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卻叛逆?無數家長看完都沉默了!

2020-12-22 考試提分器

為什麼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卻叛逆?無數家長看完都沉默了!

在一個孩子成長中,大多數家長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聽話嗎?」

好像只要孩子聽話,就萬事大吉了。

除開我們當下的應試教育不說,在孩子成長中會遇到的問題很多,而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出現問題又去解決問題的過程。

很多人關心是孩子成績好不好,聽不聽話,但卻很少有人去問孩子真的開心嗎?

童年應該是每個人最無憂無慮的階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韓劇《請回答1988》,這是一部講述親情愛情友情以及鄰裡之間相處,從細微的一些事情中去感受愛的存在。

而劇中的德善因為是老二,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弟弟,所以不管是有穿的還是有好吃的,總是沒有她的那一份。

甚至是家裡發生了煤氣中毒,父母把暈倒的姐姐弟弟抱了出來,過完才想起還有一個女兒在屋子裡面。

因為常常被忽視,所以德善很少感受到父母的愛,也不惜為此與父母爭吵,但爭吵過後又會恢復如常。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但對於聽話懂事的孩子來說,即使再想吃糖也不會哭。

正如網友所說:熊孩子只要偶爾做一件暖心的事就能讓所有人都誇讚,可懂事的孩子一旦做了一件出格的事卻會讓全世界的人失望。

佳豪是我認識的一個非常懂事孩子,有時候我看見他的懂事都覺得十分心疼。

他的家境不算好但也不算差,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父母總是鼓勵他將玩具或者是好吃的先給妹妹,妹妹不玩了他才會拿起玩具,好吃的也要等妹妹先吃。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先把老師留下來的作業完成,然後就會代替媽媽帶妹妹玩,吃完飯之後佳豪還要洗碗。

父母逢人就誇佳豪懂事聽話,非常勤勞,是一個十足的小暖男。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曾有過這麼一個實驗。徵求一些年齡等同的小朋友,把他們分成人數均等的兩個組。對小朋友們,進行簡單的測試。

第一輪測試,兩組小朋友的成績,相差無幾——第二組的小朋友,成績還略高一點點。然後進行第二輪。

測試之前,實驗主持者宣布:小盆友們,你們在第一輪的表現中好乖,好優秀,因此獎勵你們糖果吃。

哇耶,小朋友們心花怒放。糖果端上來,先從第一組小朋友分起,分到第一組的最後一個小朋友,恰好分完。第二組的小朋友,感覺好震驚,說好的吃糖果,怎麼沒有自己的?

實驗人員笑咪咪地道:有的小盆友沒有分到,不要緊,接下來還有冰激凌吃哦。冰激凌端上來,仍然是從第一組小朋友分起,第一組分完,冰激凌又沒了。第二組的小朋友,已經震驚到麻木了。

然後實驗主持者若無其事地說:有些小朋友沒有分到,沒分到就算了。現在我們開始測驗哦。

第二輪測驗結果,第二組的小朋友,成績疾流勇下,竟然只是第一組小朋友成績的四分之一還不到。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不合適、不公正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陷入到巨大的困惑與痛苦之中,失去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喪失行為能力。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完美的,都是場驚心動魄的大冒險。要記得父母的正確引導,感謝他們的智慧。也要記住父母的失誤,憐憫他們的無奈。

