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代機外形曝光?依舊採用鴨翼布局,性能趕超殲20

2020-12-11 騰訊網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戰機的發展越來越好,等級也被分為五代,如今世界各國發展的就是五代機,也是目前最先進的戰機,目前也只有中美俄三國擁有並列裝,其他國家都沒有研製出來,只能購買美國出口的五代機,但高昂的價格也不是每個國家都能購買的。

就算目前具有隱身性能的五代機只有少數國家擁有,但是絲毫不影響世界各國研製六代機。畢竟每15年,美俄兩國的主力戰機就會更新換代,而且五代機的理念已經非常成熟,美國的F22迄今為止已經服役了15年。就算六代機目前還沒有出現實體機,它肯定有相應的作戰體系和理念。法國都已經率先曝光了六代機的模型,那麼我們國家的六代機會長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五代戰機具備隱身性能和超音速飛行能力,六代機的飛行能力應該實現高超音速飛行。其中美國公布了很多關於六代機的方案,幾乎都是三角翼設計,沒有垂尾和平尾。而且六代機還會採用先進的作戰系統,隱身性能肯定比五代機更加先進。

有消息稱,我國的六代機會保留類似殲20那樣的鴨翼設計,這樣的布局可以讓戰機的起飛和降落更加順利,而且還能彌補我國在發動機方面的「短板」問題。總師楊偉表示,未來發展的六代機將使用人工智慧技術,這樣可以提高戰機的作戰效率,或許也會採用無人駕駛,在不用考慮飛行員身體素質的情況下,可以最大程度發揮戰機的作用。目前首要的任務是完善殲20,並完善發動機的「短板」問題。發動機問題被解決之後,戰機後續的發展才會更加順利。

但是美國似乎對六代機不感興趣,因為它取消了六代機一半的經費,美國方面表示取消的原因是六代機核心是體系作戰,而不是單機先進,而構建一個完整的體系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非常大,但是說不定美國會偷偷研究,再度佔據領先的地位。

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六代機的方向非常明顯,而且我國的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也完全掌握了,發展只是時間問題,期待我國六代機「火龍」早日亮相。對於中國六代機形狀,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吐槽哦!

