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教育,和在線教育一起「流血」

2020-12-23 donews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阿爾法工場研究院(ID:alpworks)作者: 牛楚雲

搭上2020年「上市末班車」的,既不是猿輔導,也不是作業幫,而是一家叫做一起教育 (NASDAQ:YQ) 的公司。 自12月4日上市至今的幾個交易日,其股價漲幅逼近100%,但其慘不忍睹的經營狀況很難解釋這樣的漲勢:2018年~2020年的前九個月,一起教育淨虧損近26億人民幣;2019~2020年的營銷費用甚至超過營收。

不要說跑贏行業,這家公司距離盈利遙遙無期。

不論是盈利能力、獲客水平,市佔率還是品牌效應,一起教育都處在一個「比上不足,比下無餘」的尷尬境地。

但實際上,這家公司「含著金湯勺」出生,其創始人劉暢年輕有為,在2005年通過競聘成為新東方長春分校的校長,是建校以來最年輕的分校校長,更是在2010年升任新東方集團助理副總裁。

作為從新東方出走的創業者之一,劉暢「延續」了新東方老師的優秀口才,他是雷軍眼中「沒有缺點」的創始人。其資源聚合力更是非同尋常,創業後拿到明星投資團隊的多輪融資,徐小平稱要一直投資一起教育。

但這家被光環圍繞的公司,卻經歷了從優等生到後進生的「滑鐵盧」。

從優等生到後進生

一起教育可謂「含著金湯勺」出生。 2011年創立之初,一起教育便拿到了真格基金的融資,聯合創始人徐小平非常看好這家公司的未來,並稱「會一直投,直到它掙到錢或者掙不到錢」。

真格基金的聯合創始人,同樣也出自新東方的王強還曾擔任一起教育的董事長,直到公司上市前(2020年7月)卸任,同時辭去董事職務。上演了一場「護送上市,友情贊助」的戲碼。在真格投資的600多家企業中,王強只擔任過兩家公司董事長,其中一家就是一起教育科技。


一起教育也得到了小米的支持。2012年,順為資本成立的第二年,雷軍在認識劉暢後對其讚賞有加,誇讚了其出色的口才,並稱其「沒有缺點」。雷軍的賞識不只體現在嘴皮上,一起教育在此後獲得順為資本的多輪增持。

在一起教育的上市現場,雷軍說:「順為投資的一起教育科技不是一家普通的創業公司,而是一個能夠改變教育的夢想。」上市後,順為持股17%,是最大股東。

除了真格和順為,一起教育的背後還有老虎基金、H Capital等知名機構。「明星投資隊」為一起教育解除了後顧之憂。大佬站臺,頭頂光環,已經贏在起跑線的一起教育,就差甩開膀子大幹一場。

彼時,傳統線下教育機構還在謹小慎微地探索線上化的可能性。而創業型機構在資本的支持下,大舉嘗試了錄播課、在線一對一等形式,但前者因教學質量不佳黯然離場,而一對一則因為無法跑通盈利模式被放棄。

一起教育身處其中,難以實現突破,於是決定向工具類產品發力,推出了線上作業平臺等一些列類似產品。

與一起教育類似的猿輔導和作業幫,同樣以作業場景作為切入口,但後兩者To C。一起教育認為,與其加入C端用戶的搶奪混戰,不如另闢蹊徑。一起教育走了一條差異化路線,瞄準公立學校,曲線救國。 時間證明,獲客對於在線教育來說,如同戴在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卻未束縛住一起教育。公立學校作為一塊硬骨頭,被名不見經傳的一起教育啃了下來。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一起教育就收割了大批用戶:2012年,註冊學生用戶突破100萬大關。2014年,這一數字翻了十倍,達到1000萬。

一起教育順水推舟,在2017年推出一款名為「成長世界」的趣味學習軟體,以寓教於樂搶佔消費者心智。學生可通過做題獲得虛擬道具獎勵。2018年,這一產品的月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一度成為公司的支柱業務。 完成對學生用戶的「圍剿」後,一起教育開始「捕獲」教師,提供備課工具,從作業布置、完成、批改,實現作業與學業評估的線上化。逐漸地,一起教育在中小學內形成了一定的滲透。

