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軍歌》唱出豪邁雄壯的軍威

2021-01-08 中華兒女報刊社

「軍歌之父」鄭律成

  ◎本刊記者 餘瑋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善戰的隊伍,
  我們是人民的武裝。
  從無畏懼,絕不屈服,永遠抵抗,
  直把那日寇驅除國境,
  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
  抗戰的歌聲多麼嘹亮。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解放的戰場,
  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敵人的後方。
  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華北的原野,
  向塞外的山崗!
  細心的人會發現,這詞句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歌詞有些相似,儘管有些出入。其實,這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前身《八路軍進行曲》的原版歌詞。當年,這首歌在各抗日根據地軍民中傳唱開來,並由此傳遍長城內外,鼓舞著八路軍健兒奮勇殺敵。今天,這首伴隨著人民軍隊成長壯大的氣勢磅礴、激越昂揚、鏗鏘有力的歌曲激勵了熱血青年投身軍旅、報效祖國。軍歌歌詞前後儘管有變化,但這是時代變遷的縮影,也記錄著包括軍歌創作者在內的一代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

軍歌詞作者公木

  作曲家與詩人因革命走在一塊
  很少有人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這首歌的曲作者鄭律成卻不是出生在中國,而是來自南朝鮮。鄭律成原名鄭富恩。他因酷愛音樂,改名律成。他尚未來到人世,朝鮮半島已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他的父親鄭海業是個愛國者,支持兒子們參加抗日救國鬥爭。
  1937年秋,鄭律成原本可以去義大利深造,可是一心嚮往革命和實現救國理想的他,卻像許多中國的進步青年一樣,出現在延安的隊伍中。到達延安後,鄭律成的音樂才華很快被發現,被安排進了陝北公學學習,畢業後又轉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學習。
  邊區抗日軍民熱情四溢的生活、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激發了鄭律成的創作熱情。而一首歌曲能否廣為流傳,曲調很重要,歌詞也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鄭律成長於作曲,自然渴望遇到一個與自己有著同樣激情的詞作者。不久,機會終於來了。1938年8月,受黨組織的派遣,一直在晉綏軍區從事宣傳工作的公木來到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公木,1910年6月出生在直隸省束鹿縣(今河北省辛集市)北孟家莊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公木是筆名,原名張永年,又名張松如,「公木」由張松如的「松」拆解而來。抗戰爆發後,公木決定攜筆從戎,把自己交給偉大的民族解放鬥爭事業。經八路軍西安辦事處林伯渠介紹,他赴山西參加了晉綏軍區的抗日戰爭,成了一名文武雙全的八路軍戰士。他曾任二戰區動員會《動員》雜誌編輯,做過神池縣與岢嵐專區幹訓班的主任與指導員,擔任過敵後遊擊隊的宣傳股長。
  1938年8月,公木西渡黃河到達延安,在抗大學習4個月,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抗大未畢業,他就被調至抗大文工團專職寫歌詞,不久又被調任抗大政治部宣傳科時事政策教育幹事,仍然業餘從事詩歌創作與研究,並創作了《新詩歌試論》。在延安,他的創作才華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詩人火熱的抗日激情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這年底,鄭律成被調入抗大政治部宣傳科任音樂指導。
  1939年1月的一天,著名的大鼓演唱家呂班領來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一進窯洞就喊公木的綽號:「博士,給你介紹一位戰友,咱們抗大的音樂指導,小鄭——鄭律成。你們倆一個寫詩,一個寫曲兒,正好可以配成一對兒。」
  於是,一個是作曲家,一個是詩人,成為抗大政治宣傳科的同事,因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奮鬥目標,彼此成為了好友。

