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不止卻找不到原因?別忘了檢查腹股溝

2020-12-11 生活雜記館

不少有男寶寶的家庭,都遭遇過寶寶「蛋蛋腫麼了?!」的驚嚇。

明明只是給寶寶洗了個澡,卻赫然發現腿根、蛋蛋腫成了一個碩大的包!家長們差點沒被嚇尿!

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於是乎,媽媽帶上寶寶前往醫院

媽媽:「醫生,我孩老蛋疼,你快瞅瞅咋回事嘞」

醫生「您這不是蛋疼,是小兒腹股溝疝!」

下面,重慶佑佑寶貝婦兒醫院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小兒腹股溝疝。

小兒腹股溝疝即小兒疝氣,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大多數時候,腹股溝位置會形成突起,特別是孩子在哭鬧和用力的時候,突起會更加明顯,比如孩子在排便的時候。但是也有突起不明顯甚至是不可見的情況。

1.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腹股溝疝

當孩子的腹股溝或陰囊出現可以推回原位消失的、軟的包塊,並且在孩子哭鬧、大便用力時出現,安靜時可消失的情況,一般可初步判斷是斜疝。

2.腹股溝疝能不能自愈

小兒疝氣是存在自愈機會的,但是這種發育的癒合通常發生在一歲以內。不過要注意避免讓寶寶出現哭鬧、咳嗽、便秘等情況,以免腹壓增高引起疝氣嵌頓。

因為隨著嬰兒身體機能的不斷發育,腹壁也在發育,在腹壁發育期間,原本腹壁存在的缺損、缺陷,可以隨著這種發育逐漸的得到癒合。

如果超過半歲疝氣越來越大,經常發生嵌頓,這樣的孩子應立即送醫,儘早進行手術治療。

當年齡超過一歲之後,疝氣基本上沒有自愈的可能。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疝氣手術會越來越複雜,手術切口也會大很多。

3.腹股溝疝治療方法

目前手術治療是治療小兒疝氣的常用方法,腹腔鏡微創手術是治療疝氣最佳方式。這種手術時間快、創傷口小、對身體傷害小、術後一周基本能夠恢復,這對於不易配合的小兒患者來說是很好的治療方式。

4.發現疝要立即手術嗎?什麼時候進行手術治療才是合適的呢?

小兒腹股溝斜疝手術並無特殊年齡限制。當孩子確診後,在全身狀況較好,沒有其他基礎疾病的情況下便可以進行手術。

建議:

