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教練為了日本少年改國籍,徹底離開國家隊:體育精神無國界
何為體育呢?體育是一種傳承,一種精神,一種對於身體極限的挑戰。每一個體育運動員都是在向自己的身體發起挑戰,這是一條充滿了辛酸,淚水但同時也光芒萬丈的道路。
很多人認為體育賽事是有國界的,每個國家的運動員僅僅只是為了自己國家的榮耀而戰,這種說法當然沒有錯,只是太片面了,因為運動員有國界,但是體育精神沒有,體育精神是整個世界的,是所有人的。
在我國,曾經就有一位跳水天才加入了其它國家的的國籍,她的名字叫蘇薇。她出生的年代我們的國家經濟還不發達,體育方面的基礎設施也不完善。蘇薇六歲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對於體育的強烈興趣。她最開始並沒有選擇跳水,而是學了體操,直到後來才學了跳水,但是憑藉著良好的天賦很快就被選為種子運動員培養。
在中國的跳水隊中,很多人都十分的努力,心存為國爭光的夢想,所以哪怕在那個物資緊缺的年代,中國跳水隊中依舊是藏龍臥虎,人才輩出的,並不缺乏技術水準非常高的運動員。在人才輩出的中國跳水隊中,蘇薇也算是最優秀的那一批。
本來前途光明的蘇薇卻做出了一個人讓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決定,正值壯年的她,突然選擇退役,因為年輕的他已經無法再忍受整日枯燥的訓練了。退役後,先後在上海和國家隊執教,但是最後還是堅持不下去,徹底離開了國家隊,前往日本留學進修。
她來到日本後不久,就遇到了後來改變自己一生的人,前日本跳水國家隊教練,馬淵良。出生於跳水世家的馬淵良很快發現了這位跳水天才的才能,他們兩人很快就成為了朋友,蘇薇也在馬淵良的邀請下成為了兵庫縣寶眆市的跳水教練。
在訓練日本跳水隊的時候,蘇薇覺得日本的跳水水平和國內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也在任教期間遇到了一位在跳水方面很有天賦的年輕人,寺內健。為了給這位天賦優秀的年輕人更好的訓練,蘇薇決定加入日本國籍,改名為馬淵崇英,以提高日本的跳水水平為己任。蘇薇將自己的徒弟寺內健看作了自己跳水夢的延續,而這位徒弟也在後續的職業生涯中為自己的老師帶來了不小的榮譽。
寺內健在1996年參加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場奧運會,亞特蘭大奧運會,雖然成績不佳卻也在進步。四年後的雪梨奧運會時,寺內健就已經可以拿到第五名的好成績了,再後來的福岡世錦賽時寺內健又拿到了三米板的銅牌。
在寺內健的身上,馬淵崇英仿佛看到了從前的自己。後來馬淵崇英又把自己一家人的國籍都改成了日本籍,她自己也成了日本的功勳級跳水教練。馬淵崇英有兩個女兒,她就將自己的女兒也拉來一起學習跳水,希望她們可以繼承自己的事業。而他的女兒確實沒有讓他失望,二女兒馬淵優佳最後通過努力成為了日本跳水的冠軍。
後來馬淵優佳嫁給了一個日本人瀨戶大也,瀨戶大也也是運動員。瀨戶大也現在來到中國也說的是漢語,他說:我的妻子是中國人,她教的我中文。
其實馬淵崇英一家並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她的女兒也都會說中文,自己也經常帶著徒弟來到上海進行跳水訓練,是為了自己的夢想才加入了日本的國籍。
體育精神是沒有國界的,馬淵崇英自己也是為了夢想在努力,而她的弟子們如今也奉行他的理念,散落在世界各處執教,為了世界跳水運動的繁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