然而,公立學校雖然是絕佳的獲客入口,卻因其「公益性」難以變現。一起教育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2015年宣布為公裡學校提供的教學產品永久性免費。這卻成為「噩夢」的開始。 一起教育本可以靠成長世界「卡位」,卻在2017年因「引導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遭到批評。一起教育決定放棄這塊肥肉,不再設置付費入口。2018年,這款明星產品因其「遊戲性」下線。盈利之路,漸行漸遠。

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要求各地採取措施防止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政策的逐步收緊更是讓教育類產品類舉步維艱。 產品銷售不利,一起教育只能在2019年宣布調整策略,提出校內獲客,校外賺錢。眾所周知,校外賺錢的路徑非常狹窄,一起教育只能扎進擁擠的K12課後輔導。這一賽道,前有猛虎後有餓狼,從新東方、跟誰學、好未來,到猿輔導、作業幫。

就像從英語特長班調到數學特長,一起教育從優等生淪為後進生。即便積累了大批用戶——2020年上半年,一起教育覆蓋了56%的小學、60%的中學和7%的高中,但空有一張王牌,手握天花亂墜的流量與用戶,一起教育卻無計可施。在獲客成本只高不低的當下,勢單力薄的一起教育很難實現彎道追趕。

逃不出的虧損魔咒

在K12的馬拉松比賽中,別人已跑出10公裡,而一起教育才剛剛起步。 上市公司中,大班課已經成為跟誰學和好未來的主力業務。未上市的公司中,猿輔導、作業幫也已經走出了一條清晰的道路。一起教育被遠遠落在後面。 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截至前9個月,下同),一起教育實現營收3.1億元、4.06億元、8.07億元。

對比同行,猿輔導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6億。今年3月僅一個月,大班課業務就為公司拿下4.4億的營收成績。另一家機構VIPKID在2019年突破30億元收入大關。

圖來自中信證券

雖然K12在線教育已經成為一起教育的絕對支柱業務——從2019年2020年,此項業務的營收佔比由88.5%上升至93%,但距離盈利還有很遠的距離。2018~2020年,一起教育三年虧損近26億,且虧損呈持續擴大趨勢。公司表示,持續虧損主要是經營費用的上升。

誇張的是,2019年~2020年,公司的營銷費用5.83億元、8.5億元,甚至超過了營收:4.06億元、8.07億元。

營收比不過,虧損還在持續,一起教育是否有超過別人的優勢?這個答案是,少得可憐。

在付費人數上,跟誰學今年第三季度正價課付費人次達到114.7萬人,而一起教育在今年前9個月的付費人數才為116.8萬。作業幫的2020年暑期付費課學員總人次就達到了780萬,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 再來看獲客成本。2019年,一起教育的獲客成本在804元/人,處在行業中間位置:跟誰學為475元、好未來約為249,新東方在線最低,僅為109元。猿輔導和作業幫的獲客成本相對較高,前者約為1500元,後者介於1000~1500元之間。 以估值/市值來看,一起教育排在隊尾。 未上市公司中,猿輔導的估值已經超過115億美元,而作業幫以110億美元的估值緊隨其後,VIPKID排在第三,估值為45億美元。

上市公司中,好未來市值最高,超過400億美元,跟誰學的市值已經超過150億美元,新東方在線約為32億美元(250億港幣)。而一起教育目前的市值逼近40億美元,與網易有道(30億美元)相差不多。

時至今日,在線教育行業仍然沒有走出拼增速和規模的野蠻生長。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行業再次陷入巨虧和高額投放的惡性循環中。據第三方估計,在線教育頭部10家機構僅僅7、8月的暑期市場投放量就超過了100億元人民幣。

