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高新區專場招聘會搭建起園區與村民用工「橋梁」
足不出鎮能就業 村民也成上班族
海南日報記者 郭萃
一手持電弧焊,一手持面罩,符文平頭戴安全帽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焊接著面前的鋼結構,細小的汗珠從他的額頭冒出,完成一段焊接後,他站起身擦了擦汗水,拍了拍新工服上的灰塵。
12月10日上午,在位於海口國家高新區雲龍產業園的海南共享鋼構有限責任公司大型廠房車間,仍處於試用期的符文平正跟著工廠的師傅請教焊接技巧,入職10多天來,他對這份新工作上手很快,也充滿幹勁。
符文平是雲龍鎮卜典村村民,家離雲龍產業園不到4公裡。以前在村裡主要靠打零工過日子,由於會些焊接技術,也常東奔西走從事修理工作。「以前看著統一著裝的工人在園區裡上班都特別羨慕,沒想到自己如今也是上班族了。」身著藍色工服的符文平顯得非常精神。
「能找到這份工作,多虧了11月初海口高新區在我們家門口組織的雲龍產業園專場招聘會。」符文平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鎮裡通知大家,雲龍產業園的企業要面向附近的村民進行招聘,當時想著自己有一門手藝,想找一份穩定又離家近的工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面試,沒想到竟然被錄取了。」
這份工作帶給符文平的不僅是收入上的增加,同時也是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每天騎電動車10分鐘就能到工廠,上班時間很規律不需要加班,不像之前還得晚上出去幹活,能多一些時間照顧家庭。」符文平說。
與符文平同時入職的還有紅旗鎮道統村村民陳宗興。「我在很多工廠上過班,但是都離家太遠了,路上都要花1個小時。」陳宗興說,如今入職新公司,時間省下了,收入還增加了。「很方便!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的變化」。
「當前海南正在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對於企業來說是機遇,用工需求自然也在增加。」海南共享鋼構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鮑紅單表示,高新區舉行的專場招聘會,很好地解決了企業的用工需求。「而家門口的招聘會,也讓入職的職工流動性減小」。
「在園區不斷發展的同時,也要讓村民享受到發展帶來的紅利。」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高新區分別針對雲龍產業園和美安生態科技新城周邊村莊有就業意願的村民和畢業返鄉學子,舉辦了兩場專場招聘會,共提供100餘個工作崗位。
招聘過程中,高新區也考慮到周邊農民的實際情況,降低招工門檻,協調企業把清潔綠化等工種儘量留給周邊村民。同時也針對有經驗、有手藝的村民提供技術性崗位。「盡最大努力幫助解決園區周邊失地村民就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增收。同時為園區和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園區提供了這麼好的就業機會,我一定會盡全力做好這份工作。」對於這份新工作,符文平充滿信心:「我們也可以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出貢獻哩!」
(本報海口12月13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