早年適用的法子,現在不一定仍然適用,因為環境在變,孩子的心態也在變。不要用前人井底觀天的人生經驗,去指路後一代不可測、未可知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小時候很乖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大多都有心理問題,這是怎麼了?
    沒想到小時候那麼乖的她,長大後然出現了很嚴重的心理疾病,在醫生的治病下,她的父母才發現這是因為她小時候太乖巧聽話,長大後才會出現這樣的"後遺症"。經過這件事,我們不由得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那些小時候很乖很聽話的孩子,長大後大多都有心理問題?
  • 被家長大聲訓斥後,這種反應的孩子更讓人擔心,不是叛逆頂嘴的
    尤其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見過太多溫和屬性的家長在孩子面前變身「噴火暴龍」,這種無奈恐怕只有做過父母的能體會:明明已經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了,還會忍不住大聲訓斥,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事後想要彌補的家長,就要觀察孩子面對訓斥的態度,並根據孩子的反應做出相關調整。
  • 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以下性格缺陷越明顯,家長別盲目高興
    而一個懂事的孩子,會讓家長省心又驕傲。但真的有天生就懂事的孩子嗎?其實都是在後天生活環境和家長的期待中,被迫成長的懂事。家長眼中的懂事,卻是自己擺脫不掉的枷鎖曾經看一位網友的留言:我就是那個過早懂事的孩子,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不敢任性,不敢惹父母生氣,只要父母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我就會特別內疚,覺得對不起父母。我特別羨慕那些任性,叛逆的孩子,但是我不能,而且我一點也不喜歡別人誇我「好聽話好懂事」。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發脾氣,家長多說3句話,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
    很多家長苦惱於孩子頂嘴的現象:「我的孩子以前很乖的,現在開始學會頂嘴了,說一句頂十句,氣死人了!」家長們紛紛訴苦,控訴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平等地與孩子溝通和交流 - 並學會理解孩子「叛逆」的感受孩子頂嘴,反叛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不應該是批評謾罵,而是回應孩子的感受,表達出有關注到他們的情感需求。當孩子情緒上漲,鬧起來的時候,家長的一句「聽上去你真的很生氣「,能夠幫助孩子平復心情,開始聽家長講道理。
  • 小時候聽話、乖巧的孩子,長大多半過得很辛苦,家長還傻傻不知
    文|文兒如果可以,我希望全天下的孩子都不要當一個家長眼中的乖孩子。前段時間回老家,給4歲的小侄女帶了一些橙子。見到她就給她剝了一個,她沒一會就吃完了,還說很甜。這就是所謂的懂事、聽話吧,可我絲毫都不覺得這很好。如果為了當乖孩子,就隱藏起真實的自己,那我寧願她是一個壞孩子,只為自己而活。小時候聽話的孩子,長大後會過得很苦我就是一個很聽話、懂事的孩子。我媽媽常說,小時候別的孩子都出去玩,她也出去了。
  • 孩子小時候有這3句口頭禪,長大後可能是「白眼狼」,父母要重視
    「打死你……」很難想像,這些話都是從一個小孩子的口中說出,而在實際生活中,類似的話語還有很多。作為孩子的父母,他們也在想:這還是從前乖巧可愛的萌寶嗎?怎麼活生生變成「小惡魔」了;孩子的這些話到底是模仿誰說的?一定要幫他糾正過來,長大了可還行!
  • 小時候越黏人的孩子,長大了跟家長越疏遠,如何避免這些現象
    在我的印象中的小女孩已經長大了,今年就小學畢業。孩子已經長成了一個150左右的女孩子。妹妹很有禮貌地跟我們打招呼,然後就去自己屋寫作業了。等孩子去寫作業了,我姑姑就跟我們說,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孩子就長大了。我們都聽出了姑姑的懷舊之情。當時我跟姑姑說對呀,還記得妹妹小時候愛哭鬧,就喜歡黏著姑姑。
  • 「女大十八變」,小時候長相普通的孩子,為什麼越長大越好看?
    老一輩兒的人經常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確實有不少孩子小時候長相普通,長大後漂亮的不像話,所以家長也不要著急。☆徐嬌看過《長江七號》的都知道,裡面那個小男孩古靈精怪,很受觀眾歡迎,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大家才發現原來是個漂亮的小女孩;五官雖然沒什麼變化,留起了長發後妥妥一個美少女。
  • 是什麼導致孩子不再願意跟家長溝通?究其根源三個字:不尊重
    當孩子漸漸長大,我們很快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孩子不願意和自己溝通,那麼成長過程中是什麼導致了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呢?希望以下個人經歷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孩子和父母。小時候家裡沒有太陽能,洗澡前需要媽媽燒好熱水在大盆裡洗澡。可能是擔心我受涼感冒,媽媽每次只放很少的涼水,用手試過水溫後再把我放到澡盆裡。
  • 小時候太過聽話懂事的孩子,長大了反而容易沒出息,家長引以為戒
