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葛明榮(圖文無關)
(微信號gemingrong999)
【前言】給大學生上「班主任工作藝術」課程,請學生描述一下上大學前難忘感激的老師?學生的回答是學生真情的流露……(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葛明榮)
王老師是我高三的一個物理老師,第一次見他時便覺得出他的和藹可親,五十多歲左右,高高的,笑起來臉上的波紋蕩漾,眼角透漏著智慧,事實證明當時的直覺是對的。
首先是老師的講課方式上,他的教學智慧。在當時那麼緊張的學習階段,王老師在課上能用最簡潔樸素的言語梳理出物理的各個知識點,通俗易懂。然而,每次當我們覺得特別簡單已經完全理解了的時候,老師的一句反問,一個問題,又讓我們陷入思考,老師這麼做,不僅是引發我們的深入思考,更是提醒我們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經十分的厲害了,要謙遜,學習要深入,不能光停留在表面。
而且每次考試,老師都能指出失分的根本,對於計算結果的錯誤,或者是看題看錯了,普通的老師往往說是粗心大意,太馬虎了,讓下次注意,而我們這個老師似乎是不留情面的,「算數出問題說明你的計算能力不行,題目沒理解說明你的審題能力不行,歸根結底是你的能力問題,能力不足是因為練的少了,反思的少了。」老師一說,我被降服了,真是一語中的,仿佛自己的惰性上的防護層被粉碎了。老師能透析出問題的根本,讓我們不再迷失,深深的被我們老師的智慧所折服。
再一個是老師的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方法,高三要刷很多題,有很多次的考試,錯的題目老師通常不會去一個一個按部就班的去講,通常是讓會做的同學上黑板講,然後老師在進行補充說明。通過一次一次在黑板上為同學們講題,我變得不再害怕在黑板上講題,並且對於題目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到最後終於發現了老師的良苦用心。
最後,與老師的最後一面是高考完了的同學聚會,記得老師語重心長的跟我們說大學裡也要好好學習的重要性,告訴我們不要鬆懈,這些話也像是一盞明燈指引著我繼續前行。
內容來源:葛明榮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