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 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 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

  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花都文旅三年發展結碩果

  新快報記者近日從廣州市花都區獲悉,該區自2018年來,圍繞「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積極培育文旅產業市場主體,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大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花漾花都」文旅品牌,取得了積極進展。

  文旅經濟快速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 2018年花都城市接待遊客總人數比之前一年增長6.6%,旅遊業總收入比之前一年增長8.21%;2019年花都城市接待遊客總人數比之前一年增長24.49%,旅遊業總收入比之前一年增長36.04%,呈飛躍式增長。2020年3月份以來,花都文旅穩步復甦,國慶花都區景區接待人次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文旅復甦成效明顯

  今年以來,為應對疫情,花都出臺了「文旅住餐11條」抗疫扶持政策,建立文旅體活動快速審批機制,圍繞「花漾花都」主題,每月開展文旅惠民活動,合計向企業發放文旅住餐扶持資金794萬元;向市民發放「食、住、購、遊、娛」五大類電子優惠券,累計發放優惠券43356張,參與抽獎40464人次;舉辦線上雲遊直播活動,在線觀看人數累計4988.9萬人次,有力促進文旅穩步復甦。

  政策扶持持續給力

  三年間,花都區出臺了《花都區推進旅遊產業發展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工作方案(2018—2020年)》《花都區促進民宿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花都區加快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花都區促進住宿餐飲業發展若干措施(試行)》《花都區加快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扶持辦法(試行)》《花都區關於應對疫情支持文旅住餐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花都區文化旅遊體育活動快速協調審批工作機制》7大扶持政策,從目標、定位、產業、資金、用地、人才、推廣活動等各個方面,為文旅產業保駕護航。

  另一方面,據統計,2018年以來花都區持續投入涉旅經費14.2億元,重點支持城市景觀、美麗鄉村、公共文化設施、特色小鎮等,優化旅遊發展環境,加速花都全域旅遊發展。

  龍頭引領帶動明顯

  2019年6月15日,花都文旅產業的龍頭項目廣州融創文旅城正式開業。開業首半年,接待遊客238.65萬人次,平均每天帶動全區遊客增長達1萬人次以上,龍頭引領帶動明顯。今年截至11月底,接待遊客為252.45萬人次。

  此後,融創文旅華南總部、南湖國旅總部相繼落戶花都,帶動新一輪開發。持續推進七溪地芳香小鎮、王子山項目、美華航空小鎮等在建文旅項目,成功籤約廣州北站免稅綜合體、九龍湖「灣區·中旅世界」、玖的「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文旅項目,吸引投資約240億元。

  「花漾花都」文旅品牌打造新形象

  為了打造旅遊品牌標誌,花都區推出了「花花、都都」吉祥物,塑造「花漾花都」文旅新形象。

  圍繞「花漾花都」主題,花都區推出了四季文旅活動。其中包括新春系列活動、「花漾花都·愛滿全城」——2020花都文商旅惠民活動月、「花都五一花漾購之樂遊、樂購」、「暢遊花陽攜手奔康」、「花漾花都盛夏有約」、「花漾花都暢遊金秋」等文化旅遊活動,不斷擴大「花漾花都」品牌影響力

  跨區域合作形成共識

  除了謀劃自身發展,花都區還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從化、增城、清城、清新、佛岡就跨區域文旅合作達成共識。

  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課題研究,編制《合作區發展規劃》、制定「合作區建設方案」,共同構建「一核引領、三軸聯動、一帶串聯、四區共建」的總體空間布局,共同建設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球的世界級休閒旅遊目的地。

  連結

  文旅產品供給更加豐富

  花都區圍繞「食、住、行、遊、購、娛」各方面,不斷豐富文旅供給,為遊客提供花都的旅遊新體驗。

  1「食在花都」

  推動成立花都區餐飲和酒店協會,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新增2家鑽級酒家,打造4家粵菜師傅培訓室;舉辦花都味道地標美食——25道地標美食、10家名廚10個名店評選,入編花都美食指南,打造「食在廣州——花都味道」新名片。

  2「住在花都」

  規範花都民宿產業發展,完成一批富有花都特色的民宿登記服務,其中在廣州市首批10家旅遊等級民宿名單中,雲山舍、溪雲香宿、陶舍小隱3家民宿上榜,獲評紅棉二星民宿;推動打造網紅房車營地-北跡露營1號。

  3「遊在花都」

  紅色旅遊:修繕花縣第一屆農會舊址,打造黨員教育基地和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

  鄉村旅遊:赤坭嶺南盆景產業示範基地、港頭嶺南精品示範村、紅山村嶺南精品示範村、藏書院精品名村等項目加快推進,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遊、休閒養老、文化創意等新型業態。新增創建1個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寶桑園),1條省級文化和旅遊特色村(紅山村),3條市級旅遊文化特色村(紅山村、塱頭村、洛場村),4個鄉村旅遊點(竹洞村、馬嶺村、綠沃川、志惠農場),評出10個區級十佳賞花地。