行業洗牌、市場出清,市場進一步向頭部聚攏,二三梯隊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在新一輪的比拼中,資金實力和經營效率決定著平臺的生命力。在經歷了「摸石頭過河」後,行業普遍達成一致:大班課賺錢,盈利模式更優;小班課的教學效果更好,未來可期。行業由發散性探索向更聚焦的方向走去。

對於一起教育來說,資金實力不足——至2020年9月30日,一起教育的現金及等價物只有8.6億元,按照行業和一起教育的花錢速度,這筆錢可能用不到半年。

再加上缺乏K12經驗,獲客成本優勢不大,品牌效應不足,教師團隊競爭力不夠。綜合各個維度來看,現在上市是一起教育唯一的選擇,也是最好的「歸宿」。

抓住疫情紅利的尾巴,補上馬上就要虧空的「糧庫」。更何況,在線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對落後者友好的行業。在「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殘酷競爭中,只有上市才能救活這家公司。

不過,這僅為一起教育獲得暫時的「呼吸權」,留給它的時間其實不多了。

在同質化中艱難爬行

從大班課到雙師課堂,從O2O到OMO,在線教育在新老故事的交替中艱難前進。編造新概念不僅為了讓消費者買單,更是為了堵住投資者咄咄逼問的嘴。


長遠來看,能夠拉開平臺之間差距的,並非技術能力,而是師資力量。教師決定教學質量,教學質量決定品牌口碑和影響力。這一點,是科技變革和形式更迭無法顛覆的。

在線教育並不是一個規模效應的行業。不管概念如何創造,行業競爭的本質,仍然是搶佔有限的優質教師資源,拼的是平臺的待遇和影響力。

另一方面,機構加大營銷,提高影響力,吸引的不只是教師,也是客源。於是就有了擴大獲客範圍,營銷費用高居不下的現狀。

「商業數據派」在引用美國資本市場人士的觀點時指出:「一家教育公司,營銷佔收入的比重超過100%,那本質就是一家營銷公司,而不是教育公司,完全脫離教育本質。」

對於目前主流的大班課來說,儘管能讓企業實現盈利,但平臺都在通過加大投放獲客,同質化日趨嚴重,未來並非一片光明。行業一些較為尖銳的觀點認為:在線教育的窗口期僅為兩年。如果在這個期限內仍沒有跑出正向循環的公司,資本會冷卻化處理,後續不再投入,所有的在線教育公司外部的輸血將會被停止,最後將是一片狼藉。

因為模式尚未跑通,在線教育的殘酷性要遠高於其他成熟行業,即便是盈利的機構也不受到投資者認可。

對於「後進生」一起教育來說,行業難題更是被無限放大。

上市後,一起教育稱將募集的資金的20%用於銷售、營銷和品牌推廣活動,餘額用於運營資金和其他用途。

想在夾縫中生存,一起教育需要拿出差異化策略,比如挖掘新的獲客渠道,降低成本,以更優的單位經濟模型跑通。

但目前來看,一起教育還在走前輩的老路,無非是通過低價課和免費課吸引用戶,比如,旗下的一起學網校推出寒假名師集訓營,用戶可以免費領取7節名師一對一輔導課。與其他平臺推出的免費/低價課如出一轍。

圖來自安信證券

俗話說,創始人的性格決定了企業的命運。雷軍口中「沒有缺點」的劉暢,面對的是一家「千瘡百孔」的企業。即便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但也逃不開企業要盈利、公司要吃飯的殘酷現實。

就在本月,劉暢在上市現場說:「創業只要搞清楚起點和終點就可以出發了,至於路上九九八十一難只有在路上才會慢慢發現。只要不忘初心,在服務用戶的過程中會慢慢找到解決方案。」