  窯洞裡誕生的紅色戰歌
  1939年7月,在主持抗大工作的副校長羅瑞卿的率領下,抗大數千名教學員工奔赴華北敵後辦學,政治部只留下了公木和鄭律成。他們兩人原本是要被安排到即將成立的抗大三分校政治部宣傳科工作的,由於各部門人員一時還難以調配齊全,工作上也就出現了暫時的空暇。這對絕佳搭檔於是趁這段時間開始《八路軍大合唱》的創作。
  公木坐在昏暗的窯洞裡構思。詩人的思緒已透過了耳邊不時傳來的歡聲笑語,飛越到前方,曾經經歷過的戰地生活歷歷在目,想像衝破時空,詩情迸發,文思泉湧。在不到1周時間,公木創作了7首歌詞:《八路軍軍歌》、《八路軍進行曲》、《快樂的八路軍》、《炮兵歌》、《騎兵歌》、《衝鋒歌》、《軍民一家》,加上原來的《子夜崗兵頌》一共8首。
  公木不是科班出生,作詞常常聽鄭律成的意見。從命題構思到謀篇造句,公木都依照鄭律成的要求完成。鄭律成設想《騎兵歌》中有馬蹄嗒嗒前進的腳步聲,《炮兵歌》有轟隆隆震天響的氣勢,《八路軍進行曲》則要長短相間、寓整於散、韻律和諧、節奏響亮,中間還要並排安插上三四個字的短句,諸如此類,公木凡能做到的都統統照辦。
  創作《八路軍軍歌》歌詞時,公木浮想聯翩,紅軍長徵與抗日遊擊等鏡頭一幕幕回放在他腦海。倏地,平型關的場景闖入自己的腦際。
  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即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曾在山西晉綏軍區參加過抗戰的公木清楚:日本最精銳的板垣師團主力在這裡遭到了八路軍的全力攻擊,在此一役被殲滅近千人。
  八路軍一一五師首戰平型關那戰火紛飛、硝煙瀰漫些的場景似乎就浮現在公木的眼前:1937年9月25日拂曉時,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部及大批輜重車輛沿著彎曲的公路沿靈丘至平型關公路西進。7時許,敵軍全部進入了一一五師的伏擊地域。我軍居高臨下,開始向敵軍發起猛烈攻擊,槍聲、炮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頓時響成一片。因為道路比較狹窄,雨後的路上十分泥濘,敵人一時手足無措,小鬼子們的嚎叫聲、戰馬的嘶吼聲、車上彈藥的爆炸聲,夾雜在一起,異常混亂,一一五師乘敵混亂之際發起了衝鋒。一一五師指戰員則刺刀見紅,同兇殘的敵人展開了肉搏戰,殺得敵人一個個鬼哭狼嚎,抱頭鼠竄,一時血染大地……
  公木心想: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前線第一仗,也是平型關戰役中戰鬥最慘烈、戰果最輝煌、影響最深遠的一次重要戰鬥,粉碎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振奮了中華民族的士氣,鼓舞了全國人民團結抗戰的信心,提高共產黨八路軍的聲威,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遲滯了敵人的進攻,對華北戰局和全國抗戰形勢產生了深遠影響。他認為,寫八路軍軍歌不能不提平型關戰鬥。儘管平型關戰鬥是在國民黨閻錫山作戰方案框架下進行的,但是由共產黨八路軍獨立完成的。八路軍以簡陋的裝備主動攻擊日軍主力師團並首戰大捷,因而大大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信。為此,「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這兩句響亮的歌詞被他寫入《八路軍軍歌》中。
  隨後,公木一氣呵成,寫就《八路軍軍歌》歌詞。經過一番嘔心瀝血的琢磨,9月初,《八路軍大合唱》的全部編曲始告完成。