6月以內的小兒,可暫時觀察或手法復位;6月以上以及有嵌頓史的腹股溝斜疝,建議手術治療。

如果發生疝內容物嵌頓,無法手法復位,以下情況需立即送醫進行手術治療。

相關焦點

  • 寶寶哭鬧不止怎麼辦?教你「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瞬間安靜
    寶寶的哭鬧不止總是讓很多新手爸媽措手不及,朋友的孩子就是這樣,經常會莫名其妙地嗷嗷大哭,明明奶也餵了,尿不溼也換了,該做的事情似乎都做了,唱歌、邊走邊搖寶寶等哄寶寶的方式都不管用,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手忙腳亂卻是一籌莫展,讓朋友很是焦躁。
  • 孩子哭鬧不止怎麼辦?聰明媽媽教你用這一招,就解決
    最近有位寶媽正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很是煩心,而讓這位寶媽如此煩心的是,孩子經常性地會哭鬧,當遇到不開心、不順意的事情的時候就會亂發一通脾氣之後大哭不止,真是很讓人頭疼。對於這位寶媽來說,前幾天就剛剛因為孩子哭鬧不止的事搞得家裡都焦頭爛額的。
  • 孩子哭鬧不止,「哄」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孩子哭鬧不止,因為小事發脾氣,單純靠哄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孩子哭鬧,家長的首要任務並不是立馬去哄孩子,而應該嘗試了解孩子哭鬧、發脾氣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媽媽都遇見過下面的情形。
  • 男童腹股溝脹痛兩年,一查是疝氣
    兒童哭鬧不止、腹部有突起,家長們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腹股溝疝氣,長期下去會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小手術解決大煩惱小宇(化名)今年3歲,近兩年,他兩側的腹股溝一直不舒服,經常出現包塊,時有時無。包塊出現時很脹很痛,他哭鬧不止,但輕揉後又會消失。他的父母並沒有足夠重視,這樣的症狀持續了兩年。
  • 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一說到這兒,好幾個寶媽紛紛表示,自家孩子也是這種情況,真是應了那句「一月睡二月哭」的老話了。那麼,為什麼月子裡寶寶都安靜的如同「天使」一樣,滿月以後卻突然性情大變,成為一個喜歡哭鬧的小「惡魔」呢?
  • 新手媽媽靠意志力治癒寶寶疝氣,低月齡寶寶為什麼總是哭鬧
    我一直以為寶寶這樣頻繁哭鬧是因為腸絞痛,所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這樣的。直到有一天我給寶寶換尿不溼發現寶寶的肚臍凸出明顯,我立馬叫來寶爸送孩子去醫院才知道寶寶有疝氣,因為疝氣凸出疼痛,孩子就會哭鬧。醫生檢查了孩子的身體,發現寶寶不僅有肚臍疝氣還有腹股溝疝氣,了解到這個原因之後我心疼又自責,百感交集,眼淚不停的往下掉。
  • 孩子總是哭鬧不止,很可能是甲醛引起,別再大意了!
    隔壁新搬來的小張一家,他們的孩子總是成天哭鬧不止。被鄰居多次找上門提醒,但是,跑了很多次的醫院了,他們也沒有發現,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一直哭。一直到被朋友提醒,才發現原來是家裡的甲醛沒有去除乾淨。你也遭遇過這樣的事嗎?快來看看如何解決吧!
  • 為什麼寶寶非常喜歡被抱著,一放下就哭鬧不止,這幾個原因要知道
    為什麼寶寶非常喜歡被抱著,一放下就哭鬧不止,這幾個原因要知道有孩子的家長都會深有體會,有時候寶寶就會一直讓抱著,一放下就哭鬧不止,這其中一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孩子總是半夜驚醒哭鬧,老人說是「中邪」了?老中醫的解釋很靠譜
    原來,我小外甥女那段時間晚上睡覺老是驚醒,還不停地哭鬧。有時候她眼睛也不睜開,就是在那胡亂蹬被子,哇哇大哭。白天,我姐問她怎麼回事,她也不說,看著胃口也不好,心情還很差。我姐給她量了體溫,也沒事。帶她到醫院檢查,醫生也說孩子挺正常。正當我姐發愁怎麼辦時,她婆婆說了句「孩子該不會是中邪了吧?」,把她下了一跳。看著女兒每晚驚醒哭鬧,我姐姐也怕了。於是,就想聽她婆婆的話,找人給驅邪、叫魂。
  • 不滿足就哭鬧不止?面對孩子的「情緒勒索」,家長試試「冷處理」
    一旦孩子撒潑打滾,哭鬧不止,一部分新手家長就會手足無措,最終妥協,滿足孩子心願。但是每一次家長的妥協都有可能成為孩子威脅家長的手段,孩子都是很聰明的,一旦通過哭鬧吃到了甜頭,覺得發脾氣對事情解決有用就脾氣日益增大,他們逐漸學會「情緒勒索」,綁架家長得到心願滿足。
  • 寶寶毫無徵兆地劇烈哭鬧,可能是哪些原因呢?
    寶寶為什麼會毫無徵兆地劇烈哭鬧,可能是哪些原因呢?什麼叫嬰兒過度哭鬧?簡單地說,是嬰兒在沒有發熱,也沒有家長能夠察覺的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的突發的劇烈哭鬧或者煩躁。嬰兒過度哭鬧的常見原因有哪些?絕大部分的情況無害,但是也有比較嚴重的病因,需要請兒科醫生進行詳細的問診,比如近期發生的事件、近期的免疫接種史、用藥、便秘、嘔吐、腹瀉、便血、發熱、外傷、過度刺激、飲食結構的改變、可疑物品的攝入、嬰兒發病時所處的位置以及父母關於嬰兒哭鬧原因的推測。(父母對於嬰兒哭鬧原因的推測有時會作用,但正確率不足一半,與父母的問診中有20%的可能性能夠找到有用的線索)。