相關焦點

  • 中國六代機外形曝光?飛行速度超4馬赫,設計偏向於殲20
    空軍發展至今,已經全面進入五代機行列中,世界各國要麼自己研製,要麼買別人家的。目前也只有美國的五代機F35和俄羅斯的蘇57對外出口,但是兩者比較下來,只有美國的F35比較受歡迎。我們國家也成功研製出來五代機殲20,只不過目前配備的發動機不太理想,而殲20標配的發動機渦扇15已經正在測試中,正式列裝殲20隻是時間問題。
  • 殲20設計果然夠超前,中國首款六代機方案曝光,裝備鴨翼沒有垂尾
    圖為國產六代機概念圖近日,中國首款六代機方案曝光,這款全新戰機飛行速度可能超過4馬赫,並且一項設計殲20戰機也在使用,看來殲20的設計果然夠超前,原來在新亮相的六代機方案上,這款新戰機裝備鴨翼並且沒有垂尾
  • 六代機契機!南航變形隱身戰機專利,殲20外掛式鴨翼垂尾為過渡
    根據殲-20的總設計師楊偉透露,目前中國正在研發的新型戰機的起始點比殲-20要高得多,它的目標是美俄等國的六代機,如果說殲-20是中國航空業的「小目標」,那麼所研發的項目無疑是「大目標」。具體地說,這款新型飛機的核心特點,可定義為「變形垂尾/鴨翼」:正常狀態下,與殲20隱身戰機外形相同,也是採用「鴨翼+邊條三角翼+ V型垂尾」;只是需要時,鴨翼和垂尾可變形收攏,形成「鴨翼+邊條三角翼布局」、「無尾邊條三角翼」等不同的形態。
  • 隱身不如F22,殲20鴨翼背鍋,安裝渦扇15後,殲20能取消鴨翼嗎?
    長期以來,殲20的鴨翼一直被吐槽,仿佛這已經成為了殲20的原罪,很多人因為鴨翼而片面認為殲20比不上美國的F22。然而一個事實卻狠狠打了噴子們的臉,美國最新公布的六代機CG圖,同樣帶有鴨翼,這又怎麼解釋呢?
  • 全球五代機裡只有殲20在用鴨翼,是因為實力不足嗎?
    五代機其實也誕生了有一段時間了,但世界上五代機還是比較少,總的來說也就是那四款,美國的F22以及F35,俄羅斯的蘇57,最後就是中國的殲20。在氣動布局上,殲20和美俄都不太一樣,因為殲20使用的是鴨翼布局,全球五代機裡唯有中國才用鴨翼,有何門道與作用?
  • 中國六代機兩個剪影圖案曝光,突破高超音速,鴨翼設計可摺疊?
    《文化手冊》的第二頁,出現了一幅中國戰機發展路線圖,從殲5、殲6到殲8II、殲10、殲11、殲20一脈相承。不過,在殲-20之前,還有一款新型戰機。從外形上來看,它與之前我國現役任何一款飛機的布局都不相同,外界猜測這可能是我國正在發展中的第六代戰鬥機。
  • 殲20獲國家大獎,氣動布局全球首創,贏得世界認可
    其實,殲20正是列裝的時間也才是去年的事,2019年10月才列裝部隊使用,從研發到服役,研究殲20的中國成都飛機工業,簡稱(成飛)耗時20年才完成殲20的設計研發,這也是中國在自主研發五代戰機方面的重大突破。五代機的特點就是具備隱形,高音速,以及高機動性等性能特點的飛機。
  • 全球五代機中國用鴨翼方案分析
    理由也無非是上圖提到的那些,什麼「發動機性能不足的替代方案」「破壞隱身」「美俄五代機都不用鴨翼,所以鴨翼」不好等等。 1964年上馬立項的殲-9截擊機,就首次採用了我們從未嘗試過的鴨式布局,可見當時中國的飛機製造者,已經注意到鴨翼的潛在優勢。
  • 揭秘與殲20競爭失敗的中國五代機方案氣動布局完敗
    新浪軍事編者:為了更好的為讀者呈現多樣軍事內容,滿足讀者不同閱讀需求,共同探討國內國際戰略動態,新浪軍事獨家推出《深度軍情》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後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複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注。中國五代機方案競爭的勝負是在2006年結束的。如同當年的殲10一樣,現在殲20的方案憑藉絕對的壓倒性優勢獲勝。
  • 中國曝光六代機研製計劃?可與殲20搭配作戰,引來外界圍觀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我國一向低調,不過,最近外國媒體似乎發現了什麼蛛絲馬跡,有報導稱,中國第六代戰鬥機的研製計劃已經曝光。還有不少外國專家直言,一旦成功問世,可以與殲-20戰鬥機配合作戰,可以實現雙隱身布局,或許這一次可以遠超美國。日本專家還直言:中國或將成為全球首個研製成第六代戰鬥機的國家。
  • 全球五代機只有中國用鴨翼,這是為何?
    而由於現在全世界使用這種布局的戰鬥機很少,美國,俄羅斯的五代機也都沒有採用這種設計,所以很多人人云亦云更覺得鴨翼不好
  • 蘇57「AC型」方案曝光!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和殲20一樣,成飛也在研製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綽號「威龍」。實際上!該公司在競標中正是擊敗了沈飛的「雪鴞」,這才獲得了殲20這一官方授權編號,而非像「殲31」那樣由網友「命名」。 談起「雪鴞(xiao)」,和「威龍」一樣,雪鴞也有鴨翼,但整體上都是三翼面布局。
  • 帶鴨翼布局的F18戰機風洞吹風,為何美軍戰機不愛採用鴨翼布局?
    當今世界上,帶有鴨翼布局的戰鬥機往往代表著「高性能」,能夠設計出這種戰鬥機的國家寥寥無幾,而我國在殲-10戰鬥機、殲-20戰鬥機上都有應用,可以說在這項技術上已經淬鍊的爐火純青。其它國家如法國的陣風戰鬥機、歐洲的颱風戰鬥機、瑞典的鷹師戰鬥機等,都使用了前緣鴨翼布局,只是各家在技術上略有不同。
  • 中國六代機2035年面世,長相有多夢幻?又一款魔改鴨式戰機?
    迄今為止,美國公布的六代機方案繁多,但是大多採用三角翼設計,取消了平尾和垂尾從技術理念上來看,六代機是一個清晰但是又特別混亂的階段,清晰的是,六代機將採用更先進的作戰網絡,以及隱身性能,混亂的是,美國軍方開始否決了單款先進戰鬥機獨打天下的做法,為此消減了六代傳統制空戰鬥機的一半的研究經費,主要理由是,六代機核心點在體系作戰
  • 中國六代機如何發展?取掉垂尾只是第一步,殲20總師透露未來方向
    隨著全球科技不斷發展,戰鬥機的性能也得到良好的發展,如今已經朝著六代機的方向發展。其中歐洲率先提出要研製六代機的想法,隨後便是美國。然而六代機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標準,目前還無法確定。畢竟五代機已經實現隱身,並且也擁有2馬赫左右的飛行能力,並且均搭載了極為先進的航電系統。
  • 我國殲20戰機的氣動布局,使我國在戰鬥機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殲20戰鬥機是我國目前裝備的最先進的戰鬥機,也是目前世界上與美國的F22和F35,俄羅斯的蘇57齊名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採用了與其他隱身戰鬥機完全不同的氣動布局設計,在發動機推力不足的條件下,依舊保持了良好的飛行性能。
  • 殲20戰機動力不足,速度卻比蘇57快了一大截,鴨翼發揮關鍵作用
    殲20 殲20能夠在速度方面擁有這麼大的優勢,主要還是鴨翼發揮了關鍵作用,殲20採用了鴨翼與主翼距離較遠的設計,這樣做雖然弱化了鴨翼產生渦流的增升效果,但是卻大幅度增加了鴨翼的配平力矩
  • 美國六代機意外曝光,殲-20比不上?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殲-20 是中國第四代雙發重型隱形戰機,在戰鬥機裡也是佼佼者,這幾飛機在2010年就完成了組裝,2011年成功實現首飛,是眼下亞洲區域最先進的戰機。據報導,一美國專家意外透露了美國六代戰機的研製情況,美國已成功建造演示機,美媒則表示六代機已進入實機測試階段。近日網上流傳一張外形類似於「UFO」的飛行器,飛行器出現在美國波特蘭基地上空,這架飛行器外形奇特,被認為是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的技術驗證機。
  • 下一代艦載機方案曝光!果斷取消鴨翼,美媒感嘆:性能已超越殲20
    據美國防務媒體近日發布的報導稱,法國正式對外曝光了他們的下一代艦載戰鬥機方案,從媒體披露的模型來看,法國新一代艦載機如外界預料的那樣,果斷的取消了法國戰鬥機現有的三角翼和鴨翼布局,在外形設計上正在朝著目前西方主流的五代機思路靠攏。
  • 縱觀鴨翼歷史,全球五代機為何只有中國選擇這一設計,有何意義?
    在殲-20開始小批量的交付使用的同時,一種聲音卻依舊爭論不休,他們認為殲-20的鴨翼設計是失敗的,沒有用處的設計,而證明他們觀點的是美國的一個說法,鴨翼最好裝在敵人的飛機上。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鴨翼真的是個失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