相關焦點

  • 咱們的軍歌多嘹亮!
    凝聚力量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豪邁地站了起來。軍歌嘹亮,「一唱起這首歌,就有一種被鼓舞向前的感覺,渾身充滿力量!」這樣的軍歌使人豪情萬丈、信心堅定,鼓舞著人民軍隊的昂揚鬥志,更激勵一代代中華兒女為建設祖國拼搏奮進。
  • 棋哥:鏗鏘玫瑰定能唱出一首美妙磅礴的嘹亮軍歌
    看到各種媒體對孫雯的讚美與謳歌,反而更想去回味、去欣賞白潔關鍵時刻傳出的嘹亮軍歌。在與加納之戰的膠著時刻,多虧上校團長白潔妹子的快速奔襲,閃電起腳輸送,才造成了孫雯對加納最後防線的摧毀性攻擊。  所以,在人們讚美上海孫雯的《海上舊夢》時,更想誇耀解放軍白潔的《軍歌嘹亮》。  既然說到軍歌嘹亮,也不妨「跑題兒」說兩句電視劇。
  • 最愛唱軍歌
    並不是我唱得好,而是我唱出了軍人的氣質,唱出了軍人的豪邁,唱出了軍人的鐵血柔情。最愛唱軍歌,因為在軍歌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曾衛國戍邊十六載的軍旅生涯,又回到了那軍歌嘹亮的青春歲月。1984年的秋天,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心願,跨進了軍營的大門,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
  • 軍歌嘹亮!
    一首《勝利召喚》唱出了官兵們「壯志在胸、情灑四方、保家衛國、無上榮光」的堅定信念,唱出了官兵們「打不斷、炸不爛」的英雄本色,唱出了官兵們在新時代強軍徵程上不斷續寫通信兵精武傳奇的壯志豪情。《戰士就該上戰場》唱出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榮譽感、自豪感,唱出了官兵們的錚錚誓言,寄託著官兵們對黨和人民的無限熱愛,展現著當代革命軍人聚力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夢想。
  • 眾所周知,軍歌是吼出來的!
    軍歌嘹亮,唱出心中的忠誠與夢想激情飛揚,展現軍營的熱血與榮光對於兵哥哥們來說唱響戰歌,不僅是軍營文化生活的一種方式更是激發戰鬥血性的有力舉措聽吧,兵哥哥們的歌聲多嘹亮「就為打勝仗,就為打勝仗……」合唱隊員們分聲部輪唱《就為打勝仗》,雄壯豪邁的曲調、氣衝雲霄的口號、整齊劃一的動作,唱響了「強國夢」和「強軍夢」的時代主旋律。舞蹈隊員在《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中翩翩起舞。「可以通過舞蹈把歌曲內容再現,是很幸福的事兒。」該部某單位舞蹈隊員楊柳這樣說。
  • 步伐鏗鏘軍歌嘹亮 展新時代少年昂揚風採
    步伐鏗鏘有力,軍歌嘹亮昂揚,軍姿挺拔堅定,烈日下,北附學子向人們展示了青春蓬勃、積極向上的新時代少年風採。    記者從湛江市北大附屬實驗學校了解到,為期6天的綜合社會實踐活動中,七年級、高一年級1900多名新同學在教官和老師們的耐心、細心的指導下,頂驕陽、迎風雨,圓滿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項訓練任務。幾天來,同學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已,頑強拼搏,表現出色。
  • 軍歌嘹亮 | 8.1~8.3烏海人請鎖定FM99.2
    軍歌嘹亮 | 8.1~8.3烏海人請鎖定FM99.2 2020-07-31 07: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河北遷西:抗「疫」一線,軍歌嘹亮
    在抗疫最前沿,全縣退伍軍人們唱響了又一曲嘹亮的「軍歌」。 (記者春楊 昊林)
  • 興隆新城社區舉辦「大雪紛飛 軍歌嘹亮」才藝大比拼活動
    興隆新城社區舉辦「大雪紛飛 軍歌嘹亮」才藝大比拼活動2020年12月9日上午10時許,由盤錦市興隆臺區渤海街道和興隆新城社區聯合主辦,盤錦銀行朋達支行承辦的「大雪紛飛 軍歌嘹亮」才藝大比拼活動在興隆新城社區老兵之家火熱舉行
  • 赫章縣:黨旗飄揚軍歌嘹亮 打造「一支 永不走的工作隊」