但現在來看,一起教育只能快不能慢。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一起教育流血上市背後|暴露在線教育機構的焦慮!
    又一家在線教育機構準備赴美上市,但是業內人士並不看好!近日,一起教育科技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書,擬赴美上市。根據招股書,一起教育科技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的營收分別為3.1億元、4.06億元、8.08億元,淨虧損分別為6.56、9.64、9.75億元。
  • 入局在線教育?虎牙上線「一起學」APP
    2020年2月11日消息  虎牙宣布開通在線教育服務「一起學」,依託其直播技術,創造良好的遠程教學環境。據悉,「一起學」包括了針對中小學生的直播課及在線教育課程,同時還有針對成年用戶的興趣教育和成人教育等課程。其中,針對中小學義務教育推出的「虎牙一起學APP」將屏蔽所有娛樂板塊功能,只保留在線教學功能。針對成人用戶則上線了Python編程、裝機教程、雅思等技能培訓;此外,吉他、瑜伽這樣的興趣類「技能」也被囊括在內。
  • 3年巨虧26億 一起教育上市一度破發!在線教育「任督二脈」仍不通
    有分析指出,一起教育在此時間點上市,是為了抓住疫情下在線教育紅利期,同時募集資金以備後續越發激烈的競爭。風口上的在線教育仍面臨諸多頑疾。三年不到巨虧26億,營銷費用高企公開資料顯示,一起教育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智能教育技術公司,為K12階段的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場景,提供智能教育服務。
  • 一起教育科技預計年內完成在美上市 在線教育公司將迎上市潮
    事實上,因疫情影響,2019年已成功登陸美股的中國在線教育公司在2020年均有相當不俗的表現——截至美東時間10月23日收盤,跟誰學自1月2日起的區間漲幅為207.23%,網易有道的區間漲幅為88.21%;而同期美股市值最高的兩家教育科技公司好未來和新東方同樣分別取得45.87%和40.64%的漲幅。
  • 一起教育科技上市,成納斯達克交易所最大的中國教育公司
    其中,教學服務業務的助力產品為在線教育平臺「一起作業」,主要提供智能校園教室解決方案。此外,公司產品還包括家庭教育平臺「一起學」、中小學在線學科輔導平臺「一起學網校」以及社會教育平臺「一起公益」等。其中,一起教育科技提供的在線雙師大班課,已成為該公司主要營收來源,佔整體業績比例逐年升高。
  • 一起教育科技上市了 網際網路+教育的下一步棋該怎麼走?
    一起教育科技通過「網際網路+教育」連結三方的模式發展狀大,背後是踩中了中國基礎教育信息化逐步從硬體搭建向高質量應用發展的新機遇。  一起學網校將一起教育科技帶入了廝殺最激烈的戰場,一起教育科技過往的壁壘為在線課程提供了一定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但隨著競爭不斷升級,一起教育科技的挑戰也將會變大。
  • 一起教育科技上市敲鐘:用9年時間跑通智能教育路徑
    「信息化教育時代,大家發現無論是直播、微課還是作業,一個共同的好處就是把在線教育全部線上化和數位化,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閉環,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早前,面對在線教育這個萬億級藍海市場,一起教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暢顯示出對在線教育的看好。如今,這家專注於個性化智能教育領域的公司,迎來了在美上市的高光時刻。
  • 「一起教育」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逆行者or行業破冰者?
    這是有史以來中國赴美IPO教育公司融資額最大,也是納斯達克交易所最大中國教育公司。當IPO遇到疫情後發展機遇期招股書顯示,「一起教育」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3.10億、4.06億元。今年疫情對在線教育利好,截至2020年前9個月「一起教育」淨收入8.08億元,同比增長277.48%。
  • 立思辰、核桃編程、一起教育科技等多家企業捐贈教育資源
    藍鯨教育2月3日訊,立思辰、核桃編程、一起教育科技等多家企業近日捐出大量教學資源,為延期開學的全國學校、培訓機構、教師和學生提供免費在線服務和產品,響應教育管理部門「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確保師生安全和健康。
  • 服務全國1/3的公立中小學,一起教育科技登陸納斯達克
    除了面向中小學的在線學習平臺一起作業,該公司還布局有專注於家校共育的「一起學」、促進教育資源跨區域流動的社會教育平臺「一起公益」在網校業務方面,一起教育科技旗下一起學網校也躋身行業前五之列,並且保持高速增長。
  • 一起教育科技上市:市值超20億美元 要跨越山海一起向上
    徐小平曾透露,之所以天使投資一起教育科技,是因為自己和王強對教育歷來有不解之緣,且經歷過新東方成長,上市後深深意識到在線教育一定是未來。王強今日來到上市現場,他對雷帝網表示,一起教育科技能成功上市,其非常高興。隨著IPO,一起教育科技就變成世界範圍內的品牌。
