貴州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助力鄉村振興成果豐碩
原標題:貴州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助力鄉村振興成果豐碩 圍繞貴州重點發展的辣椒、茶葉、食用菌、蔬菜等12個農業特色產業,通過科研項目形式,由貴州省農科院產業專家牽頭
-
華農牽頭成立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
12月18日,由華南農業大學牽頭髮起,中國、拉美13國46所涉農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組建的「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簡稱「中拉農業科教創新聯盟」)在我校正式成立,15所中拉高校籤署了校際合作框架協議。
-
中國農業大學等17家單位發起「國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
開幕式上,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等17家單位共同發起「國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下稱「聯盟」)。 據悉,聯盟依託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黑土地現代農業研究院,圍繞黑土地的保護與利用,聚集院校、科研機構、市縣農技農機推广部門、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等單位,旨在構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與技術推廣,帶領並引導廣大農民應用新技術,以支撐東北地區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
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成立
12月13日,在科學技術部農村科技司和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42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京共同發起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
-
榮聯科技集團助力訥河市數字農業建設
近期,榮聯科技集團中標2019年黑龍江省訥河市數字農業建設試點縣項目,中標金額1495萬元。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先前的農業數字革命已經拉開序幕,這將對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的深度融合,助力鄉村經濟振興產生強大的驅動力,而且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中國戰略總體部署。
-
國家智慧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本文轉自【光明網】;今天,由39家產、學、研單位構建的國家智慧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鄭州市正式成立。該聯盟將以促進產業規範健康發展為戰略目標,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機制。
-
聯盟加速智能農機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智能農機裝備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從2016年成立之初就紮根農業農村,高效合理配置產學研創新資源,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和開放創新,先後研發出動力換擋拖拉機、智能化大餵入量收割機、高速精量播種機、無人駕駛噴藥機等一系列代表國內頂尖水平的高端智能化農機裝備和多元化智能農機管理平臺,成功打造出一條智能農機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化、產業化連接的創新鏈條,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發展,向高質高效轉型升級
-
農業科技界首次!42家單位發起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中國農業大學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42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京共同發起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
-
茶人分享:國外農業科技創新研究
國外農業科技創新研究 國外農業科技創新理論的發展始於20世紀60年代,且研究初期多集中於對農業科技創新理論的完善其中,氣候變化、生態環境變化,特別是生態脆弱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影響成為研究的重點。因此,學者們試圖構建一種科學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使各方資源優化配置,並實現自然、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
天津市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成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天津11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11月18日,以「智聚寶地、網聯天下」為主題的天津市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在天津市寶坻區成立,聯盟旨在推動高校、科學院所、企業的區域合作共贏,促進人才鏈、產業鏈、項目鏈、技術鏈、資本鏈「五鏈」融合,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和人才高峰高地
-
龍灣區供銷社依託產業農合聯黨建聯盟開展農業技能培訓
為了進一步提高產業農合聯黨建聯盟人員的勞動技能和自我發展能力,助力農業產業創新性發展,12月1日,龍灣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組織開展2020年度第二期農業實用技能培訓,學習紅美人種植技術,共有40人參加。通過培訓,不僅使參訓人員進一步掌握了種植技術,解惑種植難題,而且參訓人員通過培訓了解當前市場需求,有利於創新性發展龍灣農業產業。【來源:龍灣區社】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在青島成立
,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發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為理事長單位的「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下稱「聯盟」)舉行了成立儀式。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劉英傑副院長和黃海水產研究所金顯仕所長為聯盟揭牌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期間,首屆理事長李健研究員宣讀了聯盟發展顧問委員會名單、聯盟專家委員會名單,推舉了聯盟理事會名譽理事長,並通過了聯盟組織活動的有關章程。
-
42家機構聯合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黃垚)13日,中國農業大學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等42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京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將為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戰略研究支持。這充分說明建立智庫聯盟十分必要和緊迫,並已具備前期基礎。目前我國涉農智庫有30多家,為各個細分領域提供政策諮詢。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沛民認為,涉農智庫力量還比較分散,缺少穩定的研究交流平臺、協同共享的合作機制和長期、系統性研究。
-
2020全國農業科技雙創和鄉村文化聯盟座談會在京舉行
1月18日上午,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簡稱「農業雙創聯盟」)和全國鄉村文化產業創新聯盟(簡稱「鄉村文化聯盟」)座談會在京舉行。聯盟主席、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農業部原副部長劉堅,聯盟顧問、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會長、中國農科院原院長、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翟虎渠,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輝,聯盟副主席、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農業農村部經管司原司長張紅宇等聯盟相關領導、聯盟副理事長單位負責人和鄉村文化聯盟十二家發起單位負責人、部分特邀嘉賓出席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