    「人民軍隊黨締造,成長壯大黨培養,黨培養……」10月21日,記者在畢節海雀文朝榮黨性教育基地黨旗下,嘹亮的軍歌迴蕩在山谷。近百名身著綠色迷彩服的退役軍人聲嘶力竭地吼著:「人民戰士,永遠,永遠忠於黨!」嘹亮的軍歌響徹海雀山谷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文朝榮老支書的墓前,李自文認真聆聽者工作人員介紹文朝榮先進事跡,不知什麼時候,他眼裡的淚水悄然滑落。
  • 西安大興醫院退役軍人唱響軍歌迎八一
    7月29日,在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之際,西安大興醫院舉行了以《軍歌嘹亮再出發》為主題的合唱演出迎八一。由退役軍人、有軍隊成長背景的以及援鄂的30多名醫療隊員等200餘人組成的9支合唱隊伍,陸續上臺表演,用嘹亮的歌聲,抒發對軍旅生涯的懷念。
  • 《大風歌》豪邁雄壯 徐州漢文化再度掀熱潮
    元月2日晚,由張逸馬、王虎作曲,屠洪剛演唱的歌曲《大風歌》在央視CCTV-1《經典詠流傳》節目中播出,豪邁雄壯的歌曲配以氣勢恢宏的屏幕背景,感染了屏幕內外的觀眾。 還有網友留言:「漢宮楚聲,唱出中華民族的大氣磅礴。惜字如金,卻能直抒胸臆,慷慨而激昂。」「尊重歷史、發揮正能量,以歷史真實記載的方式廣泛宣傳家鄉的美!我是徐州人,我驕傲,我自豪。」 內容來自中國網
  • 大秦軍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正是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豪邁
    這首歌從秦襄公保護周王室一直唱到秦始皇一統天下,是秦人代代相傳的軍歌、出徵之歌,也傳唱到了2020年春天的抗疫行動中。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年初,「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古老的詩歌,更是成為全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最溫暖人心、最鼓舞鬥志的力量之一。一批來自日本的捐贈物資,寫著這樣的詩句鼓舞中國人民,伊朗外長也在推特上用這句詩聲援中國。
  • 音樂 咱們國家的三大「軍歌進行曲」 一起來回顧
    讓小編來告訴你吧,那首歌其實就是《八路軍進行曲》,也就是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今天,就來給您介紹幾首抗戰期間廣為流傳的軍歌,帶您在嘹亮軍歌中重溫那些中華兒女奮勇抗戰的歲月。  《義勇軍進行曲》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 歌聲嘹亮!歌曲《山歌唱出好兆頭》來啦,這首歌你喜歡嗎?
    歌聲嘹亮!歌曲《山歌唱出好兆頭》來啦,這首歌你喜歡嗎? 原標題:歌聲嘹亮!
  • 致敬「八一」丨我想對軍歌說句心裡話
    一首首豪邁激越的軍歌鼓舞士氣,凝聚力量將打贏信念融入我們的血液唱出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切愛戀軍歌聲聲鑄軍魂催人奮進,給人希望下面就聽聽這群最可愛的人講述這首歌旋律激昂,唱出了無言的堅守、無形的責任。身為海防戰士,我們一定要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忠誠捍衛萬裏海疆,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投身強國強軍的偉大實踐。
  • 婉約詞壇教母李清照,豪邁雄壯起來,絲毫不輸蘇東坡辛棄疾
    她貴為婉約詞壇教母,但創作的豪邁雄壯的詩詞,氣勢絲毫不輸豪放派教主蘇東坡和辛棄疾。詞中「九萬裡風鵬正舉,蓬舟吹取三山去」,與蘇東坡最豪邁的詩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及辛棄疾最豪邁的詩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相比,其雄壯之氣絲毫不落下風。李清照此詞整體藝術水準亦可與範仲淹的同名詞作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