  • 一起教育科技入選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智慧教育工作委員會
    一起教育科技被評選為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智慧教育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共同入選成員單位的有阿里巴巴集團釘釘(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百度時代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中國知網等36家在各自領域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相關企、事業單位、研究機構。
  • 一起教育「電子作業」進校園引家長抵制 未成年人「視力危機」教育...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9月23日訊(記者 李亦然)日前,在線教育機構「一起教育科技」傳出完成新一輪20億元融資的消息,公司同時還在籌劃赴港上市。疫情影響下,在線教育市場迎來爆發,並受到資本熱捧,有業內人士表示,發端於「一起作業網」的一起教育科技,在過去幾年間通過「校園地推」電子作業模式,獲得大量中小學生數據,為其K12網校商業化變現提供了基礎。
  • 一起教育科技登陸納斯達克:市值近20億美元
    截至美股收盤,一起教育科技股價報收於10.57美元/股,上漲0.67%,市值19.83億美元。  一起教育科技是一家提供「網際網路+」解決方案智能教育公司,公司旗下品牌一起作業為全國超過90萬教師、5430萬學生、4520萬家長提供教學、學習和評測應用,目前服務全國7萬所學校,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學。
  • 一起教育科技與中國教科院達成深度科研合作
    ,一起教育科技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宣布達成深度科研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作業大數據、線上學習行為分析、智能學習評價等教育信息化領域展開深度合作。首批科研項目包括對重點省市地區學生學習數據進行採集分析,定期發布年度《中國學生在線學習行為報告》。基於大數據評測體系形成學生成長畫像,研發基於綜合素質為導向的在線學習多維度評價體系,探索教育過程性評價改革新方向。
  • 雷軍、張一鳴重倉的教育科技公司「一起作業」即將上市
    11月14日消息,中小學生在線作業平臺——一起作業及其母公司一起教育科技今日正式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在納斯達克上市,承銷商為摩根史坦利、高盛和美銀證券。
  • 一起教育科技正式遞交招股書 擬在納斯達克上市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北京時間11月14日早間,中小學生在線作業平臺——一起作業及其母公司一起教育科技正式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在納斯達克上市。承銷商為摩根史坦利、高盛和美銀證券。至此,一起教育科技將成為今年內繼洪恩教育之後第二家赴美上市的中國教育公司。
  • 教育:是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1、教育孩子當然是為了孩子以後更好的發展,管教不是最終目的!2、沒有誰天生會做父母,所以我們要學習,教育的同時和孩子一起成長!家庭教育絕對是門大學問1、教育是為了塑造大寫的人對孩子來說,家庭是他初步感受愛和價值感的地方,說管教不合適,其實想想,只管你能管到他幾歲呢?倒不如換個說法,我們是孩子的導遊,在孩子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的時候我們用自己知道的方式帶他們認識世界!
  • 上海電化教育館與一起教育科技籤署合作協議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4日電   6月3日,上海電化教育館與一起教育科技合作籤約儀式在上海舉行
  • 一起教育科技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技術與內容並舉,堅持長期主義
    讓城市和農村一起,讓教育更加公平;讓教育和科技一起,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讓知識和能力一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這三件事不僅定義了我們是誰,也定義了我們所奮鬥的目標和使命——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引人關注的是,除了雷軍之外,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等人也出席了一起教育科技上市活動,而真格基金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徐小平則在現場以視頻的方式表達了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