  研學旅遊:創新「研學旅行」模式,甄選廣州民俗博物館等13個研學旅行實踐基地,先後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歡樂研學遊、暑期研學、秋冬研學遊活動,探索「研學旅行+綜合素質評價」的創新教育,研學旅行模式為全國首創。

  體育旅遊:大力發展體育旅遊,積極培育「搖滾馬拉松」、北回歸線徒步、醉美花都行、粵港澳滑雪精英挑戰賽等4個體育旅遊品牌。

  4「玩在花都」

  優化推出 「春夏尋花、秋冬尋韻、四季尋氧」等8條一日遊、二日遊、三日遊精品旅遊線路,其中,鄉村文化遺產遊獲評省級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5「購在花都」

  在原有山水豆腐花、炭步芋頭、京塘蓮藕等旅遊伴手禮的基礎上,推出10個代表花都地域特色的十佳伴手禮。

  6「智遊花都」

  花都成功搭建花都旅遊大數據中心,推出「智遊花都」小程序,培育「花都文旅」微信公眾號,花都「文化雲」平臺,提供智能導遊、導覽、電子講解服務,實現了「一部手機暢遊花都」。

(文章來源:新快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重磅】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旅合作發展大會在花都召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構築休閒灣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廣州市委主要領導到花都調研文旅產業時,要求全面提升「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水平,增強發展後勁,為新時期灣區北部生態文旅合作和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
  • 城軌新生活 花都很近 清遠不遠 廣州融創文旅城打造空鐵聯運文旅標杆
    廣州融創雪世界總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是目前粵港澳地區內體量最大和設施最先進的的室內滑雪主題樂園,自開業來廣受歡迎,並於今年9月底成為全球最快突破百萬遊客的室內雪場之一,大力推動群眾性冰雪運動發展。其主題活動粵港澳滑雪精英挑戰賽,吸引全國各地滑雪愛好者參與,推動滑雪運動項目在粵港澳地區的發展,打造華南地區冰雪IP。
  • 寧鄉文旅投的「小目標」:打造有全國影響力的全域旅遊示範目的地
    簡稱「寧鄉文旅投」)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該機構對寧鄉文旅投的資本實力、業務開展及發展前景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評估,認為寧鄉文旅投作為寧鄉市內重要的旅遊景區建設和運營主體,業務定位精準,專業人才團隊素質較高,業務發展處於快速上升期,未來預期較好。
  • 展網融合新文旅,創新飛躍再出發——2020中國(中山)國際文旅產業...
    旅遊業是一個關聯度高、帶動力大、輻射面廣、經濟乘數效應高的綜合性產業。大型旅遊項目則是旅遊產業發展的根基,承接左右,滲透各方,涵蓋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關聯吃住行遊購娛整條旅遊產業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構築休閒灣區、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發展目標,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將邁向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 珠海:文旅融合打造灣區鄉村旅遊新名片
    與碉樓對應的百年古樹,正在進行園林養護等古樹活化工作,為古村增添歷史厚重感。古村與珠海高新區三所現代高校空間相鄰、發展相融,一起組成「大學小鎮」,為百年古村煥新注入活力。原生態村落與文旅產業有機融合,讓鄉村「留得住鄉愁,看得見未來」。珠海在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也在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旅遊目的地。
  • 粵港澳滑雪精英挑戰賽完美收官
    隨著「體育+旅遊」、「體育+娛樂」、「體育+商業」的多業態融合發展的協同效應漸入佳境,廣州融創文旅城在打造體育服務綜合體、推動全民健身熱潮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廣州融創文旅城通過創新服務供給方式,提高運營效率,增強服務體驗。在融創雪世界,針對不同消費群體,設計有不同的服務標識,通過後臺運營服務高效為消費者提供滑雪裝備。在體育消費上,廣州融創文旅城粘性凸顯,有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多業態深度融合。
  • 廣州融創文旅城首創華南首個滑雪賽事IP
    隨著「體育+旅遊」、「體育+娛樂」、「體育+商業」的多業態融合發展的協同效應漸入佳境,廣州融創文旅城在打造體育服務綜合體、推動全民健身熱潮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廣州融創文旅城通過創新服務供給方式,提高運營效率,增強服務體驗。在融創雪世界,針對不同消費群體,設計有不同的服務標識,通過後臺運營服務高效為消費者提供滑雪裝備。在體育消費上,廣州融創文旅城粘性凸顯,有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多業態深度融合。
  • 南海力爭打造大灣區重要休閒旅遊目的地,千燈湖城市軸線北延段將崛起文旅新地標!
    ;以更大力度推進功夫之城、博物館之城建設和古村落保護活化,形成一批國內領先的產業示範園區、文旅體融合集聚區,打造大灣區重要休閒旅遊目的地。南海藝術中心項目地塊南海文化中心將涵蓋科技展館、青少年活動館、美術展館、老年人活動館、圖書館、非遺文創館等功能,採用一體化運營方式,打破部門和功能界限,全年齡段滿足需求。建成後,南海文化中心將作為南海文化產業創意的引擎,推動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
  • 「旅遊+體育」深度融合,廣州融創文旅城入選國家體育服務綜合體...
    隨著「體育+旅遊」、「體育+娛樂」、「體育+商業」的多業態融合發展的協同效應漸入佳境,廣州融創文旅城在打造體育服務綜合體、推動全民健身熱潮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日,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公布體育服務綜合體典型案例,廣東省僅有三家綜合體案例入選,其中就包括廣州融創文旅城。
  • 成立文旅集團,打造旅遊航母,陽穀——開啟全域旅遊破冰之旅
