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徐明遠
本期推出「陸軍邊海防哨所巡禮 」(13):《情系邊關:守衛「西北第一哨」》
這裡是西北之北
邊防戰士守衛著一座座天邊的界碑
最遠的巡邏點位騎馬往返要走8天7夜
數百公裡的山路
途中要經過眾多無人區
「白駱駝崖、克敖吾特激流
登天道、絆馬林
旱獺總部、落馬灘」
他們讓一個個無人區不再無名
一起走進「西北第一哨」——
白哈巴邊防連
(動漫創作:熱斯別克)
1
西北之北,連綿的群山和廣袤的草原使地圖上能標識的地名屈指可數。「西北第一哨」白哈巴邊防連如坐落在雲端的哨所,守衛在中哈、中俄邊境上,守衛著一座座天邊的界碑。連隊最遠的巡邏點位騎馬往返要走8天7夜,守防任務異常繁重。
連隊防區的中哈邊境1號界碑位於沙剛沙拉山深處,方圓百裡荒無人煙,距離白哈巴邊防連145公裡,沿途要蹚過5條激流、翻越7座達坂、穿過10多道山嶺,山險水惡,地形複雜,對官兵的體能和騎術有著極高要求。
6月12日,新疆阿勒泰軍分區某邊防團政委李玉柱帶隊一行15人對中哈1號界碑進行巡邏勘察。
「這樣的長途巡邏時間長、人員多。每次巡邏前,我們都要提前將軍馬趕到換乘點等候,這樣能夠節省大量的巡邏時間。」出發前,連隊上士周文已經提前把軍馬趕至距離連隊70餘公裡的換乘點,官兵們將從這裡換乘軍馬踏上巡邏路。
上午8時30分,官兵們從連隊營區出發,乘車顛簸了近三個小時,換乘軍馬繼續向1號界碑挺進。
2
往返數百公裡的山路,途中要經過眾多無人區。每一處無人區,都記錄著戍邊官兵忠誠衛國的足跡。「白駱駝崖、克敖吾特激流、登天道、絆馬林、旱獺總部、落馬灘」,邊防戰士們讓一個又一個無人區不再無名。
在經過一處名為「白駱駝崖」的懸崖時,周文為大家做起了介紹:「白駱駝崖極為險峻,幾年前,連隊在這裡修建邊防設施,官兵們租用了牧民的一峰白色駱駝,經過山道,駱駝失足掉到峽谷喪生。為了紀念這頭白駱駝,我們就把這裡命名為白駱駝崖。」
3
穿過五公裡亂石灘、翻過風光與險情並存的三色達坂,官兵沿半山腰的羊腸小徑緩慢前行。翻越達坂時行進速度緩慢,因為上山的道路碎石密布,馬蹄在尖銳的碎石中尋路前進,一不小心就會踩空刺傷,下山的道路坡陡路窄,只能時左時右緩衝坡度下行。
一個多小時後,官兵終於有驚無險地翻過三色達坂,來到阿格魯昆河畔。奔騰的河水從山頂傾洩而下,轟鳴的水聲震耳欲聾。尋到標記過的渡河點,官兵輪流策馬過河。
馬蹄踩著河底光滑的石頭,第一次參加1號界碑巡邏的中士李茂餘心提到了嗓子眼兒,激流中軍馬左搖右晃,走到河中央時河水已然淹過馬腹,灌入靴子裡,他勒緊韁繩,夾緊馬腹,在戰友的鼓勵下一步步踏上對岸,籲口氣一看,半截褲子已經被河水浸透。
4
通過阿格魯昆河畔後,積雪越來越深,道路也愈加難行。翻越最後一道冰雪達坂時,上士呂文強的馬匹失蹄跌倒在地,將他摔落一邊,幸虧呂文強眼疾手快朝旁邊滾了一圈,否則跳起來的馬匹踩到身上,後果難以預料。
「藍天白雲、雪山草原,西北第一哨坐於雲端,這就是白哈巴,戰士守望的家……」下午4時,即將抵達1號界碑,官兵一起唱響了《西北第一哨之歌》,當歌聲在邊防線上響起時,官兵們的心情也隨之平復,鬥志昂揚。伴著風雨,沙子打在臉上生疼,但官兵任憑風沙撲到臉上、鑽進衣領,仍然迎著風雪而行。
5
「看!界碑!」1號界碑在無名湖旁巍然矗立。政委李玉柱用排筆為界碑上的「中國」蘸紅描新。來時風雨歸時晴,半山幽幽半山明。官兵們在界碑旁勘察檢跡,雨勢漸歇,雲霧飄散,陽光灑滿山峰一側,形成了獨特的風景。
「邊防軍人因使命而崇高,守衛讓界碑更加莊嚴,守衛在這裡我感到無比光榮。今年是我第一次到達中哈1號界碑,當我給界碑描紅的時候,我感覺我仿佛觸摸到了祖國的心臟。」撫摸著界碑,第一次到達中哈1號界碑的李茂餘說。
1號界碑雖遠在天邊,卻始終矗立在官兵的心底。懷著對界碑的崇敬,守著祖國的疆土,一代代邊關將士用青春和熱血,在雄偉邊關築起了一道鋼鐵長城。
(來源:陸軍新聞池)
相關連結
哨所巡禮1:在這片血染的土地上,國旗每天準時升起
哨所巡禮2:守衛東極,我把太陽迎進祖國
哨所巡禮3:海拔4500米是生命禁區!他們已在5380米駐守64年
哨所巡禮4:臺山島哨所:腳下是戰場,背後是祖國
哨所巡禮5:天涯第一哨:唯一的島民是官兵
哨所巡禮6:血染的通道,鐵打的國門
哨所巡禮7:巡邏邊防線差點被大雪活埋!
哨所巡禮8:水比黃金貴,泥漿也曾被他們視若珍寶
哨所巡禮9:騰雲駕霧,2人榮立一等功6人榮立二等功
哨所巡禮10:解放軍駐守金雞山,千年雄關有了「鐵甲護衛」
哨所巡禮11:他們讓炮彈「長了眼」
哨所巡禮12:東海前哨廟子湖島:一首軍歌天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