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焦與對焦調節畫面性質不同
調焦就是調整畫面的遠近,焦距越短,視角越廣,畫面中能容納的東西越多;對焦就是調整畫面的清晰度,焦點距離與被拍攝物體實際距離越接近,畫面越清晰。
2、調焦與對焦的作用不同
對焦與被拍攝物體的距離有關,鏡頭在的焦點距離可以在鏡頭對焦範圍內的最近點和最遠點也就是無窮遠之間調整;調焦距與畫面的視角有關,焦距越長,視角越窄,畫面看起來越近。
3、調焦與對焦使用順序不一樣
拍照順序是調節焦距(變焦獲取合適的畫面);然後對焦,最後確定曝光量(設定光圈,快門,感光度,是一同進行的)。
4、調焦與對焦改變物體位置不同
調焦就是改變焦點的前後位置;對焦是通過照相機對焦機構變動物距和相距的位置。
調焦:
或叫對焦、聚焦---指改變像距v,也就是改變鏡頭光心到底片平面的距離,對於顯微鏡而言,調焦是為了得到清晰圖像而調節物鏡與被測物體間的距離。以獲得本物體清晰像的調節過程。我們知道透鏡成像的原理,像在屏上(相機的底片或者感光元件)總有一個最清晰的位置,這是光線匯聚的位置,無數個點構成了一個平面,這裡就叫做焦平面。(調焦也就是改變焦點的前後位置!)
除了一些低檔傻瓜機鏡頭沒有調焦機構,不能改變像距外,所有鏡頭,無論定焦變焦,都可以改變像距,以便得到清晰的影象。
對焦:
對焦是指使用照相機時調整好焦點距離,英文學名為Focus,通常數位相機有多種對焦方式,分別是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和多重對焦方式。
對焦也叫對光、聚焦。通過照相機對焦機構變動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過程就是對焦。
焦距的概念
焦距由於攝影機鏡頭的光學透鏡(lens)而形成。攝影機或放映機的金屬筒容納了一組兩邊或一邊有弧度(凸或凹)的透鏡,組成一個綜合鏡頭。從物體不同部分射出的光線,通過鏡頭之後,聚焦在底片的一個點上,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輪廓與真實的質感,這個點就叫焦點(focus)。所謂焦距(focal length),正是從鏡頭之鏡片中間點到光線能清晰聚焦的那一點之間的距離。
當將攝影鏡頭調整到無限遠時,其實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焦距。在設計上,是將透鏡的主平面與底片或成像傳焦距。
感器的距離調整為焦距的長度,然後,遠離鏡頭的影像就能在底片或傳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當鏡頭要拍攝比較接近的物體時,是鏡頭的實際焦距被改變了。焦距通常使用毫米(mm)來標示,但仍然可能看見一些使用釐米(cm)或英吋標示的老鏡頭。
視野的大小取決於鏡頭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由於最大眾化的是35mm規格,鏡頭的視野經常是根據這種規格標示的。對標準鏡頭(50mm)、廣角鏡頭(24mm)、望遠鏡頭(500mm)視野都是不一樣的。對數位相機上也是一樣,它們的感光器比一般傳統的35mm底片還要更小,所以相對的只要更短的焦距,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