    文|文兒中國有句古話,叫「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說小時候聰明伶俐的孩子,長大了未必會有出息,這種情況放到現代社會也並不少見。我們在周圍經常可以發現,小時候深受長輩喜歡的孩子,進入社會後不但沒能獲得大成就,有些甚至不如當年調皮搗蛋的孩子,原因到底在哪兒呢?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這部電影整體基調比較壓抑,其寓意引人深思,作為家長要充分重視這個特殊時間段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到底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如何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01 叛逆不是孩子的樂趣,孩子自己也很痛苦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其實像一個無頭蒼蠅,他們迫切想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想要證明長大的意義,想要得到尊重和理解,這些複雜的情緒糾纏在一起無處宣洩的時候,就會被無限放大,繼而表現為家長口中的各種「不懂事兒」,其實他們自己也在痛苦的掙扎。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活潑開朗,越長大反而抑鬱的多了
    為啥小時候好好的孩子,長大後卻抑鬱了其實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有過抑鬱情緒。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不同。很多家長都弄不懂,為啥小時候好好的孩子,長大後卻抑鬱了?01.學習競爭激烈,壓力大孩子得了抑鬱症,很多家長都是以淚洗面,痛苦不堪。確實,好端端的孩子得了抑鬱症,上不了學,甚至有些大學生也因抑鬱症休學在家,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是,家長還是要想一想:孩子的健康和成才比起來,健康才是更重要的。況且孩子自己也不想得這個病啊。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很可愛,長大後卻越來越醜了?3個變醜的原因
    娛樂圈裡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小時候非常可愛漂亮的童星,越長大就越平平無奇,最終也就是個路人顏值,以至於原來的粉絲們紛紛大失所望,直呼"長殘了"。其實這種現象在普通人身上更普遍,只不過他們沒有明星那麼高的關注度罷了。
  • 孩子小時候最愛媽媽,為什麼長大後卻最討厭媽媽?原因扎心了
    外甥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很多孩子長大後和媽媽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不過,這不僅是孩子的問題,有時候媽媽也需要多多反省。什麼樣的媽媽容易與孩子產生矛盾?在孩子懂事後,會質疑媽媽的行為,為什麼媽媽可以隨意發脾氣?為什麼媽媽總是大吼大叫?等到孩子青春期時,面對家長的大吼大叫孩子便不再容忍,奮起反抗,形成和媽媽對立的局面。
  • 小時候沒有零用錢的孩子長大都怎樣了?小時會管錢,長大才會賺!
    殊不知,「正確使用零用錢」才是幫助孩子樹立金錢觀的第一步,只有小時候會管錢的孩子,長大才會賺錢。慢慢地大家都覺得H這個人很高冷,以後有什麼集體活動也就不叫她了,H也就這樣被漸漸地邊緣化了。關於給不給孩子零用錢這個問題,不少家長難免會認為,孩子這麼小,要什麼零用錢呀?
  • 孩子小時候很萌,長大後顏值下降,孩子變醜的原因父母要了解
    文|凝媽人是視覺動物,都喜歡美好的事物,看到漂亮的忍不住多看幾眼,所以很多人喜歡追星,因為明星大多長得帥氣、漂亮。關註明星的朋友會發現一個現象,有些明星小時候長得特別好看,但是長大以後就顏值不再,不再是人們喜歡的樣子了。
  • 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漂亮,長大「殘了」?這些因素,家長別不在意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但是有些孩子小時候長得粉嘟嘟的,特別可愛,長大之後不僅沒有變好看,而且與小時候的樣子大不相同,人們遇到這樣的情況通常會說一句:「唉,這孩子長殘了。」朋友家的女兒娜娜小時候就長得特別漂亮,圓圓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皮膚更是白皙紅潤,簡直是人見人愛,一張櫻桃小嘴,說起話來更是惹人愛,長大以後完全沒有小時候的樣子,不僅五官上有變化,而且有些駝背,看起來無精打採的,一點氣質也沒有。
  •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高興了
    比如:班級進行大掃除時,他們總喜歡搗亂,但老師出現後,他們就假裝賣力幹活; 為了能讓爸爸媽媽給自己買玩具,經常會說謊; 在火車站上,為了買兒童票,量身高的時候腿彎曲著…… 這樣的孩子看起來非常「聰明」,但這都屬於小聰明。
  • 孩子3個不同時期的叛逆,有不同的表現,家長該如何處理?
    了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家長更懂孩子》中,我們提到了孩子的3個叛逆期,並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解釋為什麼孩子叛逆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孩子在每一個階段雖然會有各種需求交叉出現,但總會有一個起主導作用,決定孩子做出的各種行為。
  • 孩子越來越叛逆?家長了解「破窗效應」,挽救孩子的未來
    而且他們家也覺得女孩子就一定要富養,所以總是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好東西,這樣孩子提出要求就一定會滿足。而且聽說這個小孩子從小就非常的「爭氣」,在學校中簡直就是一個小霸王,不論做錯什麼事情,家長都會替他擺平,就連平日裡鄰居最兇猛的狗見到她都要躲到牆後面。