    擁有這些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陽穀縣旅遊產業發展卻陷入了「捧著金飯碗沒飯吃」的尷尬局面。如何走出這一困境,陽穀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大膽改革,於2020年4月組建了「山東景陽岡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文旅集團),整合文旅資源,打造旅遊航母,開啟了陽穀全域旅遊的破冰之旅。
  • 打造世界級巴蜀特色文化旅遊目的地 資陽以「三大建設」為抓手擦亮...
    省委提出了「十四五」基本建成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目標要求,資陽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也提出要把資陽基本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踐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域旅遊服務升級、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世界級巴蜀特色文化旅遊目的地。當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巴蜀文旅走廊建設戰略的實施將給資陽文旅產業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十四五」期間,又將如何搶抓機遇推動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全力推動甘肅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全省文化旅遊產業項目...
    赴珠三角、長三角等地開展考察招商活動,全市有18個文化旅遊項目列入市級領導包抓重大項目,形成了政府招商、部門招商、以商招商的良好招商引資局面。三是壯大產業園,打造文旅新名片。啟動了柒裡雙創園、東方藝術雕塑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建設,初步形成了區域文化品牌熱點。四是深化產業融合,引領創建多元業態,打造「文旅+」系列模式,構建紅色旅遊等多元文旅產品體系,為文化旅遊注入新活力。
  • 打造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麗江等你來!
    為加快推動麗江旅遊高質量發展,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精神確定了未來五年文化旅遊產業更高的發展目標。總的目標是充分發揮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旅遊資源優勢,對標全國一流,努力將麗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城市。 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滿滿的自豪感。
  • 宋麗萍:打造知名文旅品牌 強化文化旅遊強省支撐
    宋麗萍介紹,到2025年,要把河南打造成為全球探尋體驗華夏歷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球華人尋根拜祖聖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遊目的地、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到2035年,河南文化旅遊空間布局更加優化、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形成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 滇桂深化文旅合作 推動成立智慧旅遊聯盟
    圖為合作協議籤署儀式現場 林浩 攝中新網南寧12月13日電 (記者 林豔華 林浩)12月12日,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籤署協議,決定在文旅產業發展、數位化技術、藝術創作生產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動成立智慧旅遊聯盟。
  • 粵港澳滑雪精英挑戰賽廣州融創雪世界收官
    廣州融創文旅城作為廣州文體旅綜合體代表性項目,開創華南首個冰雪賽事IP,為廣州在華南冰雪運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並進一步豐富廣州體育文化價值,也為2022年冬奧會助力。  本次賽事由廣州市體育局、廣東省冰雪運動協會指導,花都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和廣州融創文旅城共同主辦,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總冠名。
  • 東營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下)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東營市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市旅遊富民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 全域旅遊,打造鷹城新品牌——平頂山聚力打造文旅名城系列報導之一
    堯山秋色 記者 李英平 攝 把文旅資源優勢變為經濟發展優勢,打造文旅強市、文旅名城,多年來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市把文旅產業作為一項戰略性支柱產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服務為核心、項目為支撐、資源整合為抓手,全力打造海內外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在實現「近者悅,遠者來」美好願景的生動實踐中留下一串串鏗鏘足音。
  • 復星旅文錢建農:中國文旅產業要改變「重房產、輕文旅」現狀
    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日前在杭州舉辦,包括現場及線上共24個國家和地區參會,重點關注後疫情時代的旅遊生態,從產業、教育、科技等多維度描畫未來旅遊業的立體圖景。期間,復星旅遊文化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錢建農接受了新京報的專訪,在他看來,未來的5-10年將是中國文旅產業投資和擴張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