  • 新生兒出生後手愛亂抓,抓不到還哭鬧,原因很搞笑,媽媽趕緊安慰
    寶寶:「玩了十個月的玩具怎麼找不到了」新生兒剛出生的第一個月,媽媽們會發現只要你不把他的手腳束縛著,他總是會伸出他的小爪子到處亂抓抓嚯嚯,抓不到時還會哭鬧,樣子著實惹人喜愛。為什麼新生兒出生後手會喜歡抓東西呢?背後的原因很搞笑,媽媽了解後趕緊安慰一下寶寶。新生兒為什麼出生後手喜歡亂抓亂動?
  • 「不哭才抱」的孩子怎麼樣了?看看過來人的案例,別毀了孩子
    有人說必須抱,孩子那麼小又不會說話,做父母的怎麼能看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卻不管呢?萬一哭出個好歹該怎麼辦啊!還有人說,要等孩子哭完了再抱,既不慣著孩子也給了他安全感。 面對孩子哭鬧不止,家長究竟用哪種應對方法,才是正確的呢?
  • 孩子肚子疼別大意!7種常見病很危險
    很多孩子都有過肚子疼的情況,這些情況可不是喝點熱水或是吃壞了東西那麼簡單。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應愛娟說,孩子同樣是喊肚子疼,但是既可能是功能性的腹痛,也可能是器質性腹痛,家長千萬別大意了。急性腸套疊:多見於嬰幼兒,表現為突發性嘔吐,陣發性哭鬧(陣發性腹痛所致)、同時摸摸孩子的肚子裡面好像有香腸樣的東西,12小時後小孩拉的都是「果醬」般的大便,就必須照X光檢查、B超等檢查及時明確診斷。如果是腸套疊發生48小時之內,只需要進行空氣灌腸就能馬上解決問題,但如果耽誤了這個時機,很有可能進一步導致腸梗阻。
  • 家長們別因大意毀了孩子!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哭鬧的行為最常見,穿太多、餓了、拉臭臭……寶寶身體出現任何一點不舒服,都會以哭鬧來表達,很多家長不在意孩子的哭鬧,以為寶寶哭鬧,抱著哄哄睡著就好,但是,家長們注意了,寶寶大哭可能在向爸爸媽媽發出求救信號。
  • 如何讓哭鬧的孩子冷靜下來?
    父母在什麼時候會最怕孩子?一是孩子生病的時候,二是孩子哭鬧的時候。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抓狂」的時刻,被孩子的哭鬧折磨得心力交瘁,卻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只能等孩子鬧夠了自己停下來。但如果長期放任不管,孩子的哭鬧會「越演越烈」,直到「無理取鬧」的地步,那時候如果想讓孩子快速平靜下來,就更加難了。其實,對待哭鬧的孩子,首先父母要做到冷靜。很多時候,我們一聽見孩子哭鬧,就會心煩意亂,尤其是正在做著重要事情的時候,被孩子的哭鬧聲吵到,父母特別容易失去理智。
  • 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父母該如何應對?
    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比起在家哭鬧處理起來更加的棘手。因為我們可能會迫於面子和社交壓力,為了化解尷尬先違心去滿足孩子的要求,用「緩兵之計」讓孩子先停止哭鬧。所有要麼就別開始開始了就要堅持,不能中途放棄界限和愛,界限和自由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合理的規則和界限能保證孩子的基本人身安全,也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礎。制定規則為人父母教會孩子界限和規則是必須的,沒有邊界的自由,沒有約束的愛,從長遠來看是在害孩子。
  • 2歲寶寶半夜驚醒,小手指向窗外哭鬧不止,第兩天全家連夜搬走
    但是最近她發現寶寶飯量大不如前,小臉有些消瘦,睡覺不安穩,有時候半夜哭鬧不止,小手還不停地指向窗外,可把王佳急壞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隨後,王佳就帶著寶寶到醫院去做檢查,將事情的經過與大夫說了一遍,孩子出現這樣的舉動真的太嚇人。
  • 一向乖巧的孩子,突然哭鬧發脾氣,一般是由這三個方面的原因導致
    平日裡歡歡的爸爸媽媽對他的教育方式也是以講道理為主,如果小傢伙真的是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也會對他施以小小的懲罰,比如罰站,不過他們從來沒有動手打過孩子。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原本乖巧聽話的歡歡脾氣突然變得暴躁起來,小傢伙時常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就大發脾氣又哭又鬧,這讓爸爸媽媽十分困惑。
  • 1歲女嬰摔倒後哭鬧嘔吐不止,誰知查出罕見癌症,醫生:可能下不來...
    家裡老人說沒事,等孩子大一點就好了,初為人父人母的生嘉寓夫婦因為工作繁忙,也都沒放在心上。誰能想到此時孩子腦中正在被腫瘤侵蝕著呢! 一切從12月的那次摔跤變了,那天如往常般,晨熙領著女兒在院子裡玩耍,可走路本沒問題的小姝婷莫名其妙的摔了一跤,孩子當時哭鬧不已。晨熙哄著她吃了奶後,孩子便睡著了。可誰知醒後,就開始嘔吐,又哭鬧不止。「不會是下午孩子摔了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